首頁> 其他類型> 拿得起放不下的大唐史·伍> 李亨北上靈武,李隆基讓位助力

李亨北上靈武,李隆基讓位助力

2024-10-08 19:01:22 作者: 九皋寒叟

  話分兩頭,太子李亨留在了馬嵬坡,就意味著要挑起大唐江山的重任,可前途究竟在哪裡,李亨茫然不知。天色漸漸黑了下來,李亨的長子、廣平王李俶開始變得焦急,於是催促道:「天就要黑了,此地不宜久留,咱們得決定去哪兒。」

  河西、隴右、朔方、河東、長安,眾人七嘴八舌。

  建寧王李倓表態了:「咱們只能去朔方!」

  李亨:「為何只能去朔方?」

  李倓給出了四條理由。

  第一,河西、隴右的軍隊戰敗投降,許多人都在叛軍效力,如果去河西和隴右招募軍隊,危險係數太高。

  第二,李亨曾經做過朔方節度使,朔方軍鎮的將領和官吏每年都會派人到長安送禮,李倓大概記得他們的名字。

  第三,朔方離馬嵬坡最近,軍備完好,兵強馬壯,可以倚靠。

  第四,叛軍正在長安大肆劫掠,無暇東顧,官軍只需要在朔方站穩腳跟,徐圖大計,收復長安指日可待。

  李倓的一番話太提士氣了,眾人紛紛點頭稱讚。

  請記住𝒷𝒶𝓃𝓍𝒾𝒶𝒷𝒶.𝒸ℴ𝓂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李亨擔心安祿山會派遣騎兵前來追擊,因此率領禁衛軍連夜北上,走到渭水河畔,禁衛軍遇到了一支從潼關方向退下來的軍隊。兩邊的首領都沒有心情問對方的番號,直接在渭水邊上打了起來,一場惡戰令雙方損失過半。直到此時,雙方主將才覺得這仗打得很莫名其妙,因此鳴金收兵,揚長而去。

  北上的途中,李亨愁眉緊鎖。李隆基雖然給了他兩千軍隊,卻只有數百匹戰馬,這就意味著許多人只能當步兵,這讓他們如何跟上晝夜兼行的騎兵?更何況,一路上大小戰役無數,許多人逃跑和掉隊,人數越來越少。

  數天之後,李亨一行到達平涼郡(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縣),在這裡看到了一個超大規模的馬場,李亨以太子身份將馬場的數萬匹駿馬全部征為己用,隨後又出榜安民,招募軍隊。

  李唐畢竟是正統,又曾把江山治理得井井有條,因此太子深得全國百姓的愛戴。老百姓聽說太子在平涼郡招兵買馬,紛紛前來投軍,李亨僅用了幾天的時間就招募了上千人。有了這支生力軍,李亨焦慮的心才慢慢安定下來。

  李隆基前往成都,李亨北上靈武的時間裡,安祿山在幹什麼?

  據史料記載,安祿山還在潼關觀察形勢。

  在安祿山看來,長安城好歹也是帝國的首都,隨便安排幾萬人守城就夠自己喝一壺的,因此日夜與智囊團商議,如何攻取長安。直到李隆基逃走十天後,長安方面才傳來消息:宦官邊令誠和西京留守崔光遠願意獻城投降。

  直到此時,安祿山才派遣心腹孫孝哲率兵進入長安,任命中書令張通儒為西京留守,崔光遠為京兆尹。據史料記載,安祿山的嫡系都是只會打仗的粗人,沒人懂得治理國家,他們進入長安之後,立即採用武力鎮壓,控制長安的局勢,隨後便對長安城展開了地毯式的搜刮。

  當時,基層軍隊專門搶劫權貴、官宦、富人家的財產,糟蹋良家婦女,飲酒作樂。安祿山則帶人搜刮皇宮的金銀珠寶、宮女太監,然後裝上大車送往洛陽。

  真可謂分工明確,各取所需。

  那麼問題來了,長安城的數千名官員怎麼辦?

