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鐘為秦而鳴

2024-10-06 04:56:34 作者: 岳南

  項梁率領主力軍接連在東阿(今山東陽穀東北)、濮陽(今河南濮陽西南)大敗章邯所率秦軍,旋又攻克秦的東方重鎮定陶(今山東定陶北)。項羽、劉邦率領的另一路軍隊,也攻克城陽(今山東菏澤東北)、兵圍雍丘(今河南杞縣),斬殺了秦的三川郡郡守李由(李斯之子)。

  當項梁占據定陶這個大都市以後,卻變得志得意滿,漸有驕色。章邯趁項梁麻痹輕敵之機,夜間偷襲定陶,項梁戰死。各路義軍一時失去了統一的指揮,形勢十分危急。此時章邯錯誤地估計了形勢,認為南方的義軍主力已被消滅,「楚地兵不足憂」,於是揮師北上,匆忙向河北撲去,這才使項羽、劉邦等贏得了喘息之機。

  當時,項羽、劉邦正率兵進攻陳留(今河南陳留東北),聽到項梁兵敗被殺的消息,立即改變作戰計劃,趁章邯揮師北上之機,回師東向,將各路義軍調集彭城(今江蘇徐州)。呂臣駐城東,項羽居城西,劉邦屯於離彭城不遠的碭郡,又把楚懷王迎至彭城,從此,彭城便成為起義軍的指揮中心。

  章邯北上之時,秦將王離已率北方大軍包圍了巨鹿(今河北平鄉西南),章邯的到來,使秦軍戰鬥力大為增強,趙國的形勢十分嚴峻。當時的形勢是:如果趙國的主力在巨鹿被殲,則秦軍無後顧之憂,可以長驅而下齊、楚;如果義軍北上救趙,可以把秦軍主力牽制在河北,而以輕軍直搗關中。所以,當趙國遣使者到彭城求援時,楚懷王遂決定以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范增為末將,率主力軍北上救趙。與此同時派劉邦率另一支義軍向西挺進,收陳勝、項梁散卒,直取關中,並與諸將約定:「先入定關中者王之。」

  宋義領兵行至安陽(今山東曹縣東南)後就駐紮下來,不再前進,一直拖延了46天。項羽心急如火,可又毫無辦法,一天,項羽向宋義建議:趁秦軍圍趙於巨鹿,應主動出擊,楚軍從外面進攻,趙軍在城內呼應,就一定能擊敗秦軍。

  宋義聽後卻不以為然,他傲慢地反駁道:「打牛雖然能打死表面上的虻,卻打不著毛里的虱子。章邯的軍隊是露出外表的虻,我們的心腹之患是秦本國的軍隊。現在秦軍全力攻趙,假使戰勝了趙軍,士兵也必然疲憊不堪,到那時我們就可以趁機輕易擊潰它;如果秦不能勝趙,我們也可以向西進入秦的本土,這樣必定能滅秦,所以還是先讓秦和趙交戰為好。若論拼死沙場,我不是你的對手;但運籌帷幄,你卻比不上我。」

  聽了宋義的一番自我吹噓,項羽一時語塞,氣得兩眼圓瞪,恨不得一拳把他的腦袋砸個稀爛。當時正值天寒大雨,士卒都在野外忍飢挨凍,可宋義卻天天在軍營里飲酒歌舞,高談闊論,壓根兒不把義軍將士的疾苦和趙軍的生死存亡放在心上。

  面對此情,項羽激奮地對手下將領說:「上將軍不與趙軍勠力而攻秦,還藉口等待秦軍疲憊,坐觀勝敗,以收漁人之利。以強大的秦軍攻趙,其勢必是趙敗,若趙敗,則秦軍越強,哪有什麼疲憊可等呢?國家安危在此一舉,他卻飲酒享樂,不能體恤士卒,這哪裡稱得上是社稷之臣呢?」聽罷此話,其他將領也非常義憤,紛紛表示聽從項羽的命令,請項羽當機立斷,早點拿定主意。

  經過一夜的密謀,次日清晨,忍無可忍的項羽藉故請求和宋義面商事宜,並在軍帳中將其殺死,然後提著宋義的人頭向全軍發布軍令說:「宋義通齊背楚,我奉楚王的密令殺了他。」

  諸將聽說這一重大變故,無人敢於反抗,紛紛表示懾服,並說:「首立楚王的是將軍一家,現在誅殺亂臣也全靠將軍,我們對將軍唯命是從。」

  請記住𝖇𝖆𝖓𝖝𝖎𝖆𝖇𝖆.𝖈𝖔𝖒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於是眾將商議擁立項羽為代理上將軍。項羽當上主帥後,一面布置做好渡河救趙的準備,一面派桓楚把事情的經過報告懷王。懷王得報,自知對項羽無可奈何,索性順水推舟,任命項羽為上將軍,並把英布和蒲將軍所部二萬餘人一併劃歸項羽指揮。

