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法
2024-10-08 17:45:25
作者: (美)菲利普·范·內斯·邁爾斯
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時代(1789—1815)第十五章法國大革命(1789—1799)01
第一節革命的原因;1789年議會
222.序言
法國大革命是法國人民反抗君主專制和階級特權的一場革命。「自由、平等、博愛」是革命的口號。革命的過程中雖然以這樣的名義犯下了可怕的罪行,但是這並不能與革命的真正精神和目的混淆在一起。1789年法國人民的革命要求在本質上和1642年、1688年英國以及1776年美國殖民者發起的獨立運動的革命訴求是一樣的。只有本著這樣的觀點,我們才能以同情心和同理心來看待法國歷史上這個動盪時期的人物和事件。
223.革命的原因
法國大革命爆發的主要原因有波旁王朝的荒淫暴虐和奢侈無度,貴族和上層神職人員享受的不平等特權,下層人民的悲慘生活狀況,以及法國哲學和文學的革命品質和革命精神。但是必須要補充的一點是,美國革命的影響。我們將簡述一下這幾個革命要素。
本章節來源於𝔟𝔞𝔫𝔵𝔦𝔞𝔟𝔞.𝔠𝔬𝔪
224.波旁王朝的專制統治
當我們再次說到統治法國的波旁王朝時,這個王朝的統治已經變得如此暴虐和壓迫,令人無法忍受。法國每個人的生命和財產都由國王隨意處置。很多人在根本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麼罪的情況下就被投進了監獄。國王甚至簽署空白的逮捕令交給自己的親信,讓他們對付各自的敵人。
國王獨自徵收的賦稅,沉重打擊了窮人而非富人,因為貴族和神職人員都擁有免於納稅的權利。由於徵稅體系的嚴苛和腐敗(61),從納稅人那裡搜刮的錢財只有一半或2/3進入國庫。
各項稅賦中最為沉重的就是鹽稅,而食鹽為國家所壟斷。在某些地區,每個家庭被迫為家中每個7歲以上成員每年購買七磅食鹽。
通過殘酷和浪費手段搜刮的公眾財富用於維持宮廷荒淫奢侈的生活,而他們這種奢靡的生活方式甚至讓土耳其蘇丹王自愧不如。
與此同時,路易十四以後的所有的公共事業和國家利益都被完全忽視。據估算,路易十五「花在後宮的錢比任何政府部門的都要多」。路易十六(Louis XVI)倒是渴望改革。憑藉著良好的改革意願,路易十六就配得上最好的仁慈君主的稱號。但是不幸的是,他缺乏一個改革者的基本品質;他軟弱無能而又優柔寡斷。另外,他的改革開始得太晚了。那時的局勢已經不可收拾,法國陷入了革命的暴風驟雨中。
225.貴族
大革命前,法國約有2到3萬個貴族家庭,10到15萬貴族人口。儘管擁有法國1/5的土地和享有眾多的封建特權,但是他們卻幾乎不用繳納任何稅收。
高等貴族主要是國王的隨從和他宮廷里的頭面人物,他們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裡在巴黎和凡爾賽過著奢華的生活。儘管被剝奪了一些古老的特權,但是他們仍然保持所有過去的榮耀和傲慢,固守自己的封建特權和免稅優待。他們從領地上可憐租戶那裡殘酷搜刮的地租,再加上國王賞賜,足以讓他們揮霍無度。而低等貴族越來越多地生活在自己的莊園裡,很多人過著跟農民相去不遠的卑微與貧困的生活。
226.神職人員
上層神職人員形成了一個腐朽的僧侶統治集團(hierarchy)。法國1/3的土地掌握在他們手中,而如此廣闊土地的收入幾乎完全被免除賦稅。主教和修道院長通常來自貴族階層,他們加入教會並非出自虔誠的信仰,而是被其巨額的收入和社會地位所吸引。他們的職位都由皇室任命,而他們往往把來自教產和農民上交什一稅的巨額收入揮霍在奢華的宮廷生活當中。
