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軍事裡的中國史> 古代君王為何都是圍獵「發燒友」

古代君王為何都是圍獵「發燒友」

2024-10-08 17:00:16 作者: 冷兵器研究所

  如果提及古代的各類大型活動,尤其是涉及皇室參與的大型活動,那麼圍獵絕對算得上是出鏡率極高的了。不過,雖說古代娛樂活動遠不如現代豐富,但像圍獵這種能夠持續兩千多年,直到清末都讓皇室樂此不疲的活動,卻也絕對是少數。那麼圍獵到底有什麼魔力,能如此長盛不衰呢?

  要說明圍獵為何如此興盛,就必須先理解它到底是要幹什麼。圍獵既然帶有個「圍」字,那麼顯然這項活動肯定是一項多人運動。具體來說,圍獵就是通過包圍的方式,將一個地區的野獸驅趕到一處,然後再進行集中射殺。

  這一過程雖然聽起來並不比那種一個國王、一根長矛、一壺酒再加一頭野豬的狩獵更加刺激,但是對於圍獵的最高指揮者來說,像這樣指揮一場大型圍獵,就相當於指揮了一場「戰爭」。比如清代著名的「木蘭秋獮」,在圍獵的過程中,首先會由專門負責偵察的士兵在圍獵地尋找獸群,然後由管圍大臣率領騎兵將有獸群活動的區域包圍,並逐漸收縮範圍。當獸群最後集中到一個相當小的區域之後,再由皇帝首先射獵,接著皇子和王公大臣們根據等級依次射獵。最後,士兵再一擁而上,對獸群進行大規模獵殺。

  這種有著固定流程的大規模狩獵,不僅可以鍛鍊士兵們的騎射能力,同時,在古代沒有軍校來專門培養軍事人才的情況下,這種圍獵無疑給那些只有理論知識的王公貴族提供了一次難得的實操指揮機會。除此之外,在像遼代的「四時巡狩」和清代的「木蘭秋獮」活動中,會有大批顯貴和士兵離開京城,此期間的人員調度等工作,也為君主提供了一個實際審查官員或者皇子能力的寶貴機會。

  不過,要是覺得圍獵的作用僅僅就這些,那也有些太過小看這一古老活動了。實際上,古代無論中原王朝還是遊牧民族國家,圍獵除了是一種不以人為目標的低強度而大規模的軍事演習外,還具備眾多政治上的功能,而這恰恰也是圍獵這一活動能有如此旺盛生命力的原因。

  圍獵的政治作用最顯著的就是作為一種「秀肌肉」的力量展示。比如《周禮》記載,周朝就將圍獵(當時稱之為「田狩」)納入軍禮「大田」之中,這除了能對軍隊和軍官的指揮能力進行訓練外,還能震懾各個諸侯國,以維持周天子的權威。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𝓫𝓪𝓷𝔁𝓲𝓪𝓫𝓪.𝓬𝓸𝓶

  與中原王朝的「田狩」不同,遊牧民族的圍獵除了是君主「秀肌肉」的行為,更是中央政權與其他部落進行聯動的重要舞台。除了少數像遼國、西夏這樣的控制了城鎮和農業耕地的政權以外,大部分遊牧政權其實都沒有完整的官僚體系。因而,他們的政權構造,大多都是以某一強大部族為紐帶的部族聯盟政體。在這種情況下,遊牧君主想要保證自己不會成為亡國之君,除了要保證自己的武力值長盛不衰外,如何協調好各部族之間的關係也是一個重要問題。

  當然,如果只是要解決日常事務,那麼還可以簡單地將各部首領召集到汗帳開會;但如果要進行大規模戰爭,則需要強化各部之間的協調性以及對於政權的認同感,那麼舉行圍獵活動,讓自己統領的各個部族共同參與其中,自然就是非常好的選擇。

  其實促進認同感這一行為,在清代的「木蘭秋獮」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比如在康熙年間,康熙皇帝就以自己蒙古「博格達汗」的身份,召集蒙古各部與清軍一起參與。到了乾隆年間,由於準噶爾對蒙古草原各部的影響力被極大減弱,因而「木蘭秋獮」不需要再像康熙時期那樣搞召集各部的大場面,但是依然要求蒙古各部的王公台吉(4)輪流參與。作為清朝皇室傳統小弟的科爾沁部,在每次「木蘭秋獮」中,都會派出士兵參與圍獵。

  當然,古代的圍獵倒也並不乏一些流於形式的情況。除了中原王朝日趨娛樂化的田狩外,還有一些像遼代的「四時巡狩」,圍獵本身雖然已經沒有了遊牧政權進行統合各部的需要,但是卻依然有讓遼代的君主們牢記自己是遊牧民族子孫的用意。至於清代的「木蘭秋獮」,從乾隆後期開始,形式也從大型狩獵活動日益向皇室的大規模出遊靠近。

  到了道光四年(1824年),因為當時清廷財政拮据,道光帝最終下令停止了「木蘭秋獮」,中國流傳了數千年的大規模皇家圍獵,也就此畫上了句號。如果這一古老活動就這樣結束,也算是圓滿地退出了歷史舞台。然而就在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在八里橋大破清軍,隨即向北京進軍,咸豐帝以「木蘭秋獮」為名,倉皇逃往了承德。這次最後的「木蘭秋獮」,也讓圍獵最終以這樣一種蒙塵的結局退出了歷史舞台。

  (1) 臠(luán),小塊的肉。

  (2) 婫(hùn),蓋在上面,又讀「kūn」,一般用作女子名字。

  (3) 蓐(rù)食,早晨未起身,在床蓆上進餐,這裡指早上吃。

  (4) 台吉,清代對蒙古王公的爵位名號,後亦用作軍銜和行政區長官的稱號。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