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共和時代,人們如何攻下一座城池
2024-10-08 17:02:30
作者: 冷兵器研究所
不可否認,羅馬人的攻城技術源於希臘,但是正如有些學者所說,「(早期)羅馬人在攻城方面除了封鎖和突擊以外一無所知,但他們逐漸從希臘那裡學會並改進了圍攻戰術,最終將這項技術用於對抗其發明者,並征服了整個地中海」(1)。
01
在早期羅馬,攻城手段還是比較落後。羅馬人進行的第一次圍攻戰是公元前405年爆發的維愛戰爭,面對維愛的城牆,羅馬人竟然毫無辦法,戰爭拖延10年之久。在這裡,羅馬人第一次任命卡米路斯擔任獨裁官,卡米路斯「採用被許多研究者稱之為『特洛伊戰爭翻版』的坑道戰術,即挖一條直通城內的秘密地道,預伏一支奇兵,以配合地面部隊的進攻」(2)。不久之後,維愛陷落,羅馬取得了對外圍攻戰的第一次勝利。
雖然羅馬人成功攻下維愛,但依然可以看出其攻城手段的落後。可正如羅馬城不是一天修成的,羅馬的攻城技術也是在慢慢積累、漸漸增強。
公元前264年,羅馬軍隊開進西西里,對迦太基的阿格里琴托展開圍攻。波里比阿在《羅馬帝國的崛起》中記載此事:「羅馬人建立兩個營區,各在城之兩側,然後以壕溝、柵欄以及高牆來加強防衛兩營之間的地帶。他們接著將攻城機移向利比亞海方向最靠近大海的一座塔樓,每前進一些,就會在結構上增強一些,用這樣的方式設法將攻城機往前及往側邊擴大,直到他們摧毀連接海邊塔樓的其他六個塔。」在後文,波里比阿又明確地說羅馬人使用大錐子撞牆,所以這裡的攻城機明顯是衝車。
迦太基人採用各種措施想要摧毀衝車,多次未成,最後還是在一場大風的幫助下才將羅馬人設下的保護衝車的防禦措施摧毀。迦太基人立刻抓住機會,不斷向羅馬人的衝車投入大量火把與容易燃燒的東西,憑藉風勢,很快就將羅馬人的攻城器械全部燒毀了。羅馬人對此無可奈何。
在經歷了這一次災難之後,羅馬人放棄了用攻城器械進攻,開始使用圍城的手段。雖然最後羅馬人勝利,但從過程可以看出,此時的羅馬人還沒有吸收希臘人先進的攻城技術,其技術雖有發展,但還是不如希臘人。
02
第一次迦太基戰爭結束之後,羅馬人意識到自己的攻城技術存在缺陷,開始積極吸收希臘人的攻城技術。到共和國中後期,公元前213年發生敘拉古圍攻戰時,羅馬軍隊已有了長足進步。
羅馬軍隊從水、陸兩面進攻敘拉古城。普魯塔克在《希臘羅馬名人傳》中記載,海上,「馬塞拉斯親自帶著60艘有5排划槳的戰船,上面配備各種武器和投射裝置,還有一個用8艘船連起來構成的平台,架設著可以發射石塊和標槍的弩炮,它可以用來攻擊各處的城牆」,並且羅馬人還使用了一種叫「散布卡」的攻城機。波里比阿的《羅馬帝國的崛起》詳細介紹了這種攻城器械:「雲梯寬4尺(約1.3米),從其立足之處足以抵達城牆上端。每側以有高度的保護性胸牆圍起,而且這器具在上方還有柳條編織的頭部防護。它被平放在船隻結合之處的兩側,其一端突出船首相當的距離,在船艦桅杆的頂部則固定有滑輪以及繩索。」
此時的敘拉古有當時地中海地區最優秀的工程師阿基米德,他讓敘拉古變成地中海最堅固的城市。在此次戰鬥中,阿基米德發明的一種強力弩炮展現出極強的攻擊能力,迫使羅馬艦隊輕易無法靠近敘拉古城。
羅馬將領馬賽拉斯在黑夜的幫助下來到敘拉古城下,阿基米德使用一種用槓桿原理製造的機械進行還擊。他首先將綁著巨石堆的一頭上升到城牆之上,並伸出城牆,之後開始迴旋,把巨石砸向羅馬人的「散布卡」。之後,他又在城牆上留下大量小口,使用一種名叫「蠍子」(可能是日後的蠍子駑)的機器進行射擊。他還發明了一種類似大型抓鉤的東西,將羅馬人的船以一定的角度抓起來然後放下,讓船出現側翻。羅馬人被打得幾乎沒有應對之法。