「顯貴的高級教士」和民眾以及低級教士之間的關係應當注意,否則,大革命中某些重要階段便無法被理解。雖然也有例外,但這些高級教士中大多數人都是心胸狹隘、自私自利之輩,很多人毫無廉恥之心,作為一個階層,他們已經失去了民眾的全部敬意和尊重。他們不僅敗壞了自己的名聲,而且使教會和整個基督教都喪失了信譽。人們對這些高級教士的憎恨轉到他們已經無法代表的教會身上。
低級的神職人員主要由卑微的教區牧師組成,他們大部分來自農民階層,生活同樣貧困。他們的收入與主教和修道院長相比少得可憐。他們對宗教的虔誠和克制的模範生活方式與上層神職人員的荒淫無恥形成鮮明的對比。他們對下層民眾有著天然的同情,因為他們本來就來自他們中間,因此,他們與普通民眾一樣,對這些上層教士的自私傲慢有著相同的厭惡之心。
227.平民或第三等級
在兩個特權階層之下,是沒有特權的平民階層,也被稱作第三等級(Third Estate)。這個階層包含了除貴族和神職人員外的所有人,也就是說,占了人口的絕大部分,大約有2500萬人。這個階層主要分為兩個等級:即中產階級和農民階級。
中產階級人數相對較少,主要包括富裕的零售商販、商人、律師和其他專業性人員。它構成了法國最為開化的人群。大革命初期的大部分領導者都是來自這一階層。
農民構成了第三等級的絕大多數。儘管法國農民早已經從中世紀的農奴制中獲得解放,很多人已經成為耕種自己土地的主人,但是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還是要向封建領主繳納道路費、船舶費和其他市場費用。另外,他們必須使用領主的磨坊來研磨糧食,用他的葡萄汁壓榨機來壓榨葡萄,用他的烤爐來烘焙麵包,這些都需要繳納高額的費用。在封建時代初期,這些東西本來都是為農奴提供便利的,現在卻成了領主進行壓迫壟斷和敲詐勒索的工具。
尤其令人惱火的是,農民在耕種土地方面也得受制於過去的封建制度。農民被禁止在農田周圍豎立籬笆保護自己的莊稼,因為籬笆會影響領主打獵的路線;農民也不被允許轟走以他們的蔬菜為食的野生鳥獸;他們甚至被禁止在某些季節進行耕作,因為這會干擾山鶉築窩繁殖。另外,農民必須時刻忍受領主的狩獵隊伍踐踏他們的莊稼,而且還要為自己沒有成為狩獵目標心懷感激。
經常生活在悲慘的貧困狀態下,莊稼的一次歉收就能讓農民陷入絕對的飢餓狀態。人們經常會在樹林或道路兩邊看到死去的婦女和兒童的屍體。費奈隆(Fénelon)在1693年向路易十四的進言,說給路易十六也同樣合適:「您的臣民正死於飢餓,您應該給予他們衣服和食物,而不是剝奪這些可憐人的錢財。法國簡直就是一個大醫院,充滿了痛苦但卻缺乏食物」。
另一位目睹了這一切苦難的人這樣描繪農民的形象:「有人看到了某些兇猛的動物,他們遍布在田野之上,有男有女;他們皮膚黝黑,臉色烏青,每日經受烈日烤曬,精心照料著土地,不知辛勞地勞作;他們也會發出響亮的聲音,當他們站起身抬起頭,你會看到人的臉龐,他們是真的人類。他們日落而息,終日靠黑麵包、水和菜根度日;他們免除了另一群人的播種、施肥和收穫的辛勞,到頭來卻吃不上自己耕種出來的糧食。」(62)
在18世紀,大部分法國農民的生活條件確實有了很大的改善,在法國革命的前夕,法國農民的處境要比中東歐農民要好很多。自耕農的數量變得龐大,而且穩步增長,在很多地區都比以往增加了。然而再也沒有這個時期更能激發農民的反抗精神。其中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法國農民的生活狀況更加惡劣,而是更加令人憎恨——之所以更加令人憎恨,是因為1789年的法國農民更加開化,他們對自己遭受的不公有著更加強烈的認識,相比於之前的麻木無知,他們更加了解自己作為一個人的權利。正如黑格爾所斷言的那樣,如果沒有文藝復興,法國大革命就不可能發生。(63)
228.法國哲學的革命精神;代表作家
18世紀的法國哲學是無拘束的、具有懷疑精神的和革命性的。它的突出特質就是對現存的社會和政府體系里存在的不平等的強烈抗議。代表其普遍精神和趨勢的偉大作家有孟德斯鳩(Montesquieu)、伏爾泰(Voltaire)、盧梭(Rousseau)、狄德羅(Diderot)和達朗貝爾(D』Alembert)。(64)
