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其頓的崛起與戰爭的藝術
2024-10-08 17:02:22
作者: 冷兵器研究所
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和亞歷山大之所以能征服古希臘和波斯帝國,很大程度依靠了強大的馬其頓方陣,但如果認為這就是全部原因,那可就想簡單了。
01
故事要從腓力二世的老師伊巴密農達說起。
腓力二世的崛起離不開他的老師,那位發明斜線陣的底比斯名將伊巴密農達。伊巴密農達很有謀略,他的才能在與斯巴達人對決的留克特拉之戰中多有體現。
公元前371年,斯巴達率大軍來到了波奧蒂亞南邊的小鎮留克特拉,想要逼迫底比斯徹底放棄對波奧蒂亞的控制權。戰前,由於一些不祥預兆,底比斯軍隊普遍士氣低迷。為了鼓舞士氣,伊巴密農達不斷偽造底比斯必勝的預兆,比如散播神諭,說斯巴達將會在少女紀念碑的地方被擊敗。顯然,他成功了。按古希臘的歷史學家狄奧多羅斯在《歷史叢書》里的記載,「他們(底比斯士兵)全都改變心意,提起奮勇無前的士氣與敵人作戰」。
底比斯的總兵力是7500人。伊巴密農達負責指揮左翼,他從全軍挑選最勇敢的士兵配置在這裡。右翼是軍中戰鬥力最差的部隊,伊巴密農達讓他們在開戰的時候儘可能避免與敵人交戰,受到攻擊就向後撤退。斯巴達的總兵力是11000人,但是其中的斯巴達人只有700人,國王克里奧布羅多斯在右翼,另一位國王阿西勞斯的兒子阿契達穆斯統領左翼。雙方都將騎兵布置在最前面。
羅馬帝國時代的希臘作家普魯塔克在《希臘羅馬名人傳》中說,伊巴密農達將方陣布置成斜形,縱深有50排。由於方陣的一翼會在雙方短兵相接的時候不斷後退,斯巴達方陣必然出現斷裂,然後,底比斯人就可以形成縱長戰力在該翼發起猛烈攻擊。
在戰鬥一觸即發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事:底比斯的市場供應商和運輸隊在離開戰場的時候遭到了斯巴達僱傭軍的伏擊,他們被趕回了底比斯的營地。這是戰前的小插曲,但有一個問題,斯巴達的僱傭軍為何出現在這個地方?可能他們是要偷襲底比斯的營地,不過計劃因為這場意外遭遇被打斷了。
大約同時,戰場之上,雙方騎兵開始戰鬥,斯巴達騎兵很快敗北,並與後面的重裝步兵混雜在一起。為了應付底比斯的進攻,斯巴達將方陣擺出新月陣形,準備攻擊底比斯的兩翼。而在斯巴達剛剛開始變陣的時候,底比斯名將佩洛皮達斯當機立斷,立刻率領300名聖軍發起進攻,同時伊巴密農達也把大軍壓了過來。
對於戰鬥剛開始時的戰場形勢,歷史上的說法多有不同。古希臘史學家色諾芬記載,戰鬥一開始是斯巴達占上風,但是按狄奧多羅斯的記載,抵抗的斯巴達軍隊陷入苦戰,普魯塔克也說佩洛皮達斯指揮部隊敏捷前進,而古羅馬人奈波斯更是在《異族名將傳》中直接寫道:「佩洛皮達斯在伊巴密農達麾下,率領一支精兵,首先擊潰了斯巴達人的方陣」。所以綜合來看,色諾芬的記載顯然有誤。
在伊巴密農達和佩洛皮達斯的打擊下,斯巴達右翼統帥克里奧布羅多斯和大批高級軍官戰死。斯巴達右翼軍隊敗北潰逃,左翼看見右翼失敗之後也逃離戰場,底比斯軍乘勝追擊,大獲全勝。戰後統計,斯巴達損失1000人,底比斯損失300人。