  安祿山表態了:李唐皇室、宗室成員,不分年齡大小,一律處斬。普通的官員一律送往洛陽,命運待定。被李隆基、李林甫等人拋棄和打壓的朝臣(比如宰相陳希烈等人),一律重新起用,官復原職。

  然而,安祿山始終沒有派遣軍隊西進,更沒有下達追殺李隆基的命令。時間正在慢慢流逝,李唐皇室猶如一塊巨大的磁鐵,慢慢聚攏著人心,人們逐漸從安史之亂中清醒過來,憤怒、怨恨和復仇的情緒在每個人身上暴發著。

  安祿山等待的,是一股可以摧毀一切的洪荒之力。

  李亨在平涼郡的消息被迅速傳開了。

  此時,駐屯在靈武郡(治所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的朔方軍司令部正在密切關注著李亨的動向。朔方留後杜鴻漸、朔方節度判官崔漪、朔方支度判官盧簡金、朔方鹽池判官李涵暗中商議,他們覺得平涼郡地勢平坦,無險可守,不適合大軍駐屯,不如勸李亨前來朔方軍大本營,有了李唐皇室這面大旗,便可以徵調朔方、河西等地的軍隊,到時候再揮師南下,平定中原。

  派誰去呢?朔方鹽池判官李涵!因為他是正兒八經的李唐宗室。

  為了表示誠意,杜鴻漸寫了一封勸李亨北上靈武的親筆信,還將朔方軍鎮的軍隊數量、戰馬、武器、糧食、布帛等軍用物資的帳籍也一同送了過去。

  面對杜鴻漸的投誠,李亨顯得十分受用,他當即任命李涵為左司員外郎(尚書左丞的副手),後來又加封為宗正少卿。此時,河西司馬裴冕也來到了平涼郡,此人剛剛被封為御史中丞,正準備前往長安任職,在得知長安城被破,李隆基已經前往蜀中避難的消息後,決定留下來輔佐李亨。

  然而,要想收攏兵馬,號令天下,必須有一面令人信服的旗幟才行。杜鴻漸和裴冕等人商議後,決定勸李亨在靈武登基稱帝。

  按照套路,李亨拒絕了第一次勸諫。

  隨後,裴冕等人再次進言,理由也變得更加直白:太子啊!咱們這幫兄弟打算跟著您一起奪回大唐江山,可說到底都是為了得到好處,比如加官晉爵,封妻蔭子。如果太子不給他們一點念想,將士們恐怕會寒心,形勢實難預料啊!

  裴冕等人一連勸諫了五次,李亨這才答應他們的請求。至德元年(756)七月十二日,李亨在靈武登基稱帝,時年45歲,史稱唐肅宗。

  第一道詔書:任命裴冕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杜鴻漸、崔漪為中書舍人。李亨登基稱帝時,算上所有文武官員,總共不到三十人,其中又以武將居多,這些人不懂朝廷禮儀,上朝的時候懶散無度,毫無新朝的氣象可言。

  客觀地說,李亨必須解決這幾個問題:

  第一,他自己確實想做皇帝,可李隆基畢竟還活著,違背君臣和父子倫理擅自稱帝,該如何善後?

  第二,平叛需要軍隊和財力,這些都掌握在地方官員和軍鎮節度使的手裡,他們究竟會選擇支持李隆基,還是支持自己?

  第三,新朝廷滿打滿算三十名官員,絕大多數人又沒有在中央朝廷為官的經歷,說人才凋敝一點也不為過,靠他們能打得過安祿山嗎?

  這些問題不解決,李亨的前途不會太好看。

  然而,命運之神似乎很眷顧他。

  至德元年(756)七月十五日,李隆基在沒有得知李亨登基的情況下,向天下發布了一道詔書:封太子李亨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命其統轄朔方、河東、河北、平盧節度使,共同南下,收復長安和洛陽。

  李亨喜極而泣!俗話說得好,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李唐皇室遭逢國難的時候,並沒有因為皇權鬥爭而上演父子猜忌、兄弟鬩牆的人倫慘劇。

  信任和扶持,成了平叛最可靠的力量。

  有了李隆基的支持,李亨接連下了兩道旨意:

  第一道扔給了河西節度使梁宰和副使李嗣業,讓他們率領五千精兵前往靈武。

  第二道扔給了安西大都護府,李亨讓他們友情贊助點軍隊,安西行軍司馬李棲筠接到聖旨後,立即率領七千精兵向靈武靠攏。

  然而,河西和安西加起來不過一萬兩千名精兵,還不夠安祿山塞牙縫的,此後十多天,李亨顯得束手無策。

  七月底,靈武來了一位貴客:朔方節度使郭子儀。

  在此之前,郭子儀在河北道牽制安祿山的叛軍,後來又奉李隆基的聖旨前往長安,準備抵禦安祿山西進的主力,可郭子儀還沒出發,長安城便失陷。

  郭子儀手握五萬雄兵,軍事實力僅次於安祿山,完全可以和他一起逐鹿中原,再不濟也可以找李唐皇室談判,爭取最大的政治利益。因此,李亨上位之後,寧願找河西和安西調兵,卻未曾向郭子儀開口,也許正是擔心郭子儀會擁兵自重,脫離朝廷的控制。然而,郭子儀不僅來了,還將五萬主力全部交給了李亨。

