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之最
2024-10-06 04:56:49
作者: 岳南
清理後的透雕龍鳳紋重環玉佩,直徑10.6厘米
出土的陶璧,原疊置四堆,已傾倒,中間是造型別致的銀盒,內存藥丸半盒
儘管外槨和內棺的左右側壁是緊貼在一起的,但棺槨的頭足兩處卻留有較大的空間,用以存放隨葬品。其中棺的頭前留有約0.5米×1米的空間,形成外槨的「頭箱」,棺的後部約有0.4米×1米的空間,形成外槨的「足箱」。在「頭箱」內分左右平置兩個大漆奩,位於右邊的漆奩盛滿珍珠,珍珠上面疊置了七塊大玉璧。由於漆奩朽爛,裡面的珍珠散落滿地,使原本壓在上面的大玉璧也向棺內發生了傾斜倒塌,左邊的漆奩同樣朽爛不存,只有裡邊盛裝的有鑽鑿痕跡的龜板尚可分辨。
本書首發𝗯𝗮𝗻𝘅𝗶𝗮𝗯𝗮.𝗰𝗼𝗺,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除兩個漆奩外,考古人員還在「頭箱」和「足箱」里,分別發現了一批精美的玉器和陶璧,其中有青玉角杯、鑲玉蓋杯、青白玉蓋盒以及青白玉帶鉤、嵌寶石的銀帶鉤、銅帶鉤等珍品。值得慶幸的是,這批精美絕倫的珍貴器物,雖然經歷了墜石的撞擊和棺槨倒塌崩裂的災難,但都完好如初,靜靜地伏臥在墓穴深處兩千餘年,一直等到重返人間這一時刻的到來。
玉器是以各種玉石原料,經過採礦、選料、畫樣、鋸料、做坯、打鑽、做細、拋光、刻款等工序製成的玉石製品。在世界範圍內,玉石的產地遍布歐洲、亞洲、美洲及紐西蘭等地區。據史料記載,在歐洲部分地區和中國廣闊的土地上。早在原始社會,人們即開始以玉石製作簡單的工具,當時人們常把質地比一般石材更細膩堅硬、色彩絢麗斑斕的彩石視為寶物,並賦予這些充滿神秘感的「美石」以信仰的崇拜功能。由於生產技術水平低,要加工這些「美石」特別不易,所以琢製成型的「美石」就越發顯得珍貴,這是人類對玉的最初認識。
在古代,中國是盛產玉的大國,因此被稱為「玉的國家」。在新石器時代,人們普遍使用磨製工具,生產技能較之舊石器時代有了重大飛躍。從考古發掘資料來看,中國最早的玉器出現於距今七千年的新石器時代。在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紅山文化、龍山文化遺址中,均出土有精美玉器。從玉器形制之奇巧、工藝之精美、選料之準確來分析,當時的玉器製作和使用已比較發達。到了殷商晚期,即公元前13—前11世紀,中國的玉器製作已達到了成熟時期,從1976年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的755件玉器來看,其中有多件是精美的藝術品。
周代是中國古代禮制最興盛的時期,所謂「禮制」,就是從王侯到平民在社會活動和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行為規範準則。人們平時的衣、食、住、行,乃至婚嫁喪葬,都有嚴格的禮制約束,禮儀在當時被認為具有「通神明,立人倫,正情性,節萬事」的功能。當這種禮制反映在用玉制度上的時候,便出現了一系列禮玉。這些禮玉形制不同,用途各異,名稱繁多,其中最主要的是璧、圭、琮、璋、琥和璜,合稱為「六瑞」。這六種玉器組成了中國古典玉器的核心,在傳世的漢碑上尚可見到這六種「瑞玉」的圖形。
