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禮器入葬之謎
2024-10-06 05:04:21
作者: 岳南
據考古人員推斷,就在中室放置九鼎八簋的同時,其他幾個室的相關安置事宜也在同時進行。葬禮的時間是有限的,一旦啟動向葬地運送陪葬器物與棺槨等程序,就會牽一髮而動全身,整個曾國首都甚至鄰國都有波動和感覺,這一點從後文的敘述中將會看到。
青銅冰鑒及聯禁銅壺在中室出土情形
當然,這個盛酒器指的是鑒內之方尊缶,而不是全部空間。在鑒與其內尊缶之間,周圍有較大的空隙,應當是用來放冰塊的。如此精巧的設計和製作工藝,該器可謂是一件極富「高技術含量」的青銅禮器,在典籍記載和此前的考古發掘中從未見過。據《周禮·凌人》載:「春始治鑒,凡外內饔之膳羞鑒焉,凡酒漿之酒醴亦如之,祭祀共冰鑒。」可知鑒缶是古代重要的禮器之一。若用現代通俗的語言表述,這是一套用來冰鎮酒的器具,故有人戲稱它是中國古代最先進的冰箱。
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第一個節目就是「擊缶而歌」,也就是一排排身穿白色衣服的青年手舉木棒拼命敲擊一排排被解說為「缶」的東西,且這些「缶」皆發出鼓的聲音。這個節目受到許多文化批評家的指責,因為「擊缶」不僅是民間低級的娛樂樣式,而且是低賤之物的文化象徵。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趙國上大夫藺相如逼秦王擊缶的故事。書曰:秦王飲酒酣,曰:「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趙王鼓瑟。秦御史前書曰:「某年月日,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藺相如前曰:「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請奉盆缶秦王,以相娛樂。」秦王怒,不許。於是相如前進缶,因跪請秦王。秦王不肯擊缶。相如曰:「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缶。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某年月日,秦王為趙王擊缶。」這個故事除了說明藺相如的超人心智與膽魄,還透露出缶確是一種低賤的東西,藺相如就是要用這種低級樂器來羞辱對方。想不到事隔2000多年後,被一個叫作張藝謀的導演拿來用作全球盛事的奧運會開幕式節目進行敲擊,實在顯得特別反常和無知。按文化批評家朱大可的解釋,古代的缶在許多時候都是作為喪器應用的,擊缶與鼓盆,由先秦大到中古的賤器和喪器的雙義用途,逐漸歸流到喪器這個單一主題上來,自宋之後則多為喪禮之器,張藝謀以自己的無知在全球幾十億公眾面前演繹了這個「喪器喜用」的節目。而關鍵的問題還不止於「喪器喜用」,這個被叫作「缶」的東西,其實根本就不是缶,僅僅是一種方形鑒而已,而這個方鑒的原形就是曾侯乙墓出土的鑒缶,即外部是鑒,內置一缶,是一種複合器,二者可以各自分離和獨立。奧運開幕式的「擊缶而歌」,擊的就是一個缺胳膊少腿的曾侯乙墓出土鑒缶的變體物,或者說敲擊的就是一個導演者並不知其實用功能和文化內涵的古老的「冰箱」。此種非騾子非馬,甚至是指鹿為馬之舉,加劇了民眾對傳統器物符號的認知混亂,也無意中道出了2000多年前屈原說出的著名警句,「黃鐘毀棄,瓦釜雷鳴」(「缶」一作「釜」)的隱喻,預設了奧運缶對於當下中國的象徵意義,它的價值就在於以棄用高貴尊崇的黃鐘大呂而專以瓦缶「雷鳴」的方式,表達了文化賤化和瀕死的現實。悲夫!
