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墟下的亞述帝國

2024-10-06 05:17:35 作者: 岳南

  自拿破崙遠征埃及並發現了湮沒於地下的古埃及文明之後,歐美人對東方文明的興趣驟然大增。

  在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間有一片平原,其間零星散布著神秘的丘陵,風沙捲來,有的地方就形成一個個小土包。《聖經·舊約全書》把這個區域叫作阿拉姆-納哈萊姆,意思是「兩河間的敘利亞」(敘利亞意為土地),這是希伯來文,而希臘文則稱「美索不達米亞」,其含義和前者相同。《聖經》中曾講了一段著名的預言,其中一句是「耶和華必伸手攻擊北方,毀滅亞述,使尼尼微荒涼,又乾旱如曠野」[1]。

  公元前二千紀的兩河流域平面示意圖

  尼尼微是亞述帝國的首都,而古老的亞述正在《聖經》中所說的北方,湍急的底格里斯河流經境內,而蘇美爾、巴比倫也在此處,這些古老的國家在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間展開,一直伸向波斯灣。歷史上的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在亞述和巴比倫王國的統治下,曾出現了輝煌的文明,但後來隨著阿拉伯人、塞爾柱人、韃靼和土耳其人的相繼入侵,那盛極一時的文明衰落了,只剩下一些大大小小的土丘。後來的人從那些土丘上看不出一點古代文明的影子,那裡沒有希臘和義大利的廟宇或雕像,沒有埃及那高聳入雲的金字塔和方尖碑,沒有用生人祭神的石台留下來向人民訴說墨西哥的殘殺和尤加坦的荒野故事。當地的居民不知道那些土丘里還埋藏著文明的廢墟和價值連城的文物,而他們的語言和幾千年前的語言也沒有絲毫關係。至於偶爾有一些上刻楔形文字的陶片被發現,初見的人也只是把它們當作「濕沙地上的鳥爪印」。或許正是由於有了《聖經》里的預言和那些沙漠裡的古怪的土丘,才激發了科學探索者的熱情。後來的結果表明,美索不達米亞不但成為考古發掘工作最早取得輝煌成果的勝地之一,而且還引發了亞述學學科的誕生。

  有史料可查的最早進入這一地區探險、考察的是一位名叫皮托·德拉·凡勒的義大利人,這位孤獨而勇敢的探險家於1616年就進入美索不達米亞開始考察。當凡勒返回歐洲時,帶回了許多巴比倫廢墟中的遺物,其中包括幾塊刻有楔形符號的陶碑殘片,這種楔形符號是歐洲人首次見到的一種新的文字樣本。當時沒有一個人能釋讀和破譯,甚至人們對這種文字與遠古文明的聯繫以及重大而深遠的意義也沒有絲毫的認識,所以也就未能引起應有的重視。

  到了1756年,丹麥國王派遣了一個由六人組成的科學考察隊赴中東地區考察和收集古物,有些令人傷感的是,這個考察隊尚未到達目的地,便有五人抱病而亡,只有一個叫卡什登·尼伯的人歷盡艱難設法到達了具有2000年歷史的古波斯人的首都——波斯波利斯(今伊朗境內)。尼伯不辱使命,他返回歐洲時,帶回了大批的古物,其中有許多是在該地找到的楔形文字碑文。同140年前的凡勒時代不同的是,尼伯帶回的碑文引起了學者們的極大興趣並掀起了研究、破譯的熱潮。這些碑文經整理後,於1772年全部公開發表,為後來奮力破譯楔形文字的學者提供了極為珍貴的可以借鑑的材料。

  亨利·克利維克·羅林森畫像

  儘管在尼伯時代,學者們已意識到那刻畫在殘碑上的楔形文字與早已消失了的古巴比倫文明有關,並竭盡全力開始破譯,希望能知道文字記載的內容。但幾十年過去了,破譯工作卻毫無進展,直到半個世紀之後,隨著羅林森[2]在波斯的岩石山峽中的偉大發現,這個謎團才逐漸得以解開。