玉璧是「六瑞」中出現最早、使用時間最長的一種禮玉。這種器物的特點是圓形扁平,中間有一圓孔。新石器時代江浙地區的良渚文化墓葬中,就出土了大量玉璧,這些玉璧都沒有紋飾,尺寸大小及隨葬數量也沒有統一的格式。玉璧往往被成批地放置在墓主身旁,有的學者認為它們可能與財富觀念和祭祀有關,其形狀大概源於紡輪或圓環形石斧,也有人認為玉璧的出現與祭天有關,反映了古代天圓地方的宇宙觀。
值得注意的是,從戰國晚期開始,玉璧被用於為死者殮葬,鋪墊在死者的胸前和身後,作為葬禮用器之一。喪葬用璧主要是一種獸面紋璧、猙獰的獸首,大概有驅鬼避邪之意。
兩漢時期,迷信讖緯與厚葬之風盛行,玉璧更成為人們日常禮儀中不可缺少的信物。漢代以後,玉璧的使用逐漸減少,除各代皇室仍用於祭祀外,民間已罕見其物。
綜觀玉璧的發展史,曾經歷了一個產生、發展、鼎盛、衰落的時期,而在每一個歷史發展階段,幾乎都有不同的故事流傳下來。當然,流傳最廣的便是那件價值連城的被譽為「天下所共傳之寶」的和氏璧的故事。這個故事產生於玉璧鼎盛時代的春秋時期,說的是有一個名叫卞和的楚國人,在楚山中偶然找到了一塊上等的玉璞,為了表示忠君之心,他便把這塊玉璞獻給了楚厲王。玉璞是天然玉料,如果不經鋸割,外表看上去同普通石塊沒什麼區別。楚厲王找來玉工鑑別,不知這玉工是出於嫉妒之心還是無知,竟認為卞和所獻的是一錢不值的石頭而非玉璞。厲王聞聽大怒,認為卞和以這種惡作劇的方式有意欺君,便下令砍去他的左足,同時逐出國都以示懲罰。厲王死後,楚武王繼位,那個卞和仍痴心不改,又將玉璞獻上,玉工仍鑑定為石頭,武王盛怒之下,又以欺君之罪砍去了他的右足。又過了幾十年,武王之子文王繼位。這時卞和又想獻寶,無奈已是風燭殘年,雙足被砍去,行動不便,於是懷抱玉璞在楚山之下痛哭了三天三夜仍不停止,直至流盡眼淚而溢血。文王聽說後,很感好奇,便派人問卞和:「天下被削足的人很多,為什麼你卻哭得如此悲傷呢?」卞和答道:「我並不是因削足而悲傷,而是因為明明是寶玉卻被誤認為石頭,忠貞之士被當作欺君之臣,是非顛倒,黑白不辨啊!」文王聽了這段話,就命令玉工剖開玉璞以辨真偽。當玉璞剖開後,果然得到一塊無瑕的美玉。為嘉獎卞和的忠誠,文王特將此玉命名為「和氏之璧」。
當然,以上所說的「璧」,與六瑞玉之一的璧概念不同,而是美玉的通稱。楚文王獲此美玉後捨不得雕琢成器,而是將它奉為玉寶珍藏起來。
到了公元前333年,楚國吞滅越國,楚威王因相國昭陽滅越有功,準備將和氏璧賜予昭陽。但就在這個時候,和氏璧竟失竊了。國寶的不翼而飛震動了朝野,當時魏國人張儀正在楚國遊說,曾與昭陽共飲,於是張儀成了懷疑對象。張儀在「掠笞數百」的嚴刑下仍不承認是自己竊走了玉璧,楚人無奈,只好將他釋放。張儀受辱後離開楚國,輾轉至秦國,後來成為秦相,為秦國的強大立下汗馬功勞,這自然是後話。
當和氏璧銷聲匿跡幾十年後,突然在趙國冒了出來,至於是怎樣流落到趙國的,已成為歷史懸案。後人所知道的是,趙惠文王時,宦官令繆賢從一外地商人手中購得這塊璧,經玉工鑑定後,方知這正是失蹤多年的和氏璧。趙王得此消息,驚喜萬分,遂利用手中的特權,將這件稀世之寶強行奪去。
秦昭王聽說和氏璧在趙國出現,便動了據為己有的邪念。在一番預謀後,他派人送信給趙王,希望以15座城池來換取和氏璧。趙王明知秦國想巧取豪奪此璧,但懾於秦國的強大勢力,只好派藺相如奉璧出使秦國去易城。