  項羽先是派英布和蒲將軍領兵二萬渡漳水救巨鹿,做試探性進攻,但沒有取勝。隨後,項羽親自率領全軍北渡漳水,並下令鑿沉渡船,打碎釜、甑,燒毀營帳,每人只攜帶三天糧食,以表示有進無退,誓與秦軍決一死戰的決心。

  項羽率軍一路急馳,很快進至巨鹿城下,把秦將王離的軍隊包圍。王離猝不及防,慌忙整軍迎戰,可還沒等他擺開陣勢,項氏楚軍就已掩殺過來。項羽身先士卒,銳不可當,哪裡有秦軍集結就沖向哪裡,楚軍將士個個勇猛殺敵,無不以一當十,以十當百,一時殺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屍體如山。

  當時,被調來救巨鹿之圍的六國各路軍隊為數甚多,但他們都不敢同秦軍交戰,踞於營壘後面觀戰,當看到戰場上人仰馬翻,血肉橫飛,喊殺之聲震天動地時,一個個嚇得心驚膽戰,兩腿發軟。

  在楚軍的拼命攻擊下,秦軍迅速土崩瓦解,王離被俘,章邯被迫引軍後退。

  戰鬥結束後,戰場上變得死一般沉靜,只是偶爾傳出幾聲傷兵的怪叫,顯得格外瘮人。當各路諸侯軍前來拜見項羽時,一個個誠惶誠恐,入軍門都不敢步行,紛紛跪在地上,屈膝而入,不敢抬頭仰視項羽。巨鹿之役,是義軍自起兵以來走向勝利的一個重大轉折點,項羽本人也真正成為諸侯的上將軍,各路將軍無不心甘情願地歸屬他的指揮。

  巨鹿之戰後,項羽又引軍連敗章邯,逼得章邯不敢出戰。而在此時,趙高已當上秦朝廷的丞相,為獨攬朝權,趙高指鹿為馬,誣殺李斯、馮去疾、馮劫等朝臣,並以秦二世的名義指責章邯,令他十日內消滅項氏楚軍。章邯損兵折將十幾萬人,哪有力量挽回敗局,在內外交困之下,被迫於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七月,率餘眾向項羽投降。

  巨鹿一戰殲滅了秦王朝的主力,從此,咸陽的小朝廷已成為瓮中之鱉,秦的滅亡只是個時間問題了。

  項羽接收章邯的軍隊後,當即率領各路諸侯軍向關中挺進。秦二世四年(公元前206年)十月,劉邦用張良計,降服宛城(今河南南陽),經武關入關,進軍霸上(今陝西西安市東)。此時,秦王朝早已四分五裂。趙高導演「指鹿為馬」的醜劇後,眼見秦王朝已經搖搖欲墜,他既想苟延殘喘,又想火中取栗。他一面派人暗中與劉邦聯繫,要同起義軍講和,求關中之地自立為王;一面則對玩膩了的傀儡皇帝胡亥採取斷然措施。

  首先,他把弟弟趙成和女婿閻樂找來,進行策劃。趙成身居郎中令要職,可以自由出入宮廷,充當內應。閻樂是咸陽縣令,手下有一部分兵力,由他率領士兵假扮成山東農民軍攻打望夷宮。趙高親自指揮全局。

  為了這個陰謀的順利實施,趙成便在望夷宮內散布謠言,謊稱山東強盜已攻入咸陽,攪得人心惶惑不安。同時,命令閻樂召集士兵保衛望夷宮。閻樂遂趁望夷宮守備不嚴時,率兵闖入宮中,他們逢人就砍,到處放箭。一時宮中血肉橫飛,哭嚎一片,被蒙在鼓裡的胡亥看到這個陣勢,早已嚇得目瞪口呆,癱軟在龍椅上,一個勁地喊著讓衛士反擊,但沒有一個人敢出戰,紛紛溜之大吉,只有一個小宦官木雞似的呆立在他的身後,悄聲說道:「這是趙高在謀反。」

  胡亥焦急地說:「你怎麼不早告訴我趙高要謀反,以致有今天?」

  小宦官鼓起勇氣回答道:「正因為我平時不敢說話,才能活到今天,要是我從前多說了話,早就被害死了,還能活到今天嗎?」

  這時閻樂已衝到胡亥面前,氣勢洶洶地對他說:「你是一個無道暴君,殘殺了天下難以數計的無辜百姓,耗費了無數民脂民膏,現在天下的老百姓都起來反對你,你自己拿個主意吧!」

