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Chapter 5 了解孩子,陪孩子一起來規劃人生 問問孩子,他最喜歡做什麼

Chapter 5 了解孩子,陪孩子一起來規劃人生 問問孩子,他最喜歡做什麼

2024-10-13 04:13:46 作者: 馬利琴

  通常,對於自己喜歡做的事,孩子會付出十二分的熱情,反之則打不起精神。因此,要想了解孩子,首先就要問問孩子,他究竟喜歡什麼?如果孩子喜歡彈鋼琴,就可以在鋼琴方面為孩子做規劃;如果孩子喜歡下圍棋,就可以在圍棋方面為孩子做規劃。反之,如果孩子不喜歡彈鋼琴,卻要讓孩子長大後當個鋼琴家;孩子本來不喜歡圍棋,而你卻讓孩子學圍棋,甚至還希望孩子在圍棋上取得成績,就有些異想天開了。

  2015年2月12日《重慶晚報》上刊登了這樣一則新聞:

  原南華大學學生小崔,因填報志願時選擇了不感興趣的專業,中途退學,還被騙走了2200元錢。事情是這樣的:小崔當年的高考分數隻高出一本線一點點,因此,他認為上一本的可能性不大,於是隨便填報了一個南華大學;選專業時,隨機選了一個機械類專業。可沒想到,自己真的被錄取了。

  沒辦法,小崔只好去上大學,但他很快就發現,自己對機械類課程一點興趣都沒有,根本無法認真學下去,於是,第一學期他就開始逃課。好不容易熬到了第二學期,期末成績也是科科都掛,打算申請退學。這時,他在網上看到一則消息:拿錢就能轉學至重慶大學。小崔想也沒想立刻給對方匯去2200元錢,結果被騙。當他明白過來後,騙子早已不見蹤影。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𝗯𝗮𝗻𝘅𝗶𝗮𝗯𝗮.𝗰𝗼𝗺

  小崔的故事值得我們警醒。不管是孩子的學習或工作,都需要興趣來助力。

  目前,我國的整體教育模式依然帶有一定的功利性,比如:幼兒階段的特長培訓,小學階段的興趣培訓,中學階段的課外輔導班等。在為孩子選擇時,很少有媽媽會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興趣,通常都是為了能給孩子多加幾分,或者比別人多些特長,甚者只是為了「趕時髦」。

  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孩子會由衷地感到快樂,也會更願意做事或學習,這在心理學上叫內驅力。當孩子發自內心地想要做某一件事情時,就會從中獲得快樂和幸福的體驗,並將之當作繼續努力的動力。

  ▲多給孩子嘗試的機會,多觀察他的表現

  嘗試,是讓孩子了解自己的必要途徑。每個孩子的潛能都是巨大的,不去嘗試,根本就無法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大的能力;很多孩子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歡什麼,只有通過不斷的嘗試才能發現。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媽媽的作用就是多為孩子提供嘗試的機會,觀察他們的表現,繼而找到他們真正喜歡做的事。

  小學二年級的桃桃一直都想養只泰迪犬,央求了媽媽幾次,最終媽媽看泰迪犬確實可愛,便答應了她的要求,但前提是泰迪犬由桃桃照顧。

  開始的那幾天,桃桃每天都會按時給狗餵食、洗澡、處理糞便,忙得不亦樂乎,但兩個星期之後,她就開始嫌照顧狗麻煩,說狗難養,不搭理狗狗了。媽媽說:「你才難養呢!說的話一點都不算數,做什麼事都是三分鐘熱度。」

  桃桃嬌嗔起來:「我哪知道養狗這麼費事呀?」看著她可憐兮兮的樣子,媽媽心裡雖有怨言,但也不好再責怪她。因為她也沒時間照管,只好將狗低價出售。

  幾天後,桃桃放寒假,美滋滋地製作了一張作息時間表。客廳貼一張,書房貼一張,將起床、做作業、休息等時間都做了規劃,她還眉飛色舞地告訴媽媽:「你用手機拍一張吧,如果我不按照這張時間表做,你就提醒我。」媽媽照辦。第一天,桃桃嚴格按照作息時間表一條一條對著來,日子充實而快樂,媽媽為她的懂事感到高興。

  第二天早上,桃桃醒來對媽媽說:「媽,我上完洗手間就起床做作業。」媽媽心裡一陣竊喜,平時喊都喊不起來,這次主動起床,而且去做作業,確實可贊可嘉。正當媽媽高興得想笑出聲時,桃桃卻鑽進被窩,說:「還是被窩舒服。」

  媽媽說:「不是起床做作業嗎?你不是要嚴格按照作息時間表來嗎?」桃桃斬釘截鐵地回答:「媽,天氣實在太冷了,下雪了。這幾天,不能按照作息時間表。」媽媽有些哭笑不得。

  接下來幾天,桃桃都沒有按作息時間表來要求自己,玩得很嗨。再問起,她不好意思地回答:「啊,下次吧,等暑假時,我就按照作息時間表來。」

  其實,大人都免不了「三分鐘熱度」,何況還是未長大的孩子?孩子都喜歡新鮮事物,支持他們的好奇心,鼓勵他們接觸新事物、體驗新生活,更要尊重和理解他們的「三分鐘熱度」,給孩子嘗試的機會,這也是媽媽對孩子們最好的愛。

