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珍瑰寶

2024-10-06 05:14:30 作者: 商成勇、岳南

  其實,趙康民發掘慶山寺並不是孤立進行的。我們想,其他發掘的當事人若能一一見到,那無疑更有助於解開慶山寺之謎。只可惜人世匆匆,當時的好多人現已無法找到。然而,令我們興奮的是,在縣博物館一樓的慶山寺遺址展廳,不期遇見了一位重要的當事人康惠芳。

  在我們進展廳時,康惠芳正與一位女講解員韓曉霞為遊人介紹每一件文物出土時的情況。她是我們能夠採訪到的唯一的一位當年發掘慶山寺遺址時跟隨趙康民做現場文字資料筆錄的人。

  

  「金棺銀槨釋迦如來舍利寶帳,是當今世界上佛教考古的重大發現,是法門寺地宮未開啟前世界唯一刊名為釋迦如來的最完整的舍利棺具,已被定為國寶,與秦陵銅車馬同為一級文物。」這序幕式的語言一結束,她們手指眼前有機玻璃盒內米粒般大小的白色晶體,說:「這就是佛舍利,俗話講就是佛祖釋迦的骨灰。古印度人稱小米為舍利,佛火化後的白色晶體大小似米粒,因而稱這為舍利。舍利有全身舍利和碎身舍利之分,多寶佛舍利即為全身舍利,釋迦牟尼佛舍利即為碎身舍利。碎身舍利又有三色之別,黑者,發舍利;赤者,肉舍利;白者,骨舍利。我們眼前盤中的舍利為白色,即釋迦牟尼的骨舍利。

  「有人可能要問,這是不是釋迦牟尼佛的真舍利,我們說不是的,釋迦牟尼生活的時代相當於我國的春秋戰國時期,比孔子早一百年,而佛教是西漢末年傳入我國的。況且據佛籍記載,釋迦火化後,他的舍利已被八國王子瓜分,正如我們大家眼前所見的這舍利寶帳四周線雕圖案中的八國王子分舍利,即是當時的真實場景。所以,在我國極少有釋迦牟尼的真身舍利。既然如此,那麼我們眼前的這些白色晶體是什麼?佛籍記載,若無舍利,以金銀、琉璃、水晶、瑪瑙、玻璃等製作舍利,用這些材料製成的舍利是高級舍利;若無錢財之力,可到大海邊拾取潔淨的沙石作為舍利,也可以用藥草、竹木根節做舍利,其名為舍利的代用品。」

  我們眼前的這些白色骨舍利,原來裝在盤蓋上有兩個葫蘆形銅質蓮花座緣的有色玻璃瓶內,瓶裝在金棺內,金棺置於銀槨內,銀槨置於石雕寶帳內。這具金棺是銅質鎏金棺,兩側粘著絹底珍珠團花,前檔上是一對護法獅子,這對護法三彩獅子比起全國各地出土的不少獅子,自有其獨到之處,實屬不可多見的精美佳作。三彩獅子造型優美大氣,栩栩如生,俏皮活潑,逗人喜愛。一個安然自得,俯首啃蹄;一個閉目凝神,抬蹄搔癢,實是迄今所見製作時代最早、藝術水平最高的三彩動物造型。它的問世,一掃唐代帝王陵前石獅四蹄抓地的呆板作風。法門寺地宮前室也出土了漢白玉雕金毛獅子,但比起這對三彩獅子的形態,自然遜色不少。還有在寶帳前一盤中供的一顆三彩南瓜,更屬首次發現。這南瓜雖名不驚人,但焙燒技藝超群,蒂落之痕尤其逼真,也算得上三彩器中的上乘珍品。俗語云「南瓜不敬佛」,看來並非如此,由這枚南瓜所供位置看,當推上等供品。筆者看到,這棺蓋頂中鑲著一顆貓眼寶石,這種寶石在《紅樓夢》《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中均提到過,杜十娘言它貴值萬金,足見其珍貴。

  1985年5月陝西臨潼縣慶山寺舍利塔基出土的唐代玻璃果。壁厚0.1厘米。玻璃果作球形,一名阿那含果。共六件,一件為乳白色,二件為褐黃色,三件為綠色。均壁薄而半透明,中空,其大小若核桃。這幾件玻璃果出土時,分別置於石雕寶帳前的兩個三彩盤內,是佛教舍利塔內的供奉物品。陝西省西安市隋代李靜訓墓出土過玻璃卵形器,河南省密縣北宋塔基中也出土過類似的玻璃器。慶山寺舍利塔基中玻璃果的發現,為研究這類卵形玻璃器的沿革與用途,提供了珍貴線索

