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隨博弈後的歷史格局
2024-10-06 05:03:53
作者: 岳南
楚伐隨並與隨「求成」之事發生在武王三十五年,熊通得到周王室拒絕其加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消息並大怒是武王三十七年,這個時間跨度看起來是三個年頭,若掐頭去尾,真正的時間是一年半左右。按照當時的辦事效率,時間並不算長,應在情理之中。只是熊通一聽這個消息,頓感失了面子,於盛怒中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自己命手下弄了一個武王的帽子戴在頭上,關起門來在群臣百姓面前有模有樣地稱起王來,從而開創了諸侯僭號稱王的先河。這個時候的「蠻夷」熊通可能沒有想到,他這個賭氣式的做法引發的直接後果是,中原各路諸侯也紛紛效之,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內或明或暗地稱王稱霸。面對禮崩樂壞的天下大勢,已經極度衰微、徒有一個空架子的周王室無可奈何,只能眼巴巴地看著禮制像決堤之水般一瀉千里,永不回頭。
司馬遷只說熊通因怒而稱王,與隨人盟而去,沒有說明因何而與隨盟,倒是前輩史家左丘明對此做了較為詳細的披露。《左傳·桓公八年》載:
隨少師有寵。楚斗伯比曰:「可矣。仇有釁,不可失也。」
夏,楚子合諸侯於沈鹿。黃、隨不會,使薳章讓黃。楚子伐隨,軍於漢、淮之間。
季梁請下之:「弗許而後戰,所以怒我而怠寇也。」少師謂隨侯曰:「必速戰。不然,將失楚師。」隨侯御之,望楚師。季梁曰:「楚人上左,君必左,無與王遇。且攻其右,右無良焉,必敗。偏敗,眾乃攜矣。」少師曰:「不當王,非敵也。」弗從。戰於速杞,隨師敗績。隨侯逸,斗丹獲其戎車與其戎右少師。
秋,隨及楚平。楚子將不許,斗伯比曰:「天去其疾矣,隨未可克也。」乃盟而還。
季梁眼看隨侯這個老混蛋一意孤行,無法遏止,只好退而求其次,提出了一個新的作戰方案,說「南蠻的軍隊與諸夏之軍不同,諸夏的軍隊是以右為尊,而南蠻是以左為尊,根據以往的經驗,楚武王肯定是自統左軍,楚兵的左軍也必定是最強的,咱們用強兵攻他薄弱的右翼,必然能勝。楚軍右翼一敗,中軍和左翼也會跟著亂將起來,此役可有取勝的希望。」但此時的少師已經驕狂得根本不把季梁放在眼裡,且故意與之意見相左,以顯其能。他明確表示這一戰法乃小夫蛇鼠之計,是無勇夫膽的小人之見,堅持要來個兵對兵,將對將,王對王,硬碰硬,並雲只有這樣才可張顯示隨國的士氣與國君的尊嚴,也是戰無不勝的兵家之道。已經昏了頭的隨侯撇開季梁,以少師之計而行,親自隨右軍行動,命少師為戎右,下令攻擊楚師左軍。短兵相接,勝負立見,結果是隨軍大敗。隨侯一看大事不妙,急忙扔掉指揮棒跳下戰車,貓腰弓背踏著遍地屍體於混亂中落荒而逃。那位驕狂的少師在陣前被楚軍團團圍住,逃跑已無可能,很快被楚軍像捂小雞一樣抓在手中成了俘虜。
吃了敗仗的隨侯不得不派人前往楚營請求議和,雄心勃勃且滿懷怨恨的武王不從,欲一舉蕩平隨國。大夫斗伯比審時度勢,對武王說道:咱們最怕的是季梁,指望以少師離間隨君和季梁的關係,可這一仗下來,反倒把少師的威風給滅了,以後隨君不會再聽他鼓譟了,季梁必被隨侯重用,這是老天爺幫著隨君,我們已沒機會滅掉隨國了。楚武王聽罷,深以為然,於是楚、隨終於再度以和盟的方式結束了這場戰爭。
儘管兩國名義上和盟,但此次戰役,令隨國損兵折將、大傷元氣,隨國君臣也真切地領略了楚國不可抗拒的實力。從此之後,楚國揚威於漢東諸姬,隨國只能表示臣服,再也不敢開罪於楚國了。
