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邁爾斯教授講世界歷史:世界近代史> 第二章 宗教改革運動的開始 01

第二章 宗教改革運動的開始 01

2024-10-08 17:44:30 作者: (美)菲利普·范·內斯·邁爾斯

  13.背景介紹

  當人類進入近代的時候,歐洲人正處於一場偉大的宗教革命的前夜。宗教改革運動是一次雙向革命。它是一場反抗教皇權力的起義,造成自中世紀以來一直統一在教皇治下的宗教帝國中半數歐洲國家與教皇分離開來。這場脫離運動取得了成功,因此也可以稱之為一場革命——新教革命(Protestant Revolution)。

  但是這場運動絕非僅僅是反抗教會權威的革命。它的發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當時宗教中存在的某些邪惡和濫用職權的行為,並引發了對西方宗教和道德思想的偉大革新。因此,稱其為改革——宗教改革(Reformation),也是恰當的。

  應該特別注意的是,這場運動是個雙重的運動。只有當人們從這個觀點的兩面去考慮的時候,它的複雜性才能被巧妙地觀察和恰當地解釋。本章我們將探討一下宗教改革運動在德國發生的原因及開始,隨後的章節里我們將談談其在北歐主要國家所造成的影響和聲勢。

  14.宗教改革發生的原因

  請記住𝖇𝖆𝖓𝖝𝖎𝖆𝖇𝖆.𝖈𝖔𝖒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首先我們必須要了解是什麼使得一些北歐國家對教會和宗教權力產生不滿並試圖從古老的基督教會中脫離出來。

  首先是文藝復興(Renaissance)。這場偉大的思想覺醒標誌著中世紀的結束,近代社會的開始。新的人文思想的倡導者和舊的神學思想的守衛者之間的對立,為這場宗教大分裂鋪平了道路。

  第二個原因是當時的教會存在著最為嚴重的醜聞和各種濫用職權。對宗教領袖到教會成員展開徹底的變革,成為所有接受新思想洗禮的有識之士的共識。唯一的分歧就在於這場革新到底以一種什麼形式進行,從教會內部還是從外部,是通過改革還是革命來進行。

  第三個原因就是當時各國君主對教皇權力的嫉妒和教皇統治與各國愛國主義思潮的激烈碰撞。中世紀某些教皇提出的權力至高無上的思想已經無法維持,然而在很大的範圍內,比如宗教職位的提名和任命、對牧師和教會財產徵稅、婚喪嫁娶等,都由作為宗教衛護者的教皇一手把持。因此,很多國家根本沒有獨立可言。很多我們現在認為屬於國家主權的事務,當時實際上都由以羅馬為中心的教會世界帝國所掌控。

  這種局面可以和當代聯邦制進行比較。在聯邦國家裡,每個人都要對兩個權威效忠,一個是州政府,另一個是聯邦政府。而在中世紀,每個人也都效忠於兩個權威,一個是自己國家的君主,另一個是羅馬教皇。正如美國內戰之前很多美國人很難決定自己首先要對自己所在的州還是對聯邦政府履行義務。在新教革命之前,每個人也是很難確定到底是對自己的國王還是對教皇效忠。對僧侶和其他教會人員來說,他們更傾向於效忠教皇(Papal See),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是教皇的教民而不是自己所在國家君主的臣民。

  但是教皇至高無上的地位與政府經濟利益的衝突造成了很多的摩擦和麻煩。作為教會首領,教皇的巨大收入都來自其治下的國家。歐洲很大一部分土地資產都掌握在教會手裡,而這筆巨大資產的收益中相當一大部分是以教會職員的聖職年俸和捐贈的形式收入羅馬國庫的。另外,由於教皇的貪慾,更多額外的稅負在歐洲國家征繳。在一些國家,人民直接和間接給教皇的捐贈甚至超過了政府的賦稅。令人不齒的是,這筆財富並不總是用來開展宗教活動,而是落在了像亞歷山大六世(Alexander VI)這樣的只想滿足個人野心和提高教會政治權力的教皇手中。

  這樣的情況在歐洲幾個國家的民族感情覺醒的時候達到了頂峰。這些不斷強大的政府希望行使自己管理國家和擴大稅收維持常備軍及開展公共活動的權力。這樣,各國君主的不滿和憤恨就不可避免地產生了。毫無疑問,北歐的這些國家更想脫離羅馬教皇的統治,而不是渴望宗教自由或者思想變革。

  接下來,我們就看看這場革命爆發的標誌性事件與形勢。

  15.人文主義者伊拉斯謨和羅伊希林

  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關係可以通過北歐國家人文主義者的思想精神等實例得到最好的詮釋。

