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別替孩子走路,別給孩子挖坑> 「清單式」教養對孩子的殺傷力到底有多大

「清單式」教養對孩子的殺傷力到底有多大

2024-10-08 13:47:44 作者: 陳文姬

  如果說把孩子比喻成茁壯成長的小樹苗,那麼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勢必會按照自己的意願來修剪枝葉,設計好生長的方向與形狀。不可否認,這樣的養育方式,也許會讓父母收穫一盆外觀長勢極好的盆栽,可千篇一律的形態和模樣,真的就是父母所喜歡的嗎?

  電影《小王子》里那位望女成鳳的媽媽或許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

  為了幫助女兒贏得「成功而美滿的人生」,這位媽媽帶著女兒搬進了學區房,並給孩子制訂了異常嚴苛的「清單式人生規劃表」。處於「高壓」下的小女孩,沒有童年,沒有快樂,但她的內心卻非常渴望自由!可以說,這張「清單式人生規劃表」對孩子來說就是一個噩夢的開始。

  現實生活中的許多父母也會像影片裡的那位媽媽一樣,為孩子們列出一張張清單式的規劃表,去督促、暗示、幫助,甚至哄騙孩子,目的就是把孩子的一言一行打磨到極致,讓孩子變成他們心目中完美的樣子。而長此以往,處於「高壓」下的孩子必然會極力反抗,進而引發矛盾與衝突。

  誠然,這是一個競爭日漸激烈的時代,父母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落後於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過多的焦慮與擔憂和「清單式」的教養方式,卻很容易促使一些父母事無巨細地幫孩子準備好一切,一旦孩子有任何風吹草動,父母就會感到惶恐不安,擔心孩子誤入歧途或受到傷害。

  

  「清單式」的教養方式對孩子的殺傷力到底有多大呢?讓我們先來看看下面這個案例,或許你會從中得到啟發。

  曾以一篇控訴父母的萬字長文而出名的北大畢業生王猛,他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

  從小,王猛便是一個讓父母感到非常自豪的孩子,學習成績從來沒讓父母操過心。他是四川地級市高考理科狀元,後被北大生物專業錄取,本科畢業後又成功申請了美國一所名校的研究生。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別人家的孩子」,12年前便決定不回家過春節;6年前,他又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聯繫方式;他甚至還決定再回北大去攻讀心理學方面的博士,以解決自己長期壓抑之下的心理問題。

  王猛到底經歷了什麼,竟不惜與父母徹底決裂?

  在他控訴父母的那封萬字長信里,王猛回顧了自己與家人的種種過往。他在信中寫道:「從小到大,自己都在父母『清單式』的教養下生活著,不管是學習、交友還是日常的穿著與打扮……」字裡行間,滿滿的都是對父母「肆意操控」「炫耀」的不滿與怨恨,同時也闡述了因父母的過度關愛及親情的缺失讓他不夠自信而導致踏入社會後缺乏交際能力、性格變得孤僻的現狀。

  儘管畢業於北大,但由於行動能力差、人際交往困難,王猛在工作中頻繁跳槽,始終找不到一份合適自己的工作。

  最終,王猛憑藉著自己英語的優勢出國讀研了。但誰知,父母的「關愛」如影隨形,並沒有隨著他的出國而告一段落。他前腳剛到美國,父母后腳就找了一位在美國的老朋友照顧王猛。在與父母的溝通中,王猛坦誠自己與那位朋友並無任何共同語言,但父母卻依然不管不顧地要求他與之交往。

  王猛曾說:「如果父母對孩子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要控制孩子,那麼我的父母算得上是出類拔萃的典範,他們所有的付出都只是為了牢牢控制我的人生,並整整控制了30年之久。」

  王猛的例子引人深省。可以說,他是「清單式」教養的典型受害者。父母的這種教養方式不僅讓王猛徹底失去了自我,患上了嚴重的心理疾病,還最終導致了他與父母斷絕了關係,這是何等的悲哀啊!

  打著「為孩子好」的名義,為孩子羅列清單規劃好一切,難道就真的是為孩子好嗎?當然不是!說到這裡,讓我們先來了解下「清單式」教養所帶來的具體危害。

  1.扼殺孩子的創造力

  孩子的能力增長需要依靠自身的探索與實踐才能逐步得到提升,哪怕經歷失敗,至少也能從中吸取經驗與教訓,越挫越勇。但很多父母心疼孩子,他們「清單式」的教養方式一次次剝奪了孩子鍛鍊的機會,阻礙了孩子思維的發展與創造力。試問,頭腦簡單四肢無力,又如何發展思維與創造力呢?

  2.扼殺孩子的意志力

  父母長期包辦孩子的一切,會使孩子心安理得地學會享受而不知如何努力獲取。久而久之,孩子遇到問題就會退縮,缺乏足夠的意志力,心理素質得不到良好的發展,並最終變得懦弱無能,甚至不能正常地與人交往和工作,無法立足於社會,導致一事無成。

  3.使孩子缺乏自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通過自身努力而獲得成功,是獲得自信最切實有效的途徑之一。反之,如果父母把一切都安排好讓孩子照搬執行,那孩子證明不了自己的能力,感知不到成功的過程,長此以往,勢必會缺乏自信而喪失戰勝困難的勇氣。

  4.使孩子缺乏責任感

  孩子心安理得地享受著父母的包辦,一旦適應,就會覺得什麼都是理所當然。當孩子缺乏了一顆感恩的心,缺乏了責任感和反哺心,等到父母年邁時,他們便會碌碌無為,甚至成為啃老族、社會寄生蟲。

  既然「清單式」教養所帶來的危害這麼多,那麼,父母應該如何避免對孩子進行「清單式」教養呢?

  1.要尊重孩子

  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前提是尊重。在教養的過程中,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感官需求、思想、意識等,並盡力去幫助孩子發展自我管理的能力,讓孩子學會表達內心的需求與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

  父母如果對孩子的選擇與決定給予充分的尊重,那麼孩子自然也會有向上和向善的內在成長動力,就會成長為一個優秀的孩子。

  2.要教會孩子如何去愛

  有研究發現,人生的幸福是愛,不是對工作的愛,是對人的愛:我們的配偶,我們的夥伴,我們的朋友,我們的家庭。

  所以,父母應該教會孩子如何去愛身邊的人,只有內心充滿愛,才會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感恩於父母、感恩於朋友、感恩於社會,成為一個內心善良而豁達的人。

  3.可以讓孩子適當做一些家務

  生活中,父母不妨讓孩子適當做一些家務,這樣更能培養孩子的興趣與積極性,因為很多專業上的喜好與成功,大部分都取決於小時候所做的雜活與歷練,而且越早開始越好。

  孩子在做家務的過程中,可以體會到生活的來之不易,學會笑對生活,保持對生活的熱情與美好。

  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錯誤地認為,自己「清單式」的教養方式能為孩子規劃好一生的宏偉藍圖,讓他們的人生更加燦爛與精彩。殊不知,孩子是一朵野花,並不是盆栽,無須過多修剪與捆綁。作為父母應該明白,你的責任並不是把孩子變成你心中所期許的樣子,而是在他的人生路上幫他完成獨立與自主,支持他成為更好的自己!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