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2024-10-08 17:50:32 作者: (美)菲利普·范·內斯·邁爾斯

  509.傅華薩

  法蘭西文學上首個真正的著名散文家是傅華薩(Froissart,約1337—1410),栩栩如生的敘事風格和技巧為其贏得了「法蘭西的希羅多德」(French Herodotus)的稱號。他出生於百年戰爭開始不久,因此親身經歷了這場漫長的戰爭,認識了其中的各個角色,使其成為這一動盪時代的編年史家。

  第三節 西班牙

  510.西班牙的開端

  8世紀時,薩拉森人橫掃西班牙,半島西北角的阿斯圖里亞斯(Asturias)和坎塔布里亞(Cantabria)的山脈為堅決抵抗穆斯林統治的基督教領袖提供了避難所。這些勇敢而堅強的戰士不僅成功地保衛了自己位於山區的避難所,還逐步逼退入侵者,收復了部分先前失去的鄉村與城鎮。11世紀初,幾個基督教小國在被收復或一直被控制的地區建立起來,其中應特別注意卡斯蒂利亞和阿拉貢,因其在後來的歷史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卡斯蒂利亞(Castile)起初只是用來防禦摩爾人的「一串城堡」(a line of castles),這也是其名字的由來。

  本章節來源於𝔟𝔞𝔫𝔵𝔦𝔞𝔟𝔞.𝔠𝔬𝔪

  511.卡斯蒂利亞和阿拉貢聯盟(1479)

  幾個世紀以來,這些小國的君主不斷與穆斯林鄰邦作戰;但是,由於各自之間的糾紛,他們無法完全聯合起來收復失地。但1469年,阿拉貢君主斐迪南和卡斯蒂利亞女君主伊莎貝拉的聯姻為1479年兩國實現真正聯盟鋪平了道路,自11世紀以來兩國都極大地擴大了自己的版圖且合併為一個王國。通過這一幸福的聯盟結束了兩個敵對公國之間的爭端,此時他們可以團結一致、共同努力,實現基督教君主無論如何爭鬥也從未放棄的主張——把摩爾人驅逐出伊比利亞半島。

  512.征服格拉納達(1492)

  當卡斯蒂利亞和阿拉貢聯盟奠定了西班牙君主政體的基礎時,通過自8世紀起基督教首領的不斷推進,伊斯蘭的領地已經逐漸縮減至西班牙南部一個很小的區域。此處,摩爾人建立起了一個強大而鞏固的國家,稱為格拉納達王國(Kingdom of Granada)。當斐迪南和伊莎貝拉解決了他們本國的事務,便開始著手征服格拉納達,並渴望通過消減摩爾人在半島上最後的勢力範圍來鞏固自己的統治。

  摩爾人奮不顧身地保衛自己的小國家。鬥爭持續了10年,一座一座的城池落入基督教騎士之手。最後,格拉納達面對7萬大軍,只能繳械投降。1492年,十字架取代了斐迪南的銀十字旗和伊莎貝拉的聖詹姆斯旗取代了摩爾國王阿爾汗布拉宮塔樓之上的新月。

  格拉納達被征服,在15世紀後半期的標誌性事件中有著重要地位。陷落標誌著伊斯蘭教在西班牙半島將近800年統治的結束,因而削弱了東歐的穆斯林勢力,並抵制了其在奪取基督教世界的君士坦丁堡之後的西進。

  513.宗教裁判所

  以發現與懲治異端為目的的西班牙宗教裁判所(Inquisition)或宗教法庭(Holy Office)的建立,成為斐迪南和伊莎貝拉輝煌統治投下的一個陰影。它早期的主要受害者是猶太人。伴隨著宗教法庭的莊嚴宣判產生了被稱為會審判決儀式(Auto-da-fé)或信仰判決(Act of Faith)的公開儀式。儀式在某個教堂或廣場舉行,那些判處死刑的人將於次日在城牆之外被處以火刑,尤其是因為這一最終處決,「會審判決儀式」一詞才開始被廣泛應用。

  宗教裁判所確保了西班牙宗教信仰的統一,但只通過壓制思想自由的方式,便削弱了西班牙人民的力量與活力。任何充滿希望和活力的事物都難逃枯萎與凋零或被逐的命運。1492年猶太人被驅逐出境,據估計有二三十萬人被迫背井離鄉到其他國家尋求庇護。