按通常觀點,底比斯能勝利是靠著50排縱深的斜線陣,但其實不僅是這樣,因為底比斯一直都主張將方陣變成厚縱深,早在公元前424年的得利翁戰役中,底比斯軍就布置成了25排縱深的方陣。而色諾芬在《希臘志》中記載,公元前394年,底比斯與斯巴達在科羅尼亞交戰,「皮奧夏人(底比斯人的盟友)放棄了16人縱深的規定,認為讓自己的分隊越深入越好」。此戰的結果是底比斯一方遭遇慘敗,可見,厚縱深並不是無往而不利的。
底比斯贏得留克特拉之戰,確實有縱深戰術被再一次加強的原因,但更多還要靠伊巴密農達的個人將道。首先,他將聖軍集中使用,在此之前聖軍的排布都是分散的;其次,他又將戰陣按斜形布置,並使出後退戰術——這一點是此次勝利的必備條件,因為它為左翼擊敗對面的斯巴達軍提供了時間與空間上的保證。
02
公元前338年,讓馬其頓稱霸希臘的決定性戰役喀羅尼亞之戰爆發,腓力二世指揮作戰,充分發揮了老師伊巴密農達的戰術。
此戰,馬其頓擁有3萬名步兵和2000名騎兵,而按照羅馬帝國時期的歷史學家查士丁的說法,希臘聯軍應在4萬~5萬人,擁有很大優勢,一支由雅典人指揮,另一支由底比斯人指揮。
為了克制馬其頓強大的騎兵力量,希臘聯軍選擇將軍隊布置在喀羅尼亞,以期憑藉左翼群山和右翼基菲索斯河的保護,迫使腓力二世派出步兵硬碰硬。腓力二世將馬其頓右翼交給兒子亞歷山大,並且派了一些老將來輔助他,自己則指揮左翼,還將軍隊按照斜形方式布置。
雙方軍隊不斷靠近,腓力二世細細觀察了雅典人,知道他們不能被輕易打敗,便下令讓士兵保持陣形慢慢撤退。雅典人看到大喜過望,認為馬其頓人被自己的聲勢所嚇,於是發起全面追擊。底比斯人看出情況有些不對勁,但是無力阻止,只能寄希望於己方強大的軍力。
腓力二世為什麼要這麼做?塞·尤·弗龍蒂努斯的《謀略》給出答案:「腓力二世注意到他的士兵都是經過長期實踐鍛鍊的,而雅典人雖然兇悍,但缺少訓練,只是在進攻時還有股猛勁。因此,他故意拖延交戰時間。」人的體力是有限的,特別是對身披甲胃、手持盾牌的士兵來說,戰場上的每一秒都在消耗。呂厚量先生在文章《雅典古典時期的埃菲比亞文化》中提及:「考古學家們在雅典周邊,已發現了24塊書寫於公元前333或前332年至公元前324或前323年間的埃菲比亞銘文,而在此之前的銘文證據一直付之闕如。這似乎說明,在萊庫古政治改革期間,在喀羅尼亞戰役慘敗的背景下,雅典政府開始(或大大強化)了對埃菲比亞教育模式的組織和管理,將原本流傳於民間的、其訓練強度與水平可能尚無法滿足國家的埃菲比亞傳統制度化和法律化了。」可見,雅典軍隊的體力問題比較突出。
雖然消耗了不少體力,雅典人還是成功追上了腓力二世,另一邊的聯軍也與亞歷山大正面交戰。戰鬥十分激烈,雙方互有殺傷,一時間僵持不下。隨著時間推移,希臘人的體力不斷下降,未來的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趁此機會,「用不屈不撓的意志尋求勝利……接著成功撕裂堅強的敵軍正面戰線,使得很多人在戰鬥中遭到屠殺」(1)。大概在同時,腓力二世也發起反攻,擊敗了雅典軍隊。
從戰役過程中可以明顯地看出,腓力二世的馬其頓方陣並沒有展現出對希臘方陣的巨大優勢,最後能勝利,靠的是馬其頓士兵長久訓練出來的體力和腓力二世與亞歷山大的個人能力。後者十分重要。《戰爭與武器的演變》的作者、軍史作家杜普伊在分析馬其頓戰勝希臘聯軍的原因的時候,便在那段「戰勝……任何一支軍隊」的話前面特意說了前提:「假如在腓力二世,後來又在亞歷山大的親自統率下。」
03
馬其頓征服了希臘,下一步便是征服波斯。
一直以來,波斯軍隊的戰鬥力總是被人輕視,人們說波斯軍隊不敢肉搏,所以被馬其頓方陣碾壓了。現實真的如此嗎?
