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士如雲唱大風

2024-10-06 04:56:31 作者: 岳南

  就在投奔陳勝隊伍的人群中,有一個叫劉邦的流氓無產者也裹挾了進來。劉邦字季,是泗水郡沛縣豐鄉(今江蘇沛縣西)人,其父在家務農,人稱劉太公。劉邦自幼遊手好閒,好吃懶做。當地有個賣狗肉的老漢每逢煮好狗肉推出叫賣時,劉邦便搶來白吃。他一邊旁若無人地大口地吃著狗肉,一邊還不斷地說:「好吃!真香!」

  幾年後,劉邦做了泗水亭長(秦朝制度,十里一亭,十亭一鄉,泗水亭就在沛縣)。亭長一職,主要管理地方治安和民事調解之類的事,遇有大事,便向縣裡呈報。因此劉邦常與一班縣吏互相往來,時間一長,熟諳法律的功曹(負責縣裡某項事務的主要吏員)蕭何、獄椽(管理刑事的小吏)曹參及夏侯嬰等人,還有一個吹鼓手周勃,都與劉邦結為好友。劉邦平時住在亭里值班,忙時則要回家種地。如有當差服役之事,他也得親自前往。

  本章節來源於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

  劉邦畫像

  有這麼一天,縣令家裡來了一位貴客,當地的豪傑官紳都去道賀。劉邦心想:我何不趁此機會,前去認識認識地方上的頭面人物?於是,他大搖大擺也來了。在縣衙門口替主人收賀錢的蕭何見劉邦來了,故意大聲喊:「賀禮錢不滿一千的坐下堂!」劉邦向他撇一下嘴,昂著頭大步走了進去,並對著滿堂賓客大聲說:「我送一萬!」他大話一說,卻真以萬元禮賓身份坐在了上位。此時劉邦心裡清楚,自己不但拿不出一萬錢,即使一百錢也頗感為難。深知此底的蕭何趕進來奚落他:「大話輕如風,為人當自重喲!」劉邦聽了既不氣又不惱,頭一揚,擺出一副流氓無產者的樣子說道:「一萬錢算得了什麼!有朝一日我劉邦得勢,那時可送十萬,今天就先記個帳吧!」說罷,他與眾賓客推杯換盞,大肆吞食豪飲起來。

  縣令的貴賓呂公見劉邦器宇軒昂,風骨不凡,談吐也有別於眾人,對這位流氓無產者未拿賀錢不但不加嗔怪,反而暗自欽佩。宴席散後,呂公特意留住劉邦,請縣令做媒,把女兒呂雉嫁與他。劉邦做夢也沒想到,自己分文未花,不但吃了美酒佳肴,還得了嬌妻,自然歡喜不盡。這呂雉小名叫娥姁,依從父命嫁給劉邦之後,倒也滿心高興,她一不嫌劉邦浪蕩,二不嫌他家地位低下,竟服服帖帖地做了劉邦的妻子。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九月,朝廷頒下詔命,命各郡縣遣送徒役至驪山,繼築秦始皇陵墓。劉邦奉命押送一批徒役前往驪山。他們一天天趕路,每天總有幾個人逃走。面對此情,劉邦心裡清楚,誰願拋兒棄女、離鄉背井去做苦工?況且去了之後不是累死,就是被打死。如果僥倖不死,說不定最後還要被活埋。所以每當有人逃走,他都採取睜一眼閉一眼的策略不去強管。眼看著人越來越少了,他又後怕起來,心想如果這樣下去,到了驪山如何交差?在一段思忖之後,他決定一不做、二不休,乾脆來他個集體逃跑。

  這一天,隊伍行至豐鄉西面的大澤中,他叫徒役們休息,自己喝了一陣悶酒,突然站起來對眾人說:「你們到了驪山,就得常年做苦工,不是累死,就給打死。就算僥倖不死,也不知何日返鄉,看來終是難免一死。我今日將眾位一概釋放,你們有親尋親,有友投友,各人自尋活路去吧!」

