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集擂鼓墩
2024-10-06 05:02:37
作者: 岳南
4月8日,譚維四與省博物館幹部高仲達來到武漢空軍後勤部,送達了韓寧夫批示的省文化局《關於發掘隨縣擂鼓墩一號古墓的請示報告》抄件。這份報告的第二部分明確提出:「根據國務院頒布的《文物保護管理暫行條例》第九條『凡因建設工程關係而進行的文物勘探、發掘、拆除、遷移等工作,應當列入建設工程計劃,所需的經費和勞動力,由建設部門分別列入預算和勞動計劃』的規定,此次發掘經費、勞力、物資應請武空後勤部給予安排。預計需款四萬二千元,應請武空後勤部列入工程預算並撥交發掘領導小組辦公室統一掌握,節約使用。」
在此之前,譚維四與武空後勤部白副主任有過接觸,就擂鼓墩古墓發掘事宜進行過溝通。這次前來,除讓武空方面進一步了解國務院相關規定外,還提出了三點要求:請武空後勤部一位領導參加省、地、縣聯合組織的發掘領導小組;經費問題請列入雷修所預算;雷修所交通工具困難,希望能在發掘緊張期間,武空後勤部能從其他部隊調幾部汽車供發掘工地使用。
4月25日,譚維四等三人應約來到武漢空軍後勤部,政治部白副主任就上次提出的問題做了明確答覆:
1.武空首長決定,由武空後勤部副部長劉夢池參加發掘領導小組。雷修所派一位負責同志參加小組辦公室,具體人選由他們自己定。
2.關於發掘經費問題。雷修所現在搞的工程,屬於擴建性質,沒有納入國防基建工程,是武空後勤部從雷達修理業務經費中開支的,經費比較困難,事先更沒有發掘文物的預算。如果是修機場,修什麼大的工程,那十萬八萬都好辦,現在有些不同。但這是件帶有政治意義的大事,發掘國家的文物很重要,是大局,空軍首長和空後領導很重視,古墓還是要發掘好,經費問題一定按國家有關政策想辦法解決好。
請記住𝚋𝚊𝚗𝚡𝚒𝚊𝚋𝚊.𝚌𝚘𝚖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雷修所和你們在隨縣的同志也商量報了一個預算來,約需要51000元,我看了一下,有的可能用不了,有的也可能不夠,是個概算。一方面我們向上面報告申請,一方面也不能等,我們先墊出2萬元,把發掘工作搞起來。聽說你們文化局也暫墊了2萬元(實際是1萬元),是不是暫時不收回,已經用了也暫時不結帳,如果那時候省里說,你們已經開支了,就由你們出了算了,也可以。如果預算上面批了,都由這裡開支,那一次報銷結帳,再把錢還給你們。
3.關於運輸工具問題。雷修所單位小,車輛少,有小吉普車一輛,發掘期間保證你們使用。當然他們有時也要用,但以你們為主。另外部里決定從別處調幾輛車去,供你們用,其中有一台解放運輸車,近幾天就到位。
4.關於物資和勞動力的問題,已通知雷修所就地解決。發掘期間工人的生活問題,也已指令雷修所給予全力支持。另外附近還有武空後勤部的一個雷達教導隊,目前訓練任務不重,教室、宿舍、廚房、醫務室等等,均可供利用。
4月26日,武空後勤部對雷達修理所上報的《關於發掘古墓所需經費的請示報告》做出批覆,指示雷修所「對發掘工作要給以大力支持,必須認真協助有關部門做好工作,切實注意搞好軍政、軍民團結」,同時令雷修所從業務經費中暫墊支2萬元,以做發掘經費,所需全部預算51000元,待請示上級後另復。所購非消耗性物資、器材的處理,按領導小組的決定辦理。
同日,在湖北省文化局的組織下,根據韓寧夫的指示,成立了「湖北省隨縣擂鼓墩古墓發掘領導小組」,其成員為:
組長:邢西彬 湖北省文化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
副組長:秦志維 襄陽地區革委會副主任
劉夢池 解放軍武漢空軍後勤部副部長
程運鐵 隨縣縣委副書記、縣革委會副主任
組員:張桓 襄陽地委宣傳部副部長
吳明久 隨縣縣委常委、縣革委會副主任
王一夫 襄陽地區文化局副局長
韓景文 隨縣縣委宣傳部部長
譚維四 湖北省博物館副館長
彭金章 武漢大學歷史系副主任
王家貴 解放軍武空後勤部雷修所副所長
王君惠 隨縣文教局局長
發掘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組織領導發掘工作。由吳明久任辦公室主任,韓景文、王家貴、譚維四以及襄陽地區博物館黨支部副書記陶明新等任副主任。辦公室內設發掘隊、行政管理組、政宣保衛組,其成員如下:
發掘隊隊長:譚維四
副隊長:王少泉 襄陽地區博物館業務幹部
方酉生 武漢大學歷史系考古教研室副主任