  514.斐迪南和伊莎貝拉的離世

  伊莎貝拉女王於1504年去世,斐迪南於1516年隨她而去,此後西班牙的王位傳給了他們的孫子查理,稱為查理五世皇帝,進而開啟了西班牙的近代史。

  第四節 德意志

  515.德意志王國的開端

  德意志作為獨立王國起源於約9世紀中葉查理大帝帝國的分裂(第405條)。此處關注的萊茵河以東被稱為東法蘭克王國,與萊茵河以西被稱為西法蘭克王國的地區相區別。東法蘭克王國由幾個部落組成,東法蘭克人是他們的領導者。所有這些民族在種族、語言、習俗和社交活動方面都聯繫緊密,似乎隨時準備融為一個團結而堅定的民族國家。但在中世紀時,德意志的統一併未實現,主要被德意志的皇帝們為打造世界帝國的不幸政策所累。

  516.奧托大帝復興帝國對德意志的影響

  德意志的奧托一世(936—973)效仿查理大帝意圖復興帝國。然而,德意志國王對這一幻想的追求卻導致了最可悲的後果。德意志的統治者追求太多,結果卻落得兩手空空;想要成為大帝國的皇帝,卻未能護住德意志的王冠。當他們忙於外部事務的時候,國內的事務卻被忽視,德意志的封建王公們乘機增強勢力,獲得了實際上的獨立。德意志的統一因此而往後推遲了好幾百年。

  德意志文學的開端

  517.《尼伯龍根之歌》

  《尼伯龍根之歌》是中世紀偉大的德語史詩,成詩於1200年左右,由某位荷馬式的天才根據六七世紀的德意志古老傳說與詩歌改寫而成。故事的主人公是齊格飛(Siegfried),日耳曼傳說和歌曲中的阿喀琉斯。

  518.吟遊詩人

  十二三世紀歌頌愛情的吟遊詩人開始活躍起來,他們是「日耳曼的行吟詩人」。

  與吟遊詩人的這些抒情詩密切相關的是一種稱為宮廷敘事詩的騎士傳奇。其中一些作品採用了古典主題,但為其打下最好基礎的是凱爾特-法蘭西的《聖杯傳奇》(Holy Grail)及《亞瑟王和圓桌騎士》(Knights of King Arthur’s Round Table)。騎士傳奇的代表作是沃爾夫拉姆·馮·埃申巴赫(Wolfram von Eschenbach,卒於約1220年)的《帕西法爾》(Parzival/Parsifal)。該詩的道德和精神教義是:只有通過謙卑、純潔和人道,靈魂才能達到最完美的境界。

  第五節 俄羅斯

  519.俄羅斯的開端;蒙古人的入侵

  瑞典冒險家留里克建立的國家(第408條)名為羅斯(Russia),源自斯堪地那維亞定居者的名字「Ros」。留里克的後裔的權力逐漸擴張到其鄰近部落,直到幾乎所有的西北斯拉夫人都納入了他的統治之下。

  13世紀時,災難降臨到羅斯人頭上,蒙古遊牧民族征服了這個國家(第465條)。蠻族征服者在這片不幸的土地上實施了令人髮指的暴行,羅斯的君主被奴役了250年,被迫效忠進貢。這段時期幾乎是羅斯歷史的空白。這一不幸使得斯拉夫人的民族化進程推遲了幾百年。

  520.莫斯科大公國的興起;羅斯人從蒙古人手中解放出來

  莫斯科公國正是在伊凡大帝(Ivan the Great,1462—1505)的領導下經過一場惡戰,成功地擺脫了可惡的韃靼人的統治,讓自己的國家開始具備穩固君主制的特點。因此,在中世紀末期,俄羅斯已經成為一個真正的強國;但因其被敵對國家封鎖,所以很難在歐洲事務中產生什麼影響。

  第六節 義大利

  521.民族政府缺失

  義大利與除德意志外迄今講述的所有國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直到中世紀末,都沒有形成統一的民族政府。然而,中世紀時期確有愛國精神影響半島上不同的城市和國家形成某種政治聯盟。其中最值得關注的要數愛國英雄里恩佐在14世紀發起的運動,該運動使得愛國的星星之火得以發展成為燎原之勢,燃起了每一位義大利人心中國家統一的激情。

  522.羅馬保民官里恩佐(1347)

