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發現

2024-10-06 05:16:24 作者: 商成勇、岳南

  此時,誰也沒有確切的把握,誰的心裡都裝著一份希望。那個祈盼已久的偉大時刻就要來臨了——這是1987年5月6日的傍晚。

  古老的周原大地越發凝重深沉,西方的天際殘陽如血,幾道火紅的雲線從黛色的山巒上方四散而出,橫貫長空。橘紅色的大地與緋紅色的蒼穹連為一體,形成了一個燦爛輝煌、光焰四射的五彩世界。

  請記住𝔟𝔞𝔫𝔵𝔦𝔞𝔟𝔞.𝔠𝔬𝔪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艷麗彩霞映照下的扶風縣博物館,正浸染在春夏之交的溫馨中。那飛檐斗拱、雕樑畫棟遮掩下的石子鋪成的小徑上,不時吹過幾縷暖暖的輕風。一位位身穿白色大褂的考古學家無聲地穿過一道道武警部隊官兵組成的崗哨,秩序井然地進入後院用博物館展室改造的臨時工作間。

  從北京專程來到扶風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王?,這位年屆花甲的著名學者,那滿頭的花發映襯著清癯的面容,原本那沉靜、穩重的面容,越發顯得肅穆莊嚴。

  屋裡極靜。王?來到上鋪白布的工作檯前。台上放著一個潔白的盤子,裡面盛放著鑷子、夾子、放大鏡、膠帶紙、卡片紙、筆等備用工具。

  一切準備就緒,王?端坐在椅子上,望了一眼面前的韓偉。韓偉心領神會地點頭示意,身邊的工作人員隨即捧來一個精緻的黑漆檀香木函,放到王?身前的工作檯上。經過一系列詳細的觀測、研究、分析,考古人員和文物保護工作者毅然決定在眾多急需清理的珍寶中,首先打開這個表面精美華麗、整體極為沉重的寶函——無論是外部的裝飾還是整體的重量,它都在向大家宣示著裡面那非同凡響的秘密。

  這個沉重華麗的寶函意味著什麼?

  王?在小心地為寶匣除鏽

  史書上曾明確記載:「至顯慶五年春,三月,下敕請舍利往東都入內供養……皇后舍所寢衣帳准價千匹絹,為舍利造金棺銀槨,雕鏤窮奇。」

  如果史書記載無誤,這個寶函將意味著裝有人類夢寐以求的佛指舍利,並和歷史上的武則天有必然的關聯。

  王?示意攝影師為這隻還殘留著絲綢殘片的木函拍照。因為寶函一旦打開,再也不會有這經一千多年前的古人包裹封鎖的函盒原型了。

  寂靜的工作間,閃光燈咔咔地閃著亮光。寶函的風采被一次又一次地印進歷史的底片。

  工作室外的天際間,晚霞愈加火紅,那是西邊秦嶺山正在以火熱的心胸接納它。漸漸地,自秦嶺山背面投向天空那扇面的霞光開始隱去,緊接著,天空飄逸的雲朵呈現出藍灰色的形狀,大地開始暗了下來,熱乎乎的氣浪充溢了整個空間。

  此時,扶風縣博物館門外,聚集著一群群從四方趕來的周原父老鄉親,他們議論著、猜測著、叫喊著,都想擠進大門到館內看個究竟,沾一點佛光寶氣,圖個終生的吉祥如意。但大門前持槍荷彈的武警戰士那刀子般銳利的目光,又使他們駐足不前,只好望天興嘆。

  也就在天空將要全部黑下來時,只聽門口有一個鄉間青年高呼:「快看,多麼漂亮的雲彩!」眾人循聲望去,只見西北方向的天空,突然飄動起數片五色彩雲,這雲朵將大半個天際映得透明放亮,燦爛輝煌,光彩奪人。

  聚集的人群開始騷動起來,叫喊聲、吵鬧聲、議論聲如同大海的波浪,強勁地衝擊著博物館的每一個角落。

  負責指揮安全警衛的韓金科循著聲浪奔出大門,立在人群中,禁不住順著人們手指的方向如醉如痴地觀看著西北天際間呈現的五彩祥雲。看著看著,他不由地想起《扶風縣誌》上所載的一段話:「開成三年(838年),五色雲現,近此寺,因改名法雲。」他還憶起《資治通鑑》中的記載:「初,太和之末,杜悰為鳳翔節度使,有詔沙汰僧民。時有五色雲現於岐山,近法門寺,民間訛言佛骨降祥,以僧尼不安之故。」當年司馬氏記史時將五色雲現於岐山,評說為民間訛言佛骨降祥,難道今日的五彩雲朵也系訛語不成?這位司馬氏的反佛言論和觀點,就真的能經受住歷史的驗證嗎?

