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父親的格局,母親的情緒,決定孩子的未來.2> 不是孩子不優秀,而是父母太苛求

不是孩子不優秀,而是父母太苛求

2024-10-08 14:43:17 作者: 寧十一

  知名兒童教育專家小巫根據自己的育兒經歷出版了兩冊很暢銷的圖書,之後就有人跟她反映:「你怎麼把Sam(小巫兒子)誇得跟朵花似的,好像Sam渾身上下只有優點沒有缺點!」

  對此,小巫特地發了一篇博文,她這樣寫道:「在我看來,Sam的確只有優點沒有缺點啊!」小巫說她常常在一些育兒論壇上看到很多「我怎樣才能糾正孩子的某某缺點」之類的問題,她就在想:這些媽媽們對自己的孩子太苛求了,孜孜不倦地追求「完美的孩子」,結果卻往往竹籃打水一場空。

  如果我們抱著打造十全十美的孩子的目的,苛求孩子每樣事情都做到最好,結果打造出來的只能是沒有內驅力、沒有生命力的機器。孩子如同一棵正在成長的小樹,如果對小樹的枝葉修剪過度,小樹就會枯萎。只有給小樹一些自由的空間,它才能長成參天大樹。現代著名詩人柳亞子曾說:「近世對於兒童教育最偉大的人物,我第一個推崇魯迅先生。」

  魯迅的兒子周海嬰在《魯迅與我七十年》中寫道:曾有許多人問過我,父親是否像三味書屋裡的壽老師那樣對我教育的?比如在家吃「偏飯」,搞各種形式的單獨授課,親自每天檢查督促作業,詢問考試成績;還另請家庭教師,輔導我練書法、學樂器;或在寫作、待客之餘,給我講唐詩宋詞、童話典故之類,以啟迪我的智慧。總之,凡是當今父母們想得到的種種教子之方,都想在我這裡得到印證。我的答覆卻每每使對方失望。因為父親對我的教育,就是母親在《魯迅先生與海嬰》里講到的那樣,「順其自然,極力不多給他打擊,甚或不願拂逆他的喜愛,除非在極不能容忍,極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內」。

  1936年9月5日,魯迅臨去世時留下了一個著名的遺言,就是收在《且介亭雜文末篇》中叫《死》的那篇文章。對於兒子的未來,他寫道:「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這更加體現了魯迅對兒子不苛求、順其自然的態度。

  有人反駁,在這個複雜的社會,教育孩子能順其自然嗎?這裡說的順其自然不是放羊式教育,任憑他四仰八叉地胡亂生長,而是順應孩子的天性,不苛求孩子成為那鳳毛麟角的1%。

  德國人盧安克寫了一本書叫《與孩子的天性合作》,其實他本人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1968年9月,盧安克出生在德國漢堡。小時候,他與雙胞胎哥哥性格孤僻,不管別的小孩怎麼欺負,他們都不反抗。

  為了兩個孩子,他們45歲的父親放棄了收入優厚的工程師工作,到一所華德福學校當老師,然後用華德福的理念教育孩子。盧安克被父母送進一所不用考試的學校,課本都是孩子自己寫的。他說:「我的父母和老師沒有把我當成傻瓜,沒有讓我做那種考傻瓜的練習題,比如說『用直線把詞語連接起來』。這種練習只是把一個人有創造能力的思維變得標準化。第二個原因是,我的父母和老師沒有把我當成聰明人,沒有過早地開發我的智力。」

  後來,盧安克參加中考,外語不及格,就去一家小帆船工廠做學徒,自己設計帆船,參加國際帆船比賽。再後來,他通過展示自己的設計品打動教授——不是高考,進入了漢堡美術學院。

  畢業後,他不想為了工作賺錢而失去自由,就隨著興趣漂流,來到中國的偏遠山區。很多人都搞不懂盧安克為什麼不賺錢不結婚,盧安克的父母卻選擇理解他、支持他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同樣的,他的哥哥、妹妹都在從事自己喜歡的類似於志願者的工作,在家人眼裡,盧安克根本就不是失敗者。當然,最重要的是盧安克認為自己在從事自己喜歡且能讓自己更自由、更快樂的事情,而這恰恰是生命價值最大化的體現。

  

  也許我們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成為盧安克,但我們難道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發自內心的快樂嗎?我們首先應該讓孩子成人,然後才是成才,讓孩子快樂地生活才是給他真正意義上的愛!

  父母應當給孩子適當的自由時間和空間,讓他去做他喜歡的事情。並且不要對孩子期望過高,不要對孩子的成績太過苛求,應根據孩子自身的能力和興趣有針對性的引導和培養他。

  可是,中國父母最難接受的,也最不願意承認的一個事實是,自己的孩子很大概率上會是一個極平凡、極普通的人。他們總是抱著無限希望,創造各種條件,想把孩子培養成世俗意義上的「大人物」,最好是受萬人敬仰的那種。

  因此,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苛求孩子門門功課爭先,樣樣都拿第一,在中國是很常見的一種現象。雖然這都是出自父母對孩子強烈的愛,可以理解,但是給孩子提出過高的標準,讓孩子覺得目標可望而不可即,就會導致孩子喪失信心和勇氣,逐漸產生自卑,甚至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反正我也達不到你的標準,那我還不做了!

  不要迷戀龍鳳,那只是個傳說!對於大多數父母來說,培養孩子的過程就是慢慢接納的過程,慢慢接納自己就是平凡的父母,也慢慢接納孩子就是個平凡的人。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