波斯軍隊不敢肉搏、戰力很弱的說法,出自古希臘學者色諾芬的《居魯士勸學錄》,在其《長征記》之中,講到庫納克薩之戰時也有類似的說法。但要注意的是,《居魯士勸學錄》其實是一本政治教育小說,史料價值不高。更有研究者直接認為,這個說法就是色諾芬偽造的。
首先,普魯塔克在《希臘羅馬名人傳》中有這樣的記錄:「希臘人一直到蠻族(波斯人)疲憊不堪,才將他們擊敗,接著跟在後面追擊了很長一段路程。」可見贏得不容易。對於色諾芬,他則說:「我要補充他所忽略的史實,特別是那些有報導價值的資料,如果我還是照本宣科地復誦一遍,可以說是愚不可及的行為。」其次,色諾芬自己的記載其實也有明顯的前後矛盾。在《長征記》中,他前面說波斯軍一箭未發就逃走了,後面又說「敵軍(波斯軍)方面的戰車有的衝過自己的隊列,另外一些也闖入希臘軍隊行列……每當希臘軍隊看到敵人戰車前來,便擺開一個缺口讓他們通過」。可以看出,波斯軍還是敢於戰鬥的。
要說馬其頓和波斯的對決,就不得不提著名的高加米拉之戰。
據狄奧多羅斯記載,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對此戰有如下戰略規劃:第一,要在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抵達敘利亞地區之前,將帝國各處的軍隊集合起來,並且製造更長的長矛和佩劍配置給軍隊,同時製造200輛鐮刀戰車;第二,加強軍隊訓練,同時與亞歷山大開始議和;第三,精選一支軍隊守住底格里斯河,並且採用焦土戰術;第四,以高加米拉為防守地點。但對於大流士三世來說,最緊缺的就是時間。
拿破倫說過:「步兵需3個月的訓練,就應該能機動自如,並能承受起敵人的進攻。」18、19世紀,士兵們對戰時只用排隊射擊,戰術已經相當簡單,尚且需要3個月的訓練期,在冷兵器作戰的古代,需要的戰術動作只會更繁雜。通過數月的訓練,大流士三世的軍隊最多只能脫離烏合之眾的狀態,遠遠算不上一支戰鬥力強悍的精銳部隊。雪上加霜的是,因為底格里斯河正在漲水,守衛在那裡的波斯部隊認為亞歷山大無法渡河,竟擅做主張撤回去了。實際上,亞歷山大為了過河確實費了很大的功夫,如果他們不撤走的話,必然會給亞歷山大帶來很大的麻煩。
雙方終於還是在戰場上相見了。
亞歷山大總兵力有4.7萬人,他將這支大軍從右到左依次布置為夥伴騎兵、王室騎兵部隊、勞西亞斯等人指揮的騎兵中隊與另一支王室騎兵部隊,緊挨著騎兵的是步兵中最精銳的軍團,然後是其他的近衛步兵部隊與其他將領指揮的步兵軍團。左翼步兵由克拉特拉斯指揮,在他旁邊的是聯軍騎兵與色薩利騎兵。為了加強方陣的力量,亞歷山大還布置了第二線,如果波斯人包圍了第一線,他們就迂迴過去迎擊。輕裝步兵一半被布置在右翼,在他們前面是僱傭騎兵,另一半一部分被布置在右翼騎兵後方,一部分被布置在左翼方陣前面。在輕裝步兵之前還布置了大量騎兵。