冰鑒打開後情形
冰鑒內部奇巧的設計
古老的土製缶
2008年北京奧運會擊缶的場面
本書首發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同鑒的尊缶一樣,聯禁壺也是盛酒之器,但比尊缶的容量要大得多。壺邊放置了兩件大銅勺和一件漏斗,大銅勺是取酒用的器具,酒取出後在灌入冰鑒之前要經漏斗過濾。鑒缶與聯禁壺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從儲酒、取酒、濾酒、冰酒到飲酒,器具一應俱全,且設計形象奇巧,製作精良,為兩周墓葬中所獨見。
在聯禁壺和青銅鑒缶之前,還有一件同編鐘一樣轟動世界的稱世之寶——青銅尊盤。尊盤與鑒缶、聯禁壺、青銅漏斗、銅勺,以及旁側環繞的木質髹漆耳杯、筒杯、漆卮、漆豆等物品,皆為彼此相連的一組古代禮器,其中的禮數和道道繁縟複雜,恐怕當年那些為曾侯乙殯葬者也難以弄得明白,說得清楚。
聯禁銅壺圖示
尊盤出土後,正在曾侯乙墓發掘現場參觀考察的著名史學家、青銅器專家李學勤等驚為天之傑作,認為其「製作工藝的精巧已達到先秦青銅器的極詣」。考古人員把這件器物小心翼翼地放入庫房,然後進行仔細清理和研究。移往武昌後,在譚維四的努力下,又邀請國內冶金和鑄造專家前往湖北省博物館,專門對此器進行考察研究。結果表明:尊的鑄造方法,尊體的口部、頸部的外壁及圈足用渾鑄法分別鑄出,圈足上的4條雙身龍先是首、舌、身各自鑄作,然後焊接。焊接的技術較為高超。如腹上的4條雙身龍分為8個單體焊接於腹部的8個接頭上,圈足上的4條雙身龍是挖出龍腹部分泥芯,巧妙地利用圈足的鏤孔設范澆注,用鉛錫合金溶液接合,制范用的木片至今猶存。最複雜繁縟的口部透空附飾是用失蠟法製造而成的,先鑄出相等的4大塊,然後用銅焊與尊體連接而成。整個尊用34個部件,通過56處鑄、焊連成一體。
盤與匜圖示盤
墓中出土的青銅尊盤
在商周青銅器中,尊是盛酒器,盤一般為水器。曾侯乙墓所出尊、盤合而為一件器物,有著統一的藝術風格。這裡的盤應非水器。《儀禮·士喪禮》曰:「士有冰用夷槃可也。」《周禮·凌人》曰:「大喪出夷冰槃。」槃即盤,盤亦可盛冰,可稱冰盤。因此,這件尊盤應與前述鑒缶的用途相同,乃冰酒之器。不過,據考古人員推斷,由於它在工藝上具有巧奪天工的神采,可能已非實用之器,而是成為顯示曾國宗室主人豪富、供來賓欣賞陳設的工藝品。
專家們經過仔細考察研究得出結論,尊盤鏤空的裝飾堪稱中國已出土的青銅器中最為複雜的物品,周身透空的附飾花紋,顯然系用久已失傳的國之秘方——失蠟法鑄造工藝作成。
中國青銅時代第一個高峰的工藝標誌,是范鑄法的運用。第二個高峰的工藝標誌,則是新的金屬工藝體系,包括渾鑄、分鑄、鑄鉚焊、失蠟法、錫焊、銅焊、鍛打、鉚接、紅銅鑲嵌、錯金銀、鎦金、刻鏤等。其中失蠟法在這一體系中最為重要,也最令人矚目。研究中國青銅製造的工藝技術,曾侯乙墓為世人提供了較為全面的材料,大大豐富了人們對先秦青銅文化的認識,許多湮滅的工藝技術由此得以復生還陽。根據曾侯乙墓考古發掘總指揮譚維四的說法:「曾侯乙墓出土的尊盤除了用陶范鑄造的部分外,一些複雜的透空花紋實際是用失蠟法鑄造的,這是鑄造金屬器物其中的一種方法,也是熔模鑄造中的一個分類。其製造流程說得簡單通俗一點,就是先用蠟料將設計好的鑄品做成蠟模,由於蠟的可塑性好,可以在蠟模上做出繁複的紋樣或使器物具有複雜的形式,在蠟模表面上塗上砂、石、耐火泥等粉末,形成比較堅固的外殼,待把外殼,也稱外范陰乾後,再加熱熔去蠟模,形成完整的空腔,再向空腔內澆注銅水,迄銅液冷卻,去掉外范,鑄件即成。從這種技術原理和程序可以推斷,但凡用失蠟法鑄造的青銅鑄件都是孤品,在鑄造的同時,即意味著毀掉了模具。從經濟的角度來衡量,意味著用失蠟法鑄造需要很高的成本。因而真要做起來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已發現的成千上萬件商周銅器中,已知確係失蠟鑄件的屈指可數,由此可見鑄造難度之大。但若將失蠟法與組合范以及其他的鑄造方式比較,前者卻有後者所不具備的優點。例如,用組合范渾鑄類似尊盤口沿那樣細密的紋飾,一立方厘米的空間裡至少需要十塊鑄范才能成型,而整個鑄形則需數千塊鑄范組成,這在理論上即或可行,付之於實踐卻是不可能的。所以,若想得到細密、精美的裝飾效果,非失蠟法不能做成。毫無疑問,沒有高深的藝術修養,沒有塑造蠟模的豐富經驗,沒有敷裹外范以及熔模、鑄造、焊接等精湛的工藝,同時又沒有相當於曾侯乙的經濟實力,想製造尊、盤這樣構成複雜的青銅器,是絕對不可能的。」
