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的夢想
2024-10-06 05:16:52
作者: 商成勇、岳南
當我們最後一次來法門寺採訪的時候,已是1995年的歲末。儘管嚴冬的狂風勁雪使周原變得樹葉凋零、草木枯萎,但從腳下那堅實厚重的大地及在我們身邊不時響起的深沉凝重的秦腔,又讓我們強烈感受到蘊藏在古老周原的處處溫情和勃勃生機,感覺到正在流動著的生命意識和將噴迸而起的生命激情,聽到了一種山雨欲來、海嘯欲至之前悄然的聲響——這是古老的周原在長期沉默之後,向整個世界發出的捲土重來的信號。
大道無形,大音無聲。當年大哲學家老子西出函谷關所描述的警世格言,或許指的正是周原父老的生命激情,以及時代強力的呼喊。
我們眼中的法門寺,顯然已不能和八年前發現地宮時相提並論了。只要駐足古色古香、樓群林立的法門鎮,就會情不自禁地看到那座極具民族特色、充分體現大唐恢宏氣魄的標誌性建築物——法門寺博物館珍寶閣。如若跨進博物館的大門,沿珍寶閣的台梯拾級而上,那種咄咄逼人的氣勢,那種複雜多變、雍容華貴、大器非凡的藝術魅力,無不使人怦然心動,移情忘我,大唐的蓋世雄風再度震盪整個寰宇。倘若沿八角真身寶塔腹內旋轉的樓梯步入塔頂,舉目遠眺,那遠處的太白積雪,近處的渭河流水,腳下的蒼蒼周原、悠悠岐山,盡收眼底,華夏民族五千年燦爛文明沖積心胸,周原父老五千年的追尋、五千年的夢想盡繞腦際。山高水長,地肥人美。這就是我們眼中的周原,這就是庇護佛祖聖骨幾千年的神奇大地。
大地有靈,大地有性,大地生生不息。
在最後一次赴法門寺採訪時,才知道繼我們上次到來之後,又發生了兩件大事。首先是1994年11月24日,法門寺舉行了釋迦牟尼佛指舍利赴泰供養、新修仿唐大雄寶殿落成、佛像開光暨澄觀方丈升座大法會。會後,泰國國王蒲美蓬陛下偕皇后迎請法門寺佛骨舍利赴泰國,進行為期85天的供養。這一瞻拜儀式,不僅使泰國舉國瞻拜,而且在東南亞及整個世界都引起了極大的震動和反響。其次是法門寺地宮唐密曼荼羅的全面破譯和唐密曼荼羅文化陳列的對外開放,使法門寺又一次震驚了世界。
也就是這次採訪,我們有幸看到了唐密曼荼羅的陳列儀式。
在珍寶閣前方偏左的一個長達139米、寬7米的複製地宮中,唐密曼荼羅的陳列長達80米。寬敞、宏大的地宮,在地面、兩側和頂壁,分別雕刻、繪製了五部曼荼羅及其相關的法器和供養器,準確地與古代內道場的儀軌相吻合,集中反映了唐密曼荼羅的時代特點和文化內涵。以舍利供養為中心的曼荼羅世界,充分體現了大唐王朝尊奉「護國真身舍利」和以「大聖真身寶塔」護奉的心態,表達了李唐皇帝「護國佑民」的佛教行為。作為佛教世界的最高法界,那宏大的內道場是十分壯麗雄偉的人文景觀,它將使過去皇帝朝拜供養的「禁中」聖地,成為海內外嚮往之地,並永久地成為世界朝拜中心和觀光勝地。
一連幾個夜晚,我們在法門寺那間沒有安裝取暖設備的居處,和博物館館長韓金科先生促膝長談。在此之前,我們已數次見面並成為要好朋友。作為一館之長的他,除了做好館裡的領導工作,大部分時間都在寶雞、西安、北京之間奔波。我們曾不止一次地看到他那由於困頓而發紅腫脹的眼睛,以及他匆匆走過的疲憊的身影。這位法門寺新時期建設的元老,這位百折不撓、任何苦難和挫折都壓不彎、擠不垮的陝西周原漢子,已自覺或不自覺地和法門寺維繫在了一起,法門寺的興衰已跟他的心靈和血液息息相通。他不是佛教徒,但對於法門寺的建設,卻有著一種佛教徒的虔誠;他沒有修煉成佛的願望,但卻有著與佛緊密相連的皇皇夢想。而夢想的實現,便是他生命意識的最高境界,也是他生命本體的淨化和完成。
在描繪他那個夢想時,這位憨厚、正直的關中漢子一掃周身的疲憊,竟有些異常的激動和興奮。他說——