黃錫全 湖北省博物館考古隊副隊長
王世振 隨縣文化館副館長
行政管理組組長:周永清 隨縣文教局副局長
副組長:胡定文 解放軍雷修所後勤處股長
政宣保衛組由隨縣縣委、公安局、解放軍雷修所派員組成
為了加強黨的領導,由辦公室副主任中的黨員組成臨時黨支部委員會,韓景文任書記,王家貴、譚維四、陶明新、周永清任副書記。各隊組成黨小組,並在黨小組直接領導下,成立臨時團支部,以充分發揮青年團員的先鋒助手作用。
隨著領導小組和黨團組織網絡密布的辦公室及所屬部門的建立,領導小組開始行使權力,向各地、縣發出了調動文物幹部赴隨縣擂鼓墩進行業務培訓和支援發掘的命令。除襄陽地區各縣市外,荊州、咸寧地區博物館及鄂城縣博物館、江陵縣文物工作組、雲夢縣文化館的部分文物幹部、武漢大學考古專業師生相繼赴隨縣集結。省文物考古隊也向江陵紀南城工作站、黃坡盤龍城工作站抽調一批經過培訓並有長期實踐經驗的考古技術人員,令其速返武昌,組成擂鼓墩古墓發掘的骨幹力量,趕赴隨縣。國家文物局對此項發掘極其重視,先是派著名考古學家、故宮博物院研究員顧鐵符前往工地指導,隨後又調派中央文博單位數位專家、學者前往隨縣,或參加發掘,或參與研究。為了支援發掘工作,也為了藉機培養一批年輕的考古人才,隨縣革委會從當地農村一次性徵召了幾十名知識青年,他們紛紛捲起鋪蓋告別鄉村,來到擂鼓墩,匯入發掘洪流之中。
至5月初,發掘經費與主要物資、機械設備、人員等均已到位,現場照明、排水系統均已就緒,各類工作場地包括文物保管的臨時庫房全部確定,安全措施及安全器材亦已備齊,所有參加發掘的人員全部住進雷修所和雷達教導隊營房待命。
面對近百人的發掘隊伍,領導小組辦公室開始行使職權,在現場搭起木架木板,塗上油漆,舉辦宣傳欄(劉柄負責)、搞圖片展覽(陶書記負責),四周插上了鮮艷的紅旗,制定各種條令條例和規章制度。這些代表前進文化方向的典章,或下發到每一個小組集體學習,或在發掘現場四周以大小字報的形式張貼宣傳。其中最醒目也是每個發掘人員天天學習背誦,必須牢記心懷的幾條是:
一、發掘人員來自四面八方,一定要響應華主席「學習、學習、再學習,團結、團結、再團結」的偉大號召,加強政治思想工作,搞好革命團結。
二、堅持政治掛帥,以揭批四人幫為綱,組織好工地的政治學習,搞好革命大批判。以業餘時間或利用雨天不能發掘時,組織全體工作人員認真學習十一大文件、五屆人大文件、全國科學大會文件和毛主席的有關著作,批判四人幫的反革命政治綱領,批判他們炮製的文藝黑線專政論和影射史學,批判他們破壞黨的優良傳統的罪行,堅決執行黨的文物考古工作的方針政策。
三、向大慶、大寨和解放軍學習,嚴格遵守革命紀律,一切行動聽指揮,發揚「三老」「四嚴」「四個一樣」的革命精神,扎紮實實地進行工作。
四、按照既是考古發掘隊,又是宣傳隊,又是播種機的要求,搞好業務學習培訓,把工地辦成學校,播出革命的種子,既要出果,又要出人。提倡能者為師,實踐中互幫互學。同時,要有計劃地組織講課,輔導專題講座,不斷提高專業和業餘考古工作者的業務水平。
五、提高革命警惕,嚴防階級敵人破壞文物,對膽敢破壞文物的階級敵人要堅決進行鬥爭。
除了對以上五條進行學習、背誦,發掘領導小組辦公室還指示黨團員、骨幹分子和政宣人員,每天早晨把出工的近百人組織起來,迎著初升的朝陽,踏著有點亂但還算整齊的步子,以粗細不同的腔調,邊走邊唱用幾個晚上學會的革命歌曲《歌唱社會主義祖國》: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革命歌聲多麼響亮;
歌唱我們社會主義祖國,到處都是燦爛陽光。
我們偉大領袖毛澤東,領導我們奔向前方。
越過高山,越過平原,跨過奔騰的黃河長江,
七億人民意氣風發,社會主義祖國蒸蒸日上,
軍民團結鬥志昂揚!誰敢侵犯我們就叫他滅亡。
……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開創了馬列主義新篇章,
革命人民朝氣蓬勃,一代新人茁壯成長,
跟著毛主席的革命方向,共產主義事業我們開創。
……
一時間,軍營內外,歌聲陣陣,氣沖霄漢,從山岡飄上雲天。擂鼓墩四周山岡,紅旗招展,山花爛漫,整個發掘現場進入了政治氛圍高漲、激情燃燒的澎湃歲月。一個來自五湖四海、由不同身份和背景人員組成的聯合發掘隊,在1978年那明媚的春夏之交,伴著綠色軍營嘹亮的軍號與陣陣歌聲拉開了開啟千年古墓的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