  1835年春天,曾是士兵和運動員出身,後來從事考古的英國學者亨利·克利維克·羅林森,正在波斯小鎮貝希斯敦[3]一帶做實地考察。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從當地居民那裡得知附近不遠的一個岩石山峽中有大片的石刻圖像和符號,出於職業的敏感,他決定立即前往考察。當他來到現場時,頓時被眼前的境況驚得目瞪口呆。這是一面約340英尺高的巨大懸崖石刻,刻有巨幅的人物肖像,肖像的四周密密麻麻地排列著三種不同的楔形文字,共有1200多行。面對眼前的奇特景觀,羅林森很快意識到,這巨大的懸崖石刻,可能就是解讀楔形文字的鑰匙。於是他不顧生命危險,靠當地居民製作的狹窄的壁架和歪歪斜斜的梯子,登上崖壁開始抄寫、臨摹石刻文字和畫像。當他將這一艱苦費時的工作完成時,他已被升任為英國駐巴格達的領事。在這個新任的職位上,他一邊從事著外交活動,一邊集中精力著手研究從崖壁上抄來的三種楔形文字的秘密。憑著自己天才的悟性,他很快成功地破譯了楔形文字的一種——古波斯文。幾年之後他又成功地破譯了另一種無人知曉的文字——古巴比倫文字,這種文字曾在幾千年以前流行於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它不僅是古巴比倫文明的文字,也是亞述進入文明時代的一種通用文字。

  1851年,羅林森出版了他在貝希斯敦發現的石刻文中的古巴比倫文字的部分譯文,這些譯文的發表,使整個美索不達米亞考古學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但是,當年羅林森發現的石刻中的第三種文字仍繼續困惑著羅林森和一切有志於研究楔形文字的學者。十幾年之後,有學者認為羅林森尚不能破譯的第三種文字是源於古波斯人的一種語言,並稱它為埃蘭語。1869年,法國學者朱勒·奧波特宣稱楔形文字最初起源於美索不達米亞南部的蘇美爾地區,後來才由埃蘭人和巴比倫地區的居民繼承使用。朱勒·奧波特的這一論斷,逐漸為後世學者所肯定,蘇美爾文是這一廣袤地區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文字,是楔形文字的基礎,後來又被中東地區各種文化背景不同的民族所使用。

  本書首發𝓫𝓪𝓷𝔁𝓲𝓪𝓫𝓪.𝓬𝓸𝓶,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就在羅林森竭盡全力研究石刻文字,破譯古巴比倫語之時,大批的歐洲學者湧向美索不達米亞地區,開始在一個個土丘和山坡中進行田野發掘。在這段混亂時期內,成績最為顯赫的當屬法國駐摩蘇爾的領事保爾·伊邁爾·鮑塔[4]。當這位領事聽說一個叫豪爾薩巴德的地方可以找到大量的刻文磚時,便派了幾個人去現場了解,這幾個人經過一番考察,不但發現了刻文磚,還發現了刻有巨人和怪獸的牆壁。鮑塔得知這一令人振奮的消息,急忙親往考察,到達現場後,他看到先前派去的幾個人已經發掘出大量的壁刻塑像,這些塑像從外觀上看去,有的像公牛,有的像長有長須的大鬍子人,有的則是帶翅膀的獅身人面像。面對這一件件遠古的遺物,鮑塔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之情,他顧不得對眼前的遺址做細緻而深入的研究,便匆匆向全世界宣布,說他已找到了人類嚮往已久的撲朔迷離的亞述王宮——尼尼微城。他的一家之言使整個歐洲為之震動。為防不測,法國政府命令鮑塔盡最大可能地發掘遺蹟,並將所獲一切古物送回法國本土。

  鮑塔不辱使命,在不長的時間裡便幾乎將豪爾薩巴德遺址翻了個底朝天,許多大型雕塑在發掘中不斷出土,這中間有長翅膀的牛身人頭宮廷衛士、高達15英尺的國王與神靈的石膏肖像以及許多稀奇古怪的塑像等。鮑塔指揮他的工人歷盡千辛萬苦,把這些戰利品一件件小心翼翼地搬到了底格里斯河的筏子上漂往波斯灣,然後在那裡裝船,經過南非好望角附近波浪滔天的水域運往法國。當這些價值連城的古物安全抵達法國本土時,舉國上下歡聲雷動,長久地沉浸在驚奇與興奮之中。這些古物不僅引爆了新的亞述學研究的熱潮,而且還引發了一種被稱為「亞述復興」的新時尚。

