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攻記錄370次:中國古代打仗有多愛玩火
2024-10-08 17:01:43
作者: 冷兵器研究所
俗話說,水火無情,火災往往對於生態環境與人類文明造成巨大的損失,而古代軍隊也注意到了火的威力。歷史上,戰爭中使用火攻的次數頗多,其形式、工具也頗繁雜。
據統計,中國自春秋到清末的歷代戰爭中,被載入史冊的火攻達370次(2)之多,絕對可謂是「用火大戶」。《阿房宮賦》有謂「楚人一炬,可憐焦土」,當年項羽焚毀秦朝國都咸陽之時,大火焚燒三月才熄;赤壁之戰,曹操一方因被火攻而損失慘重。
《孫子兵法·火攻篇》曾講述五類火攻,除了焚燒敵軍人馬的「火人」以外,其餘均指向了敵方的後勤。此時火藥、石油等物尚未被廣泛運用於戰爭之中,故而孫子強調火攻的實行必須依賴於大風及乾燥的天氣。中國最早使用火攻的記載出現於魯桓公七年(前705年),當時魯國攻打邾婁國,以薪柴焚邾婁國的國邑咸丘。但春秋時期的引燃物主要是薪柴,難以迅速點燃敵方物資,因此春秋時期火攻並不普及,有記載的僅僅七次而已。
到戰國時期,人們開始使用植物、動物及礦物油膏進行引燃,這也使得火攻戰法普及起來。士兵在箭杆與箭鏃連接處綁上火球,在引燃以後將其射出。這種戰法的基礎在於弓弩的發展及箭矢的改良,士兵將燃燒的火箭射上城牆與戰車,以點燃木質結構。在公元前299年,田單在即墨之戰中所使用的「火牛陣」,說來只是在牛尾綁上柴草,並澆上油膏,點燃後讓牛自行衝鋒威脅敵軍。
到了秦漢三國時期,火攻被用於野戰之中。如漢武帝天漢二年(前99年),漢將李陵隨李廣利出征匈奴。李陵為飛將軍李廣之孫,在其父李敢死後承擔起家族復興之業,但此時漢武帝卻讓李陵負責後勤。李陵為了立功,自請出兵上陣殺敵,曰:「臣願以少擊眾,步兵五千人涉單于庭。」試圖以此極端的條件來換取立功的機會。
李陵奉命自居延出發前往浚稽山,隨即在此處與匈奴單于遭遇。單于最初投入三萬騎圍攻李陵,而李陵則迅速以弓弩反擊,將單于擊走。但隨後,匈奴單于集結八萬大軍再度殺來,李陵且戰且退,至大澤葭葦叢中,匈奴自上風處縱火,而李陵則下令在原地縱火形成隔離帶以自救,應對及時而妥當。然而李陵所部僅有五千人,在匈奴不斷地進攻之下損失慘重,「士卒多死」,只得投降。
然而當時軍隊的將領大多沒有李陵的果決。永平十六年(73年),班超出使西域時,就曾引火焚殺匈奴使者,並且以弓弩手埋伏以避免其逃脫,匈奴眾人「前後鼓譟……人悉燒死」。又如皇甫嵩鎮壓黃巾起義之時,黃巾軍「依草結營,易為風火」,皇甫嵩就此定下火攻之計,黃巾軍在火勢之下潰不成軍,而漢軍則乘勢對其進行殲滅,「斬首數萬級」。
東漢末年最知名的火攻案例,應當是發生於建安十三年(208年)的赤壁之戰,不過歷史中的赤壁之戰與《三國演義》中所述還是稍有區別的。曹操軍多為北人,不習水戰,而軍中此時又暴發流行病,為了迅速擊破吳蜀聯軍,曹軍以鎖鏈連接大船,但此計策卻是曹操自己想出來的,史書中也不載草船借箭。其時,孫劉聯軍「取蒙沖鬥艦數十艘,實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在黃蓋詐降之時將其引燃,一併駛向連船,這才有了火燒赤壁的故事。這種戰法在後來被稱為「火船」或「火舫」,而在陸地之上則出現了「火車」。
大體而言,在唐代以前,火攻一般都採用薪油引火,運用火攻的戰法及戰具也在不斷改進。直到唐代,火藥、猛油(石油)投入使用之中,火攻又有了新的發展,出現了更有效率的燃燒性火器。在唐朝末年,出現了以火藥為燃料進行推動的「發機飛火」焚燒城門,而後唐時猛油則已經被用於焚燒敵軍雲梯了。此後,火藥與猛油在戰爭之中的運用愈加頻繁。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𝙗𝙖𝙣𝙭𝙞𝙖𝙗𝙖.𝙘𝙤𝙢
儘管火攻作用不小,但卻可能造成遍及山野的火災,對生態及人文環境造成巨大的破壞。比如迦太基城在歷史上曾經4次遭到大火侵襲,最終難以繼續修復而遭到廢棄;洛陽古都在歷史上曾經遭遇多次城破,當地植被及建築曾因火攻而大規模毀滅。寶應元年(762年)回紇入洛陽搶掠,「火累旬不滅」,「宮室焚燒,十不存一」。洛陽地區僅在唐代便遭到11次火攻。在累遭兵災以後,洛陽一帶「其池塘竹樹,兵車蹂踐,廢而為丘墟。高亭大榭,煙火焚燎,化而為灰燼」,環境遭到了巨大破壞。
即便脫離火攻,戰爭本身也會對植被帶來巨大破壞,甚至引發大範圍的火災。《三國志·荀彧傳》中說:「今東方皆已收麥,必堅壁清野以待敵軍。」「堅壁清野」由「堅壁」與「清野」兩部分組成,清野即通過銷毀城野外可能存在的各類補給來阻礙敵軍,而這一舉措多發於我國北部及西北地區,並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當地的荒漠化進程。為此,宋代之時宋夏兩國都曾明令,儘可能避免「堅壁清野」的行動,以避免對當地脆弱的植被造成毀滅性傷害。
火攻會對環境造成巨大的破壞,蔓延的火勢未必能被控制。儘管歷朝歷代都通過制定相應的法律試圖控制人為甚至自然火災帶來的環境破壞,但在戰爭發生之時卻又顧不得這些,故而時常造成巨大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