  在不同的年齡段,會有不同的興趣,其特點和表現形式也不盡相同。孩子的好奇心一般都比較重,對很多事情都充滿興趣,只不過都比較淺顯、短暫,注意力會很快轉移罷了。媽媽不要急著下結論,要多給孩子嘗試的機會,多觀察他們的表現。

  看到孩子喜歡畫畫,就給他早早地報了畫畫班。可是,看到孩子對這些沒了興趣,又忍不住氣急敗壞,責備孩子怎麼這樣沒常性,強迫孩子繼續學習。殊不知,這樣做只會讓孩子陷入苦悶的童年之中,到頭來對所有的事情都失去了興趣。

  ▲引導孩子將興趣變成愛好或特長

  到了小學階段,孩子的興趣才開始定型。媽媽要把他的興趣和所學結合起來,引導孩子將興趣變成愛好或特長,再指導孩子規劃人生。比如,孩子喜歡音樂,可以先培養他的鑑賞能力;他對繪畫感興趣,可以先讓他具備審美意識。關鍵在於,要讓孩子明白,興趣可以變成自己的一技之長,如果願意為此付出心血和努力,終有一天會取得成績。此後,不斷地給孩子鼓勵,讓孩子堅持自己的興趣,孩子就會受益終生。

  對孩子來講,擁有興趣,就能自由主導人生。想給孩子的未來一個合理、美好的人生規劃,就必須重視孩子的興趣。在給孩子制定人生規劃之前,一定要讓孩子說說自己喜歡做什麼。等孩子明確自己的興趣後,再結合實際,幫助他規劃人生。

  瑤瑤在一所知名小學上學,學校不但教學環境宜人,配套設施先進,而且老師的教育理念也先進,不會給學生留太多的課業負擔。瑤瑤的成績一直都很優秀,學習壓力也不大,可是有一天,她忽然問媽媽:「為什麼我非要上學?」

  聽了女兒的話,媽媽感到驚詫不已,看著滿臉天真無邪的女兒,不知道她為何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她一時不知如何回答女兒,便隨口說道:「你這么小,想做什麼?能做什麼?」

  家裡人都是讀書人,本科生、研究生,沒想到女兒竟然會質疑讀書求學這條路?媽媽沮喪了好一陣。仔細思考之後發現,女兒之所以會產生厭學感,除了社會、學校教育體制等的影響,家庭教育投入太多也是重要原因。

  瑤瑤從上幼兒園開始,就參加很多輔導班,數學、畫畫、鋼琴、舞蹈、圍棋、書法、游泳等,可是,除了數學,其他都是沒學兩天就堅持不住了。瑤瑤3歲那年,媽媽給她報了民族舞蹈。剛進教室時,瑤瑤興奮不已,在舞蹈室里前仰後翻地折騰了半天,老師的訓練口令一概不聽。最後,老師覺得沒法教,勸她把瑤瑤領了回去。後來,瑤瑤又去學鋼琴,但每到上課前她都煩躁不安,總會找茬兒表達自己的不滿。如今,上萬元的鋼琴成了家裡的擺設。有人聽說瑤瑤學過圍棋,想跟她對弈消遣一下,可是她卻說:「我不會!」然而,每當瑤瑤暑假回老家度假時,卻顯得十分高興。因為每到這時,她都能盡情地玩耍,可以自由支配時間,再也不用去上那討厭的輔導班了。

  在我們身邊,很多媽媽都是這樣。沒看清孩子的興趣所在,就急急忙忙把孩子送進了特長班;對孩子不觀察、不了解、不思考,僅隨著社會潮流一起向前。忙活了好多年,繳納了不少學費,可到頭來孩子依然一無所獲、一事無成,「讓孩子多見世面」也成了媽媽一廂情願的美好期盼。

  在中國,給孩子報一大堆興趣班已經成為常態,從寫作到技能,從藝術到體育,幾乎無所不包。在西方,媽媽則會根據孩子的成長階段,鼓勵孩子學習不同的課程,讓他們通過自己的體驗,發現並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不同的孩子性情千差萬別,興趣更是各不相同,因此培養孩子特長,一定要從興趣出發;趨之若鶩、盲目跟風,只能起到反作用,引發孩子的對抗和逆反,不利於孩子將來接受正規的學校教育。

  孩子是先有興趣,再激發出學習知識的動力。沒有興趣,就先去發現興趣,之後再學習知識也不遲。

  每個孩子都在某一領域具有個人優勢,這一點,科學都已經印證過。讓孩子從事他所擅長的,效果往往會事半功倍,也更容易做出成就,從而產生自信心和成就感。所以,在給孩子規劃人生時,首先應充分尊重孩子的興趣,引導孩子搞清楚自己喜歡做什麼。畢竟,世界上的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關鍵看你如何看待它們。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