打敗隨國之後,楚武王又移師西進,一舉擊敗濮人,拓寬和加固了後方陣線。又三年,楚國在漢東之地與狂妄自大的鄖國軍隊交鋒,楚師夜襲駐紮在鄖國郊外蒲騷的鄖軍,鄖師大敗。從此,楚國在江漢流域的霸主地位得以確立,各諸侯國盡數臣服。儘管不時出現一些反覆,但大局已定,外力無法改變了。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𝒃𝒂𝒏𝒙𝒊𝒂𝒃𝒂.𝒄𝒐𝒎
楚武王熊通在位五十一年之時,已逾古稀,自覺老境將至,身體明顯一天不如一天。但這個性格倔強,老而不死的傢伙,仍心懷野心,唯恐天下不亂,死前還要折騰點什麼,再給紛亂的世界加點水煮油烹的佐料。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周天子召見隨侯,指責他背信棄義,竟以楚子為楚王而事之,太不講氣節大道了云云。周天子的一頓悶棍,令隨侯頓感天旋地轉,暈頭轉向,不知所措。回到隨都後,隨侯瞻前顧後仍打不定主意,不知到底該抱誰的大腿為好。在搖擺晃悠間,對楚國的態度不免露出冷淡之色。武王熊通偵知內情,暴跳如雷,蹦著高兒大罵了一通周天子之後,又將怨恨和怒氣撒到隨侯身上,指責隨侯不是個東西,居然聽從周天子的挑撥離間,背離楚隨之盟。熊通一氣之下決定再次出兵伐隨,若不能滅其國,至少也給對方一個教訓,讓其知道強大的楚國不是那麼容易背離的。為了示以懲罰的決心,楚武王不顧老朽年邁,執意要親自統率大軍前行。
這年春天,周曆正月,楚武王熊通檢閱名為荊屍的軍陣,將戰戟發給士兵,以鼓舞士氣。在即將為出征而準備齋戒、祭祀之時,武王忽覺身體不適,氣喘胸悶,出現了欲死之狀。武王急忙令人攙扶自己到宮中,周身打晃,手捂胸口對夫人鄧曼說:「我的心跳得厲害,恐怕要不行了。」
來自鄧國名叫曼的女人聽罷,想起許多年來,這位靠弒君篡位上台的南方蠻子,整日就知道東征西討,殺人放火,搶奪地盤,混戰不止,甚至連自己的娘家鄧國都不放過,一味地攻掠劫持,弄得漢水兩岸烽火連天,人頭亂滾,血流不絕。遂沖額頭上汗水淋漓,全身哆嗦呈篩糠狀的糟老頭子翻了個白眼,伸了伸懶腰,潤嫩的小嘴一噘,綿裡帶針地直言道:「大王的好運已經用盡了。萬事萬物一旦滿了就會動搖不穩,這是天道。先君大概知道了大王要發動攻打隨國的戰爭,因此使大王心跳,這是在警示你去掉驕狂傲慢之心。如果這次出征軍隊未受到大的損失,或者是大王乾脆『咯嘣』一下死在路上,就算是楚國人民的最大福氣了。」
武王撇下了他的軍隊和國家撒手奔了西天,不再顧及人間之事,進入漢東之地的軍隊將領令尹斗祁和莫敖(南按:令尹、莫敖乃官名),面對不期而至的變數,沉著冷靜,嚴密封鎖武王去世的消息,率領全軍繼續前進。一路上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在靠近隨都時紮下大營,修建堡壘。面對突然而至的楚軍,以及楚軍擺出的持久戰的架勢與必勝姿態,隨軍大為驚恐,不敢出兵對敵,只好派人向楚「求成」。莫敖屈重代表楚王與隨侯結盟,會盟地點選在隨都之外漢水的拐彎處。會盟既畢,楚人收兵回國。當渡過漢水西岸進入楚境後才為武王發喪。楚伐隨之戰至此算是落下了帷幕。
武王死,子熊貲立,是為文王。
文王執政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遷都於郢。
郢做地名,古義不詳,今人的解釋為崗地或台地,如安徽境內稱郢的地方特別多,在楚國後期故都壽春一帶尤為密集。據考證,這一現象與春秋戰國時代有大量楚人聚居有關,但何以稱郢而不稱台、崗之類通俗的名稱,至今不可索解。