法門寺的歷史是十分輝煌的。舉世僅存的佛指舍利是歷史和佛教經典明確記載,唐王朝傾國傾城供養的佛教世界至高無上的聖物,它代表佛祖釋迦牟尼,接通了佛教創立到今的歷史——當佛教在印度衰微時,中華民族擁戴它,使中國成為佛教的第二故鄉。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法門寺一度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朝佛的總道場。特別是李唐王朝擁戴的法門寺唐密佛舍利供養曼荼羅世界,實現了佛教發展最高階段的無上法界。這兩個歷史地位是我們國家和民族的榮耀。同時,法門寺地處古周原,為周秦文化的腹地,數千年來人文薈萃,歷史文化十分豐厚,歷史、地理、人文、佛教,交相輝映,集中體現了我們國家和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
近年來,每年近百萬人匯集法門寺,參拜、遊覽、探求,法門寺以舉世僅有的佛指舍利成為世界佛教祖庭,它對與日本等佛教國家的交往,對世界文化的交流等,越來越起著重要的作用。這一重大的歷史文化現象,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以法門寺為依託,形成旅遊文化中心和學術研究中心,大量吸引海外資金,展開法門寺文化建設,是歷史和時代賦予我們的任務。
1995年3月26日,法門寺唐密曼荼羅文化陳列對外開放,深圳中華佛教文化城開發公司決定在法門寺興建中華佛教文化城。其後,香港德福集團有限公司計劃在法門寺建中華佛教文化中心。這兩個集團,前者設計的中華佛教文化城已獲國家專利,被趙朴初稱為「輝煌的夢想」,王光英題為「佛之光」;後者比前者更高更廣泛。兩個投資規模均為占地三千畝,投資十億至十五億人民幣。根據法門寺佛指舍利、唐密佛舍利供養曼荼羅世界和大量文化瑰寶在世界文化發展史上的歷史地位,根據法門寺所在的陝西省日益改善的改革開放環境以及中央加快中西部開發、發展的總體戰略,本項目完成後,將使法門寺遊客突破年平均三百萬人次大關,接近並追趕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現有的接待水平。
法門寺博物館珍寶閣
我們設想,抓住目前的機遇,在法門寺建世界佛教文化中心,以此拓展到歷史文化和旅遊等方面。具體方案是展現唐代中國佛教文化的全貌,以佛指舍利為中心,反映佛教創立和發展的歷史,重點恢復千年之久的唐密兩部大曼荼羅和唐代佛教的阿含、律、淨土、密、禪、中觀、唯識、法華、華嚴、涅槃等十院,及其他佛教文化如悉曇、聲明、因明等院,反映中外佛教哲學、文學、建築、美術、音樂、舞蹈、醫藥、科技等方面的傑出成就,以宏大的建築群體全面展現世界佛教歷史文化、中國佛教文化。
自法門寺博物館開館以來,相繼開發了歷史、佛教、考古文化、文學藝術四大領域,使法門寺文化研究走向世界。其中屬於歷史、佛教的,已新修地下佛教文化宮容納之;屬於考古文化的,準備修建東西大展覽廳以保護陳列唐代絲綢,以及唐代文化館、唐茗宮等;屬於文學藝術的,則不能再局限於現有的專題性佛教藝術館了,必須向外發展。
經過幾年的努力,籌建東晉十六國竇滔故里蘇蕙織錦回文璇璣館的條件現在已經具備。
據歷史記載,法門寺博物館的西鄰,為東晉前秦王苻堅的安南將軍竇滔的府第。竇滔,字連波,祖父竇真是苻堅的右將軍,屬將門之後。其妻蘇蕙,字若蘭,武功人,陳留(今河南開封)令蘇道質的三女兒,容貌秀麗,聰慧過人,精通文史音律及針工織繡等,十六歲嫁給竇滔,夫妻恩愛如山,情深似海。關於他們後來發生的故事已在民間廣泛流傳。
竇滔為扶風四大(班、馬、耿、竇)名人之一,其墓在扶風縣城以北,清代畢沅查證考究,立碑紀念。其府第雖湮沒於歷史長流中,但其妻蘇若蘭被《晉書》作為才女彪炳,連同《蘇氏璇璣圖》,為唐武則天銘記史冊,流傳民間。清代李汝珍《鏡花緣》以特別的篇幅撰述了這一文學奇觀。千百年來,法門寺小北巷被史記為「織錦巷」。明神宗萬曆十八年(1590年),當地人民為了紀念蘇蕙及璇璣圖,在巷北城門上方鑲嵌「西望綾坑」四個大字和「蘇氏安機處」五個小字,離城門十多米處還修建一座大照壁,上刻「武鎮秦國」四個大字和「安南將軍遺址」六個小字。綾坑,就是指當年蘇蕙的洗錦池,那時北有一渠清泉流入,再轉到竇滔花園。清時李因篤賦詩:「織錦人何在?遺圖爾自哀。秋風吹夢草,野日照荒台。繚繞悲心極,迴環妙緒開,此鄉多好女,重識二班才。」就是詠蘇蕙璇璣圖和織錦台的。