  來自鹿特丹的德西德里烏斯·伊拉斯謨(Desiderius Erasmus,1467?—1536)是北歐人文主義思想運動的領導者,而南歐的領導者是彼特拉克(Petrarch)。伊拉斯謨著名的諷刺詩《愚人頌》(Praise of Folly,1509)直指社會各階層的弊病,尤其是鞭撻了「披著神聖外衣的非聖人」的罪惡。不久之後(1516),伊拉斯謨出版了他的從希臘文《新約》翻譯而來的拉丁文《新約》。這些作品為北歐人民的宗教改革運動提供了思想和精神基礎,並發揮了突出的作用。

  作為舊經院哲學的衛道者的神學家們和新人文主義倡導者之間的矛盾衝突不可避免。這是進入近代以來,神學與科學長期鬥爭的第一階段。雙方交鋒主要集中在關於學者探索自由和神學理論權威的局限性。這場紛爭的焦點人物是著名的人文主義者約翰·羅伊希林(John Reuchlin,1455—1522)。15世紀末,羅伊希林為了學習希臘文,翻越阿爾卑斯山來到了義大利,拜在大師的門下。

  雙方的敵對情緒不斷激化。憎恨猶太人的神學家們提議把猶太人的書籍沒收焚毀,理由是這些作品對基督教缺乏友善。羅伊希林是當時最優秀的希伯來語學者,當局問他對神學家們的提議有何看法時,他表示反對,並藉此機會表達了很多猶太文學作品對基督教徒大有裨益,值得一讀的觀點。羅伊希林為此遭到了教權主義者的猛烈抨擊。德國大學和巴黎大學裡的很多神學家對羅伊希林的觀點予以譴責,而以伊拉斯謨為首的人文主義者卻給羅伊希林寫信表示讚許和鼓勵。羅伊希林將其中部分書信結集出版,名為《明士書簡集》(Letters of Illustrious Men)。

  書簡集的出版給羅伊希林的朋友帶來很大的觸動,其中著名的人文主義者騎士詩人烏爾里希·馮·胡騰(Ulrich von Hutten,1488—1523)聯合其他友人創作了《蒙昧者書簡集》(Letters of Obscure Men)。這部書中的信件都是虛構的,挑選「最上等的惡劣拉丁文」集結而成,裡邊包括了各種荒唐之事,對那些反對羅伊希林的神學家們進行了無情的嘲諷和挖苦。而對人文主義者來說,這部書簡集恰如莫爾(More)寫給伊拉斯謨的信中說的那樣「絕對的有趣」。

  16.人文主義運動向宗教改革運動的轉變

  人文主義者對神學家們的抨擊主要不是出於宗教感情或道德憤怒的刺激,而是由於對求知求學的熱愛和對新學反對者的無知和腐朽的譴責。雙方的爭論現在進入了更為激烈的階段。它呈現出宗教辯論的特徵,成為一種良知,並裹挾著政治事件,最終發展成為雙方之間公開的論戰。

  對於這些在德國展開的事件的簡單敘述完美體現了當時情況的特殊,最重要的是,一個具有堅定信念和狂熱激情的偉人的出現,給這場歷史運動帶來了新的趨勢。

  17.贖罪券;煉獄

  由於這場辯論主題以教皇贖罪券的新形式出現,這裡有必要對與這場偉大革命的開端關涉甚大的名詞——贖罪券(Indulgences)——進行解釋。

  贖罪,按照路德時代德國神學家們的理解與定義,指的是對那些基於原罪,其過錯被原諒後仍留在人身上的罪惡免於現世的懲罰(12)。它是對虔誠、慈善和憐憫行為的嘉獎,其行為往往包括對窮困者施捨錢和物,從而促進全社會的善行,只在某些特定的條件下生效,其中最主要的是對原罪的供認不諱和真誠懺悔。

  由於反對贖罪券主要因其對煉獄靈魂的應用及與之相關的濫用,所以,這裡也有必要對「煉獄」(Purgatory)加以解釋。

  根據天主教教義,來世包括三個地方——地獄(Hell)、煉獄和天堂(Heaven)。這種思想就包含在中世紀偉大的詩人但丁的《神曲》(Divine Comedy)之中。煉獄指的是處於天堂和地獄之間的地方或狀態,在這裡,靈魂註定歷經磨難而得到淨化,進而獲得永生。這種懲罰的中間地帶具有重大歷史意義,因為根據天主教教義,靈魂在這個淨化之所能夠得到幫助,而死者活著的友人以他的名義進行禱告和善舉都能讓死者靈魂因贖罪而讓這種磨難期縮短。因此,但丁在淨化山上遇到神靈告訴他由於其朋友們的禱告使得他經歷的磨難期得以縮短。中世紀的教堂里很多都對捐助者的靈魂安息進行彌撒。但是,不僅現世朋友的禱告可以將靈魂從煉獄中釋放,而且因為友人的善舉和施捨而進行贖罪也可以讓這些靈魂從苦難中解脫。