  韓金科不再去想這些古老的論爭和是非,他目前的首要任務是絕對保證文物的安全。他心中有一個預感,不管此時的五彩雲朵是否和法門寺佛骨關聯,可以確信的是,一個驚世駭俗的大事件就要到來了。

  博物館內,清理工作正在緊張地進行。

  由於寶函外部曾用紅錦袋包裹,王?只得一絲絲、一片片地揭掉木函上的絲綢殘痕,小心地放到早已準備好的白紙板上。於是,寶函的原貌很快顯露出來。

  這是一尊可謂精美絕倫的黑漆寶函,整身呈正方形,邊長為30厘米。雕花銀棱略斜,盝頂,通體用檀香木製成,內壁用黑漆漆過,烏黑髮亮。外壁四周是描金加彩的減地浮雕,雕刻極為精細。畫面上有釋迦牟尼的說法圖、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圖、禮佛圖等等各種精美浮雕。只見一幅幅圖畫生動、形象、傳神,細緻入微,質樸大方,色彩斑斕,美中見妙,無疑是唐代漆木器中唯一罕見的珍品。

  「太難得了,真是難得一見的木雕禮佛圖啊!」幾位考古專家不由地讚嘆起來。因為大家都知道,敦煌莫高窟[1]中僅是幾幅雕刻在石壁上的禮佛圖,就讓世人為之驚嘆不已。而像這種以木為質、畫面十分複雜細緻、人物花卉生動逼真、雕刻技法超人的禮佛圖,非是繪畫雕刻大師,是難以達到如此高的境界的。更為重要的是,像這樣的木雕禮佛圖,在以前的考古發掘中從未發現過。

  鎏金四天王盝頂銀寶函。打開情形,內裝素麵盝頂銀寶函

  在寶函的正面,有一鎏金鎖扣,上面亮晃晃懸掛著一把小巧玲瓏的金鎖。耀眼的金鑰匙,插在金鎖孔內,鑰匙上還繫著一條紅綢。記錄、錄像、拍照完畢,王?教授掏出手帕,擦了擦汗涔涔的手,方才去輕擰那小小的金鑰匙。「嚓」的一聲,金鎖登時彈了起來……考古工作者們將鎖和鑰匙加以稱量,鎖重35克,鑰匙重9克。

  隨著王?教授輕輕地將函蓋揭開,一片黃白交錯的光芒撲眼而來。裡面,是一個比銀棱盝頂檀香木寶函略小一點的鎏金四天王盝頂銀寶函,它用一條約5厘米寬的絳黃色綢帶十字交叉地緊緊捆住。雖逾千年,綢帶依然光澤鮮艷,如同新裁,帶面上遍布蹙金二方連續金花,綢帶尾上還繫著數顆乳香粒,解開綢帶,又見函外用平雕刀法刻滿畫面,函頂鏨兩條並列的行龍,首尾相對,四周襯流雲紋;每側斜面均鏨雙龍戲珠,底飾卷草;四側立沿各鏨兩隻迦陵頻伽鳥,身側飾以海石榴花和蔓草。函體四壁分鏨「護世四天王[2]」像:正面是北方大聖毗沙門天王,左面是東方提頭賴吒天王,右面是西方毗婁勒叉天王,後面是南方毗婁博叉天王。與前一層相同,有一套金鎖金鑰匙。

  打開這第二重寶函,卻是一片銀光撲面而來。原來內有一個素麵盝頂銀寶函,鈑金成型,通體光素無紋,蓋與寶函體在背後以鉸鏈相連。

  再向里揭開一層,是一鎏金如來盝頂銀寶函,函頂和四面都鏤刻有數尊穩坐蓮花寶座之上的佛像。

  那鎏金如來盝頂銀寶函內,又套著六臂觀音盝頂純金寶函。函蓋面上是雙鳳,蓋側各有四隻繞中心追逐的瑞鳥,中為四部聖潔交錯怒放的西番蓮蓬。函身與函頂交相輝映,雕有數幅聖賢大德佛祖圖。正面為一奇妙的六臂如意輪觀音圖,她坐於蓮台之上,兩側有八大侍從供養。函之左側,為藥師如來圖;函之右側,為阿彌陀佛圖;函之背面,為大日如來圖。

  而第六層寶函所帶給人的是一片炫目的五彩之光。此為金筐寶鈿珍珠裝[3]金寶函。

  這重寶函亦為純金雕鑄,上面鏨滿神異圖畫,它的十二棱二十條邊和函蓋、函身鑲滿各色寶石,紅寶鈿、綠寶鈿、翡翠、瑪瑙……函蓋頂面和函體四壁有紅、綠二色寶石鑲嵌成大大小小的團花。連金鑰匙的金鍊帶上,也用三色寶石鑲嵌著玲瓏團花。真乃浮光耀眼,一派仙宮極樂才有的珍奇境界。

