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職資格文化:華為人生坐標系
2024-10-08 16:35:25
作者: 唐島漁夫
前文講到了很多幹部提拔時的基本條件,比如個人素質,業績加成,艱苦奮鬥,幹部部關注等等。
不過,幹部提拔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必要條件——任職資格。
「任職資格」這個詞彙在前文已經出現過,其含義就是對華為現有的在職員工按照工作能力的高低進行分級。對工作能力進行分級的好處在於給每個人指明內部發展通道。
早期華為的分級首先要給每個員工一個清晰的坐標系,坐標系的簡單構成,就跟我們平時說家庭住址是一樣的。家庭住址先說省,再說市,後說區,最後說街道辦。那麼同理,華為員工自報家門,先說族,再說類,後說子類,最後是職位。比如說客戶經理吧,某個系統部客戶經理的定位,可能就是「營銷族——銷售類——客戶經理子類——客戶經理B」。當然客戶經理所屬的營銷族只是華為內部員工「五族」之一,包括營銷族在內的華為「五族共和」,就是管理族、營銷族、專業族、技術族、操作族。這樣一來,族以下,就分出了各種名目的類以及子類,於是每一個華為人,也都在華為這個小宇宙中找到了自己的坐標。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𝘣𝘢𝘯𝘹𝘪𝘢𝘣𝘢.𝘤𝘰𝘮
坐標系,只是對你的現職位進行了精確定位,這個定位顯然是靜態的。那麼如何來體現你在華為內部的發展,也就是如何定位你的動態坐標呢?
這就是華為任職資格需要解決的事情了。
華為任職資格體系,因其鮮明特徵,而被稱為「五級雙通道」。
為什麼叫作五級呢?因為華為的各個部門的各個工種,基本上都被分成了五個級別。五級之中,最基礎的兩層被稱為級別1和級別2,從級別2開始再往上,就又出現了變化。因為能夠順利到達級別2並超越級別2的員工,一定已經在華為供職了一定的年限,所以對於華為公司來講,就需要考慮這些老員工的個人職業發展路徑問題。於是,級別2之上,任職資格之路出現了兩個通道——管理線和技術線。管理線的代號是「A」,級別2之上就出現了3A-4A-5A的差別,以此類推,技術線這個通道上就出現了3B-4B-5B的差別。管理線和技術線放在一起,就被稱為「雙通道」。
走技術線的華為人,往往會在內部被尊稱為「四級專家」和「五級專家」,當然,出於對技術專家們的無上寵溺,研發類崗位並沒有被「五級雙通道」的大框架所限制,他們還設有研發六級專家和七級專家。
實際上,任職資格的同一級別之內,還有「等」的差別。比如同樣是剛入職新員工的一級,就又被細分成了A/B/C三等。華為的任職資格考核,一般在一年中會有兩次升級(等)機會。如果你是個新員工,而且你在剛剛第一個任職資格分級中表現不佳,那麼恭喜你,很有可能第一次任職資格你就會被定位為1級C等。但是這個時候你也不要灰心喪氣,因為畢竟每年有兩次任職資格考核機會。這次表現不佳,下次還能追回來,而且如果你的表現足夠優秀,甚至可以跨等。比如從1C直接跳到1A,這樣一來,你的任職資格之路就可以加速了。
說穿了,任職資格是對你的崗位能力的一種評定,這個評定原則上並不和你的薪水掛鉤,僅僅體現的是你的業務能力,並且和現在的職務以及將來的職務相掛鉤。這樣一來,任職資格就有點類似於軍隊上的軍銜。比如說,正常來講,軍隊上在任命師長的時候,如果被任命人只是個少尉、中尉,那肯定是行不通的。所以,只有那些業務能力過硬的華為人,才會更快地在任職資格中升級升等,並在隨後的提拔中順利通過組織考察。所以,任職資格就是你在華為代表你的能力的硬指標,也就是你在華為的「軍銜」。
每年兩次的任職資格考評,在組織形式上類似於答辯。
一般會有一個或兩個級別相對較高的華為人組成的任職資格評審團,評審團再對下一級員工進行考評。考評的標準,一般分成四個方面:素質、知識技能、操作規範、應負責任。被考評的員工,一般需要根據這四個方面的要求準備材料。同時,還要有一些其他硬體條件。比如,我們在前文曾經提到過的在華為W3發表過的論文。
如此正襟危坐、繁文縟節的任職資格方式,其實有時候會影響對於人才的提拔速度。還是拿軍隊舉例子,如果在革命戰爭年代,有個楊根思似的基層超級戰鬥英雄出現,在戰爭最為激烈的時候,迫切需要提拔這樣一位同志做高級幹部,但是如果楊根思本人的軍銜還不夠提拔,那怎麼辦呢?對於這樣的疑問,華為同樣給出了「火線提拔」和「破格提拔」的綠色通道。比如,先任命後補任職資格,而且如果有必要,後邊補任職資格的時候可以連續跨等。
如此一來,華為的幹部任命工作,就有了自己獨特的運作模式,並且華為在過去的很多年中,一直在十分嚴格地踐行著這套標準。
任職資格,為華為這些年來人員團隊的穩定,提供了最重要的組織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