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印度,亞歷山大最後的勝利
2024-10-08 17:02:24
作者: 冷兵器研究所
先後征服了希臘和波斯,亞歷山大建立起馬其頓帝國,將版圖擴張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但馬其頓征伐的腳步並未就此停止。亞歷山大定下的下一個目標是印度。波斯人在印度的統治已經瓦解,對亞歷山大而言,那裡是一片充滿誘惑的神秘土地。
01
想要征服印度,必然要靠矛與劍,而亞歷山大手中最強的武器,就是每天全副武裝、能背負20天口糧徒步30英里(約48公里)的馬其頓重裝步兵。這支精銳包括手持5米長薩里沙長槍的長槍兵和手持大盾的持盾衛隊,他們既可以像普通馬其頓士兵那樣作戰,也可以如輕裝步兵那樣投射標槍。此外,亞歷山大還有由色薩利人與馬其頓人組成的騎兵隊,並雇用了其他重裝步兵與輕裝步兵。
在馬其頓的步兵部隊中,1個16排、16列的正方形軍陣為1個團,6個團構成1個旅,6個旅組成1個大方陣軍團。他們在作戰的時候會將長矛對準正面的敵人,形成一面矛牆阻止正面的敵人,使其不能靠近。至於騎兵,由馬其頓人組成的夥伴騎兵布置在右翼,旁邊是馬其頓精銳的持盾衛隊,色薩利騎兵則布置在左翼。在戰鬥時,馬其頓軍隊會成斜形,其右翼的部隊在前,形成進攻姿勢,左翼部隊在後成防禦姿勢。戰鬥開始,輕裝步兵會先進行遠距離投射打擊,進入肉搏戰後,則由右翼率先發動進攻,左翼用來防禦。
這樣一支軍隊原本應該戰鬥力超強,但在此時,它已經不是當年的樣子了。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𝑏𝑎𝑛𝑥𝑖𝑎𝑏𝑎.𝑐𝑜𝑚
馬其頓國王與穩坐朝堂的東方君主不一樣,他們自身就是直接領導士兵的軍事首領。可在格羅尼亞之戰結束以後,馬其頓士兵稱腓力二世為將軍,卻稱亞歷山大為國王——顯然,亞歷山大這位國王已經無法讓他們滿意了。
公元前329年2月至6月,從寒冬走到炎熱的夏天,連續4個月的行軍讓許多馬其頓士兵再也無法忍受。先是同盟色薩利騎兵集體抗命——他們的老統帥帕曼紐剛剛被亞歷山大所殺,正是軍心不穩的時候,之後,亞歷山大麾下的老兵也紛紛加入其中。迫於無奈,亞歷山大選擇將他們解散,此舉導致馬其頓士兵數量嚴重下降,為此,亞歷山大將目光瞄向本土的「蠻族」,大量新兵被招入軍中。
同時,由於長時間在異鄉作戰,馬其頓軍隊裡面還出現了大量非戰鬥人員。這與腓力二世剛剛進入亞洲時的馬其頓軍是不一樣的。腓力二世時期,馬其頓軍隊為了保證機動性,禁止任何人使用車輛,每名騎兵只能有一個隨從,每10名步兵才可有一名僕從,他們負責攜帶磨臼和繩索。而現在,除了越來越多的僕從,隊伍中甚至出現了官員、妻子、兒童、教師、辦事員、商販、營妓、馬夫等各樣人士,可以稱為「流動的國家」,機動性已經變得非常弱。
02
中國兵法有云:「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雖然時間、地域皆不同,但亞歷山大也深知這個道理。
來到印度之後,亞歷山大讓原來在波斯人手下服務過的印度王公科托斯作為使者,去拉攏那些願意歸順的印度王公。此時的印度早已陷入混亂,由于波斯勢力退出,另一些強權取代了波斯人的位置迅速崛起,其中就包括亞歷山大未來的對手波洛斯,他現在正不斷地壓迫當地王公。亞歷山大征服印度,需要拉攏本土勢力,而本土勢力則需要利用亞歷山大打擊波洛斯,雙方一拍即合,約定在喀爾布河谷見面。