大流士三世的軍隊左翼從左到右依次是巴克特利亞騎兵、達海人、阿拉提亞人,之後是波斯步騎混編部隊,緊接著是蘇西亞部隊和卡杜西亞部隊。右翼則是敘利亞人和美索不達米亞人,之後是米地亞部隊與帕西亞和薩西亞部隊,然後是塔普瑞亞和赫卡尼亞等部隊。中央是波斯的精銳萬人不死軍,另有印度卡瑞亞人和馬地亞弓箭手。後面是由巴比倫人和來自紅海地區的士兵組成的縱深部隊。在左翼之前,大流士三世布置了西徐亞騎兵和巴克特利亞部隊,還有100輛鐮刀戰車;中軍前有50輛鐮刀戰車,右翼則是亞美尼亞和卡帕多西亞騎兵與50輛鐮刀戰車。其總兵力,歐美大部分學者認為在10萬,或者稍微少一點。
兩軍漸漸接近,亞歷山大忽然將部隊向右移動,目的是將軍隊移動到不平的地區,以此讓波斯騎兵與戰車不能發揮作用。波斯方面反應迅速,兩翼的騎兵快速前進,向馬其頓兩翼發起進攻。
右翼,亞歷山大起初命令僱傭騎兵正面對抗,但他們明顯不是對手。亞歷山大又派非王室部隊的其餘騎兵去支援他們,一時取得上風。大流士三世那邊迅速派出騎兵支援,雙方展開了激烈的騎兵戰,最後以亞歷山大的勝利告終。
另一邊情況大不一樣。在指揮官馬舍烏斯的指揮下,波斯人成功壓制住了馬其頓騎兵,並且還派出一部分騎兵洗劫了亞歷山大的營地,迫使馬其頓人後退。
大流士三世開始派出他的戰車部隊。既然右翼已經擊敗了波斯騎兵,亞歷山大便把右翼士兵調去對付波斯戰車兵。左翼的情況大不相同,馬其頓士兵們被波斯騎兵牽制,無力對付這些戰車,更何況在戰車部隊之後,大流士三世又把整個方陣都調了上來,他們一時間陷入危機。大流士三世卻沒有將重心放在這邊,他此時的戰術如原來一樣,還是迂迴進攻亞歷山大的右翼。亞歷山大為此派出一支騎兵進行反擊,成功突破波斯大軍的前沿陣地,然後他當機立斷,將騎兵與最近的方陣布置成錐形,向這個突破口發起進攻。轉瞬之間,馬其頓人殺到了大流士三世的中軍。
之後的事,不同的希臘史料出現了分歧。阿里安記載,大流士三世直接逃跑了,但在狄奧多羅斯和普魯塔克的記載中,是他身邊的軍隊先一步逃走的。根據出土的巴比倫天文日記里的內容看,後者的情況更接近真實。
此時,另一邊的情況大不一樣。大流士三世的右翼軍隊長度要超過亞歷山大的左翼,明顯形成了包抄之勢。為解危局,第二線部分軍隊按照亞歷山大留下的命令,迂迴過去進行迎擊。兩線合成一線,陷入苦戰。
亞歷山大開始追擊逃跑的大流士三世,並沒有顧及左翼的問題。這是一個失誤,直接導致左翼軍隊被還不知道大流士三世已經逃跑的波斯軍包抄合圍,幸虧馬其頓老將帕曼紐一面派人尋找亞歷山大,一面不斷組織部隊進行抵抗,這才拖到亞歷山大歸來。這時候,越來越多的波斯士兵知道了大流士三世逃跑的消息,波斯軍隊終於開始全面潰敗。
傳說中神乎其神的馬其頓方陣,在與希臘和波斯軍隊對戰的時候其實並沒有展現出一邊倒的優勢。總的說來,馬其頓能打贏希臘和波斯,靠的是優秀將領的指揮和精銳士兵的戰力以及一些好運氣。戰爭是一種複雜的藝術,在古典時代,想要僅靠某種優秀兵種和體系就征服天下,根本不可能。
(1) 狄奧多羅斯《歷史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