  就在鮑塔由於豪爾薩巴德的發現與發掘掀起歐洲風暴的同時,不甘心屈居人後的英國政府急忙派出一位叫奧斯丁·亨利·萊亞德[5]的青年探險家趕赴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摩蘇爾,進行考古發掘。很快,萊亞德在摩蘇爾發現了兩個亞述宮殿遺址,不久又發掘出了象牙雕刻、楔形文字碑以及記載古亞述人戰鬥場面的雕刻畫版。透過這些發現,萊亞德深信,以前鮑塔所發掘的遺址並不是真正的尼尼微,而歷史上真正的尼尼微正在他的追尋之中。

  1847年,萊亞德離開了摩蘇爾,開始將目標轉向庫雲吉克遺址,這個遺址當年鮑塔在發掘豪爾薩巴德之前曾考察並發掘過,但最後又放棄了。就是這個鮑塔放棄了的遺址,恰恰正是令無數學者夢牽魂繞的真正的尼尼微城,這是傳說中強盛的亞述王國的首都,也是《聖經》中所說的先知約拿布道傳教的首都。

  經過幾年的發掘,關於庫雲吉克遺址就是尼尼微城的結論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證據支持。萊亞德發掘出了自公元前704—前681年一直統治著亞述的國王辛那赫瑞布[6]的部分宮殿。這個宮殿擁有71個房間,其中一間是後來建造的圖書館,這個圖書館正是辛那赫瑞布的孫子——亞述巴尼拔的傑作。這座圖書館包攬了亞述王國語言、歷史、文學、宗教、醫學等大批書籍。整個宮殿至少有27個入口,每一個入口都由巨大的牛、獅或者獅身人面的石雕衛士守衛著。尤其是那些記載著亞述歷史和神話的石雕壁畫,據發掘者萊亞德估計,如果將畫一幅接一幅地排列起來,可達兩英里長。

  亞述淺浮雕

  19世紀50年代,大英博物館的研究人員花費了多年時間,把萊亞德從尼尼微發現的24,000多塊楔形文字碑分類翻譯。在這些翻譯人員中,成就最為顯赫的當屬喬治·史密斯[7],這位著名的亞述學者在考察一堆殘破的石碑時,偶然發現了一段令人難以置信的記載。這段記載向研究者敘述了古巴比倫時期,神派大雨和洪水懲罰邪惡有罪的人類時的情景,就在那次大災難中,一個名叫烏特那皮斯圖的人造了一隻木船,載著家人和許多動物,在洪水的肆虐中倖存了下來。碑文記載的故事極像《聖經·創世記》中描述的「洪水與挪亞方舟」的故事。

  19世紀初出土於尼尼微的石碑,源於公元前7世紀的這塊石碑講述了一個類似《聖經》中大洪水和挪亞方舟的故事

  自鮑塔和萊亞德時代起,隨著學者們研究的不斷深入,古老的美索不達米亞之謎漸漸解開。通過對美索不達米亞各古老城市的發現和大量楔形文字文獻的翻譯,學者們還解開了有關蘇美爾人、巴比倫人以及亞述人相互之間的關係的秘密。

  從翻譯的文獻可知,較早進入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是蘇美爾人,而緊隨之後興起的則是兩大強有力的文明,即巴比倫文明和亞述文明。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這兩大文明開始在美索不達米亞崛起。據考古發現和文獻留下的線索,當時巴比倫人在南方,亞述人在北方,持續發展了幾個世紀之後,在公元前1600年左右,卻受到了美索不達米亞以外的某個民族的入侵、打擊和統治。大約過了200年,即公元前14世紀左右,入侵的民族遭到驅逐,亞述人繼而控制了巴比倫地區。公元前12世紀,在國王提格拉特皮拉沙強有力的統治下,亞述曾一度繁榮昌盛。但好景不長,在提格拉特皮拉沙死後,國家開始衰落,直到公元前883年至公元前627年,在國王辛那赫瑞布和國王亞述巴尼拔等著名統治者在位期間,亞述不但重新恢復了往日的輝煌與榮耀,而且成為一個威震四方的強大帝國。

