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應該有自己的「朋友圈」
2024-10-08 18:01:09
作者: 劉小軍
很多家長一談論起自己的童年生活便眉飛色舞,尤其是有關童年夥伴的話題,回憶起來更是如數家珍。成長的經歷告訴我們:孩子也應該有自己的「朋友圈」。
六歲的壯壯是家裡的獨生子,平時媽媽讓他收拾玩具時,他都會耍賴。然而,自從壯壯在幼兒園裡認識了一位小夥伴後,情況便大不一樣了。
壯壯愛隨手扔東西的壞毛病徹底改過來了,還把自己的房間也整理得井井有條。原來,壯壯去這位小夥伴家玩的時候,看到小夥伴總是把東西擺放得整整齊齊,便下意識地模仿起來。
媽媽知道這件事後,經常鼓勵壯壯同這位小夥伴交往。
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孩子在與其他夥伴的交往中會不知不覺地去學習別人的優點,改掉自己的壞習慣。這跟家長通過社交關係提升自己的道理是一樣的,只是孩子們的學習模式比較簡單,僅限於初級的模仿罷了。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孩子年紀太小,沒有形成自己的是非判斷,對於好壞的認知很模糊,無法辨識其他小朋友的行為是否正確。因此,如果孩子起了好奇心,好的行為他會學,壞的行為他同樣會模仿。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及時引導,並利用這個機會來培養孩子的是非觀念。讓孩子的社交能力隨著「朋友圈」的擴大化、優質化而得到提升。
玩遊戲同樣可以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例如,孩子們喜歡玩角色扮演類的遊戲,通過「剪刀石頭布」這種簡單的民主方式來決定誰扮演「醫生」「解放軍叔叔」或「大壞蛋」……這使得孩子慢慢有了「少數服從多數」的民主思想。
孩子們一起競爭不同的角色,扮演不同的人物,模仿各種場景,這種「過家家」遊戲能讓孩子們提前接觸不少社會上的知識。並且,角色扮演可以賦予孩子另一種視角,當孩子們之間發生爭吵時,能夠讓他們站在別人的位置上考慮問題,進而體會他人的感受。
孩子有了自己的「朋友圈」,群體意識會逐漸增強,個體意識則慢慢淡化。不少孩子在家裡都是獨生子女,家長的呵護和寵愛容易使他們養成唯我獨尊的性格。在群體交往中,那些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是最不受歡迎的。因為孩子很單純,不喜歡誰就不和誰一起玩。但合群也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品質,群體生活會幫助孩子逐漸認清自己性格,有助於克服性格中不好的一面。
本章節來源於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
在孩子結交朋友的過程中,孩子們之間發生矛盾是正常現象。很多家長特別擔心自己的孩子受委屈、被欺負,如果孩子與朋友發生了衝突,家長總想第一時間幫助自己的孩子「討回公道」。然而,家長的干預往往會讓一些小矛盾不斷地擴大化、嚴重化。
有一天,雷雷和好朋友豆豆發生了衝突。
雷雷在小區玩耍時,突然發現口袋裡的零花錢不見了,便焦急地找來找去。
忽然,雷雷看到豆豆手裡攥著幾個硬幣去商店裡買棒棒糖,便脫口而出:「豆豆,你是不是撿到我的錢了?」豆豆生氣地說:「當然不是!」
雷雷認定那錢是自己的,跑上前將豆豆推倒在地,一把搶過了豆豆手裡的硬幣。豆豆哭著回家去找媽媽。
正當豆豆媽媽怒不可遏的時候,雷雷在媽媽的陪同下登門道歉。雷雷媽溫言細語地解釋了很久,豆豆媽媽卻不買帳,不依不饒地挖苦雷雷沒教養,甚至要追究雷雷的責任。雷雷媽臉色也黑了下來,乾脆帶著雷雷回家了。
從那以後,豆豆和雷雷的關係徹底破裂了,見了面都當對方不存在。
其實孩子們之間的一些小矛盾來得快,去得也快,家長應當做孩子的協助者、引導者和支持者,教會孩子如何理智地平息矛盾,而不是將事情鬧大。
當孩子哭哭啼啼來找家長時,家長應避免問孩子「你怎麼又被欺負了?」「怎麼都是你被打?」等等。這樣的詢問只會讓孩子在脆弱無助時受到更大的傷害,或激化孩子們之間的矛盾。家長應當耐心地了解事情的前因後果,在一般情況下,可以給出恰當的指導,讓孩子自己去解決。
孩子們之間的友誼在大人看來或許幼稚,但同樣值得被尊重。孩子們認真地交朋友,努力建立屬於自己的人際關係,家長應該給予鼓勵,而不是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他們的友誼:這個孩子學習成績怎麼樣?家庭背景如何?家裡大人性格怎麼樣?
孩子也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只需要給予正確的引導即可。家長應帶著欣賞的態度去支持孩子擴大自己的「朋友圈」,對孩子們的友誼給予尊重,這也是對孩子人際關係的一種鍛鍊。
要想幫助孩子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家長可以為孩子創造接觸小夥伴的機會。比如說,節日期間與親戚、朋友約好,帶孩子一起出遊,讓孩子在旅行中了解彼此、加深感情。
平時多鼓勵孩子參加學校的集體活動,當孩子帶朋友來家裡玩時,要表現出熱情、歡迎的態度。家長們還可以成為朋友,家長之間的來往,對孩子們的友誼能起到一種促進作用。
交朋友是一個非常愉快的體驗,在群體裡長大的孩子,做事能夠考慮得更加全面,合作意識更強,有集體感,為他人著想。所以說,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創建屬於自己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