  胡亥這時仍對趙高心存一線希望,膽戰心驚地問:「我可以見一見丞相(趙高)嗎?」

  「不行!」閻樂斷然拒絕。

  「那麼,我不當皇帝了,給我一個郡為王行嗎?」胡亥哀求著。

  胡亥自刎圖

  閻樂理也不理。

  胡亥哭泣著說:「給我一個萬戶侯當也行。」

  閻樂吼道:「你還痴心妄想些什麼!」

  胡亥絕望道:「只要保全我的性命,我情願帶著妻子去當老百姓,這總該可以了吧!」

  閻樂不耐煩地沖他嚷道:「我是奉丞相之命來處死你的,你說得再多也無濟於事,快自裁吧!」

  此時,胡亥才意識到末日真的來臨了,在閻樂的威逼下,他拔出寶劍,引頸自刎,結束了那企圖傳之萬代的皇帝夢。

  閻樂向趙高匯報了胡亥已死的消息,趙高一聽,欣喜若狂,匆忙趕到現場,摘下玉璽佩在身上,大步走上殿去,準備宣布登基。但是「左右百官莫從」,以無聲的反抗來回應他的皇帝夢。趙高頓時不知所措,只覺得天旋地轉。最後,他只得無可奈何地取消了稱帝的打算,擁立子嬰(一說是胡亥之侄,一說是始皇之弟)為帝。

  子嬰登基後,心裡十分明白趙高的險惡用心,於是便和自己的兩個兒子及貼身宦官一起設計殺掉了趙高。這時劉邦率領的大軍已經從武關攻入關中,步步逼近咸陽。

  當劉邦大軍進抵霸上後,秦王子嬰帶著象徵皇帝權力的印綬到劉邦駐地投降。秦統一天下15年,至此滅亡。

  反秦鬥爭取得勝利後,如何進行權力重新分配的問題也就隨之提到了議事日程。項羽雖然握有天下兵權,可在名分上還是楚懷王手下的將領,因此,項羽首先派人馳告懷王,關中已被平定,請示下一步指示。懷王回答說:「按事先約定的去辦。」懷王的意圖很明確,就是讓劉邦在關中做秦王,項羽回軍彭城,一切恢復戰國時代七雄並立的局面。

  當時的局勢是:楚、齊、燕、趙、魏、韓均已復國,劉邦如果立為秦王,則項羽就無王可封。楚懷王僅僅是被項氏叔侄擁立的一個傀儡,對其他諸侯沒有任何號召力。如果按懷王的指示做,那麼天下又會戰鬥不休。在這種條件下,項羽為了在全國樹立起一個權威,藉以節制其他諸侯,決定自己做楚王,而尊奉楚懷王為「義帝」。

  接下來就是論功行封了,在分封諸王的問題上,最令項羽頭痛的當然是如何安排劉邦。按義帝的約定,劉邦應封王關中,可項羽深知劉邦是一個極有野心的傢伙,因此不能把關中這塊要害之地分給他,但又不能公然無視義帝的約定,否則有可能引起諸王的不滿,甚至還可能釀成諸王的反叛。在這種左右為難的情況下,他採納了范增的計謀,把關中作為廣義的稱呼來解釋。當時狹義的關中指函谷關以西今陝西關中盆地一帶,而廣義的關中也可包括巴、蜀、漢中地區,這樣一來,就可以活用義帝關於「先破秦者稱王關中」的約定了。於是,項羽封劉邦為漢王,以偏僻的巴、蜀、漢中地區作為封地,建都南鄭(今陝西南鄭)。為了防止劉邦向東擴張勢力,項羽又把東函谷、西散關、南武關、北榮關的關中地區一分為三,分封給秦朝的三個降將,章邯為雍王,建都廢丘(在今陝西興平南);司馬欣為塞王,建都櫟陽(今陝西臨潼東北);董翳為翟王,建都高奴(在今陝西延安),號稱「三秦」。

  然後,又把關東六國的疆域重新劃定,除了楚地之外,其他諸侯國往往被析為數國,用來分封跟隨他入關破秦的將領和原有的諸侯王,又封了十四個諸侯王,加上漢王和三秦王,項羽一共分封了十八個諸侯王。項羽自己號稱西楚霸王,領有梁、楚九郡之地,建都彭城(今江蘇徐州)。

  漢元年(公元前206年)四月,項羽罷兵東歸,各個受封的諸侯王也都領兵回到自己的封地。

  項羽在反秦鬥爭中,雖然對秦國懷有強烈的復仇心理,但他也看到了戰爭給整個社會帶來的深重災難,多次表示自己要盡力去避免新的戰爭。他本以為在承認反秦鬥爭中興起的各種勢力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調整和分封,就可以實現天下太平,殊不知這種缺乏戰略遠見、摻雜個人恩怨的分封並沒有維繫多久。一些對項羽分封感到不滿的人出於個人私利,很快就起兵反楚,重新燃起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之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