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華為生存密碼> 本地化文化:以夷制夷

本地化文化:以夷制夷

2024-10-08 16:34:38 作者: 唐島漁夫

  和國內很多其他公司的海外之路完全不同,華為向海外進軍,從一開始就是準備要在海外紮根的。國內的企業到海外,如果不分行業大類籠統來看,大體上會有幾種選擇。

  第一種,貿易模式。

  貿易模式基本是走展會、談客戶、接訂單這套流程。這套模式的好處是投資少、見效快,如果形成了長期客戶供求關係,則完全可以遠程維護海外代理商。這樣的話,對於很多公司來講,只需要做好工廠運營,一線則不用投入太多人手,只需要在必要的時候進行客戶走訪、定期拜訪、團拜拜訪或者藉助展會順訪,即可坐賺黃金萬兩。所以,這種本地化模式,有時候也被稱為「坐商」。

  這種模式的壞處顯而易見。本地代理商充其量只是了解梗概,而遠遠談不上渠道經營。所謂的賺錢模式只不過是短平快,而無法形成持續性增長,如果代理商關係破裂,則可能前功盡棄。

  當然,即便是同一種模式,也可能會有兩種套路:一種套路叫作OEM,也就是貼牌代工模式;另外一種套路叫作自有品牌模式。對於很多工廠來講,最早以OEM的方式進入海外市場,可以算得上是兩全其美的一種方式,既能保證工廠的持續運作,又能夠借船出海看到海外早期的運作規則。當然,還有一種情況,比如歐美等發達國家,對中國品牌並不感冒,你只能依託OEM進入當地。中國貨,貼歐美牌,也是比較流行的一種組合方式。

  OEM的運作難度顯然比較小,自有品牌難度則較大。但還是那句老話,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上,才能夠持續發展。尤其是那些既搞OEM,又是坐商模式的公司,其實有很大的隱患。

  

  第二種,辦事處模式。

  這種模式可以視作貿易模式的升級版。當海外貿易額越來越大,或者說OEM帶來的利潤越來越多,那麼很多公司就開始想辦法賣自己的自有品牌,這是一種符合我們邏輯的認知過程。

  如此一來,那些下決心要做自有品牌的公司,也就開始了海外辦事處的建設。

  當然,最初的辦事處建設,都帶著一定的投機性。比如,嚴格意義上來講,很多國家法律規定,如果一家外國公司過來開設辦事處,一定要註冊子公司,此外要在本地繳稅。但是中國人的早期辦事處建設,沒有如此之多的條條框框限制,因此很多都打了擦邊球,比如一開始只是租個宿舍,然後租個民房做辦公室,在此基礎上,那些本地外籍員工的工資也是由國內統一發放美金。

  雖然條件簡陋,還冒著被本地法律起訴的危險,但這樣的模式是一種常態。中國人在這種模式之下,就可以放開手腳發展自有品牌,同時還可以兼顧OEM的拓展。並且有了本地外籍員工的協助,就可以對本地的渠道進行梳理與管控,同時對價格體系進行建設與維護。

  辦事處模式,是海外中國公司精細化運營的重要參考樣板。

  第三種,子公司模式。

  這種模式是一種比較徹底的本地化模式,隨著中國公司海外擴張步伐的加緊,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採取這種模式。

  子公司模式下,公司法人要在本地法律的許可之下註冊在本地所在國,並且要求制定規範的公司章程,要求必須在本地招聘員工,本地發放工資,在本地合法納稅,並為員工繳納社保等勞動法規定的福利。

  之前的辦事處模式,所有東西都是打擦邊球,而在子公司模式下則完全按照一個正規本地子公司的模式來運轉。只不過,對於中國人來講,依然有灰度可以操作,比如給老外發放工資以及繳納五險一金,而給本地的中國人則完全按照國內的勞動法來辦理,所有工資與福利都是按照國內的方式來做。所以,很多子公司雖然已經成立了,但中外薪資實行的依然是二元制。

  這件事情,依然有點鑽法律漏洞的意思。

  當然,對於子公司模式來講,還有子公司模式的升級版,那就是在本地設立倉庫,設立組裝廠,設立物流中心。這種大張旗鼓的做法,就基本接近本地化的終極模式了。

  實際上,我們所說的終極模式,基本上就是華為目前所採用的模式。

  首先,華為從一開始,就是按照子公司模式來運作的,所有事情都在本地法律與政策允許的架構下進行。子公司的體系內,所有本地外籍員工與中方常駐員工,統統在本地發工資和福利。當然,外籍是百分百的本地人,而中方則在滿足法律所規定的本地最低薪資的基礎上繳納。所以,中方常駐人員的工資,在很長一段時期內都是兩部分,一部分國內發,一部分國外發。