  至德元年(756)八月初一,李亨下詔:加封郭子儀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加封李光弼為戶部尚書、北都留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郭子儀和李光弼的加盟,讓靈武方面產生了滾雪球的效應,潰敗的官軍,各地的義軍,地方官府和軍鎮、少數民族政權望風歸降。

  靈武,正在積聚著摧枯拉朽般的能量。

  至德元年(756)八月十二日,靈武的使者到達蜀中,如實稟告了李亨登基的消息。據史料記載,李隆基拿著李亨的奏摺,喜極而泣:「朕的兒子順應天命和人心,朕還有什麼可憂愁的呢!」

  至德元年(756)八月十六日,李隆基頒布詔書:

  改制敕為誥令。

  朝臣的奏摺一律改稱太上皇。

  軍國大事由李亨全權處理,然後報奏朕知即可。

  收復長安和洛陽之後,朕不再過問朝政之事。

  至德元年(756)八月十八日,李隆基命韋見素、房琯、崔渙等人拿著傳國玉璽和寶冊前往靈武,將皇位正式傳給李亨。寶冊是皇帝祭祀天地的冊書,古時只有皇帝才有祭天的權利,因此寶冊就是皇權的象徵。

  李唐皇權,在父慈子孝、君臣和諧的氣氛中順利完成了過渡。

  李亨不是傻子,韋見素、房琯、崔渙三人在蜀中分別擔任兵部尚書、吏部尚書、門下侍郎,而且都掛著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頭銜。李隆基派他們送傳國玉璽和寶冊,除了讓傳位儀式更莊重,更是替他們在新朝廷謀個好的前程。

  按道理,李亨應該有所表示的。然而,李亨是個特立獨行的帝王,他並沒有因為李隆基的退位而做出政治上的妥協,事情該怎麼辦就怎麼辦。

  韋見素,楊國忠的死黨,在他的庇護下一路升官,最後做到了兵部尚書的高位,因此和李亨向來就不是一路人。不過,考慮到此人是李隆基的親信,在逃難的途中又不離不棄,李亨還是接納了他,保持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頭銜不動,至於參知政務,李亨壓根就沒給他任何機會。

  相比之下,房琯的待遇就不是一個檔次了。

  據史料記載,房琯是河南偃師人,唐朝宰相房玄齡的族人,父親房融入朝為官數十載,曾經擔任過宰相。房琯本來可以藉助家族的勢力入朝為官,可他卻選擇到洛陽附近的陸渾山中隱居,這一住便是十餘年。27歲那年,李隆基前往泰山封禪,房琯寫一篇《封禪書》進獻給朝廷,得到了中書令張說的賞識,因此被提拔為秘書省校書郎,後調任馮翊縣尉。

  此後數十年,房琯勤懇為官,廉政為民,出了不少政績,仕途也跟著高歌猛進,最後做到了刑部侍郎之職。李亨做太子的時候,對房琯的印象極其深刻:務實肯干,頭腦清醒,是宰相之選。

  悲劇的是,房琯雖然貴為刑部侍郎,可在李隆基眼裡卻是個小官。逃難的時候,有關部門並沒有通知他,直到大部隊離開長安,房琯才得知消息。

  當時,房琯拉著大理寺卿張均、駙馬張垍兄弟連夜出城追趕,到了長安城南的一個破廟之後,張氏兄弟以家眷還在京城為理由,死活不肯繼續前行。房琯明白,張氏兄弟不看好李唐的前途,想回去投靠安祿山,房琯又何嘗沒有想過此事呢。

  然而,經過一番思想鬥爭,房琯做出了選擇:繼續投靠朝廷。

  和張氏兄弟分手後,房琯星夜兼程地趕路,終於在到達成都之前趕上了李隆基。就在當日,李隆基將他提拔為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對李亨來說,房琯的才具和品德都無可挑剔,因此對他的到來十分歡迎,李亨不僅保留了他的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之職,還將他引為心腹,允許其參知軍國大事。

  崔渙,博陵郡王崔玄暐(wěi)之孫,禮部侍郎崔璩(qú)之子,博陵崔氏的當家人。崔渙的家世背景不錯,卻缺少在中央朝廷為官的經歷,氣魄和格局也不夠,並不是李亨心儀的輔政大臣。

  說白了,不管是李亨的靈武班底,還是李隆基安排的宰輔大臣,都不足以輔佐李亨收復長安。就在此時,中唐時期最傳奇的主角終於要登場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