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情緒控制,彰顯孩子良好的教養 方法總比困難多,讓孩子正確對待畏難情緒
2024-10-08 18:02:19
作者: 劉小軍
孩子害怕做某件事情,或者對自己做的事情沒有信心;面對家長的要求總是能躲就躲,能藏就藏;哪怕對於喜歡做的事情,孩子一旦產生畏懼的情緒,便怎麼也做不好……長此以往,孩子很可能會變得懶惰起來,家長不給做的,自己就不做。
遇到困難總是退縮或者一味地依賴他人,這樣的心理被稱為「畏難」。比如,孩子一遇到點小麻煩就馬上放棄,如果事情稍微有點難度就不會去嘗試。
有的孩子背課文的時候,還沒背兩句便紅了眼圈,之後將書一扔,說不想背、背不了。
有的孩子做作業的時候,最怕碰見數學口算題,見了就要逃避。雖然在家長的引導下,也能全部做對,但還是悶悶不樂。
有的孩子上完鋼琴課回來後,哭得嗓子都啞了,反覆抱怨著鋼琴太難,自己不會。之後家長再怎麼督促,他都不肯去練習。
孩子為什麼會產生畏難情緒呢?
一方面是因為孩子對家長要求的事情不感興趣,缺乏主動性;另一方面與家長的「高要求、嚴標準」有關。如果孩子怎麼努力也達不到家長的要求,他們奮鬥的激情就會慢慢冷卻,挫敗感接踵而至。連成人都會因此質疑自己的能力,孩子更會不知所措。
有的家長習慣給孩子設置過難的任務,當孩子沒有達到要求,就會訓斥孩子笨、懶、膽小等。如此一來,孩子越發沮喪,更喪失了面對困難的信心。
喜歡溺愛孩子的家長也很容易培養出有畏難情緒的孩子。家長不願意孩子「為難」,漸漸地,孩子也會對家長產生嚴重的依賴心理,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
畏難情緒相當於一個危險的信號,家長要處處留心。一旦發現孩子有這方面的表現,就要及時採取措施,幫助孩子度過成長的「危險期」。
本書首發𝖻𝖺𝗇𝗑𝗂𝖺𝖻𝖺.𝖼𝗈𝗆,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想疏導孩子的畏難情緒,家長自己得對這天下事的難與易有清晰的認識,之後才能將正確的道理灌輸給他們。清朝學者彭端淑就是這樣做的。
彭端淑曾對自家子侄們反覆強調道:「這天下事有難易的區別嗎?去做,難的事情也會變得容易;不做,容易的事情也會變難的;去學,難的事情也會變得容易;不學,容易的也會變得難。」為了印證這個道理,彭端淑還說了一個故事。
有兩個和尚都想去南海朝聖。富和尚花了幾年的時間去準備,卻因畏懼海水滔天一直不敢出發。窮和尚做出決定之後就開始行動,僅憑一瓶水、一隻缽,步行至南海。
彭端淑遵循著這樣的理念,培養出了很多優秀的子侄、門人。所以說,解決孩子畏難情緒的關鍵,在於家長和長輩的細心呵護和耐心引導,這能對孩子的一生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想要幫助孩子戰勝這種負面情緒,家長可以嘗試著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從勵志故事中汲取「營養」。
哪有不喜歡聽故事的孩子?家長講盡了大道理,效果卻不如一個故事來得明了。講故事的時候,家長要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的氛圍,一邊向孩子娓娓道來,一邊和孩子討論。比如《愚公移山》《精衛填海》等;或者西方童話中的《醜小鴨》《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等。
2.及時安撫孩子的情緒。
孩子遇到困難可能會苦惱、哭鬧,這時候如果家長一再逼著孩子迎難而上,孩子的情緒就會進一步崩潰。
正確的做法是立刻安撫孩子,給孩子強有力的支持。經驗豐富的家長除了會及時安慰孩子,還會利用種種小技巧去轉移孩子的心情。比如說,說一個小笑話,陪他們玩個遊戲等。
3.先將目標定低一點,再逐漸提高。
比如說,有些孩子害怕數學,那就先鼓勵他們考及格就好。等孩子跳過了這個「坎」,再將要求步步提升為70分、80分、90分。而不是一開始就要求孩子考滿分,應該讓孩子有個適應的過程。
4.跟孩子說說自己曾經失敗的經歷。
家長可以和孩子談談自己小時候害怕的事情或年輕時候失敗的經歷,向孩子描述一下自己的感受和情緒。著重談談自己是如何走出失敗的陰影的。這其實是在告訴孩子:失敗並不可怕。而這些都會成為孩子將來面對失敗的信心和經驗。
美國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曾提出無條件積極關注。這對家庭教育的重大意義在於,讓孩子每時每刻都能感受到家長的愛,這樣能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無條件積極關注是在提醒家長,哪怕孩子自身行為不理想,也不要放棄對孩子的關注、尊重和理解。
畏難情緒會讓孩子習慣性地否定自己,而家長的無條件關注卻能給孩子帶來莫大的鼓勵。只要家長足夠用心,孩子便會慢慢成長為一個積極面對困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