  徒役們不由得感激涕零,流著眼淚問:「亭長,放我們逃走,您怎麼辦,如何交差呢?」劉邦大笑道:「你們逃走,我也只好遠揚了,難道還去報官尋死不成?」

  其中有二十幾個壯士,看到劉邦如此豪爽大度,情願相從。他們說:「亭長,我們逃到哪兒也沒活路,您來領頭吧,您去哪兒,我們就跟您到哪兒!」劉邦見此情景,便帶領這二十幾個人趁夜逃走。他們不敢走大路,只得從小路穿行。走著走著,前面的人忽然撒腿往回跑,後面的人還以為碰上了官兵,都吃了一驚。劉邦上前一步,著急地問:「出了何事,如此驚恐?」有人說:「前面有一條大白蛇,擋住了去路。」劉邦聽說是蛇,不禁呵呵大笑道:「壯士行路,還怕蛇嗎?」說著,他拔出寶劍,提在手中,走到前面一看,果然是條巨大的白蛇,長約數丈。劉邦輕手輕腳,走近蛇身旁,手起劍落,一下將蛇劈為兩段。這個插曲,後來有人為劉邦編出一段神奇故事,說是有一位老婦稱:「我兒系白帝之子,化作白蛇,行至路中,被赤帝之子斬死!」再後來,人們又加演繹,說白帝指秦朝,赤帝之子斬殺了白帝之子,那劉邦必是真命天子!

  劉邦斬蛇之後,和二十幾個壯士逃到芒碭山里潛伏起來。日子不長,芒碭山上就聚起一百多人。他們跟沛縣蕭何、曹參等暗地往來,互相通著音信。

  陳勝、吳廣義旗一舉,猶如晴天霹靂,震怕了秦朝的許多地方官吏。沛縣縣令眼看烽火遍地,生怕丟了腦袋,就來個變守為攻,也要挑頭起兵響應陳勝。他找來蕭何、曹參等人,秘商此事。蕭何說:「欲圖大事,非把逃亡的豪傑如劉邦等請回不可!」縣令依允,命蕭何去找劉邦。劉邦妻妹呂嬃,嫁給屠夫樊噲。蕭何打發樊噲來到芒碭山中,找見劉邦,說明緣由。劉邦一聽大喜,認為這是上天送來了良機,便率領一支小隊伍向沛縣開來。意想不到的是,此時的沛縣縣令忽又反悔,拒絕讓劉邦等人入城。情急之中,蕭何、曹參等人連夜逃出城外,投奔劉邦,共謀起兵大計。城中百姓聞聽縣令出爾反爾,不但不起兵反秦,還拒絕劉邦等反秦隊伍入城,盛怒之下便衝進縣衙,殺死縣令,打開城門,迎入劉邦,並推舉他為沛縣縣令。劉邦故作謙虛地對眾人說:「當今天下大亂,諸侯並起,我非敢自愛,實覺德薄力弱,未能保全父老子弟,還是另外舉賢能為好!」蕭何、曹參等見劉邦推辭,也故作不肯依從。結果,還是劉邦做了沛縣縣令,按楚國舊稱,叫作「沛公」。這年,劉邦48歲。

  張良像

  劉邦從一個亡命深山的流氓無產者,搖身一變成為眾人擁戴的沛公後,立即在縣城內正式舉行了起兵儀式。為了有更大的號召力,他借人們為自己斬白蛇而演繹的故事,把自己當作赤帝之子,所用旗幟皆為紅色,又令蕭何、曹參、樊噲等人招收沛縣子弟,沒幾天工夫,便聚集起兩三千人。有了這班人馬,劉邦宣布正式起兵反秦,並首先攻占了自己家鄉豐鄉,破城後改為豐縣,命雍齒駐守於此,爾後發兵攻略別的縣城。就在這時,豐鄉守將雍齒背叛,劉邦不得不回兵討伐,無奈兵力不足,攻而不克,只得四處去借兵。當劉邦等人趕奔留城(今江蘇沛縣東南)準備借兵時,適逢張良帶著百多名壯士,正要投奔義軍。劉邦和張良一見如故,大有相見恨晚之感。待幾句交談,劉邦便覺得張良滿腹韜略,堪稱人中之傑,而張良也感到劉邦大度識人,堪稱人主,於是兩人很快就成了至交。當兩人論及以後的前途時,蕭何趁機進言道:「聽說江東項梁和他侄兒項羽在會稽舉義,如今已有一二十萬人馬,並且已經進至薛城,何不去投奔他們,共圖大事?」劉邦與張良聽罷均認為可行,於是不再顧及雍齒,率領人馬往薛城奔來。