織錦回文璇璣圖是一種雜體詩,在我國文學藝術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1600年來研究它的人世代不絕,大都對其評價很高。武則天之後,宋代李公麟稱讚說:「觀其宛轉反覆,皆才思精神融徹,如契自然,蓋騷人才子所難,豈必女工之尤哉?」明代胡應麟說:「蘇若蘭璇璣圖宛轉反覆,相生不窮,古今詫為絕唱。」康萬民則進一步說它「於八百餘言中,上陳天道,下悉人情,中稽物理,豪引廣譬,具網兼羅,文辭巨麗,興寄超遠,自是後,才人韻士,曾未有仿而效之者」。從內容上講,它卻是我國古代一部回文愛情詩史,武則天說它是近代閨怨之宗旨,有評價說它「穿奇鑿異,一空黃絹之辭;古往今來,盡掃玉釵之句」,不是過譽之詞;從形式上看,841字的方陣中,順讀、回讀、橫讀、斜讀、交互讀、蛇形讀、退一字讀、重一字讀、間一句讀、左右旋讀,皆成詩章,這樣奇妙的安排,其智慧確是驚人,應視為迴文詩中最奇特、最巧妙、最絢麗的一朵鮮花。
由蘇蕙璇璣圖引出,特別值得重視的是我國文學寶庫中名目眾多的異體詩。這些異體詩,大多趣味性濃厚,為世人所喜愛,它豐富了我國文學遺產的寶庫,成為豐富多彩的古典詩詞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我國異體詩利用漢字的形、音、義三要素和漢語的語音、詞彙、語法三要素,組成一幅幅出奇鬥彩的畫圖,是歷代詩人們「翻新鬥巧之作」,是在繼承前人詩作的基礎上對詩歌藝術的一個探索和創新。異體詩寫景詠物,抒情言志,多方面反映社會生活,有一定的思想內容和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研讀異體詩,不僅有益於切磋詩藝,探索詩體發展的規律,而且有助於加深對古代詩人創作多方面的認識。因此,異體詩是我國詩歌遺產的精華,「詩家開此一途,不可競廢」,它為文藝百花園增加了花色品種,平添了奇異的光彩。
法門寺地宮對外開放
預想新建的璇璣館,璇璣圖有特殊的趣味、遊樂、思辨和欣賞價值;織錦館和紀念館憑弔歷史,欣賞雕塑和壁畫藝術,使遊人進入歷史和藝術的境界;回文文學館以世界之最吸引觀覽者步入我國特殊的文學藝術寶庫;而其後的洗錦池曲徑通幽,品茗垂釣,望夫台登高遠眺,縱古觀今,人臨其境,心曠神怡,使遊人樂而忘返。
這幾年,我們拜訪海內外漢文回文文學專家,收集自古以來各種回文、異體詩兩萬餘首,奇圖五百多幅。這些都是中華民族的奇珍異寶,歷代都未以實體展現過;這次如能以文學館的形式,在璇璣館中陳列,將成為海內外一絕。
本著挖掘中華民族文化遺產,讓優秀傳統文化為現代文明建設服務的精神,我們接收了民間自發建館的一處地方,同時擴大,在扶風縣政府的支持下,經過三年努力,征通了我館至岐陽路的全部土地,搬遷了寶塔小學和居民,自去年年底已基本完成了區域內拆遷任務,目前就可砌牆圈地。
新征區緊鄰我館西邊,西至岐陽路60米,北至居民和我館生活區2000米,共12000平方米,合地18畝。初步設想做如下安排:其整體建築以十六國風格為主,兼及唐風,與我館及寺院保持和諧。分兩部分——
第一部分:前門為「安南府第」,東西兩邊以兩層樓閣配建,外觀為府第建築,內為文博飯店,東為住宿,西為飯廳。前門進入,迎面照壁為璇璣圖,上嵌841字,分紅、黃、藍、白、黑五色相配,以現代電子系統顯示,遊人一按,三、四、五、六、七言詩分別映出,並配以音樂和伴讀。照壁後為織錦館,中塑蘇蕙織錦實情,四壁陳列各種讀法導引和各體詩組。織錦館後為兩重回廊兩棟府堂的四合院,名為回文文學館,陳列我國自古至今回文異體詩2萬餘首,詩、詞、曲組合奇圖500餘幅,為海內外之最。回文館後為紀念館,雕塑壁畫蘇蕙愛情及歷代對此人此文稱頌之佳作。
第二部分,竇滔花園:洗錦池,以假山圍繞,曲徑通幽,環山抱水,周以迴廊,可觀魚、可品茶。望夫台,樓闕建築,三十米高,登高環望,古周原、法門寺盡收眼底。
去年我訪問台灣,向陝西同鄉會提出璇璣館構思,計劃以1000萬元人民幣完成,請陝西同鄉會和台灣同胞中有此志向者,一人一景,數人一房,大家動手,共同贊助完成。陝西同鄉會負責人認為此議甚好,要求以建築效果圖號召。今年元月16日,我赴上海開學術會時去杭州邀專家完成此圖,18日托台灣中華文物學會董事長蔡一鳴先生帶回台灣,目前正在籌措中。
