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孩子克服學習理解困難
2024-10-08 14:08:39
作者: 曉丹
作業、答題正確與否反映了孩子對知識的理解,反映了思維的水平。理解有多種情況:一是真正地理解,本質地理解;二是表面上理解,本質卻不理解;三是模糊地理解,實際也不是很理解。後兩種情況,在小孩子中頗為常見。
例如,學過「祖國」一詞,他們能用「祖國」造句、說話,但當問他們「日本的小孩子的祖國是哪裡?」有的孩子回答是「美國」「英國」,還有的回答是「中國」。這表明他們對「祖國」一詞的本質含義沒有理解。
小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常存在以下幾方面的理解問題:
1.知識理解混亂。學習某種知識,孩子不自覺地將現在學的知識與以前學的知識攪和起來,視二者為一。
比如,學習「潰不成軍」這個成語,兒童很容易想到「潰散」「打敗仗」,這些知識在腦中纏繞成團。你叫他們形容敵人的大部隊被我軍打敗、狼狽逃竄的情景,他們便能正確用上「潰不成軍」的成語。可是,當他們作文中寫敵方三個特工人員被我軍打跑的情形,卻寫成「這三個敵人被我軍打得潰不成軍」。可見,他們對「潰不成軍」並沒真正地理解。
2.消極的思維定式。思維定式是指由於先前的活動而造成的一種心理準備狀態。這使人以比較固定的思路去認識事物,從而容易走向死胡同。
比如,孩子學了「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用加法」這部分知識,思維易形成「多」和「加」相聯繫的定式。遇到「求8比2多多少」這類題目,他們可能用「8+2」去做。
3.表象的概括。表象的概括僅揭示事物外部聯繫、外部特點;抽象的概括方能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小學兒童經常運用的是表象的概括,從而出現許多概括錯誤的問題。
心理學家曾用畫有「人」「馬」「車」「虎」的圖在兒童中做實驗,要求兒童取出一張和其他三張不屬於一類的圖畫。結果發現,小學兒童有不少能正確取出「車」,但即使挑出「車」的,他們的根據卻是「人、馬、虎,都有頭,有身子,有腳。車沒有」。很顯然,他們的概括停留於表象概括的水平。
4.直接的理解。直接的理解是不經過間接的思想過程直接實現的理解。小學的有些知識通過直接理解即可掌握,因而處於低層次理解水平的兒童也能做對作業、答對問題。
比如,他們通過經驗,能較快理解「水」有液態的、固態的、氣態的。固態的水是冰,液態的水即平時見到的自來水,氣態的像平時見到的蒸汽。完成與此有關的作業,他們回答得很正確。可是,你若問「地上的水和空中的雨有什麼關係?」他們很可能就回答不出來了。因為前者只要求直接理解,而後者要求間接理解。
那麼,怎樣才能洞察孩子的作業、答題「正確」後面的「錯誤」呢?可通過下面的方法:
1.變式提問法。變式就是圍繞一個中心變換各種形式,使本質特徵保持不變,非本質特徵經常變化。
如,孩子學了「果實」一詞,如果孩子認為「只有能生吃的才是果實」,這就說明他的理解是錯的。可以問他:「蘋果是不是果實?」「棉籽是不是果實?……花生是不是果實?」這樣孩子就知道了果實的本質,並非只有能吃的才是果實。
2.深究理由法。孩子做對作業、答對問題,不僅要他說出為什麼這樣做、這樣回答,還要他說出自己是如何思考的。如果只是做對、答對而不能說出理由,可能是表面地理解、模糊地理解。如果不能說出自己的思路,則反映出自我檢查的思維能力還比較缺乏。
3.故設矛盾法。孩子做對作業、答對題目之後,不要急於表態,可以故設矛盾:「你為什麼不那樣做呢?」「那樣做是否也可以呢?」真正掌握知識的孩子不會被矛盾所干擾;沒有真正理解知識的孩子則可能不知所措,為矛盾所左右。
4.生活情境測試法。對孩子學習的內容,不從作業或答題中去看,而是結合生活實際的某些相關現象讓他們來分析,以測試他們的理解程度是否深刻,抽象概括能力發展得怎樣,是否經常受定式的影響等等。
通過這些辦法,可以很好地幫孩子克服學習上的理解困難問題,從而更好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