亞歷山大將軍隊一分為二,一路由他自己親率,沿著庫納爾河而上;另一路由赫費斯提翁和佩狄卡斯率領,並由印度王公作為嚮導,從開伯爾山口向印度河進軍。赫費斯提翁一路上順順利利,亞歷山大卻遭到印度人的激烈反抗——他們仗著自己有城池可依,又處在山高路險之處,並不懼怕馬其頓的入侵者。不過亞歷山大攻下過無數城市,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攻城技術,印度人仰仗的城市防禦根本無法阻止他的兵鋒。通過一番艱苦奮戰,印度人的城市被亞歷山大一個個拔掉。兩路大軍最終成功在印度河會合。
亞歷山大到達印度河的時候,印度王公安比送來大量禮物,並且許諾會交出塔克西拉。馬其頓軍休整一個月,之後前往安比的領土。見面後,安比表現得比之前更為熱情,送給亞歷山大更多禮物。亞歷山大也非常需要安比作為自己在印度的踏板,他一面給予其更多的回禮安撫安比,一面不斷派出間諜搜集情報,並讓王公派出使者招降反抗者——他的理想是可以兵不血刃地征服印度。
這裡需要介紹一下印度的軍隊構成。
印度軍隊裡的步兵手持長弓或者佩帶標槍,還有1個小生皮盾牌,他們的近戰武器是1把長刀;騎兵手持2把如長矛一樣長的標槍,外加1面小盾;另外還有車兵,每輛戰車有4匹馬、6個人,其中2人為駕車手,2人為盾牌手,2人為弓箭手;還有象隊,戰象背乘4人,分別為3名弓箭手和1名駕馭手。
在作戰時,印度人會將各軍種一分為四,稱為四軍。他們的編制是:第一軍由單純的騎兵組成或者由其他軍隊單獨組成,可能是用於偵察敵情;第二軍用於前哨戰,有象馬、車馬、象步、步騎、車步、象車等多種組合方式;第三軍的組成是象馬車,或者馬象步,或者馬車步;第四軍是用於決戰的部隊,是一支象馬車步集合的綜合軍隊。
憑藉這樣的軍隊,外加海達斯佩斯河阻隔,波洛斯有足夠的信心抵抗亞歷山大。面對馬其頓遞出的橄欖枝,波洛斯回應道:我會帶著全部軍隊去見你,我要為保衛自己的國家而戰。可另外的印度王公就不一樣了,他們缺少海達斯佩斯河這道天險,還要面對來自亞歷山大和其他印度王公的雙重壓力,所以只好投降。至此,印度土地上不屈服的人就剩下波洛斯了。
03
亞歷山大自然不會善罷甘休,他立刻率領大軍來到海達斯佩斯河,而在河的另一面,敵人早已準備好了。
亞歷山大想試探一下對面印度軍隊的實力,同時也要看看這些「蠻族」軍隊的戰鬥力,便派出一隊士兵進攻河中間的一座小島。此時正是6月雨季,河水湍急,士兵們好不容易才能登島。一番苦戰,他們雖然大量殺傷敵人,但也全軍覆沒了。
這一次小小的戰鬥大大鼓舞了河對面波洛斯的信心,而亞歷山大則決定不再強攻。
亞歷山大把軍隊分成很多份,命他們朝著不同方向不斷地來回移動,一方面是為偵察好的渡河點,一方面也是裝作把物資從各地運來,準備長期駐紮的樣子。為了繼續迷惑波洛斯,他還抓住印度人非常重視間諜這一點,當著5000名印度士兵的面說,此時過不了河,要做好準備,等待以後。
波洛斯果然知道了,他開始相信亞歷山大不會過河,但也沒閒著,而是立刻與克什米爾王公聯繫,成功說動他出兵進攻亞歷山大。正在這時,亞歷山大忽然讓軍隊大聲喧譁,做出一副要強渡的樣子。波洛斯被這突如其來的情況嚇了一大跳,立刻率領大軍沿著河岸來回奔走堵截。過了一會兒,他發現馬其頓軍似乎沒有強渡的打算,又擔心自己的士兵會體力不支,也就停止了行動,同時派出偵察部隊沿著河岸繼續偵察。