今年元月30日,國家主席江澤民提出兩岸關係八項看法和主張的第六條中講道:「中華各族兒女共同創造的五千年燦爛文化,始終是維繫全體中國人的精神紐帶,也是實現和平統一的一個重要基礎。兩岸同胞要共同繼承和發揚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法門寺唐密曼荼羅的發現和陳列展出,將會使「法門寺熱」再度越洋過海,創造一個新發展的良好機遇。而去冬訪台,台灣贊助修建法門寺璇璣館,將是兩岸繼承和發揚中華文化優秀傳統的重要一舉,可視為由精神到物質,增進民族凝聚,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契機和橋樑。
在海內外「法門寺熱」中,中國香港、中國台灣同胞以國內有個法門寺而自豪,寄予了極大的熱情。去年11月法門寺博物館代表隨國家文物博物館事業代表團訪問台灣省,受到台灣各界的熱烈歡迎。台北故宮博物館、台灣大陸委員會、台灣海峽交流基金會極動感情地邀請將法門寺文物於1996年佛誕日去台北故宮博物館展出,並擬召開大型的法門寺學術討論會。台灣民間佛教界邀請將法門寺文物、法門寺佛教文化陳列赴台展出,並擬籌集巨資支持法門寺博物館建設;同時,台灣中華文物學會、陝西同鄉會等,多層次、多渠道地與法門寺博物館開展交流。台灣官方、民間與法門寺的雙向交流,表現了兩岸同胞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面前的認同和凝聚,此向心力是促進祖國早日統一的動力,是超政治的,是政治替代不了的。此種趨向,也表明了海內外炎黃子孫的中華民族文化大統一的心理基因,這是振奮民族精神的動力,是可以以法門寺文化、文物交流不斷創造機遇,發揚光大的。
在邀請法門寺文物、文化外展、交流方面,日本、韓國、美國、英國、法國、泰國、斯里蘭卡、德國、義大利等國表現了極大的熱情。在這個熱潮中,日、韓等國除了一心嚮往佛教文化外,也對法門寺唐代茶文化深感興趣;東南亞各國則是崇拜法門寺佛祖指骨舍利;阿拉伯國家對法門寺琉璃(玻璃)文化寄予很重的感情,因為它們是這些千年珍寶的原產地,但現在已無此一物;歐洲傾心於法門寺地宮唐代宮廷絲綢;美國、加拿大看重法門寺唐代金銀器;甚至連南非等國也躍躍欲試,邀請法門寺文物赴非洲展出。
現在是法門寺該為我們國家和民族說話的時候了,這種機遇是千載難逢,甚為珍貴且稍縱即逝的,應抓住機遇,當下就做。眼下最緊要的是抓好法門寺院和法門寺博物館的建設。法門寺院這幾年發展很快,法門寺博物館則要儘快地建成館內佛教文化大地宮、專題文化大展廳;同時吸引外資,及早建成法門寺璇璣文學館,以文化中心的位置,推動法門寺開放建設。
2009年5月9日,法門寺合十舍利塔落成暨佛指舍利安奉大典
佛教中有金剛座的說法,那麼世界文化也有一個金剛座,這個金剛座就是法門寺。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法門寺的歷史文化位置,開放發展的總趨勢,下世紀我們國家和民族發展的戰略需要,都要求我們抓住目前的機遇,在法門寺實現歷史的輝煌,展現其佛教世界朝拜中心,確立當今世界旅遊中心和文化研究中心的歷史地位,讓法門寺走向世界,讓世界朝拜法門寺!
聽完韓金科館長這一長串輝煌的夢想,我們的心中再度滾過一陣熱浪。千百年來,正是由於華夏子孫這輝煌的夢想和堅韌不拔的意志,法門寺才同我們的民族一道,雖歷經劫難而仍屹立在這神奇的土地上,生生不息,燦爛輝煌。
20世紀的晚鐘已經敲響,新世紀的曙光將要來臨。未來的世紀將是亞洲的世紀,中華文化的模式將是新世紀整個人類文明的模式,重現大唐蓋世雄風,以自身的新的文明形式輻射世界的日子即將到來。可以預見的是,法門寺在這個文明形式到來之際,一定會實現自身的夢想,並賦予整個人類文明以嶄新的啟迪和推進。
1994年3月一稿
1996年6月二稿
2010年10月第三次修訂於北京亞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