  亞述國王把俘虜帶回亞述

  亞述帝國疆域

  正是這位在亞述歷史上最為著名的辛那赫瑞布使尼尼微成了亞述帝國的首都。據考古發掘的情形看,尼尼微城建在一座山丘上,圍牆長達七英里半,至少有五處因修造城門而被斷開,也許還有更多的城門,只是尚未發掘出來。山頂的最高處有辛那赫瑞布國王的王宮,占地面積達兩英畝[8]。宮殿四周花園環抱,園林水源充足,花木蔥翠繁茂,殿內房屋設施周全舒適,由水井、滑輪、吊桶等物構成的一套精緻的供水設施將水輸送到國王的浴室。浴室內有淋浴,格子窗和通風孔不斷向室內送入新鮮空氣。一個帶輪子的移動火爐在寒冷時為房間供熱。……繼辛那赫瑞布之後,他的孫子亞述巴尼拔國王還在這座恢宏的宮殿裡,建造了一座令人難忘的圖書館,這座圖書館收集了當時亞述人所能得到的全世界各地的圖書和稀世碑匾雕刻。也正是這座圖書館的建立和其中豐富的收藏,為後來亞述學的建立與發展做出了非凡的貢獻。

  公元前627年,曾稱雄一時的亞述巴尼拔去世,亞述再次走向衰落。不久,來自波斯和巴比倫的民族入侵亞述並占領了尼尼微城。公元前605年,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擊敗了亞述的殘餘武裝力量並全部占領亞述,從此,曾經輝煌、強大的亞述帝國便徹底消失在了歷史的廢墟之中。

  尼尼微古城遺址

  注釋:

  [1]出自《舊約·西番雅書》第二章13節。

  [2]羅林森(Sir Henry Creswicke Rawlinson,1810—1895):英國陸軍軍官、東方學家,曾釋讀大流士一世時期貝希斯敦銘文的古波斯語部分,為釋讀美索不達米亞楔形文字提供線索,從而大大擴展了對古代中東的了解範圍。

  [3]貝希斯敦(Bisitun,亦作Bisotun,史稱Behistun):位於伊朗克爾曼沙何區札格羅斯山山麓的村莊和懸崖。地處古代米底亞首都埃克巴塔那通往巴比倫的路上,大流士一世在這片懸崖上留下了著名的銘文,用巴比倫文、古波斯文和埃蘭文(Elamite)寫成,記載了大流士在岡比西斯二世去世後,殺死了篡位者高馬塔,擊潰了反抗者,並取得王位的經過。

  [4]鮑塔(Paul-Emile Botta,1802—1870):法國駐外領事、考古學家,1843年曾在伊拉克杜爾舍魯金(Dur Sharrukin,今豪爾薩巴德)發現亞述王薩爾貢二世王宮,由此開創了對古代美索不達米亞大規模的實地考古調查工作。1842年,任駐美索不達米亞(今伊拉克)摩蘇爾(Mosul)領事,取得發現已湮沒的亞述古城的便利條件,這些古城,當時僅散見於眾說紛紜的古代著作中和《聖經》參考讀物中。他先自底格里斯河東岸的庫雲吉克(Quyunjik,摩蘇爾對岸)挖掘,一周之內,發現薩爾貢巨大宮闕遺存,還有著名的飛人、浮雕及楔形文字碑銘。

  [5]萊亞德(Sir Austen Henry Layard,1817—1894):英國考古學家。由於萊亞德誤以亞述首都卡拉赫所在地尼姆魯德為尼尼微,遂挖掘該地,出土了公元前9世紀與前7世紀諸王宮邸遺址與大量藝術珍品。1849年,萊亞德轉移其注意力於摩蘇爾對面的底格里斯河東岸丘陵地帶,發現尼尼微遺址,出土辛那赫瑞布宮殿和珍貴藝術品,其最重要者為大量楔形文字泥版文書,從而對亞述和巴比倫王國文化與歷史有了更多了解。

  [6]辛那赫瑞布(Sennacherib,公元前?—前681):《聖經》譯西拿基立,薩爾貢二世之子。他修建了尼尼微城。

  [7]喬治·史密斯(George Smith,1840—1876):英國亞述學家,發現阿卡德語最重要文學作品之一《吉爾伽美什史詩》,增加了人們對美索不達米亞最早時期文明(蘇美爾文明)的了解。史詩對於洪水的描寫與《聖經·創世記》記載相似,此發現在當時成為極端重要新聞。

  [8]英畝:英制中的面積單位。1英畝=4840平方英碼=4046.86平方米。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