  銀槨為純銀質,槨下的工字形須彌座是銅質鎏金。這一具銀槨玲瓏別致,工藝絕倫,不愧為國之瑰寶、民族文化遺產之精華。槨蓋中央平貼鎏金蓮花,花蕊用白玉和瑪瑙做成,蓮花周圍分別鑲嵌著水晶綠寶石、藍寶石、貓眼寶石、翡翠等名貴寶石,每顆寶石上都用粗銀絲綰成類似塔剎的螺旋。槨蓋一周懸掛著用珍珠穿成的流蘇。槨兩側分別站著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舍利佛、目犍連、摩訶迦葉、阿那律、須菩提、富樓那、迦旃延、優婆離、羅喉羅、阿難陀。槨前面門扉則粘著鎏金浮雕的觀世音和大勢至菩薩,兩菩薩中間又粘有一雙金佛腳,腳跟上有一對法輪。傳說釋迦涅槃後,曾三出金棺,初出金臂為阿難現入胎之相[1],次出為摩那說法,後出顯雙腳示迦葉。文獻有載,佛教在早期,無塑偶像之舉,對佛腳的頂禮即為佛禮。我國唐代高僧玄奘西行取經,在天竺禮拜的就是佛足。他回長安後將此風俗帶回我國,今陝西耀縣藥王山和長安臥佛寺都有佛腳造像碑的存在,銀槨上佛足的發現,為研究佛足增添了一個實據。

  她倆又告訴我們,槨後面粘有的摩尼寶珠,也叫如意寶珠,此珠乃佛家法器,能消滅四百四十種疾病。而這安置銀槨的石質寶帳,是由六層物件疊置而成,座為雕滿海石榴、捲雲紋、樂舞紋的工字形須彌蓮花座,方形的帳體,有四根滿雕海石榴的欏柱,上雕蒼龍[2]、飛天[3]、團花、藻井[4]、迦陵頻伽鳥和天王圖案,四面雕鳳,鎏金三滴水的重檐聯珠蓮花托桃頂。這四周的雕鳳,正是皇權至尊的武則天的意圖,她令明崇儼監製的這藏佛物,即是乞佛庇佑自己早日當上皇帝的體現。四角上各插一棵銅杆銀葉菩提樹,這菩提樹是佛事的象徵。佛座前兩邊分插兩朵以珍珠和綠寶石嵌蕊的金蓮花。《無量壽經》記載:「行者(釋迦)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諸眷屬持金蓮花,化作五百佛,來迎此人。」寶帳帳體前額雕刻「釋迦如來舍利寶帳」八個金字。釋迦是宗族名,如來則是佛的十大佛名之一。

  帳體四面的這四幅浮雕畫,總名為涅槃變[5]。第一幅是佛說涅槃經,第二幅是涅槃圖,第三幅是荼毗(火化)圖,第四幅是八國王子分舍利。據《佛學大辭典》錄載,釋迦涅槃後,於拘屍那迦羅城娑羅雙樹間荼毗,諸國為了得舍利,下令舉國以象、馬、車、步四兵進攻恆河,先遣婆羅門番姓至拘屍那迦羅城求舍利,對拘屍那迦羅城君說:「不予舍利,我有四兵在此。不惜生命,當以力取。」拘屍那迦羅城君說:「如來遺形不可取,你若動兵取,我已在此。」無奈番姓建議以一瓶一石許,均分舍利八份,給八國王。據傳當時東海龍王也曾前往分舍利,但可惜他去遲了,沒有分到……

  這有聲有色的講解和精美絕妙的文物,使我們沉浸其中。佛教藝術,是我國古代文化遺產中的一顆璀璨明珠。眼前精美的金棺銀槨等實物,無不凝聚著古代民眾的智慧。

  事實上,慶山寺出土的珍貴唐文物,僅是當年供佛慶山,大量珍寶匯集禮佛的物品之一部分。權傾宇內的武則天為慶山寺的佛事廣揚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注釋:

  [1]入胎之相:佛家用語,如來成道八相(下天、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滅)之一。傳說釋迦牟尼乘六牙白象,由其母摩耶夫人左肋入而托胎。

  [2]蒼龍:即青龍,古代寓意紋樣。青龍為東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之總稱,道教奉為東方之吉祥神祇,與白虎、朱雀、玄武合稱四方四神。佛教東傳後,融進中國傳統的四方神思想,故在佛教美術題材中也可見蒼龍圖案。

  [3]飛天:佛教美術題材之一。本是佛的八部侍從中的兩類,即佛經中的乾闥羅與緊那羅,意為天歌神及天樂神。欲娛佛時,其身自現異相,飛行於天空,手持樂器,蹁躚飄舞,是佛教中歡樂吉祥的象徵。飛天紋由印度東傳後,與中國傳統的羽人、天人形象相結合。早期的飛天身材粗短,造型稚拙,帶有明顯的西域風格;隋、唐時期則轉為輕盈飄逸,綽約多姿,千變萬化。

  [4]藻井:中國傳統的頂棚裝飾形式,通常做成方形、多邊形或圓形的凹面,上有各種花紋、雕刻和彩繪。多用在殿堂正中穹頂,或帝王御座、神佛像座之上。

  [5]涅槃變:變,佛教美術術語,變相的簡稱。指以佛經故事為題材內容的繪畫或雕刻作品。有的以某部佛教經典為依據,表現其至尊與侍從在淨土內的各種活動,謂之「經變」;有的以釋迦牟尼傳記為依據,採用獨幅或多幅系列畫的形式,把佛的一生描繪出來,謂之「佛傳」;有的依據釋迦牟尼降生淨飯王家為太子之前許多世的本生故事,採用獨幅或連環畫形式予以表現,謂之「本生」。涅槃變是以《涅槃經》為依據,屬於「經變」,主要描繪佛涅槃的前後經過。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