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正孩子行為中的攻擊性

2024-10-08 18:04:15 作者: 劉小軍

  孩子玩玩具的時候,一遇到困難就將玩具推倒或者摔爛在地;孩子脾氣火爆,動不動就推搡小夥伴;孩子一言不合就將手中的東西向身邊的人扔去……這種種攻擊性行為的源頭在哪?孩子無故攻擊別人或者被別的小朋友攻擊時,家長應該如何處理?

  昊昊五歲多的時候,脾氣突然變得很暴躁。有時候,他會突然衝過來咬爸爸的胳膊。一開始,爸爸很生氣,但是他極力壓制住了情緒,拉著昊昊心平氣和地說:「昊昊,為什麼總是咬爸爸?是因為爸爸不讓你玩大人的手機嗎?」昊昊點點頭。爸爸嚴肅地對昊昊說咬人是不對的,並將他不讓小孩玩手機的原因一一解釋給昊昊聽。

  從那以後,爸爸儘量避免在孩子面前玩手機。他抽出更多的時間教孩子玩起了跳棋和飛行棋。在爸爸的努力下,昊昊愛咬人的習慣慢慢地被糾正了。

  

  2017年的一項調查表明,九成以上的幼兒行為中會具有攻擊性傾向,常表現為打、罵、咬、推、踢別人或者搶別人的東西等。專家分析說,嬰幼兒階段是攻擊性行為形成的關鍵期,而攻擊性行為的第一個高峰一般出現在3~6歲,第二個高峰出現在10~11歲。概括而言,男孩的行為攻擊比女孩要頻繁、嚴重,女孩大多會採取語言攻擊的模式。

  孩子為什麼會出現攻擊性的行為?1~2歲的孩子認知水平低,無法採用恰當的方式表達負面情緒。這時候孩子為了宣洩情緒,有的會出現手臂亂舞等情緒性體態,有的會隨意摔東西。2歲多的孩子若在活動的時候受到干預,往往會用推人的方式表達拒絕。

  特別常見的一種現象是:孩子看到喜歡的玩具會動手去拿、去搶,這會引起玩具的主人——另一名小朋友的反抗進而引發爭吵。這是因為孩子太小,對物權關係沒有概念,分不清哪些東西是自己的,哪些是別人的。這種行為與自然界的動物為了領地和食物發生爭奪的情形很相似。

  如果孩子在這場「玩具保衛戰」中贏得了勝利,他會對自己的搶奪行為記憶深刻。那麼下一次孩子若是遇到了同樣的情況,為了達到目的,他會再次採取攻擊性行為。

  很多家長認為這是孩子間的小打小鬧,對這個問題不需要過度重視。孩子發脾氣時,有些家長甚至會逗孩子玩,用誇張的口吻談論孩子打人的樣子,這會導致孩子攻擊性行為的進一步強化。

  另外,孩子出現攻擊性行為可能和周圍的環境有關。家長若脾氣暴躁,經常與人發生衝突,孩子也會受到家長的影響,習慣用「武力」去解決問題。而且現在很多電視、電影中總是出現對抗性、攻擊性的畫面,孩子判斷不了是非對錯,可能會將暴力行為視為「勇敢」。

  這兩種情況下孩子也容易發生攻擊性行為:家長對孩子關心不夠,時常打擊孩子的自尊,孩子因缺乏安全感,性格會變得尖銳;另一些家長過度縱容孩子,老是對孩子灌輸「先下手為強」的負面思維,孩子逐漸養成唯我獨尊的性格。

  該如何糾正孩子行為中的攻擊性?家長可參考以下方式:

  1.善用「面壁思過」法。

  家長要及時制止住孩子的不良行為,引導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時機成熟時離開孩子,並要求孩子獨自一人「面壁思過」。事後與孩子談心,讓孩子總結反思自己的行為。

  2.情景再現,讓孩子扮演被攻擊者。

  家長不妨將之前發生衝突的那一幕重新模擬一遍,自己扮演攻擊者,讓孩子扮演被攻擊者。通過這種方式來提高孩子的換位思考能力。

  3.帶孩子玩「破壞性」遊戲,引導孩子合理宣洩情緒。

  孩子煩惱、憂愁、憤怒等情緒得不到合理的抒發,攻擊性行為就會變得嚴重。帶孩子玩一些「破壞性遊戲」,能夠釋放孩子的不良情緒。比如和孩子一起玩黏土遊戲,讓孩子在使勁擠壓、摔打黏土的過程中慢慢平復心情。

  家長可以根據孩子自身情況設置合適的遊戲。對於一些精力較為旺盛的孩子,家長可帶他們去踢足球、練武術、賽跑;喜歡叫嚷、表現欲強的孩子可帶他們練習演講、朗誦、表演;好奇心強的孩子可以去學魔方、玩迷宮遊戲等。

  生活中,家長要儘量給孩子提供寬敞明亮的活動空間,最好別讓孩子玩玩具槍、刀等帶有攻擊傾向的玩具。同時,阻止幼兒接觸帶有暴力場面的影視劇,減少來自外部環境的刺激。家長還可以帶孩子參加公益活動,用親身行動去幫助老弱病殘,培養孩子的仁厚之心。

  作為家長,對孩子的攻擊行為不要護短、縱容乃至洋洋得意,而是要設法幫助孩子矯正不良行為。自家孩子被欺負也要教孩子正確應對的方法。

  當孩子被其他小朋友攻擊時,孩子逃避、退縮會讓對方得寸進尺,讓孩子「打回去」卻會進一步激化矛盾。家長要讓孩子學會正面應對,同時教會孩子自我保護的能力和技巧,及時給予孩子擁抱,平復孩子心中的委屈。孩子停止哭泣後,家長應溫柔地告訴孩子正確的處理方法,如「別人欺負你了,試著和對方交流溝通,如果對方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那麼就去告訴老師和大人,讓他們幫你解決問題。」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