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沒有原則的父母,教不出有教養的孩子> 同情心:言傳身教的同時給孩子創設愛心氛圍

同情心:言傳身教的同時給孩子創設愛心氛圍

2024-10-08 18:01:48 作者: 劉小軍

  詩人薩迪說:「你不同情那跌倒的人的痛苦,在你遇難時也將沒有朋友幫助。」同情心是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情感,在人際交往中必不可少。家長都知道培養孩子同情心的重要性,孩子如果缺乏同情心就不能真正感受他人的真正需要。同情心是孩子與生俱來的特質,需要家長的小心呵護和培養。

  

  慧慧養了兩隻可愛的小雞,每天都悉心地照顧它們。

  有一天,一隻小雞遛出了院子,到鄰居家的草地上覓食,被鄰居家養的大狗咬傷了翅膀。鄰居及時發現,制止了大狗傷害小雞,把小雞送回慧慧家,並向慧慧賠禮道歉。看著小雞翅膀流著血,慧慧著急地哭了起來。爸爸聞聲趕來,急忙安慰慧慧,並帶著慧慧幫小雞清理傷口。

  「小雞受的傷不重,已經不流血了,傷口過幾天就會好的。」爸爸安慰慧慧。

  慧慧哭著說:「那隻狗好壞,爸爸,你幫我去打它好不好?」

  爸爸聽了,抱著慧慧,輕聲勸道:「你養的小雞受傷了,你很難過,對不對?」慧慧點點頭。爸爸接著說:「鄰居養的狗如果受傷了,鄰居是不是也會難過呢?而且,大狗有捕食小動物的天性,他可能以為偷偷跑出去的小雞是他的獵物,才會傷害小雞的。鄰居剛才都已經跟我們道歉了,我們就原諒他們吧。」

  慧慧聽完後想了想,說:「那我們就不打大狗了,它受傷了也會很疼的。」

  家長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影響是最大的,懷著憐愛之心,溫柔地對待他人,這種富有同情心的行為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悄悄在孩子心裡埋下一顆善良的種子。

  家長對周圍人表現出真摯的同情,積極幫助身邊有困難的人,可以讓孩子受到感染,讓孩子在家長身上學會善良。另外,父親對家庭的態度,同樣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如果父親將家庭放在第一位,尊重母親、關愛母親,孩子也會對家人溫和友愛,對外人也會謙讓有禮。

  媽媽在茉茉很小的時候,就有意識地培養她的同情心。

  有一次,母女二人去公園散步。一個小女孩在她們身邊摔倒了,媽媽對茉茉說:「你看那個小朋友摔倒了,你每次摔倒的時候總是疼得大哭。那個小朋友的膝蓋一定也很痛,咱們趕緊把她扶起來!」

  在媽媽的引導下,茉茉跑過去攙扶起摔倒的小朋友。媽媽又說:「小妹妹哭得好傷心,快拿出你的紙巾,幫她擦擦眼淚好不好?」茉茉點點頭,耐心勸慰著身旁的小朋友……

  在媽媽的教導下,茉茉的同情心就在不知不覺中被培養起來了,也學會了善意待人。培養同情心是情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成孩子優異品德的重要一步,有益於孩子人格的健康發展,為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打下基礎。

  生活中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一般性情溫和,質樸純良,討人喜歡;缺乏同情心的孩子卻性格陰暗、怪異,不肯與人親近,容易走極端,人際關係頻頻出現危機。

  西班牙兒童教育家埃斯特維·普約爾·龐斯提醒道:我們在培育孩子同情心的時候,注意別走入誤區。例如:同情心與感情脆弱截然不同。同情心並不僅限於感受,單純為了電視中的悲慘一幕而痛哭,對身邊種種不公平事卻漠不關心,這樣的孩子骨子裡缺少共情。只是將「太可憐了」掛在嘴邊並不是同情心,只有試著去幫助身處逆境的人,親自付出行動才是同情心。

  培養孩子同情心的具體途徑,可參考以下建議:

  1.為孩子示範表達同情心的正確方式。

  心理學教授黛博拉·貝斯特認為:「透過觀察父母與其他人互動的方式,是孩子發展同情心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家長要用行動向孩子示範如何對他人表達關心與憐憫。比如,詢問伴侶今天過得如何,幫助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在家長的影響下,孩子會嘗試用同樣的方式來幫助身邊的人。

  2.從教育內容入手,培養孩子的同情心。

  家長可帶著目的,經常給幼兒講善意助人的社會新聞,或讓孩子閱讀一些具有情感性的童話故事,如《海的女兒》《賣火柴的小女孩》等。

  3.支持孩子的「獻愛心」活動。

  用圖書影像資料或者親身探訪等方式讓孩子了解邊遠山區貧困人口的生活環境,鼓勵孩子適當捐出自己的壓歲錢、零花錢去幫助別人。或讓孩子參與為災區捐款捐物的活動。

  4.讓孩子領養一隻小動物。

  孩子的善良本性體現在他們對待弱小動物的態度上。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家長不妨帶孩子去當地救助站,領養一隻小動物。在孩子養育動物的過程中,發掘他們的同情心。

  同情心是孩子品德培養的基礎內容,家長要善於挖掘、保護孩子的同情心,更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修養,積極為孩子樹立優良榜樣。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