  第六層寶函內,裝著金筐寶鈿珍珠裝珷玞[4]石函。它以珷玞石琢磨而成,盝頂,通體嵌飾珍珠,函身四面均用綠松石各鑲兩隻美麗的鴛鴦和花卉。高11厘米,長寬各7.3厘米。精緻的雕花金帶為邊,晶瑩透亮的石板,真乃金鑲玉砌。

  沒有人會更深一層提前想像到,第七層寶函內,竟會裝一巧妙精絕、登峰造極的小金塔,這件高7.1厘米的寶珠頂單檐四門金塔,飛檐高翹,金磚金瓦層層逼真,塔身四壁刻滿人物畫,且有四扇可以開合的小金門。金塔座上,有一小銀柱,僅2.8厘米高,盤口細頸鼓腰,喇叭口徑處雕有十二朵如意雲頭,鼓腰上二平行線連為四組三鈷紋杆狀十字團花,襯以珍珠紋,腰底為蓮瓣形,銀柱托底也呈八瓣蓮花狀。間以三輪紋,柱底還有一墨書小字「南」。

  剛出土打開包裹的寶珠頂單檐純金四門塔

  就在這根小銀柱上,套著一枚偌大的指骨。

  「啊!佛指!佛指舍利!」整個發掘場面像炸開了鍋。人們狂呼。

  守候一旁的法門寺住持澄觀法師第一個敲起了木魚,誦經念佛!

  王亞蓉教授強按激動的心情,將這枚佛指一測量,重16.2克,高4.03厘米,上粗1.75厘米,下粗2.01厘米,上齊下折,色白如玉少青,三面俱空,一面稍高,骨質細密而澤,中空管狀,髓穴方大,上下俱通,二角有紋,紋並不徹。日光燈下,似有靈性異彩。更為神奇的是,在高倍放大鏡下,發現外壁有隱隱的微細血管,內壁有七顆排列成「勺」形的小星組成的大熊星座。

  第一枚佛指舍利自純金四門塔中重返人間

  專家們將它和《物帳》碑文反覆對照勘驗,與記載完全相同,證明它是佛祖真身指骨無疑。

  王?教授與眾位專家商議,按照指骨在中外考古史上的特殊地位,命名為特級一號。

  至此,隱真容1113年的歷史之謎終於在20世紀80年代揭開。中國考古工作者以無比榮光,給世界佛教史添上了燦爛的一束重彩。

  十分奇妙的是,此時正好銀河當空,深青色的天幕上星光輝映,大熊星座正位於南面!

  人們手腕上的各式手錶指針,正好指向1987年5月7日凌晨1時15分!

  深深舒了一口氣的王?教授回過頭問:「今天幾日?」

  大家一查:「5月7日,古歷四月初八,四月初八……這四月初八,正好是佛祖釋迦牟尼誕生的日子啊!」大家於是驚呼:「太巧了,太妙了,簡直不可思議!」

  公元前565年四月初八,釋迦牟尼誕生!

  公元1987年四月初八(古歷),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再現!

  激動不已的考古學家們,無法對這實實在在的巧合做出最恰當的解釋。反正,他們永遠記住了這太偉大的時刻。

  不知是誰將佛指出現的消息傳出博物館門外,瞬間,翹首期盼徹夜不眠的僧俗們一片呼號歡慶之聲。場面之壯觀,絕不亞於當初他們集體請願力主修塔的時候。

  注釋:

  [1]敦煌莫高窟:中國古代北方地區佛教石窟寺之一。位於今甘肅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開鑿在鳴沙山東麓的斷崖上。據武周聖曆元年(698年)《李君修佛龕記》記載,樂僔和尚於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創鑿洞窟,法良禪師接續其業。經過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諸代相繼建造,遂成為巨大的石窟群。計有已編號洞窟492個,存壁畫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00餘身(影塑未計在內),唐、宋木構窟檐5座。其規模宏偉,內容豐富,歷史久長,位列全中國石窟之冠,也是世界著名的石窟。

  [2]護世四天王:佛教金剛名,亦稱四大天王。據佛經記載,須彌山腰有犍陀羅山,山有四頭,四王分居之,各率二十八部眾,鎮守一方。即東方持國天王,管轄東勝身洲;南方增長天王,管轄南贍部洲;西方廣目天王,管轄西牛貨洲:北方多聞天王,管轄北俱盧洲。

  [3]金筐寶鈿珍珠裝:中國傳統裝飾工藝技法。在設計好的圖案上,用金線沿著輪廓邊緣打造成立體的框座,再鑲嵌寶石於其上,並以珍珠綴飾,構成繁複的視覺效果。

  [4]珷玞:亦作碔趺、武夫,即次於玉的美石。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