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在外打拼,如何彌補對留守兒童的虧欠 留守兒童心理的傷和痛
2024-10-08 14:43:36
作者: 寧十一
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還在嗷嗷待哺時,父母就遠離家鄉,到遙遠的城裡謀生餬口。很多時候,他們只能從電話中或者偶爾寄來的匯款單中,才能感覺到父母的存在。當別的孩子享受幸福童年的時候,他們被留在鄉下,像荒草一樣孤獨地生長。這群孩子有一個令人酸楚的名字:留守兒童。
黃驥導演的《笨鳥》和《雞蛋和石頭》兩部電影,講的都是彷徨又迷茫的留守少女在孤獨中撕裂成長的故事。而作為導演的黃驥說起自己的留守童年,也是一段孤獨而無助的日子。「每天晚上都哭,哭著哭著就睡著了」,由此她的心中也滋生了一種怨恨。
等到寒暑假,黃驥有機會去看父母,卻經常和媽媽吵架或打架。「有一次她打我,她頭髮很長,我就抓她頭髮,她打我屁股,我就咬了她大腿。」黃驥說,她以這種方式發泄自己的不滿,但是並沒有引起媽媽的更多關心。
回憶起自己的整個青春,黃驥都感到壓抑、自卑。她覺得自己就像一隻笨鳥。「長得又不好看,脾氣性格又不好,還不懂跟人交往。」黃驥說,「在我最需要她的時候,她沒有陪在我身邊,一直都忙於去工作、去賺錢。」大學畢業後很長時間,黃驥對母親的怨恨都無法釋懷,直到拍完《雞蛋和石頭》,她自己的女兒出生後才開始慢慢化解。
沒有父母陪伴的留守兒童往往內心封閉,情感冷漠。一個匿名網友曾在知乎上發起一個提問:「曾經的留守兒童長大後是個什麼狀態?」帖子一經發表快速發酵,近400人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他們說現在的自己「敏感、自卑、缺乏安全感……」還有人回覆說:「從小爸媽不在身邊,長大後受不了任何人瞧不起我,不管是真瞧不起我,還是我認為的瞧不起我……不讓任何人介入我的生活,除了自己,覺得所有人都靠不住。」從中,我們能感受到他們的自卑和脆弱的自尊。
《傷村:中國農村留守兒童憂思錄》描述的很多場面,讓人實在不忍心看,或者說不知道如何去面對那些可憐的孩子。其簡介中說,平均每四個農村兒童中就有一個留守兒童。幼小無助的他們因為缺少愛,變得性格孤僻怪異,或抑鬱悲觀,或自怨自艾,或自暴自棄。因為缺少父母的管教,荒廢了學業,墮落沉淪,違法犯罪,或者遭受不該發生的意外傷害,甚至死亡。他們的痛,痛在每一個將孩子留在老家的父母心裡。
有人說,自己從不敢奢望愛情,像顧城的詩中所寫:「為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也有人說,短暫的幾個男友都是自己提出分手,因為想要避免被拋棄,就先去拋棄別人。還有人說,我雖然開跑車住豪宅,但因為涉及性格問題,一直沒女朋友。留守兒童很難有朋友,也很難找到合適的對象,因為他太需要別人的肯定了,不管是友情還是愛情都會用力過猛。
心理學家分析,很多留守兒童在男女關係上,要麼是高貴冷艷彆扭,要麼就是混亂。這源於安全感的極度缺失,實際上是他們的一種自我保護。
留守兒童長大後不僅難以應付自己的感情問題,而且一般和父母的關係也很疏離,甚至冷漠。
知名教育家尹建莉在《最美的教育最簡單》中,曾講述過這樣一個故事。尹建莉的一位好友,在1歲半時被送回老家由奶奶撫養。當時交通還不是很方便,況且這位好友的父母工作也比較忙,再加上弟弟妹妹相繼出生,尹建莉的這位好友直到4歲才再次見到自己的父母。
父母在她眼裡完全是陌生人,別人讓她喊爸爸媽媽,她很想喊,可是喊不出來,為此她遭到了批評。後來,父母準備把她接到身邊。當她知道這件事時,內心的恐懼大過興奮。為了見到父母時能叫出「爸爸媽媽」,當時才6歲的她,居然獨自藏到一個沒人的地方悄悄練習「爸爸媽媽」的發音,尤其是「媽媽」這個音。她告訴尹建莉,自己的父母是有文化很善良的人,他們也想努力愛她,彼此都做了最大的努力。
她後來克服了心理障礙,終於學會了喊爸爸媽媽,但和父母的隔閡卻一生也不能消除。她對尹建莉說:「我和父母之間永遠也不可能有弟弟妹妹和父母間那種貼心貼肺的感覺,我永遠覺得自己是個孤兒。」
如今,很多農村家庭的現狀都是:父母外出務工,家裡一棟空房子,剩下老人、孩子和一條狗。原本,父母出去工作是為了讓家裡生活得更好,不想讓孩子以後和自己一樣,要麼守著幾畝田,要麼在外面闖蕩打工。可是父母不在,孩子的教育沒人管,如果以後孩子沒文化,那結果還不是得跟父母所擔心的一樣?
作為留守兒童的父母,當你們被生活所迫,被經濟所困,不能陪在孩子身邊看著他成長時,可曾想過:沒有爸爸媽媽的陪伴,讓孩子成為留守兒童,將會對孩子的性格、心理,甚至一生產生多麼深遠的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