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別替孩子走路,別給孩子挖坑> 給孩子自由發展的空間,讓孩子體會到自我成長的快樂

給孩子自由發展的空間,讓孩子體會到自我成長的快樂

2024-10-08 13:48:50 作者: 陳文姬

  中國式父母最大的特點就是,從孩子剛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就不停地替孩子設計與規劃未來。在孩子逐漸成長的過程中,不僅將孩子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的,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於孩子身上,而且還打著愛孩子的旗號,慢慢剝奪孩子的自由與快樂,忽略了孩子成長的真正需求與孩子自我成長的能力。

  說到這裡,肯定有人會問,什麼是自我成長呢?其實,自我成長的過程就是一個破繭成蝶的過程。蠶蛹不停掙扎想盡辦法褪掉身上所有青澀與醜陋的外衣,努力在陽光下抖動著自己輕盈而美麗的一雙翅膀,微微地撲閃撲閃著,為終於成蝶的那一刻,幸福地顫抖著。在旁人看來,這過程似乎艱難而又充滿險阻,可是誰又能體會到化繭成蝶那一刻的欣喜若狂呢?孩子的成長也是一樣的道理,只有完成破繭成蝶的那種歷練,才能更好地體會到成長的快樂,才能更好地接受生活的洗禮,向下一個目標繼續邁進。

  下面先來看一個案例。

  台灣著名的漫畫家蔡志忠,有一位思想非常開明的父親。從小,父親就對他的行為舉止不隨意約束,給予他自由選擇的權利。他的父親是一位民間的書法家,和大多數家庭不同的是,他的父親並沒有逼迫蔡志忠去學習書法以子承父業,而是在知曉兒子迷上了漫畫時,選擇無條件地支持。

  蔡志忠上中學後,對漫畫的喜愛簡直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他一有空就會去漫畫書店,而回到家裡,不是在看漫畫就是在不停地畫漫畫。由於對漫畫的過度痴迷,導致他的學習成績一落千丈,並且還遭到了留級的懲罰。雖然父親很生氣,還為此責備了他,但並沒有逼迫兒子放棄他所喜愛的漫畫,而是在生氣之餘採用了靜觀其變的態度。

  就在準備留級的那一年暑假,蔡志忠終於收到了台北一家漫畫出版社的盛情邀請,請他去出版社工作。臨走的前一天晚上,父親坐在客廳的藤椅上看著報紙,蔡志忠走到父親身邊說:「爸,我明天要到台北去畫漫畫。」父親頭也不抬,一邊看報一邊詢問:「找到工作了嗎?」蔡志忠回答:「找到了!」父親點點頭說:「嗯,那就去吧!」

  他的父親用一種極其平靜的態度接受了兒子放棄學業去學習漫畫的事實。後來蔡志忠參加工作後說:「父親平日對我的行為舉止觀察入微,他能猜出我去台北必定是從事我所摯愛的事業。」

  後來,《時代周刊》的記者問已是81歲高齡的蔡志忠的父親:「24年前,您怎麼就放心讓兒子離家遠走呢?」老人淡淡地回答:「對兒子的行為,雖然我平時很少過問,但其實我一直都有注意他的一切。我了解他的興趣愛好與天分,所以才會給他自由,讓他去勇敢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結果如何我並不擔心,只要他能認真做事就好。」

  與當今社會的很多孩子相比,童年時期的蔡志忠是極其幸運的,遇到了一位十分開明的父親。他的父親不僅沒有逼迫他子承父業,反而還給了他自由發展的空間,促使他將自身的天賦發揮了出來,並為之努力而取得了驕人的成績。蔡志忠在入選台灣「十大傑出青年」後由衷地感嘆:「我特別感謝我的父親,感謝他沒有逼我繼續上學,感謝他沒有讓我上補習班、沒有讓我念電腦班,更沒有把他一生沒有完成的願望,讓我替他實現。」

  不得不說,這種教育方式是非常成功的。父親遵從兒子的意願,給孩子自由發展的空間,才使得孩子體會到了自我成長的快樂,並由此而堅持自己的喜好,最終取得成功,且在多年以後,內心依然感恩父親對自己的正確教育。所以,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明白:孩子的身心健康是做好每一件事情的前提與保障,孩子內心的意願是促使他成功的強大精神動力。

  

  生活中,很多父母常習慣用自己的思維模式來要求孩子,並幻想著把孩子培養成社會大眾的完美典範。但這種教育方式往往是不切實際的,極容易導致孩子在這種巨大的壓力下形成一定的反差,甚至破罐子破摔,並最終與你的初衷背道而馳。

  所以,父母千萬不要把自己的想法與意願強加到孩子身上,並美其名曰「為你好」,自以為是地做出不顧及孩子感受、讓孩子失去自由的行為,那樣對孩子來講,是非常殘酷且不利於孩子自我成長的。

  那麼,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怎樣做才能給孩子自由發展的空間,讓孩子在生活的歷練中體驗到自我成長的快樂呢?

  1.放開手腳允許孩子按自己的意願去做

  自我成長的快樂,對孩子來說不一定是收到父母昂貴的禮物,也不一定是父母對自己無法無天的放縱。對於孩子來說,快樂其實很簡單,比如畫一幅自己喜歡的圖畫、穿上自己喜歡的裙子,抑或是一個大膽的設想、一次勇敢的獨立上下學,這些都能給孩子帶來莫大的滿足感。只要能獲得身邊人的支持與肯定就是快樂的。

  2.善於發現和發掘孩子的興趣愛好

  德國漢堡的早期教育理論研究專家和心理學家安格利卡·法斯說:「小孩子自願做的和給自己帶來樂趣的事情,實際上可能是他提前向人們發出的自己具有這方面天賦的信號。」所以,父母在平時的教育過程中,不妨仔細觀察孩子的行為舉止,從中發現孩子的興趣與愛好,並加以培養。這樣不僅能提高孩子對某件事情的專注力,更好地發揮出自己的特長,而且還有助於拉近你與孩子的距離,並讓孩子從中感受到自我成長的快樂。

  3.努力給孩子營造一個和諧友愛的家庭環境

  有專家表明,小時候在幸福家庭中成長的孩子,由於自身充滿快樂的性格與豁達的心胸,成年後也會更容易收穫幸福。

  因此,父母若想讓孩子體會到自我成長的快樂,就要努力從自身做起,努力給孩子營造一個和諧友愛的家庭環境。孩子生活在這種環境下,長期受此薰陶,其自身的性格自然也能更加開朗與豁達,更能感受到成長的快樂。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