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文化:活到老,學到老
2024-10-08 16:33:25
作者: 唐島漁夫
讓年輕人憤怒的內心少安毋躁的好方法——培訓。
在所有漁夫所經歷過的企業中,華為的培訓組織是最嚴謹的,最有效的。
在很多企業中,培訓這件事情基本上等同於灌輸,指派性、指標性、政績性的灌輸,這些形式主義害死人。雖然有很多企業也在模仿華為,比如凡培訓必分組,凡分組必有組內討論、結論分享,有時候還會有照方抓藥的組間競爭。然而,很多時候大家都只是在模仿形式,沒有摸到培訓的精髓,表面化、程式化的一些東西反而令人心生厭倦。
培訓的根本意義,就是要學以致用。任何為培訓而培訓的形式主義,都是耍流氓。
然而,培訓又確實是折磨人的一項差事。普通人的全神貫注,大概就只能持續前二十分鐘。調動所有人的情緒,讓他們聚精會神地堅持一天甚至兩三天的培訓,是一項十分有挑戰性的工作。
從制度上說,華為的培訓是雙向負責制。
學員方面的組織,是代表處方面來負責,代表處設置有專門的培訓專員,其實也就是由文員來擔任。培訓專員對學員們的出勤率負責。培訓出勤率關係到培訓專員本人的考核,也關係到代表處的考核。因此,學員無緣無故不許請假。
這個事情是十分嚴肅的。
然後是培訓老師的組織。一般的培訓老師都是兼職,主業是掛靠在自己背後的業務部門,但是作為講師的關係掛靠在華為大學。華為大學的講課任務,也作為講師們考核的一部分,因此講師們對這件事情的重視程度也是非同小可。
就具體組織形式來講。華為的培訓跟其他公司大同小異,比如分組、起組名、組內配合、組間競爭這樣的形式是最常見的,那種刻板的培訓確實是比較少見的。區別在於,華為對於分組這件事情是十分重視的。因為好的分組和競爭,能夠活躍課堂氣氛,能夠讓所有人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之內都保持對課堂的專注度。一群隨時躍躍欲試表現自己的學員,再加上一個擅長調動課堂氣氛的講師,這是華為培訓中的常態。而且華為大學的後勤也足夠給力,往往講師們出發之前,都能夠隨身帶著一些課堂道具,比如隨堂小禮品,比如最終優勝組頒獎用的獎品,等等。
當然,這也得益於華為大學多年以來對於講師的反覆甄選,一些業務做得好的員工未必適合做講師,能夠做講師的除了業務不錯之外,必須具備一個能夠把茶壺裡的餃子倒出來的強大實力。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講師的人員組成中,有的是具備長期一線作戰經驗的指戰員,有的是在對華為理論經典高屋建瓴的學院派。當然,必不可少的就是一些老員工、老專家。漁夫記得其中有位老員工,當年的工號是二十多號,雖然業務能力存在上限,但他卻是跟隨任正非創業起家的少數幾個人之一。這樣的人現身說法,下面的學員也是倍感新奇,生怕錯過他在課堂上所講的每一個細節乃至花絮。
對於很多公司來講,培訓並沒有被拔高到一個程度,以為差不多就行了。偏偏華為,對培訓的重視程度業界罕見。
漁夫所經歷過的歷次培訓中,所謂的直接授課、分組傳授只能算是常規武器,華為的培訓課程中,還有很多壓箱底的東西。比如,有個傳統的課程《九招制勝》,這種類型的課程就是一半理論學習外加一半的場景演練。對於新員工來講,經歷過一遍「九招制勝」,就能夠很快進入角色,知道整個甲方採購和乙方參與招投標的全流程,包括其中的若干關鍵點、關鍵動作。
這樣的場景演練,只能算是開胃菜。更大型的場景演練,是紅、藍軍對抗。紅、藍軍對抗的演練,往往一天都無法進行完畢,可能要持續幾天。
紅軍代表華為,藍軍代表友商,一般情況下這個所謂的「友商」,都被假想成了中興。代表處的所有人員都一分為二,甚至一分為三,幾個廠家進行競標。當然,除了扮演廠家之外,還有扮演甲方的人員。扮演甲方客戶的一般都是代表處資格比較老的人,或者主管們親自上陣。
紅、藍軍對抗是按照實際的場景進行模擬的,因此具備非常強的實戰屬性,而在紅、藍軍對抗的過程中,也能夠發現與選拔一些在對抗中表現突出的先進個人。
一般經過至少兩天的客戶拜訪,最後都要有一個公開唱標環節。值得注意的是,華為內部紅、藍對抗,能夠贏下標案的,未必是代表華為的紅軍。在很多時候,反而是藍軍能夠出奇制勝。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真正進入角色之後,華為人身上那種特有的狼性會被展現得淋漓盡致。在漁夫的記憶中,因為最後的競標爭吵得面紅耳赤的案例很多。而且,對於開標結果不服氣的,甚至還會繼續對抗,要求客戶組織二次投標,甚至對開標結果進行投訴。
殊為難得的是,華為的這套培訓機制甚至被推廣到了海外代表處。漁夫在海外,曾經參加過海外版本的紅、藍軍對抗,全英文環境和全英文背景材料,針對的標案也都是海外市場場景。
除了以上提到的培訓方式,華為還和其他很多公司一樣外包一些培訓,比如拓展訓練這種形式,就是完全外包給了外部培訓機構。然而,拓展訓練這種培訓方式,漁夫卻一直不怎麼感冒。而且對於華為公司來講,參與這樣的一些培訓,其實是把自己的格調搞LOW了。只不過話雖然是這麼說,但拓展訓練是當年的潮流,該搞還是要搞。就漁夫本人來講,參加過的拓展訓練就已經不少於三次。其中的一些所謂經典項目,比如「信任背摔」「穿越火線」「勝利牆」等等,簡直熟到不能再熟。然而,對於這種培訓方式,漁夫本人覺得,效果並不怎麼好。
對於很多公司來講,或許華為的各種培訓顯得太鄭重其事,太小題大做了。
但是華為就是依靠這樣的培訓精神,每一次都力爭把模擬當成實戰來對待,最終當真正的業務實戰來臨的時候,才會使每一個人都成為自己的英雄。這樣的一群精神力爆棚的華為人組合在一起,你很難想像他們所迸發出的力量。
華為是一個有著部隊化傾向的公司。因此,華為的銷售,是被當成戰爭來對待的。既然如此,代表處的培訓,也就相當於平時的備戰與演習。
培訓得力,最終的結果才是——
敢打仗,能打仗,打勝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