從海上進攻的羅馬人遭遇慘敗,由陸上進攻的羅馬人也苦不堪言。最後,馬賽拉斯迫於無奈只能放棄強攻,開始圍城。
03
雖然羅馬人的攻城器械在敘拉古圍攻戰中基本上沒起到任何用處,但到共和國末期,羅馬人的攻城技術已達到地中海世界的一流水平。他們憑藉先進的攻城技術與強大的軍隊,很快就征服了希臘化的世界,並且在內戰中再一次大展神威。
公元前49年的馬西利亞圍攻戰與幾乎發生在同一時期的蒲隆地西烏姆圍攻戰,最能展現這一時期羅馬人的攻城技術。
愷撒的《內戰記》記載了馬西利亞圍攻戰中羅馬人建造的一座巨大的塔樓:「(塔樓)造到可以鋪設樓板的高度時,他們把樓板砌到牆壁上去,把架設樓板的擱柵的頂端都隱嵌在外牆內部,不讓它們伸出在外面,以免敵人縱火燒它……在樓板上砌上小磚,再在它上面距外牆不遠的地方架上兩根交叉的木樑,作為屋頂覆蓋這座塔樓的木蓋頂就架在它們上面。木樑上直交地放上擱柵,用棧子把它們釘牢……建築在這一層木蓋頂下面的牆壁,是抵擋和掩蔽外來的攻擊之用。在這層木蓋頂上面,他們又鋪上磚頭和泥灰,以免敵人縱火損壞它們,再在它上面放上一層遮墊,防止敵人投射過來的武器穿透樓板,或者從弩機投擲過來的石頭打壞磚頭。他們還做了3條用船纜繩編起的遮簾,長度齊著塔牆,闊4羅尺(約1.2米),正好掛在塔樓面向敵人的3面,就系在擱柵伸出來的那一部分上……從這一層起,他們再又升起更高一層的樓板和遮簾。就用同樣方式,安全地、毫無傷害地,它一直造到6層高,而且在磚牆上他們認為適於利用弩機的地方,又留下射箭的洞眼……在它下面墊滾木……一直推到敵人的碉堡……」
面對羅馬人的這一招,起初馬西利亞人還是使用槓桿讓巨大的石頭從城牆上滾落下來,想以此摧毀塔樓,但是以失敗告終。於是他們使出詐降計,告訴羅馬人,只要愷撒來了他們就投降。由於愷撒曾經囑咐過,不要用武力攻下這座城市,所以羅馬人放鬆了警惕。趁此時機,馬西利亞人突然出擊焚燒了大量攻城器械。羅馬人的鬥志沒有因此下降,他們很快就修好了被毀壞的攻城器械,捲土重來。馬西利亞人徹底陷入絕望,他們的糧食變得極端匱乏,周圍的城市也已經被愷撒占領,無奈之下只能投降。
在與馬西利亞圍攻戰同一時期的蒲隆地西烏姆圍攻戰中,羅馬人還展現了一種「填海造陸」的技術。愷撒記載道:「這件工程是這樣著手的:他在港口狹窄的隘口兩岸都堆起一道泥土堤壩,因為在這些地方,海水本來很淺;但當堤壩伸出去一段路,水已經很深,土堤無法再延伸的時候,他就在堤壩的末端接上兩個浮筏,每一邊都是30羅尺(約81平方米),它們的四角各用一枚錨釘牢,以免被波浪捲走。它們建造成了而且被固定在位置上之後,他又在它們靠外面的一邊再連接上大小相同的另外一個浮筏……在它們上面,他還給蓋上泥土;在它們的正面和其他各邊,他都給築上木柵和護牆,作為防護。每隔三個浮筏便造一座兩層高的望塔,使它更便於防禦船隻的攻擊或縱火。」
面對愷撒的圍攻,元老院派的龐培不想束手就擒,他不斷想辦法摧毀愷撒的封鎖工事,但都以失敗告終,最後只能狼狽逃跑到希臘。
04
羅馬共和國時期的攻城器械和曾經的希臘一樣,都是從簡單落後走向複雜與先進。其中固然有積極吸收希臘人先進技術的原因,但是最後能超過希臘,達到當時地中海一帶的最高水平,最重要的還是羅馬人在不斷發展創新,沒有故步自封。
(1) 麥可·E.哈修斯《圖解世界戰爭戰法》。
(2) 王建吉《古羅馬共和國軍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