楚文王遷都的郢在丹陽的東南方向,原來的郢都故址在今宜城市南部,東不過漢水,南不過沮水(今蠻河)。早在武王中期,楚國就占領了在它東南的郊郢,用作渡漢東征的基地。武王后期,楚國擊滅了羅、盧、鄢諸國,原為鄢地的郢就成為比丹陽更好的建都之地。文王遷都於郢,可謂水到渠成,此地是肥沃的沖積平原(至今當地稱其為「小胖子」),而更加重要的是它處在南來北往、東來西往的交通樞紐上,南瞰江漢平原,北望南襄夾道,東臨隨棗走廊,西控荊睢山地,是江淮之間的要衝,漢水中游的重鎮。楚國以郢為首都,無論制馭蠻、越、巴、濮,撫綏漢陽諸國,乃至窺伺中原諸夏,都便於策應。楚武王弒君篡位,以異常的血腥殘酷與蠻霸之氣,給他的兒子留下了一個正富強起來的國家,連同一批可信用、依仗的官僚,一支久經實戰磨鍊的軍隊將士。在一國之君——王的下面,設有令尹官銜,總攬軍民大政;設莫敖掌軍。在這套官僚機制的下層,設縣尹為一縣之長。當然,還有其他的官職,只是文獻少載而後人不知其詳。這些官銜職位,大部分從西周王朝沿襲而來,但又有具體的改造和獨特的創新。新上任的文王繼承了他老子竭盡一生衝殺打砸、劫掠焚燒的血脈和因子,興趣和精力同樣貫注於打砸搶燒的戰爭之中,並以「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的方針和行為準則,以其七分雄鷙加三分昏庸的性格東征西討,開疆拓土,終於實現了其先父未竟的「觀中國之政」的宏心大願。參考多種歷史典籍,對楚國由一個蠻夷小國漸漸蛻變為大國的幾個關鍵階段,可做如下簡要的描述:
公元前847年,楚熊勇為蠻夷之長,楚史至熊勇始有確切紀年,史家將此年定為楚元年。
公元前706年,武王三十五年,楚攻隨,同時要隨轉告周室尊楚,周室不聽。
公元前704年,武王三十七年,熊通自立王號,稱武王。楚攻隨,楚勝。與隨盟。楚始占有濮地。
公元前703年,武王三十八年,楚攻鄭,攻鄧。
公元前701年,武王四十年,楚攻鄖。
公元前700年,武王四十一年,楚攻絞。
公元前699年,武王四十二年,楚攻羅,楚敗。
公元前690年,武王五十一年,楚武王攻隨,卒於軍中,子熊貲立,是為文王。
公元前689年,文王元年,楚始都郢。
公元前688年,文王二年,楚攻申,攻鄧。
公元前684年,文王六年,楚攻蔡,虜蔡哀侯歸,不久釋放。「楚強,陵江漢間小國,皆畏之。」
公元前680年,文王十年,楚滅息,攻蔡。
公元前679年,文王十一年,齊、宋、陳、衛、鄭五國國君會盟於鄄邑。《左傳·莊公十五年》記此事,評曰:「齊始霸也。」《史記·楚世家》則云:「齊桓始霸,楚亦始大。」是年,齊為桓公七年,管仲執政,除弊興利,在諸侯中脫穎而出。
公元前678年,文王十二年,楚滅鄧,攻鄭。此役是楚逐鹿中原首次進入其腹心地帶,正式撞開了「觀中國之政」的大門。
公元前677年,文王十三年,楚文王卒,子熊艱立,是為莊敖。
公元前672年,莊敖五年,莊敖欲殺其弟熊惲,惲奔隨,與隨襲殺莊敖自立,是為成王。
公元前671年,成王元年,楚成王使人獻於周惠王。《史記·楚世家》載:「初即位,布德施惠,結舊好於諸侯,使人獻天子。」周惠王以祭肉賜給楚成王,希望楚國「鎮爾南方夷越之亂,無侵中國」。此時的楚國已成為方圓逾千里的大國,中原各諸侯不能不對其倍加小心和重視了。
公元前640年,成王三十二年,受楚國擠壓掣肘又想擺脫困境的隨國,暗中串通漢東幾個小國背楚,公開與楚成王叫起板兒來——這是漢東諸國試圖挽回往昔光榮與夢想的最後一次嘗試,其結果令人沮喪。楚國令尹子文一出兵,以隨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分崩離析,紛紛扔掉刀槍劍戟,老鼠一樣流竄回窩。孤立無援的隨國如同一棵在淒風苦雨中飄搖的古樹,面對以摧城拔屋之勢而來的楚師,隨侯只有派人「求成」,以保全國家社稷。成王和令尹子文強按怒火,以罕見的大度處理了楚隨矛盾,一度飄蕩在漢東上空的陰霾迅速消散,隨侯保持了自己的榮華富貴和尊嚴,隨人保持了自己的宗廟和官制,隨國這棵古樹的梢頭又復見和平的陽光雨露。自此之後,隨國再也沒有反叛的能力和志向了,在近三個世紀的時間裡,隨國成為楚國忠實的附庸,而一度稱雄於世的楚國,一如既往地於自己腹地保留一個在內政上高度自主的國中之國,隨國在楚國的卵翼下,終於延續到了戰國中後期才斷掉最後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