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用商量去替代命令

2024-10-08 18:01:06 作者: 劉小軍

  很多家長在要求孩子做一些事情的時候,時常會用命令的口吻,例如「你必須……」「你完不成……別想……」「你若是不……就對你……」等等,這特別容易引起孩子的反叛心理。教育專家陳鶴琴先生說:「孩子幼小的心靈極易受到挫傷,任何粗暴武斷的教育方式都是不合時宜的,只有用溫和的方式,才能走進孩子的心靈。」

  哲哲為了收集三國英雄人物卡,一包接一包地吃起了乾脆麵,到了正餐時間卻沒了胃口。

  

  在一次吃午飯的時候,哲哲沒嘗幾口飯菜就放下了筷子,對媽媽撒嬌說:「肚子好痛,不想吃啦。」媽媽柔聲道:「吃飽了嗎?」

  哲哲「嗯」了一聲,低下頭來。這時,媽媽不急不緩地說:「你現在不想吃也可以喲,但晚餐要到6點鐘呢。晚餐之前你不能吃零食了,可以嗎?」

  哲哲小聲道:「那我要是吃完這碗飯呢?」

  媽媽微笑道:「這當然好,吃飽了飯,下午你就不想吃乾脆麵啦。」哲哲欲言又止,拿起碗筷又繼續吃飯了。

  在這個故事中,面對哲哲因為吃過多的零食,而吃不下正餐的行為,媽媽沒有用憤怒的語氣,而是耐心地與哲哲溝通、商量,讓哲哲發自內心地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加以改正。這樣的教育方式既避免了在午餐時間破壞良好的家庭氛圍,又讓孩子能夠自覺地改正錯誤,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美國成功學家卡耐基說過:「用『建議』,而不下『命令』,不但能維持對方的自尊,而且能使他樂於改正錯誤,並與你合作。」教育孩子也是如此,有些家長在拒絕孩子時,習慣於簡單粗暴地吼孩子:「去去去,別煩我!」「大人說話小孩別插嘴!」經常用這種命令式的口吻「警告」孩子,孩子的自尊便會受到傷害,孩子甚至會認為自己對家長的讓步就是軟弱、不自主。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孩子會採取「對著幹」的方式:你讓我往東,我偏要往西。

  家長應當做孩子的良師益友,千萬別將孩子當成下屬、士兵,將自己當成指揮者、操縱者。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一定少不了犯錯誤的經歷,家長要拋棄訓斥乃至體罰等粗暴的教育方式,改換成用溫和的口吻去與孩子商量,或給予建議,例如「來,我們一起討論一下,我是這樣看的……你說怎麼辦才好呢?」這樣的教育方式往往能收到預想之外的良效。

  宣宣家最近準備裝修新房。爸爸計劃在宣宣的房間裡擺一張小床、一套桌椅,然後將整面牆都設置成書架的形式。

  可是宣宣卻在一旁悶悶不樂,媽媽見了,便提醒爸爸道:「這是宣宣的房間,你不徵求一下他的意見嗎?」爸爸滿不在乎地說:「聽我的,實用最好。」

  宣宣急忙說道:「可是我想把房間裝得漂亮一點,牆壁刷成深藍色,再配上彩色的窗簾,床頭擺一盞漂亮的檯燈……」

  爸爸皺著眉說:「弄得這樣花里胡哨幹什麼……」媽媽打斷他的話對宣宣說:「爸爸的意思是你喜歡看書,有個大書架就能裝下很多書。再說了,實用簡潔也很酷啊。」

  宣宣想了想,說:「爸爸的想法也不錯。」

  家長要注意的是,凡是涉及孩子的事情,都不要用「發號施令」的方式和孩子溝通。家長要重視與孩子協商的過程,無論最後采不採納孩子的建議,都要與孩子詳細說明原因,避免忽視孩子的情緒。在民主氛圍中長大的孩子,也會漸漸養成民主協商的習慣,凡事都願意主動與家長進行溝通,因此親子關係便能達到理想狀態。

  然而,現實中有些家長雖然也徵求了孩子的意見,卻只是象徵性地詢問孩子,純粹是「走流程」而已,他們其實並不是真正關心孩子的要求。這種做法對孩子的傷害更大。

  家長應當將孩子的反對意見聽進心裡,之後再耐心地為孩子分析利弊,告訴孩子做事的標準和原則。單純用禁止性、要求性的語句會讓孩子無法把握行為的尺度,使得孩子在以後的生活中遇到問題時缺乏理性分析的能力,很難做出正確的抉擇。

  對於孩子的某些不良習慣,家長應與孩子進行友好的協商、談判,與孩子一起制定一份規則,以約法三章的形式讓孩子遵守。不要總是想著給孩子一點教訓,因為制定規則是為了幫助孩子進行自我約束,而不是為了懲罰孩子。

  孩子哭鬧撒潑時,不要只是站在一旁說賭氣話。當親子關係出現衝突時,更不要用家長的權威來壓制孩子,逼迫孩子贊同自己。家長應該給孩子一個發泄情緒、調整狀態的過程,等孩子平靜下來後,再慢慢向孩子解釋自己這樣做的想法和原因。

  舉個例子,一個小男孩鬧著不想上學,爸爸命令他立即背起書包,收拾好了去學校。誰知孩子將書包扔到一旁,在沙發上打起滾來。後來,爸爸改變了方式,當孩子又嚷著不想上學時,爸爸表情平靜,耐心地幫孩子整理衣服,背起書包。孩子嘴裡雖然還在嘟囔,身體卻配合起爸爸的動作。出門上了車後,孩子再不提不想上學的事了。一路上,爸爸溫和地和他說起了道理,孩子慢慢地理解了爸爸說的道理,也不再哭鬧著逃避上學了。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學會用商量的語氣和孩子溝通,嘗試著做孩子最好的朋友,這樣做可以讓親子關係達到和諧的狀態。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