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榮譽就上,見責任就讓
2024-10-08 15:02:28
作者: 金文
這是一個要負責的新時代,這個時代不是逃避責任,而是擁抱責任!
人們往往喜歡邀功,卻不願為自己的失職承擔責任,甚至為了逃避責任,還會費盡心機地編造種種藉口。如果工作進展得不順利,那肯定是老闆的問題;如果家人相處不和諧,那一定是對方的錯;如果歷史課得了個D,那肯定是因為老師不喜歡我。
在工作中,我們經常能聽到各種各樣的藉口:
「那個客戶太挑剔了,我無法滿足他。」
「我可以早到的,如果不是下雨。」
「我沒學過。」
「我沒有足夠的時間。」
「我沒有那麼多精力。」
「我沒辦法這麼做。」
我們還經常會聽到有人問:「這是誰的錯?」你會看到許多人在抵賴狡辯,或者為了推卸責任而指責別人。
歸納起來,我們經常聽到的藉口主要有以下五種表現形式:
第一,「他們在做決定時根本沒有徵求過我的意見,所以這不應當是我的責任」。
許多藉口總是把「不」「不是」「沒有」與「我」緊密聯繫在一起,其潛台詞就是「這事與我無關」,不願承擔責任,把本應自己承擔的責任推卸給別人。
在一個團隊中,是不應該有「我」與「別人」的區別的。一個沒有責任感的員工,不可能獲得同事的信任和支持,也不可能獲得上司的信賴和尊重。如果人人都尋找藉口,無形中會提高溝通成本,削弱團隊協調作戰的能力。
第二,「這幾個星期我很忙,我儘快做」。
找藉口的一個直接後果就是容易讓人養成拖延的壞習慣。如果細心觀察,我們會發現每個公司里都存在著這樣的員工:他們每天看起來忙忙碌碌,似乎是盡職盡責了,但他們把本應一個小時完成的工作變得需要半天的時間甚至更多。因為工作對於他們而言,只是一個接一個的任務。他們尋找各種各樣的藉口,拖延逃避。
第三,「我們以前從沒那麼做過」,或「這不是我們這裡的做事方式」。
尋找藉口的人都是因循守舊的人,他們缺乏創新精神和自動自發工作的能力。因此,期望他們在工作中做出創造性的成績是徒勞的。藉口會讓他們躺在以前的經驗、規則和思維慣性上舒服地睡大覺。
第四,「我從沒受過適當的培訓來幹這項工作」。
這其實是為自己因能力或經驗不足而造成的失誤尋找藉口,這樣做顯然是非常不明智的。藉口只能讓人逃避一時,卻不可能讓人如意一世。沒有誰天生就能力非凡,正確的態度是正視現實,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去努力學習、不斷進取。
第五,「我們從沒想過要趕上競爭對手,在許多方面,人家超出我們一大截」。
避免或逃脫責罰是人類的一種強烈本能。多數人在「有利」與「不利」兩種形勢的抉擇中都會選擇趨吉避凶。通過各種「免罪」行為,人們可以暫時逃脫責罰,保持良好的自身形象。但如果只願意接受表揚而不願意承擔責任,那麼你永遠也別指望錯誤能得到糾正。
推卸責任的一個潛在心理意識是,看不見自己的問題。知天知地知彼易,知己難,一個人可能知道除自己以外的任何事情,就是做不到自知。
如果那些一天到晚總想著如何欺瞞的人肯將一半精力用到正途上,他們一定可以取得卓越的成就。如果你善於尋找藉口,那麼試著將找藉口的創造力用於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情形也許會大為不同。
那些實現自己的目標、取得成功的人,並非有超凡的能力,而是有超凡的心態。他們能積極抓住機遇、創造機遇,而不是一遭遇困境就退避三舍、尋找藉口。我們必須停止把問題歸咎於他人和周圍的環境,應當勇於承擔自己的責任。一旦自己做出選擇,就必須盡最大努力把事情做好,一切後果自己承擔,決不找藉口,不推卸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