  在宗教改革運動之前,贖罪券經常被教皇們以各種目的發放。在十字軍東征時期,大赦(13)(Plenary Indulgence)經常被授予所有戴上十字架的人。授予贖罪券經常作為修建和維護教堂、修道院、橋樑和為了促進其他地方公共事業募集資金的一種方式。修建羅馬聖彼得教堂的大部分資金就是如此得來的。

  18.台徹爾及他對贖罪券的宣傳

  利奧十世(Leo X)1513年當選為教皇后,發現教會的財庫幾乎空空如也,他急需資金來開展自己的各項工作,其中之一就是修建聖彼得教堂,而他能利用的權宜之計就是兜售贖罪券。他將在大部分德意志地區發放贖罪券的權力授予美因茨的大主教阿爾伯特(Archbishop Albert of Mainz),而阿爾伯特任用了來自多米尼加的修道士約翰·台徹爾(John Tetzel)為其代理人。

  大主教在選用自己的代理人上是不幸的。台徹爾執行大主教委託的方式卻引起了巨大的醜聞。他和下屬在規勸人們遵從贖罪條件——其中一個條件是捐錢——時所使用的語言有失得體且誇大其詞。

  結果就是,關於贖罪券效果的錯誤觀點開始在無知而又盲信的人群中傳播開來,許多人受到了台徹爾及其手下宣傳的誤導,以至於認為只要他們為羅馬聖彼得教堂的修建捐款,就可以免於所有原罪的懲罰,而根本不用考慮其他條件,比如悔過和彌補罪惡的目的等。因此,正義之士發動起來,反對狂熱的修道士的做法。這些抗議活動如同長期積累的暴風雨的低語,很快就席捲從波羅的海到地中海的整個歐洲。

  19.馬丁·路德和他的羅馬朝聖之旅

  站在反對和譴責台徹爾兜售贖罪券這種方式最前列的就是奧古斯丁教會修道士同時也是維滕貝格大學神學教師的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這位偉大的宗教改革者1483年出生於德意志的薩克森。路德出身卑微,父親是一名窮苦的礦工。父親為他規劃了一條從事法律職業的道路,但是他卻斷然轉身離開俗世進入了修道院。

  在台徹爾出現在德意志之前,路德已經由於其學識和虔誠而聲名遠揚。在此之前幾年,路德為了教會利益已經進行了羅馬的朝聖之旅(1511)。他當時對羅馬和教皇的虔誠不容褻瀆。在他的眼中,羅馬就像耶路撒冷一樣神聖,而羅馬教皇在他心目中就是上帝在人間的代表。他對煉獄毫無懷疑之心,他甚至對自己父母還在世間感到遺憾,否則他就可以在神聖的羅馬古城為父母的靈魂祈禱並使其脫離所受的折磨。

  但是路德在羅馬所見到的一切卻給了他的虔誠當頭一棒。他曾設想羅馬所有人都「沐浴在這裡神聖的氛圍之中,對上帝永遠的敬重與虔誠」。然而,他看到的卻是奢華和懷疑,對於神聖的宗教教義毫無敬意,生活荒淫無度。所有這一切都給心情沉重的路德留下了深刻印象。已經播下的種子,註定要收穫。

  20.《九十五條論綱》

  路德羅馬之行6年後,台徹爾開始在維滕貝格大學進行他的贖罪券宣傳。我們前文已經講過宣傳的形式簡直是醜陋不堪,但是當地的民眾卻趨之若鶩。路德為此大為沮喪。他無法讓任何權威對這樣的醜聞進行干預,便決心自己親自處理。於是他起草了關於抗議贖罪券的《九十五條論綱》(Ninety-five Theses),並把這些論綱釘在維滕貝格教堂的大門之上。這在當時是學者們的常見做法,將自己對所有外來思想的不同意見形成自己的主張並張貼出來。

  通過出版,《九十五條論綱》傳播開來。所有階層,尤其在德意志地區,都渴望對這些論綱進行閱讀和評價。台徹爾針對這些論綱也提出了自己的反駁論綱。神學家們也加入了論戰,空氣中瀰漫著雙方辯論的味道。剛開始時,教皇利奧十世本打算對整個事件輕描淡寫地處理,宣布這「只是修道士之間的爭辯而已」,但是最後,教皇感覺到了壓力,決定對路德採取措施。教皇頒布詔令,禁止路德在各個場合發言。

  21.路德《致德意志基督教貴族公開書》(1520年7月)

