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冬天打仗有多困難
2024-10-08 17:00:14
作者: 冷兵器研究所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們講了酷暑對戰爭的影響,而與之相反的是,歷史上,很多中原王朝其實一直在竭力避免冬天打仗。因為冬天行軍自然要受到暴雪帶來的行軍阻礙,積雪不僅會影響士兵的行軍,也會造成後勤給養運輸的困難。而且很多發生在北方的戰爭,尤其是中原王朝與北方遊牧民族的戰爭中,寒冷本身就是一個極大的阻礙。比如唐太宗親征高句麗時,就因為深秋到來後唐太宗擔心冬天后勤難濟,從而草草退兵。除此之外,蒙古與金朝之間的大昌原之戰和紅巾軍第一次征高麗時,金軍和紅巾軍都是由於軍隊不適應寒冬而最終落敗。所以,冬天對於戰爭可怕的影響可見一斑。
冬天的確是個大問題,但是對於古代的將領們來說,也不是說他們想不在冬天打仗就可以不用在冬天打仗。因此,解決寒冷給戰爭帶來的影響就變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所要應對的問題,無疑就是如何保證穩定的後勤以及如何給將士們保暖。相較於後者,前者實際上要容易解決得多。唐朝征高句麗時,為了保證給養問題,曾派水師配合,一方面水路兼進,維持強力的攻勢,另一方面,水師也可以用以保證陸軍的給養問題。而如何尋找一種保暖性合格又產量足夠的織物,才是最難的。
本書首發𝖇𝖆𝖓𝖝𝖎𝖆𝖇𝖆.𝖈𝖔𝖒,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在明代棉花種植興起之前,中國的傳統紡織業以絲麻為主。古人大多會使用獸皮或麻布包絲絮做成的被子和衣物來禦寒,但其產量相對較低,這是長期以來都難以解決的問題。在古代政府向農民徵收的實物稅中,絲帛一直是重要的一環,為的就是能夠保證官府和軍隊的供應。但即便如此,想要長期在北方緯度較高的地區維持軍事力量,依然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因此,中原王朝的實際控制區域,往北很少超過遼東地區。
從明代開始,由於棉花的種植被大規模推廣,整個中國的紡織業也隨之發生革命性變化。棉花迅速取代了絲麻,成為最重要的紡織原料。在軍用的禦寒物中,棉花也迅速崛起,取代了獸皮和絲絮。產量巨大的棉花,使得明清時期中國的實控範圍首次大規模地向北擴張,並在清代到達了黑龍江流域。
棉花對於戰爭的影響,在處於小冰河期的明末戰爭中表現得最為明顯。如今傳世的明末人物畫像中,相當多的人物都穿著較厚的服裝,其氣候的寒冷可見一斑。除此之外,明末布面甲取代了普通的札甲,其中氣候的原因也不容忽視。在寒冷的天氣中,暴露在外的鐵片會變得更脆,因而表面有布匹覆蓋的布面甲,能將鎧甲的損耗率降低一些。
在大明和後金之間的戰爭中,冬天的嚴寒使戰局發生了很大改變。其中最明顯的莫過於後金對於覺華島的軍事打擊。在柳河之戰中,明軍主動進攻卻被後金擊敗,後金便開始準備進行一場大的進攻戰。後金對於明軍的正式攻擊正是在冬天開始的。這一舉動一方面是考慮到當時遼東的明軍有許多來自內地,還沒能適應遼東寒冷的冬天,另一方面則是考慮到明軍的火炮也會因寒冷而受到影響。於是,伴隨著後金的攻勢,寧錦之戰爆發。
當時海上結冰加之西北風大作,明軍無法將寧遠城北的糧食統統撤回,導致這些糧食落入後金之手。不過冬天所帶來的劣勢,對於寧遠地區的明軍來說倒還不算嚴重,真正慘烈的是覺華島方向的戰場。
在孫承宗掌管遼東期間,重點在覺華島建立起了水師,目的在於使其能夠和寧遠城互為掎角,並且負責遼東地區的糧食中轉。但是孫承宗在建設覺華島水寨時忽略了冬季渤海沿岸的結冰問題。在寧錦之戰中,後金正是利用了明軍這一疏忽,通過海冰進攻覺華島。覺華島守軍立刻鑿開島嶼沿海的海冰,但是由於氣候寒冷,海水很快就再次結冰。
覺華島駐守的軍隊多是水師,兵力較少且不擅長陸戰,於是覺華島很快失守。島上的7000守軍以及大量當地居民和海商紛紛遭到屠戮。雖然寧遠城在寧錦之戰中逃過一劫,但是和寧遠城互為掎角的覺華島淪陷後,失去水師策應的明軍很快就在遼東的戰略上陷入了嚴重的被動局面。
在冬季作戰,有一件常見的交通工具,就是雪橇,雪橇在我國北方的許多民族中都經常使用。在戰爭中,雪橇自然也用來作為後勤乃至軍隊行軍時使用的重要交通工具。今天滑雪愛好者所使用的單人雪橇,其實最早在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就是用來作為行軍工具的。
總的來說,冬季行軍和作戰,尤其是對於適應了溫帶氣候卻要前往北方寒冷地區作戰的部隊來說,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任務。即使時至近代,仍有拿破崙征俄失敗這樣血淋淋的教訓。冬季所帶來的大量不確定因素,要求軍隊的指揮者們必須更加謹慎小心地處理每一個可能遇到的問題,但即便這樣,仍不能保證萬無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