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舒適區:青春是用來奮鬥的,不是用來享受的
2024-10-08 13:51:22
作者: 靜文
你是否在公眾場合見到過寫著:「小心!危險!」的警示牌?其實在公共場所、公路旁邊,經常會看到類似這樣的警示標語,它們被擺在那裡的目的是,時刻提醒人們要注意安全,避免潛在的危險。然而,再多的警示牌也不見得能夠讓所有人都真正警惕可能會遭遇到的危險。要知道,即使某處地方真的存在什麼危險,又或者做某件事情真的會產生嚴重的後果,也還是會有一些人心存僥倖。
這不禁讓筆者想到「溫水煮青蛙」的實驗。如果我們將青蛙放入一鍋滾燙的沸水裡,青蛙往往能迅速做出反應,及時地跳出來;但如果我們將青蛙放入盛滿溫水的鍋里,然後慢慢地加熱使水溫逐漸升高。青蛙由於沒有意識到水溫的變化,反而感覺很舒服,甚至很可能會在溫水裡進行「蛙泳」。然而,當鍋里的水溫度越升越高最終達到沸騰,青蛙想要掙脫的時候,一切都已經太遲了。最終的結果是,青蛙在沸水裡喪失了彈跳能力,最後被活活燙死!可憐的青蛙就這樣在安逸的環境中放鬆了警惕,慢慢喪失了逃生的本能,最終成為溫水煮沸後的犧牲品。
其實,「溫水煮青蛙」的現象在我們人類社會裡也不斷地重複上演著。例如,剛學會開車的新手,在開車上路時往往會小心翼翼、生怕會發生事故;而有著多年駕駛經驗的老司機,卻可能會在不經意間釀成車毀人亡的慘劇,因為開車對他們來說太熟悉了,熟悉到可能會出現的危險都被他們忽視。
再如,很多人的臥室里都有一張寬大而舒服的床,為自己量身定做,不大也不小,不管外面如何兇險、環境多麼惡劣,自己一旦躺下去,似乎就再也不想起來,生活和工作中的煩惱、憂慮、痛苦,仿佛統統都被拋到九霄雲外。這時候的自己,似乎已經感覺不到絲毫壓力。
躺在臥室溫床上的我們,睡得越舒服對我們身體越好。但如果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也「躺」在舒適的「溫床」上,麻煩可就大了。因為這意味著我們已經變成了「溫水裡的青蛙」,只有在即將被「煮熟」時才意識到危險的存在。然而到了這個時候,我們做出再多的努力,也已經是無謂的掙扎!
無論在生活里還是工作中,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舒適區」。什麼是舒適區?舒適區最早是一個心理學上的概念,這個概念與人的壓力有關。顧名思義,處於這一區域裡的時候,你會感到習慣而舒服。在這個時候,壓力其實還是有的,但我們似乎覺察不到,或者很輕鬆地就可以應付這些壓力。因此我們往往沒有強烈的改變自己的欲望,也不會主動地去付出多少努力,所有的行動都只是為了維持舒適的感覺而已。只要離開舒適區,我們就會感受到壓力,就開始面對困難,開始接觸自己並不在行的領域,開始負擔風險和危機。所以,大多數人一旦置身於舒適區後,就會把舒適區當成是自己的「安樂窩」,都不願意輕易地走出來。
然而,當一個人躺在舒適區里時間久了,麻煩就會自動找上門來。要知道,世界每天都在變化、成功規則也在發生變化,當環境發生變化後,一個人如果不能很快地適應變化,就只能被淘汰。在這個世界上,誰能更快地適應新變化,誰就能更好地生存與發展。而阻礙我們去適應新變化的,就是舒適區。
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曾經擁有過夢想,然而真正能實現自己夢想的人卻少之又少。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很多人在青春年少的時候,就開始不求上進、自甘平庸,讓自己陷入低級的舒適區里。他們一直一事無成,還整天安慰自己,認為自己只是與世無爭。他們認為平平淡淡才是真,所以年紀輕輕就選擇安逸的生活。但生活的殘酷就在於,如果你在該奮鬥的年紀選擇了安逸,將來你就會過上事事皆不如意的生活。