  項羽像

  項梁、項羽是楚國名將項燕的後代。項氏原籍下相(今江蘇宿遷西南),世代為楚國將門,因封於項地(今河南沈丘),而以「項」為姓。項梁的父親項燕在秦滅楚時,戰死沙場。後來,項梁因為殺人,帶著侄兒項羽潛逃到吳(今江蘇蘇州)。由於項氏名望很大,吳中的士大夫都推項梁為首領,項梁遂在吳縣定居下來,常常主持辦理一些徵發徭役和喪葬等大事,並訓練賓客子弟,暗中準備起兵反秦。

  項羽名籍,字子羽,自小頗有大志。有一次,秦始皇出遊會稽(郡名),項羽隨叔父前去觀看,當他見到秦始皇的儀容時,不禁脫口說了一句「彼可取而代之」。項梁慌忙伸手掩住他的嘴,小聲說:「你不想活了,讓人聽到,全家都要被殺。」說完,拽起他擠出人群就走。項羽還有些不服氣,邊走邊說:「我還以為皇帝生著三頭六臂和凡人不一樣,想不到他長得那麼難看,一雙細長眼,鼻子像蜂的屁股一樣尖突,胸似鷹鷙一般前鼓,連他都能做皇帝,我當然可以取代他了。」

  項梁見四下無人,耐心解釋說:「你有這樣的雄心,也不枉為項氏之後,我當然高興。可我們現在是亡國之民,凡事都要謹慎小心,你要取代他的地位,復興大楚,也要等待時機呀。」項羽不再答話,只在心裡暗下決心,一定要練好本領,有朝一日非干出一番大事業來不可。

  據《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梁曾教項羽習字讀書,可他感到索然無味,沒學幾天就厭煩了。項梁又教他劍術,他練了幾天也不願再練,氣得項梁不斷怒斥他。他反而振振有詞地說:「如今是一個尚武的時代,讀書習字怎麼能報我的深仇大恨,能認識自己的名姓也就罷了,擊劍不過是匹夫之勇,對敵一人,我要學同萬人作戰之術。」

  項梁覺得他說的也有道理,從此就教他兵法,項羽非常高興,可當他掌握了大致的要領以後就不想繼續學了。項梁就埋怨他,你這也不想學,那也不想學,將來怎麼做我的幫手。項羽樂呵呵地說:「我認為兵法是在戰場上打出來的,知道其中的基本原則就可以了,死背硬記那些教條,反而不利於在實戰中靈活運用,趙國那個紙上談兵的趙括,不就因此而喪身辱國了嗎?」一席話說得項梁無法回答,也就由著他的性子去了。

  項羽長到二十幾歲時,身高八尺(秦一尺約合今23厘米)有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吳縣的年輕人沒有能和他相匹敵的。

  陳勝起義的消息傳到吳縣後,會稽郡郡守殷通如坐針氈,惶惶不可終日。這些平日作威作福的地方大員,當老百姓被逼造反時,最害怕的就是他們。隨著陳勝起義軍的節節勝利,殷通暗想,如果自己再遲疑不決,說不定哪一天會稽也會發生暴動,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先下手為強,自己也做個反秦的領袖。於是,殷通就派人把項梁請來,一起商議對策,他的意圖很明顯,就是想利用項氏家族的聲望和勢力,使老百姓服從自己。項梁來到郡府後,殷通一反平日趾高氣揚的面孔,謙恭地對項梁說:「江北各地的反亂已經興起,種種跡象表明,蒼天滅秦的時刻已經到來。俗話說,先發制人,後發則為人所制。機不可失,本官想請你出山,和桓楚同為將軍,立即起兵。」

  項梁聽了殷通的一番話,心裡早就明白了幾分,故意謙讓道:「郡台的好意我心領了,只是小民無德無能,怎好擔此大任,郡台還是另請高明吧。」

  殷通趕緊恭維道:「項兄就不必謙讓了,想當初,秦亡六國,楚最無罪,令尊大人一向受楚國人民愛戴,竟慘死在秦將王翦刀下,至今楚人每念及此,仍不免傷心落淚。如果能用令尊大人的名義號召天下,肯定一呼百應。這將軍之任是非你莫屬呀!」

