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來源於何處

2024-10-06 05:04:30 作者: 岳南

  通過古代文獻和現代考古發掘實物的雙重研究成果證明且正在證明,春秋戰國時代的楚國及周邊的幾個附屬國,不但盛產羽毛齒革之物,金屬產品生產也占有領先地位,尤其是銅、錫等有色金色金屬的儲藏量與開採冶煉之盛,是北方中原諸國無法匹敵的。

  就當時的具體情形言,小型銅礦與錫礦,北方諸國大多數皆有發現和開採,但稱得起大型或超大型銅礦者,則為江南一帶所獨有,且只分布於楚、吳、越三國之間與周邊相鄰地區,其他各國同樣沒有這一天賜地設的福分。楚國的大銅礦藏多集中於現在的鄂東南以及與鄂東南相連的贛西北,即今大冶、陽新、瑞昌諸縣。這一帶礦產品優於吳、越,其銅礦早在商代中期就已開始采煉,在春秋時代已達到很高的采煉水平,從遺址中出土的日用陶器可知,採礦者是揚越人。楚成王時代,南撫揚越,北收弦、黃,東征徐夷,控制了大別山南北的通道,使長江中游的銅礦成為囊中之物,開採與冶煉技術出現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高峰。20世紀中葉發現的大冶銅綠山古礦井和古煉爐,表明春秋時代的采銅、煉銅工藝,已達到了當時的世界最高水平。

  銅綠山在大冶縣(現大治市)大冶湖旁,山勢呈西南—東北走向,長約2公里,寬約1公里,其間所有山頭的海拔都在100米以下,山中有豐富的銅、鐵礦床,且有金、銀、鈷等共生。山以「銅綠」為名,恰如同治年間編撰的《大冶縣誌·山川志》所云「每驟雨過時,有銅綠如雪花小豆點綴土石之上」,故相傳此處為「古出銅之所」。地下有銅礦,則地上有「銅草花」,每逢春夏之際,銅草花星散於山野之間,成為當地頗有特色的景觀,故名銅綠山,亦即銅綠色的山丘之意。原礦久已荒廢,1965年重新開採時發現古代採礦遺蹟。1973年,當地開採者從古礦井深處發現大型斧形銅鑿,遂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1979年冬,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派出一支工作隊與地方考古隊一起,在銅綠山幾個地點同時進行發掘,從而證實此處銅礦開採始自西周,還有可能上溯到殷商末年,春秋戰國之際銅礦的開採和冶煉達到鼎盛。在全世界年代最早的同類遺址中,銅綠山不但含有豐富的文化信息,且是水平最高、保存最好的至可珍貴的人類文化遺產。

  本章節來源於𝑏𝑎𝑛𝑥𝑖𝑎𝑏𝑎.𝑐𝑜𝑚

  經現代考古發掘所知,春秋時代銅綠山的礦井深度已有40~50米。井巷的組合,大致是圍繞著幾口豎井,開拓出為數較多的橫巷,呈扇面形展開,橫巷下面又開拓出若干盲井。從殘存的遺蹟可以看出,豎井和橫巷都有木構的方形支架,豎井支架長寬各約60厘米,橫巷支架高約100厘米,寬約80厘米。在豎井與橫巷相接之處,有馬頭門,高度和寬度一如橫巷。礦井中有良好的通風和排水系統。照明靠燃點竹籤,是最原始的方法。採礦用斧形銅鑿,已知最大的一件重達16公斤。采出的礦石裝在竹簍中,經豎井提升到井外,選礦用船形木斗裝礦土在水中淘洗,可得上等冶煉銅料。[1]

