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謎團」馬嵬坡
2024-10-08 19:01:16
作者: 九皋寒叟
夜涼如水,前路多艱。平靜的夜晚,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心思,可誰也無法預料,接下來的一天會發生什麼事情。
至德元年(756)六月十四日,逃難大隊來到馬嵬坡,李隆基下令就地休整。馬嵬坡,大致位置在咸陽興平市西北,西晉之前還是個很普通的驛站,後來一個叫馬嵬的人在此築城,這才有了馬嵬坡的說法。
按照李隆基的計劃,大隊在這裡稍做休整就會繼續前行,不料卻在此地爆發了一場驚天變局,徹底改變了以李隆基為核心的權力秩序,改變了大唐帝國的國運,也改變了所有人的命運。
據史料記載,大隊到達馬嵬坡的時候,隨軍將士因為飢餓疲勞,一股抱怨之氣在軍中迅速蔓延,大家默契地埋怨著楊國忠等人。
臨行之時,禁衛軍首領陳玄禮來到李隆基的面前,勸諫道:「陛下,禁衛軍將士的怨氣很大,他們都說如今走到這一步都是楊國忠害的,如果陛下以大局為重,應該誅殺楊國忠以謝天下,否則將士們不願意前行了!」
李隆基看得透透的,將士們哪裡是沒吃飽飯,這分明是借題發揮,想要以軍變為威脅,請求誅殺楊國忠!李隆基非常猶豫,殺了楊國忠,身邊就少了一個忠誠可靠的人,不殺楊國忠,將士們不會就此罷休,接下來做出什麼出格的事,誰也說不清楚。
請記住𝕓𝕒𝕟𝕩𝕚𝕒𝕓𝕒.𝕔𝕠𝕞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李隆基猶豫不決的時候,外面爆發了一陣嘈雜之聲,原來是一群吐蕃人圍著楊國忠討要飯食,問題是楊國忠自己都沒吃飽,哪有食物給吐蕃人。就在他苦口婆心勸說吐蕃人的時候,遠處的士兵大喊:「楊國忠正在和吐蕃人謀反!」
話音剛落,一支鋒利無比的羽箭射穿了楊國忠的身體。
事情發生得太突然,楊國忠根本來不及反應。被羽箭射中之後,楊國忠第一反應便是尋找李隆基的庇護,然而這一切都是有預謀的,下手的人如何會允許他離去。楊國忠踉踉蹌蹌,隨後便被圍上來的士兵剁成了肉泥。
禁衛軍將士將楊國忠的腦袋割了下來,用槍挑著,大傢伙看得非常解氣,隨後,發動兵變的將士趁熱打鐵,在軍中找到了楊國忠的兒子、戶部侍郎楊暄,楊貴妃的姐姐秦國夫人、韓國夫人,將他們悉數誅殺。
御史大夫魏方進高聲喊道:「你們膽大妄為,竟敢謀害宰相!」
話音剛落,禁衛軍就將他砍翻在地。
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韋見素聽見外面大亂,急忙跑出去查看,不料卻被亂兵用鞭子抽打得頭破血流,在眾人的求情下,韋見素這才撿回一條命。
事情發生得太過突然,人們都來不及恐慌。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沒有暴動的禁衛軍將士表情冷漠,毫無出手反擊的意思!
楊國忠等人被殺,李隆基很快便得知了消息。李隆基心知肚明,他沒權力去指責禁衛軍,因為他的性命也在人家的手裡,眼下能做的就是穩住軍心。
李隆基拄著拐杖來到大營,語氣平緩地說道:「將士們,你們幹得沒錯,朕並沒有責怪你們,回去休息吧!」
有趣的是,禁衛軍將士根本就沒有驚慌失措,也沒覺得自己做錯了,他們站在原地,平靜地看著這位老人,如同看著一位陌生人一樣,沒有熱烈的回應,沒有山呼萬歲。李隆基的臉上火辣辣的,於是無趣地返回屋內。
李隆基:「高力士,你出去問一下,看他們究竟要怎麼樣?」
不一會兒,高力士帶回了陳玄禮的回答:楊國忠謀反伏誅,可貴妃娘娘卻還在陛下身邊侍奉,為了讓將士們徹底安心,請陛下將貴妃娘娘就地正法!