  路德聽說了教皇很快就會針對他頒布詔令,他對德意志貴族階級發表了著名的《致德意志基督教貴族公開書》(Address to the Christian Nobility of the German Nation)來迎接詔令的到來,這篇演講被稱作「宗教改革宣言」。這毫無疑問是這個時代最具歷史意義的論綱和反駁、詔令與禁令、宣言和呼籲。實際上,它就是德意志民族向羅馬教皇發出的獨立宣言。

  路德主張,王公、貴族和市民都應該停止對教皇支付聖職者首年捐(14)(Annates),或者首年捐全部被廢除;「所有任命都不應由羅馬教皇確定」;除了塗聖油和加冕,教皇沒有任何高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權力;俗教士(不受出家戒律約束的教士)有結婚或不婚的自由(15)。

  22.路德焚燒教皇詔令(1520年12月10日)

  最終,羅馬的詔令(Papal Bull)傳到了路德手中。詔令從路德的《九十五條論綱》中選取了41條並冠以「異端」或「誹謗」的罪名,禁止所有人閱讀他的著作,並命令將他的書籍燒毀;如果他本人在60天內無法改正自己的錯誤,他和他的支持者都將「因異端邪說而遭受懲罰」。

  路德做出了令人震驚的決定。他決心焚燒教皇的詔令。在維滕貝格大學校門外燃起熊熊大火,面對聚集的醫生、學生和市民,路德將詔令連同羅馬教皇的教令還有反對者的書籍統統拋入烈火之中。這一大膽的舉動引起了狂風暴雨,其聲勢「響徹天宇,通達八方」。路德寫信給自己的一個朋友說,自己相信這場風暴絕不會平息,直至審判日的到來。

  23.沃木斯議會(1521)

  局面發展到了不可控制的地步,整個德國都在抗議,教皇的權威受到了威脅。教皇的禁令已經不起任何作用,教皇利奧現在尋求剛剛登上皇位的查理五世的幫助來終止路德異端邪說的傳播。教皇希望能夠把路德送到羅馬進行審判,而路德的友人卻勸說查理不要聽從教皇的要求,而是允許路德在德意志陳詞。因此,路德收到皇帝的詔令,要求他前往沃木斯參加由王公、貴族和德國牧師組成的會議,仔細研究國家事務,尤其是關於當前巨大宗教爭議的事務。

  路德的沃木斯之行是一種勝利和進步。所有德意志人的視線都投向了路德,民眾聚集在他經過的街道兩旁,這表明了整個德意志的心臟都被攪動了。當路德來到沃木斯的時候,其所到之處都聚集著大量的他的同情者和支持者。(16)

  當路德第一次出現在莊嚴的議會上時,他看上去有些侷促,但是他很快恢復了鎮靜。他的著作就擺在身前,在被問到是否願意撤回自己所寫的東西時,他要求給自己一天的時間來思考如何回答。第二天,路德再次被帶到議會,他給出了自己的回答:「撤回這些論綱將會給羅馬暴君新的力量和勇氣。我不能,也不會收回自己寫過的任何東西,除非能夠證明我寫的一切違反了《聖經》或絕對的理性,因為違背良知的事情既不安全也不正確。」他的結束語更是令人印象深刻:「我義無反顧;我站在這裡,上帝與我同在。」

  儘管一些人希望把路德投入烈火中燒死,然而皇帝發給他的讓他能夠來到議會的安全通行證保護了他。路德雖然得以安全地離開,但是帝國的禁令也隨之而來。

  24.路德在瓦爾特堡(1521—1522)

  慶幸的是,路德有很多有權勢的朋友,他自己母邦的領主薩克森選帝侯智者腓特烈(Frederick the Wise)就是其中之一。由於擔心路德的安全,選帝侯命令一隊騎士戴著面具在路德離開沃木斯議會後就開始護送他一直到達瓦爾特堡(Wartburg)。路德在瓦爾特堡隱居了一年的時間,只有幾個朋友知道這個秘密。

  在這一年的時間裡,路德忙於撰寫宣傳冊和翻譯《聖經》。當時德國的改革者經常用《聖經》經文來挑戰反對者,「《聖經》里可以得到證明」,「《聖經》里就是這樣寫的」,改革者時不時搬出這樣的話語來反駁不同意見的人。因此,有必要使聖經能夠讓所有人都能讀懂。(17)正如路德所言,讓那些古代先知說德文。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但是路德做到了,直到今天整個德國仍然為此驕傲。

  路德給了德意志德文版的《聖經》,他對德語的貢獻堪比但丁憑藉《神曲》對義大利語的貢獻。憑藉翻譯《聖經》,路德最終從各種德意志方言中創造了統一的德語。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