河對岸,亞歷山大率領1萬士兵趁著吵鬧聲偷偷到達上游,那裡有早已準備好的各種渡河工具。他們準備就這樣神不知鬼不覺地過河,但天不如人願,海達斯佩斯河中原有一島,此島很大,在非雨季和對岸由一條很淺的小河相連,是條渡河捷徑,但此時河水暴漲,渡河點被淹沒了。亞歷山大心急如焚,擔心自己功虧一簣。等到好不容易找到渡河點,又發現其水頗深,馬匹只能露出頭,再加上湍急的水流,過河仍然十分危險。
亞歷山大毫不畏懼,身先士卒率先過河,其他士兵也紛紛效仿。這一舉動被波洛斯的偵察兵探知,他們迅速向波洛斯匯報。此時的波洛斯有兩條路可以走:第一,全軍出擊殲滅亞歷山大。但是,此時對面還有一支馬其頓大軍,在不知道哪邊是主力部隊的情況下貿然全軍出擊顯然不明智。第二,派出一支前哨部隊去探一探虛實,如果是小規模部隊就消滅他們,如果是大規模主力,可以趁未過河之時發動攻擊,就算未能成功阻止,也可以迅速撤退帶回消息。波洛斯選擇了第二個方案,派出2000騎兵與120輛戰車,由他兒子率領。
這一小支印度軍到達之時,亞歷山大的軍隊剛好渡河完畢,他立即派出弓箭手進攻,之後親率騎兵部隊進行攻擊,其他部隊快速跟上。印度人看見了馬其頓的皇家騎兵,以為是亞歷山大的主力部隊到達,立刻回頭就跑。此時道路泥濘,戰車難以快速撤退,為了掩護戰車,騎兵只能硬著頭皮打了一仗,結果戰車全部被俘,騎兵戰死400人,波洛斯的兒子也戰死當場。
波洛斯得知亞歷山大已經過河,決定派出大部分軍隊與其決一死戰。他來到一片平坦而堅硬的沙地,開始布置軍隊:200頭大象在第一線,每隔30米布置一頭;第二線是3萬步兵,由於數量過大,他們的隊列超過了第一線的戰象;最後,兩翼是戰車,後排則布置騎兵。完成之後,印度軍開始向前移動。
亞歷山大並沒有立刻讓步兵參戰,因為經過長時間的行軍,他們已經非常勞累。步兵在休息,騎兵部隊則被分開,一部分由德米特里亞斯與科那斯領著埋伏起來。1000名馬弓手向印度軍左翼發動攻擊,他們以常人難以招架的排箭衝擊將左翼敵軍打亂。為了應對,波洛斯將全部騎兵與戰車集中在這個方向。這時,亞歷山大率領主力騎兵發動衝擊,進攻過程中,他也特意向左移動,引誘印度騎兵進入埋伏圈,伏兵趁機發動進攻。兩面夾擊之下,印度軍隊大敗,不少士兵逃向了步兵與戰象的隊列,印度軍陣中出現混亂。
亞歷山大的騎兵隊這時殺到,為了阻止他,波洛斯讓戰象發動反擊。馬其頓的戰馬沒有受過訓練,受不了戰象的氣味,四散而逃。亞歷山大於是派出輕裝部隊,讓他們不斷射擊大象。大象受驚又受傷,被打得落荒而逃,但是一會兒又恢復過來,並且反殺了追擊而來的輕裝步兵。另一面,馬其頓的重裝步兵則在對戰那些沒有大象保護的印度士兵。
印度的騎兵和戰車重整完畢,重新投入戰鬥,但是亞歷山大的騎兵也完成重組,再一次擊敗了他們。這些二次戰敗的印度兵逃到戰象附近,而亞歷山大的騎兵轉頭乘勝進攻印度的步兵。這些逃到戰象附近的印度軍極大壓縮了戰象的空間,使戰象每次行動都會造成印度一方的重大損失。顯然,波洛斯也意識到戰局不利,想要撤退,可是此時亞歷山大的另一支部隊早就過河成功,他們與亞歷山大會合,成功圍殲波洛斯。
戰鬥進行到這個時候,印度人敗局已定,但是波洛斯還是英勇戰鬥,一直到最後才撤退。亞歷山大佩服其勇氣,派人前去勸降,波洛斯思考再三,最終還是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