孟德斯鳩(1689—1755)是英國政治制度的偉大崇拜者。他早年在英國生活了兩年,因此而受英國思想的影響並對英國的立憲政體懷有喜愛之情。他最重要的作品《論法的精神》(Spirit of Laws)對18世紀後期開明君主尤其是對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制憲者有著顯著的影響,這些制憲者採納了他政府三權分立的基本思想,即行政、立法和司法必須分離和獨立,掌握在不同的部門手中。
伏爾泰(1694—1778)是那個時代思想趨勢的化身,他強有力地表達了人們的所思所感,在使用諷刺手法進行寫作方面沒有人能與他爭鋒。他被稱為「寫作藝術的魔法師」。他在凝聚思想方面才華出眾;能夠把複雜的哲學思想用格言警句表達出來,為法國人提供了一個世紀的哲理格言。他熱愛正義,用卡萊爾的話說,因為它應該被愛。他的目標是消除不公、偏見和迷信,建立平等,讓正義和理性在人類事務中占據統治地位。他不相信天啟教(Revealed Religion);倡導人們遵從內心正確和理性的感覺。(65)他對普魯士的腓特烈大帝和其他改革派君主與大臣的影響很大。實際上,他的作品像撼動了整個法國一樣撼動了整個歐洲,並為法國大革命做了思想和精神上的準備,決定了法國革命的進程。某種意義上,他宣稱「我在這個時代做的事要比路德和加爾文大得多」,是非常有道理的。
盧梭(1712—1778)像伏爾泰一樣,對現存的制度不抱任何信心和希望。對他來說,社會和政府似乎都是強者設計出來奴役弱者的產物。他抱怨現有的制度:「人生而自由,但卻處處受到束縛。」因此,他願意消除這一切不自由的東西。他希望人們能夠放棄做作複雜的生活方式,重新回到他所說的「自然狀態下」的簡單。他將野蠻人的生活方式理想化,並宣稱這些未開化的部落其實比文明社會的人們幸福得多。他描繪了人們在自然狀態下的田園生活,伏爾泰在讀了他的作品之後給他寫信說自己渴望能夠繼續以爬行的方式生活。
盧梭最偉大的作品是《社會契約論》(Social Contract)。根據他的觀點,國家是平等的人們自願建立的團體或兄弟會。由此產生了人民的統治並廢除了不平等和階級壓迫。盧梭的作品對世界各地的自由慷慨的人們具有非凡的影響力。美國《獨立宣言》的起草者從他作品中吸取了很多思想,甚至摘錄其成語。法國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給予美國殖民者的援助並促使他們對共和理想充滿熱情也都是盧梭思想直接影響的結果。法國大革命中的理想主義者和夢想家也全部受到了《社會契約論》的「人類新福音」(New Gospel of Humanity)思想的指引和影響。
狄德羅(1713—1784)和達朗貝爾(1717—1783)是百科全書派(Encyclopedists)的領袖,28卷百科全書的編纂者。編纂百科全書的主要目的是將世界上所有科學和歷史事實進行收集和整理,讓這些知識成為社會生活和整個宇宙的哲學基礎,並取代建立在權力基礎上的舊的思想和信仰體系。
229.啟蒙哲學的影響
這一充滿質疑精神哲學,其趨勢和影響就是對政府和教會制度產生憎恨和蔑視,並培養對已有社會秩序的不滿。
對於衝動而又充滿想像、深受不平等和壓迫之害的法國人民來講,這些革命理論家的思想很容易被接受。他們提出的恢復人民權利的偉大構想強有力地激發了法國人民想像天賦,它曾引導著法蘭西人民走到了恢復聖墓教堂(Holy Sepulcher)遠征的最前沿。
這種無拘束、充滿質疑精神和革命性的哲學思想一旦占據了法國人民的頭腦,註定遲早會在他們的行動中得到表達和體現。拉馬丁(Lamartine)說:「人類思想就像神聖心識一樣:在自己的幻想中創造一切。」我們將很快看到這種哲學思想創造了歷史,也創造了它自身。
230.美國革命的影響