墓中出土的青銅尊
失蠟法的出現堪稱世界冶鑄史上的一項重大發明,關於這一方法在中國的起源和發展,歷來眾說紛紜,有些國外的所謂學者,其實就是狗仔隊一樣的人士,非要說中國的失蠟法是由埃及或美索不達米亞移傳而來,或是伴隨佛教從印度傳入的。總之,中國的失蠟法鑄造技術不是獨立發展起來的。曾侯乙尊盤與河南淅川下寺春秋晚期楚墓的發掘,以叮噹作響的鐵證,打破和糾正了以上學說的神話性和謬誤。
事實上,失蠟法在中國的應用具有久遠的歷史。1978年底,考古人員對河南淅川下寺的春秋晚期楚墓進行了發掘,在二號墓出土了和曾侯乙墓尊盤相似的尊盤,經鑄造界專家檢測和鑑定,其上的附飾均為失蠟法製造,比曾侯乙時代更早,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最早採用失蠟法鑄造的青銅鑄件,這就把中國使用失蠟法的時間提早到了春秋中期前後。曾侯乙墓青銅尊盤在使用失蠟法上堪稱鬼斧神工,達到了極為完美的地步。如此精巧瑰麗的藝術珍品,不會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那個時代人們頭腦中固有的,而是從漫長的實踐中得來的。以此推斷,中國運用失蠟法的歷史必然上溯若干年。從鑄造工藝水平上看,西亞兩河流域的古代失蠟法鑄件,遠不能與東周時期長江中游的失蠟法鑄件相匹敵。
墓中出土的盤與銘文
遺憾的是,這一具有悠久歷史和民族光榮的傳統,當歷史的長河流淌到隋唐時便出現了斷裂,其基本的技術只是在一些鄉間作坊偶爾簡單地運用。又經過1000年左右,失蠟法竟「轉化」為西洋人發明的專利。
抗日戰爭時期,駐紮在雲南昆明的美國空軍機械師奧斯頓,發現當地民間會用一種看來較為特殊的方式鑄造金屬器物,他進而發現,用這種工藝鑄造飛機的螺旋槳異常堅固,於是加以改造利用。抗戰勝利後,這位機械師回到美國便以此技術報請了專利,專利名為熔模精密鑄造法,別名奧斯頓法,俗名失蠟鑄造法。不久,蘇聯購買了這個專利。20世紀50年代,中國又從蘇聯將這個專利買回。[1]
美國軍人將中國鄉間作坊的技術,轉化為現代鑄造的新工藝,體現了山姆大叔善於學習、勤于思索的精神。令人感慨的是,早在2700多年前,中國就已擁有失蠟鑄造技術,然而後世子孫卻沒有將這一技術帶到現代工業中去,竟至於要從外國人手中去購買這一包含中國人祖先聰明才智的專利。悲夫!
注釋:
[1]據美術史家、青銅器研究專家、湖北省社會科學院楚文化研究所研究員邵學海考證,中國的失蠟法鑄造技術,有跡象表明起源於古代長江以南的越人,越人的原始冶鑄工藝失繩法,是失蠟法出現的嚆矢。紐西蘭漢學家巴納教授曾經考察中國南方早期青銅遺物,他發現一些容器的繩紋提梁並無分范的痕跡,有些器耳卻遺留有粗大的纖維,由此他認為這些提梁是以繩狀物為模,再用耐火材料包裹,接著焚去模料,清除灰分,遂澆注成型的。巴納稱這種工藝為失繩法,並判斷這些器物可早到春秋初年或西周末年。這意味著以失繩法為前驅的失蠟法,在這個歷史時期可能出現了。
邵學海認為,失繩法,或稱焚失法,與失蠟法同屬可失性模法工藝,兩者相比,原理一致,只是所失材料不同。現藏上海博物館和湖南長沙博物館商代晚期兩件卣,是已知最早的焚失鑄件,其上提梁也是用焚失法鑄造的。用焚失法鑄造的器物還見於安徽銅陵出土的三件銅甗之提梁,其上纖維痕跡也非常清晰。焚失鑄造工藝南北方都有應用,但已知的南方要多些,就概率而言,失蠟鑄造技術最早出現在長江中游就不會是偶然的現象。
邵學海還表示:曾國的匠師能鑄造出類似尊盤這樣非常複雜的青銅器,除了失蠟工藝的成熟,還須分鑄技術配套,而分鑄成型所包括的先鑄法和後鑄法,長江中游在商代已經具備,江西新干大洋洲的青銅器,有相當一部分應用了這些技術。古代南方的越人為失蠟法的出現,提供了一套完備的技術條件。就像美軍機械師受到雲南鄉間作坊鑄造手藝的啟示,從而發明了鑄造螺旋槳的新技術一樣,沒有越人的焚失鑄造,曾侯乙尊盤的裝飾藝術,則很難達到我們現在見到的神採風韻,華麗、壯觀、完美無缺的藝術境界。而模的可失性工藝的演變,恰似人類文化演進的一個縮影,它是由世界各個民族接力地,逐漸由低級推向高級的。(參見《打開曾侯乙墓》,邵學海著,湖北美術出版社2003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