藺相如奉命到了秦國,將璧獻給秦王,秦王大喜,將璧傳給左右妃嬪大臣觀看,眾人皆呼萬歲。藺相如見秦王無意割城給趙國,氣憤之中心生一計,就走上前說:「璧上有點瑕疵,讓我指給您看。」秦王不知是計,便將璧遞給藺相如,只見藺相如持璧倚柱而立,怒道:「您想得此璧,派人送信給趙王。趙王召集群臣商議時,大家都說『秦國貪婪,倚仗自己的強盛以空話來求璧,易城之事不可信。'我認為百姓之間的交往都不相欺,何況大國呢!況且因為一璧而得罪秦國,實在不值。於是趙王在齋戒五日後,派我將璧給您送來。可您在見我時無禮傲慢,將璧傳給眾人看,這是對我的蔑視和戲弄。我看您無意以城易璧,就取回此璧。您若再逼我獻璧,我現在就和璧一起碰碎在這柱子上!」藺相如說罷,舉璧視柱,做欲碰狀。秦王唯恐玉璧被碰壞,急忙道歉,並召人拿來地圖,指出給趙國的15座城。藺相如知道這是秦王的緩兵之計,就對他說:「趙王在送璧時曾齋戒五日,現在您也應齋戒五日,並設九賓之禮相迎,這樣我才獻璧。」秦王見無法強奪,只好答應下來。
藺相如回到賓舍,心想秦王雖答應齋戒,但肯定負約不將城池割給趙國,於是命隨從使者換上百姓衣著,懷揣玉璧,連夜從秦國逃回趙國。
五日後,秦王在宮廷內設九賓之禮,命人請藺相如。藺相如入宮後對秦王說:「秦國自繆公以來二十餘位君主,沒有一位是恪守信約的。我擔心被您欺騙而辜負趙國重託,已派人將璧送還趙國。秦強而趙弱。秦先割讓15座城給趙國,趙國怎敢留璧而得罪您呢?我知道欺君之罪當殺,我願在此下湯鍋,您看著辦吧。」這一番話,說得秦王與眾臣面面相覷,無言以對。朝中群臣感到受了戲弄,便建議將藺相如囚禁起來。秦王一想,就是殺了藺相如,也得不到玉璧,況且還使兩國關係惡化,不如厚待藺相如,讓他回去,趙王怎敢因一璧而欺秦國呢?於是秦王在宮廷內以隆重的禮節款待藺相如,並將他送回趙國。藺相如回到趙國後,因出使秦國不辱使命而被封上大夫。以後的結果是,秦國並沒有割讓15座城給趙國,而趙國最終也沒把璧給秦國。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完璧歸趙」的故事。
到了公元前228年,秦國大軍攻占趙國都城邯鄲,趙幽王投降,並獻出了和氏之璧。秦王嬴政終於實現了他曾祖父的願望,和氏璧最終落入秦國寶庫之中。從此以後,和氏璧便從歷史記載中消失了。圍繞和氏璧的下落,長期以來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將和氏璧製成了傳國玉璽代代相傳。但關於傳國璽的來龍去脈,歷史文獻記述得較詳細,明確說明它是用藍田玉製成的,因此用和氏璧製成傳國璽的說法受到了挑戰。
那麼,和氏璧流落何處?有人做出了兩種推測。一種推測認為它成為隨葬品而埋葬在秦始皇陵墓內。秦始皇統一天下,功蓋今古,其墓中藏滿「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和氏璧或許正是這無數奇器珍怪之一。再一種推測認為它可能在秦末戰爭中遺失或為項羽所掠。項羽率兵入咸陽,燒秦宮室,掘始皇陵,掠寶物、宮女而去,和氏璧可能就在其中。但隨後而來的楚漢戰爭,又使這批財物下落不明。它或許藏在項羽的都城彭城(今江蘇徐州),或許遺落在項羽敗死的垓下(今安徽靈璧)。但究竟遺落何處,則是一個難解的歷史之謎。
如前所述,當歷史發展到西漢時期,由於迷信讖緯與厚葬之風盛行,玉器成為人們特別是達官貴族日常禮儀中不可缺少的信物。從象崗古墓出土的一系列玉器來看,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是極為罕見的。這大批優質玉器的出土,在進一步證實了那段歷史風情的同時,也使這座古墓在中國考古史中的位置變得非同凡響和舉足輕重。考古人員後來統計象崗古墓出土的玉璧主要有:
