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說「別人家的孩子」,你也不是「別人家的媽媽」
2024-10-08 14:42:39
作者: 寧十一
當我們指責自己的孩子比不上別人家的孩子時,是不是想過自己和別人家的媽媽也存在差距呢?
這不,一個媽媽再一次對孩子說:「你看看隔壁誰誰誰,都沒有報英語班,每一次英語都是100分。你呢,上著英語班,就考95分?」孩子忍不住,霸氣回懟:「我不是別人家的小孩,你還不是別人家的媽媽呢!」媽媽氣得火冒三丈,卻又無從反駁。
媽媽動不動就拿別人家的孩子和自家孩子對比,目的無非是想激勵孩子,讓孩子變得和別人家一樣好。這源自媽媽內心的欲望:看到別人家的孩子那麼優秀,就期待自家的孩子也要做到,否則就預示著自己養的孩子沒用,或者說自己教育是失敗的。相比於自己的期待,媽媽已經顧不上關注孩子的個人感受,結果卻深深傷害了孩子而不自知。
在《少年說》節目裡,有一個小姑娘叫袁璟頤。她的閨蜜是學霸,每次都是全校第一。她的媽媽就經常對她說:「你看你成績那麼差,人家考全校第一,她怎麼會願意跟你交朋友?」
袁璟頤非常難過,在台上哭著對媽媽說:「孩子不是只有別人家的好,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為什麼你不看一下?」
本章節來源於𝖻𝖺𝗇𝗑𝗂𝖺𝖻𝖺.𝖼𝗈𝗆
簡·尼爾森在《正面管教》一書中說:大多數父母雖然知道拿別人家的孩子與自己的孩子比較是不明智的行為,但他們仍然會忍不住去比較,即便不公開比較,也會默默地比較。
比較涉及的範圍非常廣,從成績到練琴,從身高到胖瘦,從脾氣到愛好,乃至於吃飯是不是挑食、見人是不是打招呼,簡直無所不比。
這就是心理學上的「負性攀比」,指那些消極的、伴隨有情緒性心理障礙的比較,會使人陷入思維死角,產生巨大的精神壓力和極端的自我肯定或者否定。這種比較,有毒。
電視劇《小歡喜》中,「學渣」方一凡好不容易擺脫了年級倒數第一,考到年級倒數二十左右,但媽媽對他的排名依然很不滿,母子二人在大庭廣眾下發生爭執。方一凡氣媽媽永遠都看不到自己的好,也看不到自己的進步,還總拿自己和別人比。一氣之下,他乾脆破罐破摔,從今天開始不學了,大學也不考了。
孩子最在乎的莫過於媽媽對自己的感受和看法,當媽媽總是數落孩子這也不如別人,那也不如別人,孩子內心就會生出一種巨大的無能感。他們會因此否定自己的能力,像一個蹲在角落裡被遺棄的孩子,內心充滿深深的無助和自卑,滿腦子都是放棄的念頭。
另外,當媽媽總是欣賞、肯定、羨慕別人家的孩子,而對自己的孩子處處不滿、否定和打擊,孩子就會認為只有自己變成了別人家的孩子才能獲得媽媽的愛。如此一來,孩子就會特別在乎別人的看法和評價,在做事的過程中完全屏蔽掉自己的主觀感受,完全以外界的標準來驅使自己,在心理學上這被稱為「與自己失去了聯結」。
這些孩子長大後,無論是在工作的抉擇還是生活的喜好上,抑或是人際關係的應對以及婚戀伴侶的選擇上,都很容易陷入迷茫,不知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所以,媽媽們,請換位思考。你的丈夫總拿你和其他女人比較。「你看看人家某某的妻子,做的飯菜比飯店的還好吃。」「你看看某某的妻子,多會穿衣打扮。」「你看看某某的妻子,把兩個孩子教育得多有禮貌,見面就打招呼。」……你會不會因為這些話而努力去學習做一個更好的妻子?肯定不會,因為你內心想的是:「有本事你找她去啊!」「你覺得她好,你去和她過啊!」性子烈一點的,恐怕當場就要跳起來:「我就這樣,你愛過不過!」
所以,不要再做這種無意義的對比,這是對孩子的不尊重。印度有句俗語:「玫瑰就是玫瑰,蓮花就是蓮花,只去看,不要去比較。」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優勢,這是上天賜予他的禮物,關鍵是這些「彩蛋」能否被發現。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會多出一批好學生。」與其拿別人家孩子的優點與自己家孩子的缺點比,不如尊重差異,然後在孩子原有的基礎上幫助他進步。
如果真想通過比較激勵孩子的上進心,就引導孩子「自己跟自己比」「今天跟昨天比」「這次跟上次比」。
江蘇一位父親說,他兒子以前考0分,現在考了7分,要慶祝一下,所以他花1000多元買來一車煙花。父子二人站在璀璨的煙花下,臉龐被溫暖的火焰照亮,被照亮的一定還有孩子奮進的信心。不久後這位父親告訴記者,孩子最近一次考試暴漲到50分了。
哪怕是孩子取得了一丁點的進步,媽媽就給予真誠的讚美,也能幫助孩子專注於提升自己,不斷進步。
每每發現孩子不如別人,就反省自己現在的思維和行為是否能養得出「別人家的孩子」,找到「別人家的媽媽」的優點,盡力去彌補學習,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