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虧吃在明處,是一項很好的「投資」
2024-10-08 13:36:13
作者: 麗莎
在華人世界裡,奉行「吃虧是福」哲學的人非常多。所謂「吃虧是福」,其實是一個利益交換等式。吃虧者並不希望自己的利益白白受損,而是希望用「吃虧」換來「福」。至於是什麼樣的「福」,就見仁見智了。
事實上,真正意義的「吃虧是福」,是以眼前利益的暫時損失為代價去換取長遠的利益。如果沒有考慮任何回報就胡亂地付出,這叫作吃傻虧。幫助了別人,卻讓自己遭受了很大的損失,是很不划算的。幫助了別人後,即使獲得不了物質利益上的好處,至少也要讓自己獲得心情上的愉悅啊。如果幫助了別人後,自己的心情變壞了,那還不如不幫忙呢。正因為如此,有位智者就指點我們說:「把虧吃在明處,才是真的有福。」
虧,要吃在明處,至少你應該讓受益方心裡有數。切記,只有明明白白地吃虧,讓對方知道你是主動地吃虧,從而認同你的吃虧,感謝你的吃虧,這樣你才有可能換取到對方的「知恩圖報」。
吃虧吃在明處,就是要理性地吃虧,從吃虧中獲得長遠的利益。常言道:「好漢要吃眼前虧。」因為眼前虧不吃,往後可能要吃更大的虧。「吃眼前虧」的目的是換來其他的利益,或者是為了自己更長遠的利益做打算。
有位商人做生意做得非常成功,所以慕名而來向他請教的人非常多。有一天,一位年輕人也前來向他請教。這位商人剛開始時並沒有說什麼,而是拿出了三塊大小不一的西瓜,擺到了年輕人的面前。然後,他問年輕人:「如果每塊西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你會選擇哪一塊?」
年輕人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最大的那一塊。商人微微一笑,然後又說道:「那好,請吧!」他把那塊最大的西瓜遞給了年輕人,自己則吃起了最小的那塊。只見商人很快就把最小的那塊西瓜吃完了。隨後,他又拿起了桌上最後那塊西瓜,然後大口地吃了起來。商人的選擇讓年輕人突然有了感悟:商人吃的西瓜雖然沒有自己的西瓜大,卻比自己吃得要多。如果每塊西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那麼商人占有的利益無疑要比自己多。
吃完西瓜後,商人對年輕人說道:「要想成功,就要學會選擇,懂得放棄。知道什麼時候該吃虧,如何去吃虧,這樣你才能獲取長遠的更大的利益,這就是我的成功之道。」商人的這段話啟示我們,吃虧是福,而且要善於吃虧。懂得把虧吃在明處,就一定會有很多的人願意來和我們合作,幫助我們成就事業。
曾多年榮登「華人首富」寶座的李嘉誠就非常懂得「把虧吃在明處」、通過捨棄小利贏大利的道理。李嘉誠曾是香港十多家企業的董事長或董事,每年都可以從每一家公司里領到或多或少的袍金(袍金,即董事為公司工作的報酬,包括薪金、佣金、花紅、車馬費等),但他總是把所有的袍金都歸入到長實公司的帳上,自己全年只拿5000港元。以20世紀80年代的經濟水平,像長實系這樣盈利狀況甚佳的大公司的主席袍金,一家公司就該有數百萬港元。5000港元還及不上公司里一名清潔工的年薪。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袍金更遞增到了1000萬港元上下,但李嘉誠堅持了20多年的袍金處理方式依舊維持不變。
每年放棄上千萬元袍金的李嘉誠卻獲得了公司眾股東的一致好感,愛屋及烏,他們自然也更信任長實系的股票了。甚至,當李嘉誠購入其他公司的股票時,那些投資者也都會緊隨其後。李嘉誠是長實系的大股東,當長實系的股票被抬高后,長實股值大增,得大利的還是李嘉誠本人。而總是願意吃虧卻又懂得把虧吃在明處的李嘉誠,每次想藉助公司的力量去辦成什麼大事時,總會很容易便得到股東大會的通過。於是,吃虧是福、把虧吃在明處的好處便體現出來了。
當有人問到李嘉誠的二兒子李澤楷「你父親在生意上都傳授了你哪些秘訣」這樣的問題時,李澤楷的回答是,其實他父親並沒有傳授給他什麼賺錢的秘訣,只教了他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例如,李嘉誠曾對他說,在與別人合作時,假如拿7分合理,8分也可以,那麼自己拿6分即可。
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其實很容易明白,雖然他只拿了6分,但是這樣做以後,就會有更多的人前來找他合作,因為與他合作可以拿到更多。於是,本來只有一個合作對象的他,現在變成了有100個人前來找他合作。也就是說,李嘉誠拿了100個6分!假如拿8分的話,100個人就會變成5個人,剩餘的95個人就會跑掉,不願意和他合作了,結果他就只能賺5個人的8分。孰虧孰賺,一目了然。
由此可見,李嘉誠的做法是非常高明的,他真是一位善於吃虧、懂得什麼叫「吃虧是福」的人。正因為他善於「把虧吃在明處」,因此他所吃的虧,都能為他帶來好處。表面上看,他是吃虧了,但他爭取到了更多人的心,讓別人覺得這個人很值得信賴、合作。於是,那些賺錢的生意就源源不斷地主動來找他。他的事業自然會做得越來越大,最後甚至成為「香港首富」「世界華人首富」。
什麼叫「吃虧是福」?為什麼「把虧吃在明處」值得提倡?李嘉誠用一輩子的成功告訴了我們答案。李嘉誠對「把虧吃在明處」的理解和做法,其實就是小利不取,大利不放,或者說是以小利為誘餌釣大魚。在人生里,到底是只看到眼前的比較直接的「小利益」,還是能把眼光放長遠一些,發現更大但可能比較隱蔽的「大利益」呢?選擇權就在每個人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