  當然,這依然算是灰度的一部分,更大的灰度來自那些並非中方常駐人員的中方出差人員。這部分人往往也是長期在代表處工作的,但是他們很顯然是沒有本地工作簽證的。這件事情依然有法律風險。關於這件事,後邊還會講。

  在本地子公司正常化與徹底本地化的基礎上,華為的其他本地化也在進行。比如,物流的本地化,財務的本地化。

  華為的海外總架構,所有海外地區部都依附於片區聯席會議的管理之下,片聯會單獨設置一位片總。這樣的話,片聯以下有地區部,地區部以下有代表處,代表處以下有時候還會設置辦事處。

  我們以歐洲為例,歐洲在片聯的統一領導之下,被分成了西歐地區部和東北歐地區部。不管是西歐還是東北歐,都可以享受到設置於匈牙利的歐洲供應中心(簡稱「歐供」)的本地供貨福利。與此同時,歐洲還單獨設置了財務共享中心,總部在羅馬尼亞。

  機構本地化,人員本地化,薪資本地化,供貨本地化,財務本地化,所有這一切,造就了今天華為在全球海外市場的巨大成功,這種成功碾壓了很多號稱走國際化路線的品牌。

  當然,除了華為的這種本地化模式,還有一些不怎麼需要本地化的公司。比如中國「中字頭」的一些路橋類、建築類、工程類企業,這些企業基本上採取的模式是銷售拿單、售後交付,然後一次性搞定所在國的工程。這種模式基本上在前期就是圍繞銷售,後期就是圍繞工程。即便是開設了辦事機構,也是屬於臨時性質的。只不過這類項目往往曠日持久,所以,即便是臨時的本地化,依然要踏踏實實、本本分分地做好。

  當然,這類公司還有個特點,因為中字頭企業往往不缺資源投入,所以基本上在本地運作中會大量招聘本地翻譯人才。所有項目運作、工程實施,基本上都是靠中方人員外加翻譯人才完成,即便是招聘本地外籍,也是圍繞項目按需投入,且身份多為銷售。換個角度而言,這些大型工程類的本地化,同樣會搞得轟轟烈烈,但如此本地化同樣不具備非常強的持續性,本地招人用人帶有非常強的針對性和臨時性。

  不僅是外籍人員的臨時投入,到了項目交付階段,這些公司在國內還會臨時派駐大量的工程施工人員,從工程師到普通工人乃至隨軍廚師,都會大量從國內調撥。所以,這種本地化的本質,就是圍繞項目和工程來行動的。這種本地化方式,我們不妨稱之為「工程式本地化」。

  講到這裡,不妨稍微花點時間說說貿易模式、辦事處模式、子公司模式以及工程式模式之外的其他本地化方式。漁夫不提名字地說幾個走「國際化路線」的老牌企業,他們做本地化的方式,堪稱反面教材。

  具體來講,就是收購併購、合資公司幾種模式的本地化。

  收購併購這種模式不能說不好,然而從目前來看,效果並沒有那麼明顯。想要依靠外國人的力量幫助中國人在海外站穩腳跟,這件事情本身就是悖論。因為,站在人家外國人的立場上,人家還想利用中國人的現金流讓自己起死回生呢。

  所以,收購併購這種事情,本身就是同床異夢的兩口子在一起過日子的典型案例。要想把收購併購的模式做好,第一要對自己和對對方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第二對技術和市場的轉讓要有時間點和節奏,話語權必須掌握在中國人手中。

  國內有很多擅長扯虎皮拉大旗的公司,往往吹牛吹得山響,在國外則對外國人卑躬屈膝,各種喪權辱國的條件統統答應。因為說白了,這些企業並不具備在海外立足的實力、經驗與勇氣。他們在海外折騰一點動靜的目的,無非還是想要出口轉內銷,給國內造勢,然後利用這樣的噱頭在國內獲利。這樣所謂的本地化模式,其實跟買辦沒有什麼區別。

  當然,還有更加令人哭笑不得的所謂「本地化」——合資公司。

  合資公司這種模式在全球來講,從結果來看,成功案例微乎其微,關鍵是不管這種模式究竟是好還是不好,這種海外開拓方式是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初期階段才出現的一種模式。當時中國人缺技術、缺資金、缺市場、缺國際化人才,總之什麼都缺,在這種情況下,合資公司模式是逼不得已才選的一種模式。然而,時間已經到了今天,在一些故步自封、思維僵化的企業內部,居然還有一些公司高管在推行「合資公司」模式,而且奉之為金科玉律,在滿世界地找「合資夥伴」。這樣的經營模式,不得不說太過奇葩了,太過刻舟求劍了。

  後邊的這幾種所謂的「本地化」,我們不妨統稱為「投機式本地化」。

  這樣的投機跟華為比起來,簡直是雲泥之別。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