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孩子確定一個理想

2024-10-08 14:08:26 作者: 曉丹

  美國第16屆總統林肯說過:「噴泉的高度不會超過它的源頭;一個人的事業也是這樣,他的成就絕不會超過自己的信念。」這是因為越是遠大、崇高的理想,越能激勵人的鬥志,越能使人執著地追求,做出不平凡的成就。對孩子來說,確定自己的理想,對於增加學習動力,克服厭學情緒有重要作用。

  實際上幾乎所有的人在孩提時都有美好的理想,當你去問上小學的中國孩子,不少孩子希望將來能成為科學家。但歐美國家的小學生常常會說自己的理想就是當商店售貨員、街頭藝人、人體模特、火車司機等。孩子的理想沒有好壞,只有適不適合,孩子喜不喜歡,不應該以大人的標準要求孩子。

  「小A,你的成績在班上數一數二,將來考重點高中、上大學,很容易,而你卻只想讀一所中專學校,做個水管修理工,這不是浪費人才嗎……」這是初三畢業班的幾位教師教育小A同學的一幕。

  而此時,小A同學孤立無援,任由老師們責難、告誡,只能淡淡地回答:「考中專學校有什麼不好?我想學一門專業技術,做一個像徐虎那樣的人。政治老師也說過,職業沒有高低貴賤,沒有等級差別……」

  

  原來,離中考只有幾個月了,為了激勵孩子奮發向上,讓他們珍惜時間、力爭考上重點高中,該班班主任利用班會進行動員,為了進一步了解孩子的思想動態,還發放了調查問卷:中考填志願時你最想填什麼學校?將來你最想從事什麼職業?沒想到小A同學如此「不求上進」,令老師們大失所望,於是他們決定緊急動員。

  誠然,「志當存高遠」,「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理想是一個人奮鬥的指路明燈,沒有遠大的理想將會使人渾渾噩噩,得過且過,到頭來一事無成。然而,是不是非得要考重點高中、上大學,才算是崇高的理想呢?

  職業沒有高低貴賤,各種正當的職業都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都需要有人做。「行行出狀元」,各個領域、各個行業都可以出人才,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同樣可以有所作為。然而,由於世俗的偏見,加上學校教育不適當的引導,在人們的潛意識中,往往認為只有讀重點高中、上大學,將來才能「出人頭地」,才是孩子應該樹立的目標。一旦孩子的想法與這種價值觀有悖,便會被指責為沒有上進心。這種做法往往會影響孩子的學習積極性,甚至產生牴觸、厭學的情緒。

  作為家長如何使孩子鼓起理想的風帆呢?

  首先,應抓好對孩子的理想教育。在孩子生命的早晨,給孩子的心田播下理想的種子,是每個做父母的責任。

  其次,應注意到,理想既是分層次的,又是具體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美好的理想。至於孩子將來幹什麼,家長當然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特長及家庭情況,及早進行定向培養,但這並不是最重要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孩子即使考不上大學,也會有許多出路。

  「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以高翔」,應該是每一個青少年的正確選擇。孟子說「人皆可以為堯舜」,只要早立大志,從現在踏踏實實地做起,人人都能成為可造之才。要讓孩子永遠記住,人生是海洋,理想是燈塔,有遠大理想的光芒照射,才不會在暴風雨中迷失方向。

  再次,要避免把自己的理想強加給孩子。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些家長往往自覺或不自覺地用自己的意願取代了孩子的意願,在「自己理想中的孩子」與「孩子的理想」之間畫上了等號。

  僅從家長的主觀願望出發,不考慮孩子的個性、興趣、愛好和特長,這種家庭教育無異於「強加」,無異於一種沒有對象的教育,必定不會有好的結果。

  如果孩子的志趣本在此,而家長硬要其樂彼,孩子不僅不會把這種學習當作一種樂趣,反而會形成一種思想壓力,產生厭倦情緒。這既扭曲了孩子的興趣,還會抑制孩子思維的正常發育。

  理想是醫治厭學的靈藥,是孩子發奮學習的動力源泉,家長在強調孩子知識教育的同時,也要注意孩子的理想教育,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