  項梁聽殷通把自己的意圖和盤托出,就順水推舟地說:「既然郡台如此器重在下,小民也就勉為其難了。只是桓楚仍逃亡在外,無人知曉他躲在何處,聽說項羽好像跟他有些信息來往,不如讓項羽去召他回來。」殷通表示同意。項梁就走到門外,悄悄吩咐項羽進去後見機行事,然後帶他一起去見殷通。

  殷通等他們進來,就把自己的打算告訴項羽,讓他火速去找桓楚。項羽說:「臣無憑無據,桓楚怎能相信,不如郡台修書一封,好使桓楚不起疑心。」殷通認為有理,就伏案寫起信來。

  項梁見時機已到,喊聲「動手!」項羽已搶步向前,沒等殷通明白過來,人頭早已應聲落地。

  項梁把郡守的印綬佩掛在身,手舉殷通的人頭走向大廳,大廳里的侍衛被驚呆了,幾個反應快的兵丁見郡守被殺,迅速沖了過來。項羽揮動佩劍,幾個回合就砍倒一大片,其餘的人再也不敢近前。項羽把劍一橫,微笑著說:「哪個還想陪你們的狗官一起去死,不妨過來。」眾侍衛你看看我,我瞧瞧你,一時圍在那裡不知所措。

  項羽把劍一揮,大喝一聲:「不怕死的送命來!」眾侍衛立即被嚇得刀槍落地,紛紛跪在地上不敢抬頭。

  項梁走過來對他們說:「諸位不用害怕,我不會難為大家,只要今後聽從我的命令,保你們享受榮華富貴。」眾侍衛趕緊磕頭謝恩,紛紛表示唯命是從。

  項梁於是召集吳中父老親朋,告訴他們起兵反秦的決定,並宣布自己為會稽郡郡守,然後以「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相號召,徵集士兵,循下屬縣,得精兵八千人,任命項羽為副將,舉兵反秦。正在這個時候,陳勝領導的農民軍主力在秦軍的鎮壓下,卻不幸遭到失敗。

  原來,陳勝領導的起義軍占領陳縣後,原魏國名士張耳、陳余被秦緝捕,正變易姓名潛伏在陳縣,這時也來投奔義軍。陳勝進城後,陳縣豪傑父老請求擁立陳勝當楚王。陳勝以張耳、陳余素有大名,就向他們徵詢意見。

  張耳、陳余回答說:「秦為無道,滅亡六國,暴虐百姓,將軍首舉義旗,為天下剷除殘暴,深受人民歡迎。可如今剛剛占領陳縣就想著稱王,是向天下顯露自己的私心。希望將軍不要稱王,迅速統兵西進,同時派人擁立六國後代為王,讓他們自己發展勢力,以增加秦的敵人。秦朝廷如果分兵去攻擊則力量分散,而我們的同盟多則兵強勢盛。這樣一來,函谷關以東地區不需要派一兵一卒,沒有哪個縣為秦守城,將軍就可以長驅直入,誅滅暴秦,占據咸陽,號令諸侯。諸侯亡國後又得以復國,必然對將軍感恩戴德,將軍以仁德使其服從,帝王之業可大功告成!現在將軍在陳稱王,恐怕天下頃刻間就會四分五裂。」

  關東豪傑起兵與秦軍交戰線路圖

  陳勝出身寒苦,占山為王的思想在他的意識深處根深蒂固。聽張耳、陳余反對自己稱王,心裡非常不悅,反駁說:「依兩位先生的意見,是要復立六國的後代為王,那不是讓他們各自忙著收複本國的土地,而無心西擊滅秦了嗎?這樣做反而分散了我們的力量,不可取。」於是,陳勝自立為王,號「張楚」,然後分兵略地,以主力往西擊秦。

  陳勝當時的部署是:命鄧宗統兵南下九江郡;以陳縣故交武臣為將軍,邵騷為護軍,張耳、陳余為左、右校尉,統兵三千北攻趙、魏故地;任命吳廣為假王(假是代理的意思),率兵進攻滎陽,之後又兵分兩路,入關滅秦的主力軍,由宋留率兵經南陽(今河南南陽)直叩武關;由周文率領主力軍直搗咸陽。