美利堅合眾國的成功建立是法國大革命的最有利的近因之一。在法國革命爆發的前夕,亞瑟·揚(Arthur Young)寫道:「如果政府處置不力,美國革命就是為法國奠定了另一場革命的基礎。」莫爾斯·史蒂芬斯教授(Professor H. Morse Stephens)寫道:「如果沒有美國獨立戰爭的成功,法國革命能否這樣發生,甚至能否發生都可能是一個疑問。」法國人民對美國殖民者為追求獨立而發起的鬥爭深深同情,很多法國貴族,如拉法耶特(Lafayette),主動用他們的劍為愛國者們服務;民眾的普遍情感和希望看到大英帝國解體的復仇想法最終導致法國政府公開派出法國軍隊支援美洲革命。
自由戰爭的最終勝利在法國喚醒的熱情和喜悅不下於美國。新生國家共和主義者的質樸,與凡爾賽宮的奢侈與做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並引起了法國人民的無限嚮往。在美國這個新生的國家身上,法國人看到了他們哲學思想創造的世外桃源。這不再是夢想。他們親手幫助新大陸的殖民者將夢想變成了現實。在這裡,人的權利得到恢復,並被證明是正確的。現在,法國人民幫助美國殖民者實現的自由,讓他們迫不及待地要在法國實現。
231.路易十五統治的結束;「我死之後,哪怕洪水滔天」
聚集已久的暴風雨即將在法國爆發。1774年,路易十五去世。在他執政的早期,法國人民親切地稱他為「受人愛戴者」(Well Beloved),但是很快,初期的愛戴和讚美就變成了憎恨和鄙視。傲慢專橫的路易十五生活懶散而又揮霍無度。在統治法國的20年間,他完全處於臭名昭著的蓬帕杜夫人的影響之下。
路易十五愚蠢奢靡的生活成為法國不容忽視的問題,這場歷史大劇中的主角們對此十分清楚,這可以從國王與他親信間的漫不經心的談話中可見一斑:「我死之後,哪怕洪水滔天!」但是他死之後,洪水真的來了。在他去世之前,暴風驟雨的隆隆雷聲已經奔騰而來。
232.路易十六即位(1774);財政問題;貴族會議(1787)
路易十五將搖搖欲墜的法國王位傳給了20歲的孫子路易十六。路易十六剛剛娶了美麗的、無憂無慮的奧地利女大公瑪麗·安托瓦內特(Marie Antoinette)。據傳,當這對年輕夫婦得知國家的重擔落在他們肩上後,他們第一個動作便是跪下向上帝祈禱:「上帝呀!請指引和保護我們;我們尚且年幼,還無法統治這個國家!」他們或許可以向上帝祈禱,但是現實中卻無人伸出援手。
如何籌措資金成為政府緊急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法國處於破產的邊緣。國王先後任命杜爾哥(Turgot)、內克爾(Necker)和其他傑出的政治家來做自己的財政大臣,但是他們的政策和修補措施都於事無補。宮廷的傳統、長期確立並存在的制度的僵化和特權階層的殘忍自私,使得稅收改革和縮減財政開支的措施都不可能實現。法國的債務變得愈發沉重。人民譴責王后生活奢侈,並稱她為「赤字夫人」。
1787年,國王召集由大領主和高級教士組成的貴族(Notables)開會,這些貴族自從1626年以後從來沒被國王召集過。然而他們都是無能之輩,給不了任何有效的建議,他們拒絕放棄自己的封建特權,並拒絕為他們的財產交稅,摧殘平民階層的公共財產負擔根本得不到減輕。因此,貴族會議的召開沒有產生任何實際效果。
233.三級會議的召開;議會選舉;陳情書
作為最後的手段,國王下令召開三級會議(States-General),以圖集舉國智慧來解決當前的問題。這個幾乎被遺忘的國民大會由三個階層的代表組成——貴族、教士和平民。
1788年12月,國王宣布號召法國人民選舉三級會議的代表,以這種方式處理法國事務,已經中斷了177年了。自認神授君權的皇室一直認為沒有必要尋求人民的意見。古老議會的重新召開,實際上宣布了絕對君主專制制度在法國的失敗。然而,之前從來沒有人認識到這種失敗有多麼的徹底、多麼難以挽回。