墓主組玉佩。全組由32件不同質地的飾件組成,以玉飾為主,計有雙鳳渦紋玉璧、龍鳳渦紋玉璧、犀形玉璜、雙龍蒲紋玉璜各式各1件,玉人4件,壺形玉飾、獸頭形玉飾各式各1件,玉珠5粒,玉套環1件,玻璃珠4粒,煤精珠2粒,金珠10顆
1.大玉璧。出於主棺室頭箱內,出土時盛於一漆奩中,是本墓所出玉璧中最大的一件,直徑33.4厘米。此璧為青玉質,璧面紋飾可分三區,外區飾雙身龍紋七組,中區為排列整齊有序的渦紋,內區飾三組雙身龍紋。紋飾疏密得當,琢刻精緻,顯得古樸莊重,頗有帝王之氣。此璧是已知考古發掘出土玉璧中形體最大、琢飾龍紋最多的一塊,可稱為「璧中之王」。
2.透雕重圈三龍銜環璧。出於主棺室棺內,其位置於墓主屍體陰部,直徑9.6厘米。青白玉,玉質堅緻,土浸部分呈黃白色或白色斑紋。外圈飾渦紋,內圈飾三龍,龍首伸入到外圈,成為內外兩圈的邊接點。此璧整體構思設計巧妙,琢刻亦精。
3.透雕龍紋玉璧。出於主棺室墓主玉衣頭罩上,直徑8.8厘米,青玉,湖綠色,玉質極佳,瑩潤透亮。璧的中心圓孔內雙面透雕一游龍,兩面飾淺浮雕渦紋。龍昂首挺胸,曲身卷尾,四爪著地有力,好像正要努力掙脫圓孔的束縛一樣,造型生動傳神。
4.透雕龍鳳渦紋玉璧。出於主棺室墓主身上,是組玉佩中的一件,直徑7.2厘米,青玉質,略軟,土浸呈灰黃色。雙面飾淺浮雕渦紋,中心圓孔內蝸居一姿態矯健、栩栩如生的透雕游龍,兩側各連一透雕鳳鳥,鳳鳥回首曳尾攀附璧上。龍、鳳造型圓潤豐滿,琢刻線條準確流暢,富於動感。
5.獸首銜璧。出於主棺室,青玉質,通體侵蝕呈雞骨白色。通長16.7厘米、寬13.8厘米,整塊玉材雕出。獸首近方形,雙目圓睜,猙獰可怖,左側連一透雕螭虎,呈不對稱布局。獸鼻琢刻成長方形環,與璧上端相應琢出的方孔相套接,還可前後擺動。璧面飾淺浮雕渦紋,全器採用透雕、淺浮雕和線雕三種技法琢刻而成,刻工精湛。上半部分獸首螭虎呈不對稱布局,具有南越國本土玉器的特色。此件玉器系當玉佩使用。
玉璧,璧面紋飾三區,內外緣的兩區刻龍(或鳳),中區為蒲格渦紋或谷紋
玉盒。盒身像一個圓碗,圈足,盒內平滑,外壁也飾有勾連渦紋、花蒂紋等。通高7.7厘米,口徑9.8厘米
6.雙連玉璧。出於主棺室墓主玉衣雙鞋的下方,原來可能用絲帶捆綁於鞋底。寬12.3厘米、高7.4厘米。由兩個渦紋玉璧外切相連,頂端飾一組透雕捲雲紋,下端飾一對鳳鳥紋。捲雲紋和鳳鳥紋左右對稱,體態豐滿,很富裝飾效果,又起到了連接加固雙璧的作用。整器既工整,又有變化。璧在古代是祭天的禮器,墓主雙腳踏著雙連璧,可能有乘駕雙鳳升天之意。
除了玉璧和小件日常用玉器外,象崗古墓還出土了玉盒、玉蓋杯、玉卮、高足杯和角杯等較大件玉器皿,這些器物的發現在漢代墓葬考古中是罕見的。這幾件玉器皿,有的是純玉製品,有的是與青銅工藝相結合的複合製品,工藝精湛,造型美觀,堪稱漢玉中價值連城的孤絕品。
鑑於這些器皿在中國古玉史和漢代考古史上的非凡地位,這裡就做簡單介紹。
1.玉角杯。出於主棺室頭箱中,出土時外裹絲絹。以整玉琢成,青玉質,半透明,局部有紅褐色斑。外形像一隻號角,長18.4厘米。口部橢圓,口徑5.8-6.7厘米,往下漸收,近底處呈卷索狀,做弧形優美流暢地回卷,尾端形似浪花飛揚,主紋飾自口沿淺浮雕處有一立姿夔龍,向下展開繞杯身迴環卷纏,漸高起做高浮雕狀,及底部成為圓雕。在主紋飾中間,用單線的勾連雲雷紋填補空白。此角杯構思奇妙,製作尤精,裝飾紋樣採用陰線刻、淺浮雕、高浮雕和圓雕等技法,主紋突出,次紋補白,是件獨一無二的玉器珍品,為漢玉中的稀世之寶。據推測,此杯應是南越王自用的飲酒器具。
