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愛上睡前閱讀
2024-10-08 18:03:28
作者: 劉小軍
一次少兒讀書會上,主持人問現場的孩子:「爸爸媽媽會給你們講故事嗎?」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有的說:「媽媽忙著敷面膜,我求她好幾次了,都不給我讀。」有的說:「爸爸媽媽說自己白天上班好累,讓我自己讀。」
家長們經過白天忙碌的工作後,很容易忽視孩子的睡前閱讀。然而,睡前閱讀的作用卻超乎人們想像。按照兒童閱讀推廣人王林博士的話來說:「睡前給孩子讀5至15分鐘的書,比你跟他說一天話都有效。」
美國暢銷兒童書作家蘿拉·努梅羅夫曾在接受中國記者採訪的時候說,從她很小的時候開始,父母無論多忙,每晚都會抽出時間給她讀故事書。父母總是用充滿磁性的語調緩緩講述著那些故事情節,並耐心地解答她喋喋不休的疑問。
蘿拉·努梅羅夫坦言,正是從那時候開始,她愛上了讀書。在她九歲的一天,她讀到一則精彩的故事,心情久久無法平復。生平第一次,她拿起筆來,嘗試著去創作。而今天,寫作已經成為了她的職業。
夜晚是人一天中最缺乏安全感的時候,孩子如果抱著孤單、失落的心情入眠,睡眠質量將大打折扣。良好的睡眠質量是維持人體生命力的關鍵性因素。孩子睡得不好,大腦神經組織就會受到損傷,嚴重時會危及身心健康。
家長可以利用睡前的十幾分鐘時間,靠在孩子身邊,為孩子講一些溫馨、有趣的小故事。伴隨著家長對故事的娓娓道來,孩子緊張的心情也會舒緩下來,心裡的安全感就會增強。
睡前閱讀同樣可以促進孩子大腦的發育,提高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家長的用心講解也能讓孩子的知識面得以不斷擴充。正如美國暢銷兒童書作家蘿拉·努梅羅夫所說:「每晚臨睡前讀上20分鐘的故事,美國兒童的讀寫能力就會完全不同。」
而且家長與孩子一起共度的那些睡前時光會成為雙方此生最美好的回憶之一。當孩子無比乖順地注視著家長的時候,正是進行親子溝通的最佳時機。
每晚9點是媽媽陪奇奇讀書的時間。每一次媽媽給奇奇洗完澡後,都會把書桌整理得特別乾淨整潔。她將一切電子產品都收起來,選好書,為孩子進行朗讀。有一天,媽媽躺在床上給奇奇讀書,她關掉大燈,只留一盞檯燈,讓奇奇將頭靠在自己的臂彎里,在昏黃的暖光中給奇奇讀著《狼來了》的故事。其實是為了批評孩子白天對她撒謊的行為。媽媽的語氣中沒有絲毫責備,反而無比溫柔,奇奇聽著聽著便開始向媽媽道起歉來……
家長給孩子讀的睡前故事要注意其中的寓意,其顯示的是一種社會基本價值觀和正確的行為模式。家長利用睡前閱讀告訴孩子怎樣做是好的,怎樣做不對,孩子會因此變得越發懂事。
讓孩子愛上睡前閱讀,家長可參考以下意見:
1.注重規律和儀式感。
睡前閱讀最好定在固定的時間,並堅持下去。家長不要在有興致的時候就給孩子讀兩段,有時候太累了就乾脆取消這個活動,這會給孩子留下敷衍、馬虎的印象。
如果孩子剛玩過遊戲,正沉浸在興奮的情緒中。先緩一緩,別急著讀書。培養儀式感不僅可以讓孩子迅速進入狀態,同時也是在提醒孩子,這是件無比重要的事情,需要認真對待。
2.用書面語代替口頭語。
平時家長跟孩子說話的時候已經大量使用口頭語了,如果讀故事的時候還用口頭語,並不利於孩子詞彙量的增加和語感的培養。
3.把握節奏。
家長在給孩子講故事時,故事的前半部分應該儘量講得跌宕起伏一點,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後半部分卻要適當地放緩節奏。不要讓孩子的大腦皮層在睡前處於過度興奮、疲勞、憤怒、恐懼或哀傷的狀態,這樣會影響孩子的睡眠。為了把握好故事的節奏,家長也可以根據故事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
4.適當改編。
孩子的理解、吸收能力各不相同,家長可根據自家孩子的情況對故事進行適當的改編。比如說,為故事換個背景;將長篇幅的故事壓縮;將故事中拗口的人名換成周圍鄰居、同事、小夥伴的名字,便於孩子理解和記憶。
讓很多家長煩惱的是,在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孩子總是會讓他們反覆朗讀同一個故事。很多家長會感到不耐煩,但是,家長應該耐心地滿足孩子的這些要求。因為給孩子講故事,數量遠遠不及質量重要。重複性的故事還能夠輔助孩子迅速入眠。孩子的年齡是決定重複頻率的關鍵性因素,對於年紀較小、理解力較弱的孩子來說,故事的重複率要偏高一點,比如說一周重複講一個故事。
適合給孩子閱讀的睡前讀物有很多,這裡稍做推薦:《小王子》《夜鶯與玫瑰》《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夏洛的網》等。
家長怎樣利用睡前這段時間來陪伴孩子,對孩子的成長起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對於孩子而言,沒有比一個富有哲理的故事更好的睡前禮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