  在14世紀的絕大部分時間裡,教廷都設在阿爾卑斯山以外的阿維尼翁(第462條)。在整個「巴比倫之囚」期間,失去了自然監護人的羅馬陷入了極大的混亂之中。貴族中最大的兩個家族之間的苦鬥使得城市街頭經常動盪不安。由於具有極高的稟賦和雄辯的口才,里恩佐輕而易舉就鼓動人們起義反抗貴族的統治或者說是暴政,並成功成為了羅馬新政府的首腦,頭銜為「保民官」(Tribune)。他迫使貴族屈服,並在很短的時間裡給都城及其周邊國家帶來了一次最美妙的變革。秩序與安全取代了混亂與暴力,羅馬共和國的美好時光似乎突然恢復,羅馬民眾也熱情無限。這場非凡的革命引起了整個義大利以及半島以外世界的注意。

  先前計劃取得的成功鼓舞了里恩佐,他開始實施以羅馬為首都,將義大利所有的公國和自治區統一成共和國的措施。他向整個義大利派出使節,從君主的宮廷,到自治區的議會,勸說他們共創義大利的統一與自由。

  其他義大利的愛國者也擁有同里恩佐一樣的偉大夢想,其中就有這位平民保民官的朋友兼鼓勵者詩人彼特拉克,「希望加入到光輝事業中並能青史留名」。

  但義大利統一的時機未到。里恩佐被證明是一位不稱職的領袖。他完全被自己的平步青雲與驚人成功沖昏了頭腦,很快便表現出了最令人難以置信的虛榮與弱點。人們不再支持他;教皇以反叛者與異教徒的罪名而開除了他的教籍;貴族們群起而攻之。他最終在一次突發的人民起義中被殺。

  因此,英雄里恩佐和詩人彼特拉克的夢想均化為烏有。幾個世紀的分裂,可恥地屈從於法蘭西、西班牙和奧地利等外國君主的戰爭與苦難之後,羅馬卻仍未成為自由、有序、團結的義大利的中心。

  523.文藝復興

  儘管在此期間為創造共同的理想與情感做了很多事情,但直到中世紀結束時,義大利也沒有建立起民族政府,可這卻是唯一能夠達到政治統一的方法。在義大利,文學藝術承擔了其他國家裡戰爭的角色,激發了民族自豪感與民族精神。文藝復興的啟發和成就使得義大利人認清了自我,為創造民族和國家共同的自豪感作出了巨大貢獻;因此,這種燦爛的文學與藝術熱情是國家發展進程中的第一步,它將引導義大利人民在時機成熟之時走向共同的政治生活。

  524.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

  此處,關於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必須講到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The Prince)。在這本傑出的著作中,作者滿懷愛國深情,指出了在現有的混亂、物質與精神條件下,義大利如何能夠像英格蘭、法蘭西或西班牙一樣建立起一個強大的國家。

  他認為一個統一的義大利締造者必須是一位強大的專制君主,建立大業的過程中不應有任何道德顧慮,要準備使用一切手段,不管多麼殘忍、不公、邪惡,都要不達目的決不罷休。在君主建立了統一的義大利之後,那麼他必須代表人民正義施政。

  馬基雅維利指導王公們依此方式在中世紀破敗的制度上建立起一個國家,事實上正是此時義大利的獨裁者們建立各自公國的方式;但是,他應該認真地告誡任何一位以無德之道治國且很快反對他和他的教義的人,特別是在北方,猛烈的抗議與譴責仍未平息。然而,馬基雅維利有足夠的追隨者,因此,該作品對16、17世紀的政治道德有著巨大而邪惡的影響。

  525.薩沃納羅拉

  對佛羅倫斯的修道士兼改革家季羅拉莫·薩沃納羅拉(Girolamo Savonarola),這裡需要多言幾句。他是16世紀最後一位偉大的中世紀宗教改革先行者。薩沃納羅拉曾是希伯來先知兼羅馬監察官,他強有力的布道警醒了佛羅倫斯的良知。在薩沃納羅拉建議下,婦女們將自己的服飾和其他美麗的藝術品拿出來,堆在佛羅倫斯的街頭,像對待廢品一樣付之一炬;他甚至還敦促佛羅倫斯建立神權政體,尊基督為國王。但最後,敵人採取行動打垮了這位改革者,將他判處死刑,絞死焚燒,骨灰撒入阿爾諾河。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