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越罷兵再言和
2024-10-06 04:57:45
作者: 岳南
文帝即位不久,便頒詔大赦天下,修改苛刑酷罰,以鬆弛自秦王朝以來過分緊張的政治局面,緩和對民眾的壓迫程度,促進生產的恢復和發展。他與大臣們商議說:「一人犯法,定罪即可,為何要把父母、妻子連同治罪?諸位可議改此法!」眾臣經過一番討論,很快廢除了一人犯罪全家連坐的法令。不久,又廢除了誹謗妖言罪。同時,文帝還頒出一道詔命,救濟各地的鰥、寡、孤、獨之人。規定80歲以上的老人按月發給米、肉、布帛,地方官吏必須按時按節去慰問年老的人。各地官吏在宣布這道詔命時,老弱病殘者都扶杖駐聽,拍手稱讚。與此同時,還規定了赦免官奴婢為庶人的辦法。
多少年來,百姓被稱為黔首,絕對不允許談論政治,更不用說對皇帝的所作所為提出批評。針對這一情況,文帝頒詔,允許百姓向皇上進諫。如此一來,上奏章的,當面規勸皇帝的日益增多。除在朝廷中接納眾人的進諫外,就是在道邊路旁,凡有人上書,文帝也總是停下車來,把奏章接過去審看。對於這種做法,有些臣僚提出異議,但文帝卻對大臣們說:「可採用者則採用,不可用者擱在一邊,這有何不好?」文帝還很注意發展農業生產,強調農業是天下之本,百姓賴此生存。他一方面仿照古代的「籍田禮」,做出帶頭耕田的樣子,以鼓勵農耕;另一方面還多次減免田租,有時減一半,有時全免。口賦和徭役也減少2/3。他還倡行儉約,有效地控制朝廷上下的開支,不新建宮室苑囿,並陸續撤銷舊有的苑囿,將土地賜予貧民。除了自己帶頭節儉以外,文帝又堅持保境安民的原則,儘量避免用兵作戰。這就使得百姓的徭役負擔大為減輕,並得以安心生產,社會經濟逐步恢復發展,糧食價格降到十多錢一石,全國呈現出一派和平繁榮景象。
在對待附屬國的關係上,文帝採取了「使告諸侯四夷從代來即位意,喻盛德焉」,並開始醞釀糾正呂后對南越採取的錯誤政策。正在這個時候,善於審時度勢的趙佗考慮到南越國雖然成功地阻擊了漢軍的南下,但南越國與漢的對峙,對南越國尤為不利,鑑於此情,趙佗採取主動措施,派人送書給駐守在長沙國邊境的漢將周灶,「請罷長沙兩將軍兵,求還兄弟之在真定者,將與漢和」。周灶接到趙佗派人送來的這封要求漢越和解的書信,不敢怠慢,立即送入漢朝廷請文帝定奪。
長沙馬王堆三號墓出土的長沙國駐軍圖
文帝接到趙佗的和解書,馬上做出反應,除表示同意外,並以實際行動「為佗親冢在真定置守邑,歲時奉祀」,又「召其從昆弟,尊官厚賜寵之」,同時,還「罷將軍博陽侯」,表面上解除了與南越國的武力對峙。漢文帝採取的這些非凡舉動,為漢越雙方緊張關係的解凍以及走向正常化開闢了道路。
為進一步達到趙佗解除帝號,俯首稱臣的目的,文帝再次派陸賈出使南越。
此時陸賈已是一位七十五六歲的古稀老人了,他本來完全有理由推辭這個差事,但是為了漢越兩族化干戈為玉帛,毅然受命,帶上文帝的詔書、一名副使以及文帝賜給南越王趙佗的禮物——「上褚五十衣、中者三十、下者三十」,踏上了通往嶺南的道路。
本章節來源於𝒃𝒂𝒏𝒙𝒊𝒂𝒃𝒂.𝒄𝒐𝒎
陸賈作為漢朝使者的到來,雖然是趙佗預料之中的事,但是他沒有料到新即位的文帝會這麼快就做出了相應的答覆,這個舉動反而使他有些驚慌不安,帶著既有所希望又「甚恐」不安的心情接見了陸賈。
陸賈再次出使南越與趙佗會談模擬像