如果你正值青春,請一定要把你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奮鬥上;如果你已經不再年輕但依然擁有夢想,也請你為了夢想再拼搏一把!怎樣去奮鬥與拼搏呢?從逃離舒適區開始!要逃離舒適區,就必須學會「虐待自己」。怎樣才是「虐待自己」呢?我們看看富蘭克林·羅斯福是如何做的。
美國前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給世人的第一個印象是,一位殘疾人,總坐在輪椅上。其實,他並不是生來就殘疾,只是生來就體弱多病,到8歲上學時,情況比較糟糕:目光呆滯,氣息微弱,神情古怪,說話含糊不清、斷斷續續,走路時經常會跌倒……學校建議他最好回家休息,不要來上學。
少年羅斯福沒有被不幸擊敗,沒有消極退縮,也沒有維持現狀、在家休息和療養,而是積極行動起來,堅持像其他健康的孩子一樣去上課,同時努力克服身體上的困難。以他當時的體質而言,似乎不適合從事任何一項戶外運動,但羅斯福卻主動給自己「找麻煩」來「虐待自己」:跑步,划船,踢球,騎馬……經過長時間練習,他終於能正常參加每一項體育運動。在持續鍛鍊之下,他的身體開始健康起來。
他也不斷努力克服自己口才差的缺陷:每天照著鏡子練習口形,努力把每一個字都說清楚;練習假嗓子,為演講做準備。通過很長時間的努力後,他終於能在任何場合談笑自如。而對口才的苦練,也為他日後在政壇上給予了巨大的幫助,並為世人奉獻出無數膾炙人口的演講。
羅斯福在克服困難過程中所經歷的痛苦,與他「創造」困難、磨鍊自己的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作為旁觀者的我們是難以完全體會的。當他發生意外事故並因此患上了脊髓灰質炎後,終生要坐輪椅的事實絲毫沒有打擊到他的理想與信念。他還是千方百計地「折磨」自己的病體——堅持不懈地創造條件鍛鍊身體,比如做引體向上,用輪椅跑步等。政敵們常常利用他的殘疾攻擊他,但是他總能以出色的政績、卓越的口才與充沛的精力將其變成優勢,而這些都是他平時磨鍊的結果。
在競選美國總統時,他在演講中說道:「雖然我是一個行動不便的人,但我相信你們選我,並不是因為我能做前輪翻或後輪翻。我生來就是要戰勝一切困難,今天我能夠出現在這裡,就已經說明了這個問題。接下來我要做的,就是幫助你們、幫助美國克服所有困難!」在當時美國正處於經濟危機的情況下,人們選擇相信這位堅忍、樂觀、習慣於戰勝困難的人。於是,1933年羅斯福成功當選為美國第32任總統。
從小就體弱多病、後來還身患殘疾的羅斯福並沒有讓自己處於「舒適區」里,選擇「安逸生活」,而是不斷讓自己逃離舒適區,不斷給自己找事做,不斷地「虐待自己」,結果讓自己不但一次又一次地戰勝上天給予他的困難,還不斷地取得令世人矚目的成就,最後還讓自己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你對自己越苛刻,生活對你越寬容;你對自己越寬容,生活對你越苛刻。你主動逃離舒適區,就是在遠離危機;你選擇安逸,就是讓自己置身於危機之中。
如果你不希望自己的未來身陷危機之中,現在就要讓自己逃離舒適區,拒絕安逸,然後努力拼搏,不斷「虐待自己」。切記,無論你現在是20多歲還是30多歲,你最該做的事都是努力拼搏,而不是選擇安逸,躲在舒適區里不能自拔,否則,未來的你一定會厭惡現在得過且過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