墓內出土的角形玉杯
2.銅框玉蓋杯。出於主棺室頭箱中,出土時外裹多層絲絹,高16厘米。杯分杯身和杯蓋兩部分,杯體呈八棱筒形,上大下小,底部為喇叭形座。杯身先以青銅鑄出棚欄形框架,鎦金,框內有淺槽,分上下兩截,上截杯身周圍共用八塊長條形薄青玉片嵌入銅框內,下截杯底周圍嵌入五塊心形青玉片。杯蓋圓形隆起,先鑄出青銅外沿,鎦金,再於蓋頂處鑲嵌一塊圓形青玉,雕琢成螺紋形,此器是鑄銅、鎦金、治玉與鑲嵌工藝完美結合的產物,代表了當時高超的工藝水平,在考古發掘中系首次發現。
承盤高足玉杯
3.銅框玉卮。出於西側室,出土時外裹多層絲絹,高14厘米。由卮身和蓋組成。整體呈九棱圓筒形,再用九塊長條形玉片鑲嵌。卮平底,在圓形銅框內嵌入一塊圓玉片。卮身上部嵌入圓環形玉鏨,卮蓋圓框內嵌入一塊圓玉片。卮身玉片質堅色青,浮雕勾連谷紋。卮身銅框飾獸形與幾何形紋。此器的製作與銅框玉蓋杯相比,還多了一層髹漆工藝,工藝更為複雜。
4.承盤高足玉杯。出主棺室,出土時以絲絹裹纏,通高17厘米。由高足青玉杯、托架和銅承盤三部分組成。
高足杯由杯身與座足組成。杯身圓筒形,上大下小,圜底,上下飾葉瓣紋,中間飾勾連谷紋。座足呈燈把形,飾以葉瓣紋,杯身與座足系用兩塊青玉分別雕琢而成,然後在杯身底部與座足上部連接處鑽孔,以小竹條貫穿連接。玉杯高11.75厘米。
托架由三龍共銜一塊中心鏤有圓孔的花瓣形玉片組成。玉片中心的圓孔徑與玉杯下部吻合,玉片外沿透雕成三大三小共六個花瓣。花面飾勾連雲雷紋。三龍皆金首銀身,張口各銜一瓣小花,共同托承玉杯。龍體的末端固定在托架底部的扁圓形銅圈上,銅圈又平置在銅承盤沿上。
銅承盤寬平沿,淺腹,平底,下附三個鋪首形足。盤腹外壁貼飾三個用銀鑄制的小鋪首,高6.6厘米。
這件承盤高足玉杯有著極複雜的套接關係,鋪首形足與盤底,小銀鋪首與承盤壁,三龍尾與托架圓圈形底,三龍首與花瓣形玉片,花瓣形玉片與玉杯,玉杯身與座足等,或焊接、或鉚接、或榫卯套接,可謂花樣迭出,奇妙無窮。可以想像,完成這樣一件器物,需要花費多少心血,更需要準確到位的製作以及精心的套接,沒有青銅、金銀、琢玉等工藝方面的能工巧匠通力合作,是不可能完成構思如此奇妙的曠世之作的。
5.帶鉤。共四件,皆精美華麗,出自主棺室頭箱中,出土時均外裹絲絹。
龍頭形玉帶鉤,兩件成對,形制全同,長15.1厘米。青玉質,青黃色,半透明,玉質細膩溫潤,鉤體呈細長條形,滿飾勾連雷紋,如同鱗片一樣,首尾均做龍頭形,紐做矮圓柱形,雕工十分精湛。
圓雕龍虎玉帶鉤,青玉質,局部有深褐色斑,長19.5厘米。通體圓雕,龍虎並體形,共分八節。鉤首龍頭和鉤尾虎頭兩節做出圓卯,中間六節有圓孔貫通,中心用鐵條將八節串聯而成。主紋是虎形,虎頭寬扁,鼓目露齒,四爪著地,好像與龍一起奔馳在風雲交際之間。這件玉帶鉤無論在造型上,還是在工藝方面,都屬上乘之作。
龍虎擁環帶鉤,青玉質,半透明,晶瑩光潔,局部有褐色斑,長18.9厘米。全器由一塊整玉雕成。雕鉤首呈虎頭形,末端做龍首形,虎龍雙體並列,彎曲呈S形。鉤中上部透雕一環,龍張口齧環,虎伸爪攫環,形象栩栩如生。鉤體表面及圓環均飾勾連雷紋。紐扁圓形,紐柱為圓柱體。此帶鉤構思新奇,雕琢精細,不失為玉帶鉤中的一件精品。
由於象崗古墓出土了這一大批精美絕倫的玉器,為中國乃至世界玉器發展史增添了光輝的一頁。
當然,這些玉器不是象崗古墓埋藏玉製品的全部,讓考古人員備感震驚的發現還在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