與三級會議代表選舉相關的,是國王的顧問又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這個決定實際上涉及君主制的命運。平民階層意識到自己是這個國家的絕大多數,堅持要求自己代表的數量加倍,與另外兩個階層一樣多。財政大臣內克爾同意這樣的要求。平民階層代表的人數達到了600人,而貴族和教士的代表各有300人。
當選代表得到授意,起草聲明和改革主張,對三級會議的構成和方向進行改革。這些聲明和改革文件被稱作陳情書(Cahiers),它們由律師和其他人撰寫為模板,然後被大量複印並廣泛散發;不過,這些文件成為對1789年法國人民疾苦、改革思想和訴求的珍貴記錄。陳情書中的一個共同的要求就是國家要通過他們的代表來進行管理。第三等級(Third Estate)的代表要求取消封建地租和徭役,各個等級之間的稅負平等。總之,這些要求成為了平民階層追求平等、公平的請願書。
234.三級會議變為國民會議
1789年5月5日,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三級會議的代表在凡爾賽宮集會。全國上下都滿懷希望和期盼地將目光投向這裡。如果法國的局面還能通過人類的智慧挽救的話,那麼它將開始了。
一開始,特權階層和平民階層就在選舉方式上產生了分歧。三級會議的傳統就是每個等級在自己的會議廳議事,而後按等級(一個等級1票)對所有議題進行投票。(66)但是平民現在要求過去的這種做法應該拋棄,投票應該按照代表人數來進行;因為如果按照等級來投票,平民的雙倍代表人數將毫無意義,只不過是個笑料而已,而教士和貴族階層聯合起來總會在投票上超過他們。整整5個星期,雙方不斷爭吵,一切陷入了僵局。
最終,平民階層由於有公眾的支持而勇敢地採取了決定性的革命措施。他們宣布自己階層就是國民會議(National Assembly),然後邀請另外兩個等級加入他們的審議,讓他們知道:如果他們不這樣做,國民議會就會考慮在沒有他們參加的情況下討論國家事務。
國王、貴族和高級教士對平民階層的大膽舉措感到震驚。陷入絕望無助的國王中止了反叛代表的席位,並派人守住議會大廳的門口。但是平民階層聚集在網球場——沒有座位、穀倉一樣的建築,宣誓要團結在一起,直到他們制定出法國的憲法。這一舉動非常像英國長期議會議員的做法,他們決定沒有他們的同意,議會不得解散,這實際上開啟了英國革命的進程。
後來,第三等級的代表被網球場拒之門外,他們便在凡爾賽的一個教堂里集合。在這裡,兩名貴族和大量的教士加入了他們。三個等級看似就要聯合起來了。而宮廷黨則竭力阻止這種事情的發生。一個皇室會議,或者說是三個等級的聯合會議召開了。受到顧問們的影響,路易十六以英國斯圖亞特王朝的口吻發表了演說,他警告平民等級不要攻擊其他階層的特權,然後下令三個等級的代表都退回各自的議事大廳。教士和貴族服從命令,而平民階層卻不為所動。
在這個關頭,典禮官有些傲慢地質問平民:「你們聽到國王的命令了嗎?」平民階層的領導人之一,舉止和聲音都有些像朱庇特的米拉波,立即轉身對使者,以這樣值得紀念的話回復道:「去告訴那些派你來這裡的人,我們根據人民的命令來到這兒,我們會一直待在這裡,除非刺刀將我們趕走。」可憐的典禮官被憤怒的米拉波嚇壞了,想立刻奪門而逃,邊走邊退,就像過去習慣於向國君告退的樣子。他的直覺是對的。他確實面對的是統治者,法國新生的統治者。
第三等級很快就獲得勝利了。意識到再去反對平民的意願將是徒勞而又危險的,國王命令那些沒有加入的貴族和教士也加入其中,這些人遵照做了。這樣,三級會議變成了國民會議。
國民會議中的三個等級的聯合只是將無聲革命結果做一次正式的登記,在之前的幾個世紀裡,這場無聲的革命已經逐漸將由教士、貴族和第三等級組成的封建時代的法國變成了1789年的法國,不是由等級組成,而是由已經成為了在法律面前自由平等公民的個體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