  經當地工人開採和考古發掘,春秋戰國時代的煉爐已發現多座,都是豎爐,外觀為圓台狀,由爐基、爐缸、爐身三部分組成,除爐基內有石塊外,其餘都用黏土壘築。爐缸側壁築有金門,在爐缸的內壁和金門的內口,加襯了以青膏泥和石英砂為主的耐火材料。爐缸截面為橢圓形或長方形,爐缸內徑,長軸約70厘米,短軸約40厘米,缸深約30厘米。從地層和出土物推定,古爐的時代均屬春秋時期。為了驗證古爐性能和所具備的條件以及冶煉水平等等,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銅綠山工作隊在山中築了兩座仿古煉銅豎爐,做了兩次煉銅模擬實驗。結果證明,銅綠山煉銅豎爐的冶煉工藝是銅的氧化礦的還原熔煉,只要有足夠的風壓和風量,使爐內木炭燃燒充分,就能進行正常的冶煉。只要煉爐熔化帶中有足夠的溫度,礦石不論品位高低,不論是塊礦、粉礦,都可以煉出紅銅。使用這樣的豎爐,可以連續投料,連續排渣,間斷放銅,持續冶煉,不是只用一次就要破爐取銅。一座煉爐,如果投入物料3000公斤,礦石平均含銅量為12%,在正常情況下,一天一爐可煉出紅銅約300公斤。

  銅綠山礦床地形圖(引自《湖北銅綠山古銅礦》)

  銅綠山古礦井附近還有古煉爐遺存,因被爐渣掩埋而保留下來。許多地點的表面覆蓋有一米多厚的古代爐渣,總重量達40萬噸,經過樣品化驗分析,估計古代提煉的紅銅當在4萬噸左右,這無疑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可以設想,如此多的紅銅,可鑄造出多少青銅器?楚成王經常給其他小國和中原諸侯國送「金」,尤以贈給鄭文公而聞名,有研究者推測,所謂的「金」,其實就是這種成錠的紅銅。

  按當時的條件和習慣,銅礦石采出後,就地冶煉,紅銅煉成後,易地鑄造。因此,楚國的冶煉中心就在銅綠山以及與銅綠山相連的古礦區,鑄造中心則在郢都和其他通都大邑。銅綠山古礦區曾多次採集到春秋戰國時代的圓餅形銅錠,每塊重約1.5公斤,估計是外運時遺失所致。

  遙想當年,商王武丁南伐,昭王南征,其中最大的目的是奔著銅和銅礦而來。如果楚國積弱不振,以姬姓隨人為先鋒的周室宗親及各路諸侯,就會席捲長江中游。那時,楚人就會國破家亡,妻離子散,淪為其他部族刀俎上的魚肉,任人宰割。幸而,從武王到成王,楚人創立了一個良好的社會機制,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具備了一往無前的秉性,才成為廣有千里之地的大國。在這個大國的周邊地區,隨人所代表的諸夏長於鑄造,揚越所代表的群蠻長於冶煉,而處於江漢流域中心霸主地位的楚人則兼而有之,並憑藉豐厚的礦藏資源采煉製造出舉世聞名的青銅器具。

  已知的楚國是銅、錫礦藏儲備、采煉的大國,與附屬之國的曾人有必然聯繫嗎?湖北省專家後德俊將曾侯乙墓出土的銅器與銅綠山古銅礦井內銅礦石的微量元素的含量做了對比分析,發現兩者十分接近。這證明曾侯乙墓銅器的原料極有可能來自大冶銅綠山。銅綠山遺址當年並不在曾國而在楚國境內,曾人如何獲得這批青銅原料,是物質交換還是通過什麼特殊手段,有待進一步考證研究。但除銅綠山之外,在湖北境內還發現了多處礦冶遺址,如曾侯乙墓所在的隨縣鄰近鍾祥縣謝家灣和城北的洋梓鎮,先後發現採礦冶煉銅爐。據譚維四等專家推斷,曾侯乙墓的青銅器原料一條通道是用自己的特產與楚國交換銅、錫原料,另一條通道是采自曾國轄境,如鍾祥縣洋梓鎮銅礦產地,只是由於鍾祥縣境幾處遺址尚未進行大規模發掘,還不能做出確切的判斷。或許,等這幾座頗具規模的採礦冶煉遺址發掘和相關資料出土,曾侯乙墓青銅原料的來源也就得到一個合理的詮釋吧。

  注釋:

  [1]參見夏鼐、殷瑋璋《湖北銅綠山古銅礦》,載《考古學報》,1982年第1期;《湖北銅綠山春秋戰國古礦井遺址發掘簡報》,銅綠山考古發掘隊,載《文物》1975年第2期。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