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永遠是打開心扉最好的「鑰匙」
2024-10-08 13:55:51
作者: 曉平
很多家長會抱怨,自己與孩子之間有代溝,孩子有什麼心裡話,都不願意向自己傾訴。那麼,你是否檢討過自己,你給予孩子尊重了嗎?
想一想,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你是否總是粗暴地對他大吼大叫?在他們犯錯想要為自己辯解的時候,你是否總是打斷?在他們說出自己的想法時,你是否總是否定,對他們施展霸權主義?其實,這樣的行為都是不尊重孩子的行為。當孩子感受不到尊重,自然會心灰意冷,想要逃離父母。
不只是孩子,任何人感受不到被他人尊重時,都會產生壓抑的情緒。所以,當不尊重自己的人和自己說話時,我們的內心是非常排斥的,更別說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聆聽對方的建議。同樣,當我們的孩子感受不到父母對他的尊重時,他也會心生抗拒,將自己的心門牢牢鎖住,即不讓自己內心的想法向外流露,也不讓父母正確的教導進入。
可見,一旦孩子將自己封鎖住,再好的教育都是無用功。更重要的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不尊重會令他們變得很糟糕,未來變得很暗淡。
本書首發𝒃𝒂𝒏𝒙𝒊𝒂𝒃𝒂.𝒄𝒐𝒎,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戀戀曾經是個樂觀開朗的小女孩,因為她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然而,在她7歲的時候,這個家庭出現了裂痕,她的爸爸媽媽離婚了,而她跟隨媽媽生活。僅僅跟媽媽生活了1年,她的樂觀開朗逐漸被孤僻內向所取代。
在沒有離婚之前,戀戀媽媽的性格很好,每次戀戀犯錯的時候,她都會溫柔地教育她,鼓勵她,但離婚之後,戀戀的媽媽性格大變,不管戀戀犯了什麼錯,她都是大聲地批評她,指責她,從不給她辯解的機會。
譬如,戀戀上小學後,總是跟不上學習進度,每一次的考試成績都排在班級的中下游。戀戀媽媽拿到戀戀考的試卷後,她不會先看一看戀戀做錯的地方,不找一找戀戀的薄弱區,而是大聲地指責,她會說一些「你怎麼那麼笨」「我怎麼會有你這麼笨的孩子」等等。每當媽媽說完,戀戀就會低下頭。
在媽媽的責罵下,戀戀將所有的心思都花在了學習上,哪怕是上小學,她也每天看書到很晚。不過更多的時候,她只會越看越頭暈,越看越不懂。在下一次考試時,她叮囑自己一定要好好考,但事與願違,一些平時根本不會出錯的題因為緊張,硬是做錯了。就這樣,媽媽因為戀戀的成績,循環往復的責罵她,而戀戀也仿佛被魔咒困住了一般。
再譬如,戀戀特別喜歡畫畫,戀戀媽媽就將她送去了繪畫特長班。只不過戀戀的繪畫天賦並不高,畫出來的畫遠比班裡的其他小朋友差。每次媽媽看完戀戀的畫後,都會忍不住搖頭,這令戀戀備受打擊,也下定決心一定要畫好畫。
某天,戀戀收拾好繪畫工具,準備去繪畫班。不過,媽媽卻喊住了她。媽媽說不用帶畫具了。戀戀好奇地問為什麼。媽媽說她已經幫她退掉了繪畫班,改學舞蹈。媽媽的私自決定令戀戀非常生氣,她質問媽媽為什麼不詢問她的意見。媽媽回答說:「戀戀,你根本不是畫畫的料,學習繪畫只會浪費時間、精力和金錢,我看你身體柔韌度挺好的,一定能學好舞蹈。」
因為媽媽的不尊重,讓戀戀日漸沉默,性格也變得孤僻而內向。
父母對孩子不尊重具體會給孩子帶來哪些不好的影響呢?作為父母的你,不妨回憶一下,在孩子做某件事情時,如果你過於批評或責罵孩子,孩子會不會沉默不語?哪怕這件事他明明能夠做好,也會因為父母的不尊重而質疑自己。所以,長此以往,孩子就會失去自信,自暴自棄等等。而這些惡果,其實都是父母的不尊重造成的。
教育孩子不是一場戰爭,不應該存在硝煙。每個孩子都是獨立存在的個體,他們需要被尊重。而尊重,永遠是打開孩子心扉最好的鑰匙。那麼,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父母要懂得尊重的含義。我們不妨問一下自己,在你的心裡,你將孩子當成了什麼?是自己的私人物品,還是一個獨立存在的個體?如果是前者,那麼你永遠都學不會尊重孩子。
父母需要明白,孩子雖然是我們生命的延續,但也是一個獨立存在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選擇,而他們終有一天會像雄鷹一樣,獨自翱翔在廣闊的天空中。所以,想要做到尊重孩子,就要先認識到——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如此,我們才會主動地給孩子自由,給予孩子選擇的權利,聆聽孩子的想法等等,而這些都是尊重孩子的表現方式。
其次,父母要對孩子有同理心。什麼是同理心?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它是一種與他人一起感受的能力。父母要尊重孩子,就要對孩子產生同理心,因為當感知到孩子的想法與感受時,才能說出尊重孩子的話,做出尊重孩子的行為。
著名作家紀伯倫曾經說過:「你的孩子其實並不是你的孩子。」每個孩子的所屬權是他們自己,並不是作為父母的我們。學會尊重孩子,才是最春風化雨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