李隆基震驚萬分。陳玄禮可是跟隨自己的老臣了,竟然會在此時叫囂著誅殺楊貴妃?李隆基畢竟做了幾十年的皇帝,帝王的威嚴和霸氣依舊存在,他幾乎是脫口而出:「殺不殺貴妃,由朕自行處理,你們就不要管了!」
很明顯,李隆基的選擇沒讓禁衛軍將士滿意,雙方就這樣對峙著。
時間正在流逝,人群再一次騷動起來。
京兆府司錄參軍韋諤上前勸諫道:「陛下,眾怒難犯啊!如今形勢危急,安危就在您的方寸之間,希望陛下快點做出決斷啊!」
李隆基聞言老淚縱橫。這些年來,楊貴妃和他朝夕相處,二人情真意切,愛意綿綿,要讓戀人為自己赴死,該有多麼的痛心。然而,如果強行維護楊貴妃的性命,恐怕自己也難以活著走到蜀中。最後時刻,李隆基還想抓住僅有的機會,他走出大門,對陳玄禮說道:「貴妃一生都在後宮,從不結交大臣,從不干涉朝政,說她謀反,朕一萬個不信!」
問題是,眼下的局面,已經不是信和不信的問題。
高力士覺得李隆基的話沒說到點上,於是補充道:「陛下,這不是謀反不謀反的事兒啊,將軍們殺了楊國忠,如今貴妃卻還在您身邊,他們都擔心您會秋後算帳啊,只有殺了貴妃娘娘,將士們才能安心!」
李隆基終於放棄了最後一絲執念,他讓高力士將楊貴妃領到馬嵬驛館的佛堂內,命內侍用繩子將她勒死,然後將屍體抬出來讓陳玄禮等人檢查。
直到此時,陳玄禮才脫下甲冑,放下兵器,匍匐在李隆基的面前叩頭請罪,禁衛軍將士看到此景,紛紛效仿,眾人拜了兩拜,山呼萬歲之後逐漸退去。
這就是馬嵬坡事變的整個過程。
千百年來,人們對馬嵬坡事變有著不同的揣測,但繞來繞去,有兩點是肯定繞不過去的:第一,馬嵬坡事變是偶然發生的,還是有人在幕後主使。第二,楊貴妃是否在政變中逃出生天。
關於第一個疑問,還是看看史書怎麼記載的吧。
《舊唐書》:陳玄禮早就對專權跋扈的楊國忠心生不滿,安史之亂發生後,陳玄禮就想在長安城動手除掉他(及安祿山反,玄禮欲於城中誅楊國忠,事不果,竟於馬嵬斬之),可不知什麼原因竟然沒動手。到了馬嵬坡後,陳玄禮找到了太子李亨的親信宦官李輔國(掌管著飛龍廄),讓他向李亨轉達了誅殺楊國忠的意思,希望二人能聯手,這才有了馬嵬坡之變。
《新唐書》:右龍武大將軍陳玄禮謀殺國忠,不克。進次馬嵬,將士疲……這才有了後來的事,但沒說和太子李亨有預謀。
《資治通鑑》:沒說陳玄禮想在長安城殺楊國忠,但到了馬嵬坡的時候,陳玄禮找到了宦官李輔國,希望能和太子李亨聯手誅殺楊國忠,這才有了後面的事。
時隔千年,我們很難去還原當天發生的事情。不過,還是能看清楚大概的輪廓:馬嵬坡事變前,陳玄禮並沒有和太子李亨密謀,而是在事變當天提前找到了李亨的親信,轉達了自己要動手的意思。
陳玄禮為什麼要找李亨呢?這是最難解釋的一件事。
第一,陳玄禮跟隨李隆基長達五十年之久,長期擔任禁衛軍總司令,是李隆基最信任的嫡系,從情理上講,陳玄禮不可能因為政治利益背叛李隆基。
第二,陳玄禮為人正直可靠,清心寡欲,從來不參與朝中的政治鬥爭,和太子李亨奪取政權,幾乎是不太可信的事。
第三,馬嵬坡事變後,陳玄禮依舊跟隨在李隆基的身邊,就跟什麼事都沒發生過一樣,而李隆基也依舊對他保持信任。李隆基回長安做太上皇后,還封陳玄禮做了蔡國公,食邑三百戶!由此可見,在李隆基的心裡,陳玄禮絕對不是因為政治利益,或者站隊問題而背叛李隆基。
如果所料不錯,陳玄禮和李亨沒有深層的政治交易。
因此,我們可以給出一個大膽的推測:陳玄禮長期跟隨在李隆基身邊,早已經將大唐江山社稷視為一生的心血,隨著李林甫、楊國忠等人擅權干政,禍亂朝綱,以至爆發安史之亂,皇帝被迫出巡,忠正耿直的陳玄禮心痛不已,因此在長安的時候就想動手除掉楊國忠。殺死楊國忠不是件難事,難的是如何善後,如何將自己擇得一乾二淨,因此陳玄禮一直在等待時機。從長安城出逃之後,禁衛軍將士滿腹怨恨,咒罵不已,陳玄禮覺得時機已到,因此想拉著李亨一起幹這一票。一來,誅殺楊國忠符合李亨的訴求,二來,拉著太子,禁衛軍師出有名,干起活來也有底氣。事實上,李亨並沒有反對,也找不出理由反對,陳玄禮這才順利地發動政變,將楊氏家族的所有成員一網打盡。
從史料可以看得出來,楊國忠已經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兵變發生時,知情的,不知情的一概冷眼相看,朝臣們除了擔心李隆基外,無人站出來為楊國忠說話,事件結束之後,所有人都跟啥事也沒發生過一樣。
有一種謀殺,不需要提前勾結,大家相互都有默契,僅此而已!
關於楊貴妃的下落,小說的描述很精彩:關鍵時刻,陳玄禮對膚白貌美的楊貴妃心生憐惜,於是和高力士聯手,派人將楊貴妃暗中送出去(有說做村姑去了,有說送到日本了),然後找了個侍女穿上貴妃的衣服,順理成章地做了替死鬼。
問題是,陳玄禮滅了楊家所有人,有什麼理由放過楊貴妃?楊貴妃是四大美女之一,誰能在短時間內化妝出楊貴妃的容貌?處死楊貴妃的時候,陳玄禮帶著禁衛軍將士親自驗明正身,確認無誤後才脫下盔甲,讓士兵散去,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輕易就可混得過去?
貴妃之死,應該是毫無爭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