雙方見面後,陸賈即遞交了文帝的詔書,詔書大意是:
皇帝謹問南越王,非常苦心勞意。我是高皇帝姬妾的兒子,被放逐到首都之外,在北方的代郡建立封國。由於道路遙遠,而我又是愚魯樸實,見聞有限,所以沒有向你修書問候。自高皇帝逝世,孝惠皇帝即位,皇太后呂雉主持朝政,不幸身體患病,日進不衰,以故悖暴乎治。諸呂為變故亂法,不能獨制,乃取他姓子為孝惠皇帝嗣,並乘隙企圖顛覆政權。幸賴宗廟顯靈,功臣們出力,才把他們誅滅。我因為王侯及元勛大臣們的堅持,不准推辭,不得不繼承帝位,現在已經即位。
不久前,接到報告說,你派人送信給隆慮侯周灶,要求遣送你的親人兄弟前往南越,並要求撤退駐紮在長沙國的兩支漢軍,我已依照你信上的意見,調回博陽侯陳濞所率領的駐防長沙國的軍隊。你在故鄉的親人兄弟,已派人照料,並整修了你祖先們的墳墓。
前幾天,又接到報告說,你再度發兵出擊,在邊界造成災難,長沙國受害很重,而南郡更苦。問題是你的國家,難道因此受到好處了嗎?戰爭一旦發動,必然造成士兵將領的死傷,使人的妻子成為寡婦,兒女成為孤兒,父母無依無靠,得到一分而喪失十分,我不忍心做這種事情。我準備重新劃定兩國邊界,調整犬牙交錯不規則的分界線,並為此詢問主管官員,主管官員說:「這是高皇帝厘定的界線。」我不敢擅自變動。事實上,中國得到貴國土地,並大不了多少,奪取貴國的財物,也不會使中國更為富有。但願五嶺山脈以南地區,貴國自行治理,中國決不干預。不過,你稱「皇帝」就有了兩個皇帝,而又缺少使節來往,這才發生爭執。只知道爭執而不知道讓步,不是有仁愛之心的人的行為。我建議我們共同拋棄以前的怨恨,從今天起直到永遠,互相派遣使節。
從歷史留給後人的史料來看,文帝給趙佗的詔書是比較客觀的。詔書中文帝首先承認了呂后對南越國的政策是「悖暴乎治」的,過錯在漢朝方面;其次,又告訴趙佗,漢朝為恢復與南越國的關係也採取了一些措施,如撤去了靠近南越國邊界的一支漢軍,修葺趙佗父母墳冢等;詔書中還認為,漢越交兵,「必多殺士卒,傷良將吏,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獨人父母,得一亡十」,對漢越雙方都是不利的;最後文帝委婉地告訴趙佗:南越國與長沙國一樣,都是高祖所封,其土地界限不能更改,希望趙佗「分棄前患,終今以來,通使如故」。
面對文帝的詔書,趙佗將做出怎樣的反應呢?前文已述,趙佗在秦時就進入嶺南,後又任南海尉以至劃嶺而王,此時執政已達38年,他對嶺南的政治、社會經濟等十分了解,他深知嶺南雖然有了四十餘年的開拓史,而且社會經濟水平比秦平嶺南時增強了許多,但與中原漢朝相比,仍是綿力薄材,不可同日而語。所以南越國對漢的抗衡也是不能持久的,一旦中原「賢天子繼出」,則完全可能趁勢消滅南越國。故趙佗深知南越「誠非漢之敵」,可謂「明哲炳於幾變,故能變逆為順,以相安於無事耳」,自然也就「固不待賈之再來,而帝號之削,在佗意中久矣」。趙佗唯一沒有料到的是,陸賈如此之快就到了南越。直至陸賈來到,交代清楚了漢朝天子的意圖後,他深表恐懼與歉意,當即表示願意接受中國皇帝的詔書,作為藩屬,按期進貢。同時說:「我聽說兩雄不俱立,兩賢不並存。漢皇帝(劉恆)是一位賢明的天子,從現在開始,我不再稱皇帝,撤銷黃綾車蓋、左側大旗。」於是給漢文帝寫了一封回信,他在信中自稱「蠻夷大長、老夫、臣佗,昧死再拜」,並在信中說:
我是故秦南海郡的一個官員,蒙高皇帝賜給印信,封我為南越王。後來孝惠皇帝即位,在道義上不忍捨棄,賞賜給我的禮物,至為厚重。可是等到呂雉當權,聽信佞臣讒言,跟鄰國蠻夷劃清界限,下令說:「不可以把下列東西賣給他們:金、鐵、耕田用具、馬、牛、羊。即令賣給他們,只准賣給他們雄的,不准賣給他們雌的。」我的國家十分荒僻,馬牛羊都要老了,我以為是自己祭祀不周,有死罪,就派內史藩、中尉高、御史平,三次前往長安,上書請求寬恕,想不到全被扣留,不准他們回國。接著又聽說我父母的墳墓被破壞削平,親人兄弟全被屠殺。這才自稱皇帝,只不過對內使用,並不敢傷害天下。可是呂雉卻大發脾氣,撤除南越王稱號,斷絕使節,阻塞交通。我疑心是長沙王吳芮從中挑撥,所以才出兵騷擾他的邊境。
我在南越四十九年,於今已有孫兒。然而凌晨即起,深夜才睡,臥不能安枕,食不知滋味,眼不看女人的美色,耳不聽歡娛的音樂,只為了不能侍奉漢室。而今陛下哀憐我,恢復南越王的封號,又准許交通來往,我已如願以償,即令死亡,名聲不滅,我已除去帝號,不敢與漢室匹敵。
漢文帝霸陵
陸賈這次出使南越,趙佗對他格外看重,相待有加禮。
陸賈還朝時,趙佗「因賈獻文帝白璧一雙,翠鳥千、犀角十、紫貝五百、桂蠹一器、生翠四十雙、孔雀二雙」等嶺南地區的特產。趙佗一次上貢,即達一千多件物品、珍禽,可見趙佗與漢友好是誠心實意的。
陸賈勝利地完成了使命回到長安,向文帝詳細匯報了出使經過,文帝十分滿意,設宴慶賀陸賈的第二次出使安撫取得了圓滿成功,達到了使趙佗再次對漢稱臣的目的。由此開始,南越國與漢恢復了以前的關係,完全實現了雙方關係的和好,趙佗對漢稱臣,行諸侯之職,時時遣使入貢。
文帝在位期間,宮室、苑囿、車騎、服御,無所增益。死前遺詔:「厚葬以破業,重服以傷生,吾甚不取。」要求喪事從簡,「出臨三日,皆釋服」,「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因山為藏,不復起墳」。
漢文帝劉恆是以勤儉節約著稱的皇帝,他開創了被後人稱為「文景之治」盛世的先河。
文帝劉恆於後元七年(公元前157年)六月,崩於長安未央宮。在位24年,死時年僅46歲。葬於陝西霸陵,廟號太宗,諡曰孝文皇帝。
孝文皇帝劉恆駕崩後,由子劉啟即皇帝位。劉啟生於惠帝七年(公元前188年),母竇氏。文帝在代地所生三子皆早死,文帝前元元年(公元前179年),以現子劉啟居長,劉啟又純厚慈仁,遂立為太子。即位後是為孝景皇帝。
劉啟繼位後大赦天下,啟用申屠嘉與周勃之子周亞夫為左右丞相,景帝承文帝節儉之風,繼續採取與民休養生息政策。他把文帝的「三十稅一」正式定為朝廷法令,徭役也由一年服一月改為三年而一事。重農抑商,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生產,減輕刑罰,為黎民百姓所擁戴。
漢景帝像
自高祖劉邦到景帝劉啟,歷經六十餘年治理,已是天下太平,家富衣足,太倉之粟充溢露積,京師之錢累巨萬而不可計,居官者世代相傳以為姓號。歷史上把文帝劉恆與景帝劉啟兩帝共治的四十年稱為西漢著名的盛世兆年「文景之治」。
景帝後元三年(公元前141年)正月,劉啟晏駕於長安未央宮內。在位17年,崩時年僅48歲。二月,葬於陽陵,諡曰孝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