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許孩子「不聽話」,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
2024-10-08 13:49:51
作者: 陳文姬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真是太不聽話了,一點都不讓人省心。」可以說,幾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對自己百依百順,甚至唯命是從,認為只有這樣的孩子才稱得上「乖孩子」。
請記住𝐛𝐚𝐧𝐱𝐢𝐚𝐛𝐚.𝐜𝐨𝐦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可是,孩子也是人,他們不是機器,即使再小的孩子,他們也有自己獨立的人格和獨立的思維方式,他們的行為是由自己的思維決定的,而不是由父母的命令決定的。假如父母一味地干涉孩子的思維,就會抑制孩子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根據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心理學專家研究表明,創造性思維活躍的孩子往往更「討人嫌」,因為他們放蕩不羈、頑皮淘氣、越矩行事,可是他們處事不固執,思維活躍。所以,從另一個方面來說,調皮搗蛋「不聽話」的孩子,比「乖孩子」更聰明。因為那些看似調皮搗蛋的行為可以使孩子的大腦得到更多的刺激,換言之,孩子可以在調皮搗蛋中激發創造性思維。
因此,父母可以適當地允許孩子不接受自己的命令,讓他們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自由發揮,這樣才有助於孩子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大多數中國父母都喜歡老實、聽話、規矩的孩子,認為孩子就應該無條件地聽從父母的命令,絕不容忍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因此,不少父母都喜歡限制孩子的思維,把孩子管得死死的。但父母不知道的是,如果一個孩子習慣於接受父母的命令,什麼事都是父母說了算,那就說明這個孩子沒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就更談不上有創造性思維了。
那麼,父母要怎樣做,才能既讓孩子聽話又保護孩子的創造力呢?
首先,要讓孩子懂得最起碼的禮貌與尊重,整天打架、滿口髒話是堅決不行的。在思維上,不要用聽話來限制孩子,要鼓勵孩子擁有自己的思想,激發孩子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其次,當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可以讓孩子以聽話為主,目的是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當孩子漸漸長大時,父母就要轉變思想,不要執著於孩子是否完全接受你的命令,而是要把握好分寸,讓孩子用自己的思維模式去生活。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能擁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和非凡的創造力,那麼就不要再強迫孩子完全接受自己的命令了,否則只會適得其反。
我們先來看一個案例。
幼兒園的老師讓每個孩子都畫出自己心中的蘋果,結果絕大多數的孩子畫的蘋果都是紅色和綠色的,只有一個孩子畫的蘋果是藍色的。但是老師並沒有當眾批評他,指責他畫的不正確,而是溫柔地看著他,對他說:「你的蘋果畫得很不錯哦!」孩子聽到老師的評價非常高興。這時,有人對老師說:「蘋果明明是紅色的,要不然就是綠色的,哪兒來的藍色蘋果,這明顯就是畫錯了。」可老師卻說:「我並不認為他畫錯了,這說明他很有想像力,不局限於固定思維是好事,也許他以後真的可以培育出藍色的蘋果也不一定呢!」
案例中,老師允許孩子畫藍色的蘋果,其實是保護了孩子的想像力。孩子從自己獨特的視角出發,能發現與別人不一樣的世界,這就是創造性思維。假如父母一直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來要求孩子、命令孩子,那麼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就會在粗暴的干涉中被扼殺。因此,父母應該允許孩子「不聽話」,多激發孩子的創造性思維,保護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性。
一般情況下,不願意接受命令的孩子,就是敢於發表不同的意見、敢於挑戰、敢於創新的人。而一切創新都是從「敢」開始的,因此在創造性思維中,敢想、敢說、敢做很重要。要知道「聽話是優點,太聽話是缺點」,雖然孩子乖一點更討人喜歡,但是往往越乖的孩子越沒有主見。所以,父母不要一味地強求孩子接受你的命令,而是要對孩子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亂」。
創造也是需要時間和空間的,假如孩子一直都活在父母的命令中,那他怎麼有機會去創造呢?所以,請多留一點時間和空間給孩子,讓他們有機會去「淘氣」、有精力去「折騰」。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不接受命令、「不聽話」的孩子其實是更獨立、更自信、更堅強的人。因此,父母要正確地看待孩子不接受命令的行為,適當地尊重孩子的想法,為孩子保留好奇心和想像力。
習慣接受命令的孩子,一直生活在父母所謂的「聽話」中,他們沒有獨立的思維,更沒有獨立的人格,從小養成了順從、聽話的習慣。即使步入社會後,也會因為習慣接受他人的命令而喪失自己的尊嚴和自信。最嚴重的是,因為從小習慣性地接受父母的命令,他們的創造性思維早就被扼殺了,而在這個日新月異、快速發展的社會裡,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沒有創新就沒有前途,那麼順從和聽話毀掉的就不僅僅是孩子的創造性了。
因此,別為了讓孩子接受你的命令,就毀了孩子的創造性,而應該允許孩子「不聽話」,充分激發孩子的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