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他思考而不是告訴他答案
2024-10-13 04:12:00
作者: 李英
在與孩子討論問題時,不要急於說「這很好」或「非常正確」這些話,口頭讚揚固然可以起到激勵作用,但在對知識的探索過程中,表揚過早會讓孩子覺得已經解決了問題,不用再做進一步的思考了;如果你說「這真是太有趣了!」或者「我怎麼沒有想到呀!」等話就能引導孩子對問題不斷深入思考。不要過早告訴孩子結果,要讓孩子在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中認識什麼是對與錯。
4歲的薩拉正在讀幼兒園,有一次上益智課,老師拿出一個三角形的紙板說道:「小朋友們,這是一個三角形,如果我用剪刀剪掉了1個角,那麼它還剩下幾個角呢?」
有的孩子說剩2個角,有的說剩4個角,爭論非常激烈。薩拉卻說還是3個角。
最後老師說剩4個角是對的,薩拉很悵然,他有些不服氣,似乎很委屈。放學回到家後,薩拉馬上將這個問題說給媽媽聽,又畫出圖來給媽媽看,他把一個角沿著一邊和對角去掉了一半,分成了兩個小的三角形,按照薩拉的做法確實還是3個角。他一再追問媽媽:「我這樣做難道不對嗎?」
很顯然,薩拉希望媽媽給他一個肯定的答案。可是薩拉的媽媽沒有馬上給出結論,而是鼓勵兒子再試著想想,媽媽覺得這正是培養薩拉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大好時機。薩拉在一張紙上一面畫,一面不停地說。媽媽耐心地聽著薩拉的講述,不斷地稱讚道:「你自己動腦動手畫出這麼棒的圖來,真是太不簡單了。媽媽相信,你會明白到底還剩幾個角的。」薩拉此時正咬著嘴唇認真地思考著。
不一會兒,薩拉用紙板製作了一個三角形,拿起剪刀輕輕地剪掉了其中的一個角,接著又用紙製作了一個三角形,按照他原來的「理論」把這個大三角形剪成兩個小三角形。這時,小薩拉恍然大悟,他高興地說:「媽媽,確實還剩4個角,是我錯了。要求只去掉1個角,可我不只剪去了一角,還剪去了另外一個角的一半。」這時候薩拉的媽媽抱起了兒子,在他的額頭上親了一下,微笑著說:「對呀,這是薩拉自己想出來的。」母親為薩拉的成長而高興,為他追求真理的那份執著而欣慰。
讓孩子獨立思考相當重要。主要是讓孩子在思考的過程中發現自我、完善自我,培養自己良好的性格特點。如果薩拉的媽媽當時回答了薩拉提出的問題,他也不可能去獨立思考,而問題解決後的喜悅之情也一定會大打折扣。從這個意義上講,薩拉的母親稱得上是一位了不起的心理學家和偉大的教育家。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經常給孩子提出一些問題,然後和孩子一起進行討論,耐心地向孩子解釋,引導孩子去思考,讓孩子的大腦經常處於活躍狀態,這樣有助於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前提條件是父母提出的問題一定要有吸引力,這樣才會激發起孩子為找到問題的答案而不斷思考的熱情。
菲密出生在美國的明尼蘇達州,她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女孩子,從小學到高中她的各科成績總是在班級中遙遙領先,高中畢業後菲密順利地升入了哈佛大學。她之所以能取得現在的成績,主要是因為她的爺爺對她的教育。菲密的爺爺退休前是一位小學教師,爺爺為了引導菲密思考,將自己扮成了「蜘蛛俠」,「蜘蛛俠」遇到了菲密,就會問很多的問題,比如:「為什麼天上會下雨,還會下雪?」「湖裡的水為什麼時間長了就會慢慢變少?」在這樣的提問情境中,菲密學到了很多知識,也學會了思考。
後來,菲密在爺爺的帶領下來到了博物館,爺爺仍然是用提問的方式來引導孩子對博物館產生興趣。對於菲密沒有理解的問題,爺爺總是讓她先閱讀相關的資料,再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她一起討論。爺爺的提問和討論激發了她的學習熱情,使她對百科全書上的自然科學和地理知識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菲密說過,她要感謝他的爺爺,是爺爺的教導讓菲密學會了獨立思考問題。問題的結果固然重要,但思考的過程更是重中之重。在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時,父母要善於提出開放性的題目,比如「我們的手有什麼用途」等,還可以問他遇到突發事件怎麼辦,如「房間裡起了大火應該怎麼逃生」等一系列的問題來引導孩子們思考。
哈佛的一位心理學家認為:靠積極的思考得來的知識才是真正的知識,社會變化越快,越需要積極的獨立思考能力。父母應當引導孩子從全面和新穎的角度思考問題,讓孩子勇於突破常規的思路,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
民間流傳著一句俗語叫作:借來的火照不亮自己的心靈。也就是說,只有通過自己獨立思考解決的問題,才是自己的經驗,才會讓自己受用終生。能提出問題的孩子是智商高的孩子,一定要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對於一些他可能懂得的見解、觀點,也要教導他決不盲從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