  陳勝早年窮困潦倒,經常靠替地主打工維持生計,如今一旦稱王天下,便前呼後擁,沾沾自喜,貪圖享樂了。他遣將四出後,天天飲酒取樂,左婢右妾,不僅殺了昔日跟他同甘共苦的舊友,而且信任佞臣,以朱房為中正,胡武為司過,制馭群臣,有功不能賞,有罪不能罰,以致人心大失。正當他終日沉醉於歌舞昇平之中時,哪裡會想到義軍已危機四伏,大禍就要臨頭了。

  卻說那秦二世自以為帝位永固,最初根本沒把起義軍放在眼裡。當周文的幾十萬大軍步步逼近咸陽時,他才大夢初醒,驚恐萬狀,急忙召集群臣商討對策。少府章邯提出:調集軍隊已經來不及了,不如把修驪山墓的刑徒武裝起來,用他們去鎮壓起義軍。秦二世無計可施,只好大赦天下,命令章邯率領這幾十萬刑徒向周文大軍反撲。同時又快馬調回戍守在北方的數十萬軍隊,令王離統帥,從上郡直接東渡黃河,經太原下井陘,深入趙地,鎮壓河北義軍。

  正在秦軍瘋狂地向農民軍反撲的關鍵時刻,起義軍內部又接連發生分裂。武臣所率北路軍攻至邯鄲後,張耳、陳余就鼓動武臣立為趙王,脫離陳勝指揮。武臣竟利慾薰心,在他們的煽動下,真的自立為趙王,以陳余為大將軍,張耳為右丞相。

  在武臣的帶動下,另一路被陳勝派往北方的周市軍,攻下魏國故地後,也立魏國舊貴族魏咎為魏王。與此同時,齊國的舊宗室田儋則趁機在狄縣(今山東高青北)自立為齊王。被武臣派去攻取舊燕故地的韓廣也在燕地自立為燕王。

  至此,起義軍四分五裂,這些自立為王的六國舊宗室貴族完全不顧大局,置吳廣、周文軍於不顧,在黃河以北地區拼命搶占地盤,全然不聽從陳勝的號令,從而使起義軍遭到了極大損失。

  本來,周文的軍隊在吳廣的策應下,已經橫掃淮河、黃河流域,突破函谷關,進至距咸陽城僅百里的戲(今陝西臨潼境)。但由於孤軍深入,在秦軍的反擊下,雖然浴血奮戰了兩三個月之久,最後,終因寡不敵眾,在澠池(今河南澠池西)敗亡。

  吳廣軍攻至滎陽後,久戰不下,聽說周文敗死,吳广部將田臧等以「假王驕,不知兵權」為由,竟誅殺吳廣,率軍迎擊章邯軍於敖倉。結果田臧兵敗戰死,使章邯得以一路東下,輕易解除了滎陽之圍。

  周文、吳廣兩路義軍敗亡後,北方諸侯軍不僅不能主動出兵策應陳勝,反而擁兵自重,互相殘殺,這就為秦軍逐一消滅各路義軍創造了良好的時機。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十二月,章邯攻占陳縣,陳勝退至下城父(今安徽蒙城西北)時,被馭手莊賈所殺,陳勝領導的農民起義軍至此失敗。

  陳勝敗死後,奉陳勝之命率兵攻廣陵的召平,看到秦軍步步逼近,就主動與項梁取得聯繫,並以陳勝的名義,任命項梁為楚王上柱國,令他立即率兵西進,主動出擊秦軍,項梁、項羽遂率八千子弟兵渡江西進,從此,這支突起於江東的武裝,便成為推翻秦王朝的主力軍。

  就在項梁率兵渡江西進的途中,由於項氏家族隆興的名望,使許多義軍來投。項梁先是接收合併了陳嬰領導的東陽義軍二萬餘人,渡過淮河後,又有英(黥)布、蒲將軍率兵前來會合,隊伍很快就發展到六七萬人。

  當項梁得知陳勝敗死的確實消息後,便召集諸將在薛(今山東滕州市東南)商討對策。七十歲的居鄛人范增深謀遠慮,勸項梁吸取陳勝自立為王、不立楚後而遭慘敗的教訓,應「立楚之後」,以便號召群眾。項梁採納了他的建議,在民間找到一個正在為人牧羊的名叫心的楚懷王之孫,於秦二世二年六月,尊心為楚懷王(義帝),封陳嬰為上柱國,自為武信君,然後調兵遣將,向秦軍展開反攻。就在這個時候,劉邦加入了項梁的陣營。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