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也想身心健康地成長
2024-10-13 04:13:44
作者: 馬利琴
有哪個孩子希望自己整天生病?有哪個孩子希望自己渾身都是缺點?沒有,或者很少。健康是孩子成長的基本需求。他們不僅希望自己的身體是健康的,更希望自己的思想是健康的、性格是健康的、心靈是健康的。基於此,為了引導孩子實現自己的人生規劃,就要對孩子進行積極的引導,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
有一天,母雞帶著一群小雞到外面的草地上玩。它們經過一個大水塘旁邊時,看到一群小鴨子在歡快地游泳,母雞說:「孩子們,下去跟它們玩吧。」小雞們直往後退:「媽媽,我們不會游泳啊。」
母雞嫌棄地說:「你們怎麼這麼笨,人家個頭比你們小都能游,你們怎麼就不會游?我辛苦了這麼多天才把你們孵出來,沒想到你們連水都不敢下,養你們有什麼用?」
本章節來源於𝘣𝘢𝘯𝘹𝘪𝘢𝘣𝘢.𝘤𝘰𝘮
小雞們很委屈。雖然它們很想問媽媽會不會游泳,可不可以教它們,可是又不敢開口,害怕媽媽大發雷霆,說不定還會扑打著翅膀,跑來啄它們。
看了這個故事,我們應該明白,孩子身上的很多問題,其實都是我們自己的問題。因此,要真正培養孩子,就要跟他們一起成長。不然就會像故事裡的那隻母雞一樣,光想著自己的孩子跟別人一樣,卻忽視了自己會不會游泳。
人生下來時就是一張白紙,在上面畫什麼,就會長成什麼樣子。給孩子的生命里灌注關愛、尊重、感恩、夢想……他們就會活得有尊嚴,更懂得理解媽媽的辛苦。
作為媽媽,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長,孩子自然也是這樣想的。沒有哪個媽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更快樂、更健康、更優秀地成長,也沒有哪個孩子不希望自己成為大人眼中的好孩子,沒有哪個孩子是從小就希望自己被媽媽、老師、同齡人嫌棄的。
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孩子的一舉一動一方面受遺傳的影響,一方面受環境約束、教育支配。」因此,媽媽首先應該做的就是提升個人素質,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助力。
▲培養孩子高尚的品德
高尚的品德,多數時候體現在媽媽的為人處事、待人接物等生活細節中。很多媽媽注重大節,卻忽視了小節。其實,這些細節才是薰陶孩子最好的方式。所以,媽媽要在這些細節中自然地表現出高尚的品德修養,更好地影響孩子。
有個初中生偷偷地學抽菸,媽媽發現後,異常生氣。但當她批評孩子時,兒子卻頂嘴說:「你不是也抽嗎?我爸不是一直不讓你抽嗎?」
這位媽媽無話可說,但冷靜地思考起來。後來的一天,她把兒子叫到身邊,說:「我抽了四五年的煙,一時戒不了,但我決心戒,從今天起,我每天比過去少抽一半,一個月後,我堅絕不再抽菸了。」一個月後,媽媽果然把煙戒掉了。兒子從媽媽身上感受到一種自我克制的力量,之後這種力量也變成了指導他生活學習的一個準則。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孩子最善於模仿,初中生更是喜歡學大人樣。媽媽滿口污言穢語,孩子就會跟著學;媽媽用棍棒迫使孩子就範,孩子也就會用打罵回敬弟妹或同學。因此,想要孩子做到的事情,媽媽首先應該做到。
做媽媽的,自己成天打麻將、吸菸,卻對孩子說:「你年齡還小,不要學媽媽,等你長大了,自己掙錢了,儘管去玩牌、吸菸,媽媽絕對不管。」這樣教育孩子,非但無效,反而會適得其反。
▲提高孩子的內在涵養
一次,我坐公交車出去辦事。到了車站後,上來很多人,一個拄著拐杖的老爺爺正想在座位坐下,突然,一個小男孩衝出來,一屁股坐在座位上。老爺爺看這孩子三四歲的樣子,沒說話,讓小孩子坐,周圍的人給老爺爺讓了座。
這時,男孩的媽媽從後邊趕上來。男孩起來,媽媽抱著孩子心滿意足地坐下來,對孩子一片稱譽:「還是你聰明。」
男孩像贏了大獎似的,開心地笑起來。
涵養是一種發之於內、顯之於外的修養,體現在人的言談舉止之中。提升孩子的綜合素質,首先就要提高孩子的內在涵養。那麼,怎樣才叫有涵養呢?
1.談吐有節。談吐怎樣才算有節呢?最基本的就是認真傾聽,不隨便打斷別人說話,聽別人講完後再發表自己的意見;不能心不在焉,不能搶著說話;在傾聽和發表自己的意見時,要面帶微笑,看著別人的眼睛。
2.態度隨和。態度是一個人的基本精神面貌,好的態度就是一身和氣。和氣的人,一般都會心裡裝著別人,與人為善。只有深富涵養的人,才能時時處處、舉手投足間都散發出一種和氣來。
3.語氣中肯。反映的是與人交談時心有誠意。只有真誠地與人交談,才是一種交朋友的態度。具體說來,就是心平氣和、以理服人,不要聲調太高,不要帶有情緒。
4.不驕傲。太過驕傲,與他人交往時,就容易表現自己的優越感,或者取笑別人的缺陷、踐踏別人的尊嚴,而惹人厭惡。有涵養的人,絕不會如此。
5.寬容大度。大度,就是博大、寬容,對自己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對別人是「宰相肚裡能撐船」。這是一種氣量,也是一種雅量。在學習和生活中有很多的矛盾和不如意,大度容之,一笑置之,就是最有魅力的涵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