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教養力:給男孩陽光教育> 教育得當,別讓男孩成為「小霸王」

教育得當,別讓男孩成為「小霸王」

2024-10-08 16:51:38 作者: 曉丹

  校園暴力,已經成為現如今父母關注較多的一個話題。網絡上關於校園暴力的新聞比比皆是,有因為實施校園暴力行為的男孩被關進了少管所的;有因為受到校園暴力的侵害而出現精神問題,甚至選擇輕生的……是什麼讓原本應該茁壯成長的「花朵」,變成了暴力的「兇徒」,是什麼讓暴力事件成了屢見不鮮的事?

  曾經有心理學家針對7歲到13歲之間的孩子做過一項調查研究,其結果顯示:曾經想過用暴力解決問題的孩子占到了23.9%。這說明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存在暴力的傾向,這應該引起父母的重視。眾所周知,暴力行為會嚴重地危害男孩的身心健康,甚至危害男孩的未來,因此,對於男孩的暴力行為,父母應該做到及時發現、及時糾正,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曾經有一檔法制節目報導過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內容是這樣的:

  一個原本家境富足、成績優異的男孩,本該有一個光明的前途,卻因為一次嚴重的暴力事件被關進了少管所,前途盡毀。

  那個男孩在記者的採訪中,這樣說道:

  「在我很小的時候,我的父母就告訴我,不管我犯了什麼錯,只要我能好好學習,成績優異,他們都不會怪我。他們也說到做到了,我的成績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而他們也從來不會管我在做什麼。後來,我便越來越任性,覺得自己就是老大,在學校只要有人對我表示不服氣,我就會用拳頭回敬。而對於我打人的問題,我的父母也從來不說我什麼,他們只是告訴我,只要我成績好,在外不被欺負就行。」

  說著,原本看著鏡頭的男孩低下來頭,然後繼續說:「從小,我的父母就告訴我,沒用的人才會被別人欺負。記得小時候,有一次有個小朋友搶了我的新玩具,我二話不說,上前使勁一推,將那個小朋友推到了地上,搶回了玩具,而那個小朋友的胳膊摔破了,還流了血。後來,我父母並沒有教訓我,而是在給對方的父母道歉後,說我像個男子漢,還會教訓欺負自己的人。我有時候在想,如果那個時候他們能狠狠地教訓我一頓,讓我知道打人不對,我現在應該會是在美麗的校園裡,而不是這裡了。」

  相信很多父母看到這個案例一定會感到難過。好在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像案例中的父母一樣,縱容男孩的暴力行為,大多數父母會對孩子的打人行為加以教育。但是有些父母卻在教育的過程中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以至於過度激動而胡亂教育,不僅沒有糾正孩子的行為,反而加重了孩子的暴力傾向。

  本書首發𝙗𝙖𝙣𝙭𝙞𝙖𝙗𝙖.𝙘𝙤𝙢,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熊飛從小就是一個比較調皮的男孩,沒少給父母惹麻煩,因為熊飛總是喜歡打人,不是把同學的頭砸破了,就是把同學的腳踩傷了,要不就是把同學的鼻子打流血了……總之,因為這樣的事情,熊飛的爸爸媽媽常常給同學的父母賠禮道歉,也常常批評熊飛,有時還會懲罰甚至打熊飛,然而熊飛仍然屢教不改。

  一次,熊飛的爸爸又接到了班主任的電話,班主任說熊飛又打傷了同學。爸爸聽到這個消息,掛斷電話後什麼都沒說,直接上前打了熊飛兩個耳光。不明所以的熊飛委屈地大聲哭泣,這讓爸爸更生氣了,大聲呵斥道:「你還敢哭?我說了多少次,不要打人!不要打人!你怎麼就是不聽,還敢打人!今天我就打死你,看你以後還打不打人!」說著抬起手準備再次打熊飛,但是這次熊飛沒有老老實實站在那兒挨打,反而還起了手。熊飛的舉動徹底惹怒了爸爸,爸爸怒斥道:「你還敢還手,真是有出息了啊!」於是狠狠地把熊飛打了一頓,然後把熊飛關在房間裡,讓他好好反省。

  那天,熊飛哭了一晚上,他想不通憑什么爸爸可以打自己,而自己卻不能打人。於是,他總結出一個奇葩的結論:自己以後不能打同學了,要打也只能打比自己小的。

  可以看出,熊飛爸爸的教育是失敗的,他不僅沒有糾正熊飛愛打人的習慣,反而讓熊飛轉移了欺負對象,繼續當著「小霸王」。可見,不當的教育方式只會帶來消極的效果。因此,父母在教育男孩時,只有方法得當,才能正確地引導男孩遠離暴力傾向,不做「小霸王」。那麼,父母應該如何做才能避免男孩成為一個暴力「小霸王」呢?

  (1)讓男孩知道自己錯在哪裡。

  當男孩出現了打人的行為時,父母應該沉著冷靜,不要像熊飛的爸爸一樣上來就打。父母要在男孩打人後,引導男孩明白自己錯在什麼地方,讓他知道沒有人喜歡「小霸王」,打人的孩子不是好孩子,也不會有人願意和他交朋友。相信當男孩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後,會反思自己的行為的。

  (2)就事論事,和男孩一起分析他打人的原因。

  當男孩與他人發生衝突要動手時,父母不要立刻訓斥男孩,而是應該立刻阻止男孩動手,並詢問男孩要動手的原因,引導男孩分析為什麼事情會發展成這樣,並提出自己的看法,讓孩子用和平的方式解決問題,而不是暴力。

  (3)以身作則。

  男孩的一言一行首先源於對父母的模仿,要想男孩遠離暴力傾向,父母要以身作則,擯棄「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當男孩犯錯時,要用講道理的方式引導男孩。沒有暴力的父母,男孩也很難被暴力「眷顧」。

  (4)讓男孩學會用語言解決問題,而不是拳頭。

  很多時候,孩子不知道怎麼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當和他人出現矛盾的時候一著急,就會出現攻擊性行為。例如,男孩想要玩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會直接用攻擊性的行為——動手搶,此時,父母應該及時制止,並教男孩用正確的語言表達自己,讓男孩告訴對方自己想玩他的玩具,與對方商量,徵得對方的同意。父母要讓男孩知道,解決問題最好的方法是用正確的言行,而不是拳頭。

  男孩在成長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會出現暴力行為,很多父母會用棍棒來解決問題,或是因為溺愛而放任男孩的行為,這兩種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只有教育得當,男孩的暴力行為才會被制止,男孩才不會變成「小霸王」。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