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希伯來人
2024-10-08 17:50:57
作者: (美)菲利普·范·內斯·邁爾斯
50.族長時代
希伯來人的歷史就像他們的聖書中講述的那樣,開始於族長亞伯拉罕(Abraham)離開「迦勒底的吾珥城」。關於亞伯拉罕和他的侄子羅德、以撒和他的兩個兒子雅各、以掃,雅各的後裔在埃及旅居並遭受壓迫,在偉大的立法者摩西(Moses)的帶領下上演《出埃及記》(Exodus),摩西的繼任者約書亞(Joshua)征服迦南的故事——都在古老的希伯來《聖經》中用一種充滿魅力並簡潔質樸的方式講述出來,並成為西方人耳熟能詳的童年印記。
51.「士師」時代(約結束於公元前1050年)
以色列部落入侵迦南後,小規模戰爭、搶劫以及無政府狀態又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在這個時期,湧現出了一批諸如基甸、耶弗他和參孫那樣的民族英雄,他們充滿勇氣的英雄行為,以及他們為了將以色列眾支派從敵人手中解救出來而所做的一切,使他們的名字在充滿感激的回憶中流傳到了後世。這些深得人心的領袖們被《聖經》書寫者稱為「士師」(Judges)。
52.希伯來君主國的建立(約前1050)
「士師」時代的歷史表明,當時以色列各支派之間沒有有效的聯合。但是暴露於敵人面前是他們共同面臨的危險——尤其是好戰的非利士人(Philistines)——而他們只是眾多敵人之中的一個,最終,以色列人開始思考一個更完美的聯合體和一個強大中央政府的優勢。於是一直鬆散的聯盟變成了一個王國,便雅憫支派的掃羅(Saul)成為了新君主國的國王。
53.大衛的統治(約前1025—前993)
掃羅死後,猶大支派耶西的兒子大衛(David)奪取了王位,並對惹是生非的摩押支派、亞捫支派和以東支派發動了戰爭。大衛既是一位詩人,又是一位戰士。他哀悼掃羅和約拿單的詩篇被認為是希伯來人流傳下來最莊嚴華美的輓歌詩之一。他的名望甚至使那些後世所創作的大量讚美詩都歸在了他的名下。
54.所羅門的統治(約前993—前953)
大衛死後,他的兒子所羅門(Solomon)繼承了王位。他並沒有繼承父親的軍事才能,但在藝術、商業和學術方面,他是一位慷慨的資助者。他根據父親大衛的計劃建造了美輪美奐的耶路撒冷(Jerusalem)聖殿。從此以後,這座聖殿便成為了希伯來人禮拜和民族生活的中心。所羅門被認為是那些著名箴言的作者,他作為東方最具智慧的國王一直生活在傳說之中。他維持著東方那種富麗堂皇的宮廷。當示巴女王從報告裡聽說所羅門的輝煌後,非常好奇,從南阿拉伯來拜訪時,她驚呼道:「人所告訴我的,還不到一半。」
55.王國的分裂(約前953)
所羅門的統治是輝煌的,然而希伯來王國的結局卻是災難性的。為了繼續他那龐大的事業,所羅門對他的人民施加了沉重的稅收。當所羅門的兒子羅波安(Rehoboam)繼承父親的王位時,人民乞求他減輕賦稅。但是他拒絕了。於是所有以色列支派——除了猶大和便雅憫支派,立刻發動了叛亂,然後成功地在耶路撒冷北邊建立了一個敵對的王國,耶羅波安是第一位國王。這個後來將撒瑪利亞作為都城的北部王國被稱為以色列王國;而南邊那個繼續將耶路撒冷作為都城的王國被稱為猶大王國。
於是大衛和所羅門的王國就這樣被一分為二。假如聯合起來,以色列各支派或許就能成功地抵抗那些強大而且野心勃勃的其他國家君主們的入侵。然而現在,這片土地變成了掠奪者唾手可得的獵物。
56.以色列王國(Kingdom of Israel,前953?—前722)
這個十支派的王國大約維持了200年。這個小國家最終被亞述帝國毀滅。毀滅發生於公元前722年,正如我們前面已經講述的那樣,尼尼微之王薩爾貢二世攻占了撒瑪利亞(Samaria),把以色列十支派之中最有權勢的階層擄走並囚禁起來。撒瑪利亞居民中由此產生的空缺則由亞述國王其他一些臣民或俘虜來填補。這些人的後代與仍然留在這個國家的以色列人混雜在一起,形成了基督時代的撒瑪利亞人。
57.猶大王國(Kingdom of Judah,前953?—前586)
這個小王國大約維持了三個多世紀的獨立,但是隨著巴比倫王國的勢力向西延伸,耶路撒冷不得不承認巴比倫國王的霸權。這個國家最終遭遇了和它北方敵對王國同樣的命運。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為了報復猶太人發動的一次起義,圍困並攻占了耶路撒冷,還將大部分居民擄往巴比倫囚禁起來。這一事件實際上結束了希伯來民族獨立的政治生活(前586)。從此以後,朱迪亞(13)都只是作為相繼統治西亞地區的那些帝國的一個省而已,然而在基督誕生之前兩個世紀的某個時期,在馬加比王朝的統治之下,這片土地還是作為一個國家短暫存在了一段時間。
58.希伯來文學
希伯來人的文學是一種宗教文學;對他們而言,文學在很大程度上僅僅只是一種灌輸宗教真理和喚醒虔誠情感的手段。這種獨特的文學包含在著名的《舊約》或《希伯來聖經》(Old or Hebrew Testament)這樣的經書中。在這些古老的著作中,歷史、詩歌、預言以及人物故事被融合為一部色彩斑斕的作品,其中的圖畫栩栩如生,還有影響至深的大遷徙、大解救以及大災難——所有這些事件和宗教經歷構成了以色列民族命運多舛的生活。
在《舊約》之後出現的《新約全書》(New Testament)儘管是在猶太民族的政治生活結束之後很久才用希臘文寫成的,但是其本質上還是希伯來人的思想和教義,也是《希伯來聖經》的補充和圓滿之作,因此我們還是應該將其視為希伯來文學的一部分。
聖書《舊約》和《新約全書》是被公認的卓越不朽的作品,除此之外,《聖經》中還特別提到了偽經或新約外傳,包含許多在先知精神衰落之後創作的作品,其中顯示出受到波斯和希臘思想影響的痕跡。
同樣,我們也不應該漏掉下面這些作品:《塔木德》(Talmud),這是一部希伯來習俗和傳統的合集,包含拉比(14)(Rabbis)所做的注釋,一部使大多數猶太人堅持將《聖經》視為神聖的作品;傑出的亞歷山大學派哲學家斐洛(Philo,約生於公元前25年)的著作;以及歷史學家約瑟夫斯(Josephus,生於公元37年)所著的《猶太古事記》(Antiquities of the Jews)和《猶太戰爭》(Jewish War)。
59.希伯來人的宗教和道德
古希伯來人對科學幾乎沒有作出什麼貢獻。他們在建築上也沒有達到新的高度。他們沒有雕塑作品,因為他們的宗教禁止進行「偶像崇拜」。他們的使命是讓人們知道上帝是一個神聖的、公正的、有同情心和有愛心的存在——作為天父,他關懷的不僅僅是某一個而是所有的民族和種族——並教導人們他所要求的是所有人都要行公義,行正義。
這種關於上帝的崇高理念是古代希伯來人留給年輕的歐洲雅利安人世界的遺產中最好的元素,這一點在很大程度上也正是雅利安人之所以有資格在整個人類歷史上占據卓越地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