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森被困秦俑館
2024-10-06 04:51:16
作者: 岳南
1985年9月5日,秦俑博物館突然接到陝西省外辦的電話通知:「美國原總統尼克森要來秦俑館參觀,他已經身患重病,這可能是他一生最後一次訪華。尼克森曾為中美建交做出過努力和貢獻,現在他雖然不再是總統,但我們還是按國家元首的最高規格接待。務必做到熱情、周到、細緻、安全……」博物館方面自是不敢怠慢,立即進入了緊張的布置,並特別請館內頂尖的資深講解員馬青云為其講解。
1949年8月5日,就在中國內戰到了最後時刻,國民黨棄南京逃亡西南且敗局已定之時,美國政府發表了《美國對華關係白皮書》,書中詳細敘述了抗戰後期至1949年美國政府對華政策及其逐步失敗的過程。中共中央聞聽立即做出反應,認為「白皮書」是一份極好的「反面教材」並予以反擊。除了《無可奈何的供狀》之外,歷來對「反面教材」備感興趣的毛澤東親自操刀,一口氣在新華社接連發表了《丟掉幻想,準備鬥爭》《別了,司徒雷登》《為什麼要討論白皮書》《「友誼」,還是侵略?》《唯心歷史觀的破產》5篇評論,謂白皮書及艾奇遜國務卿給杜魯門總統的信,「反映了中國人民的勝利和帝國主義的失敗,反映了整個帝國主義世界制度的衰落」云云。其中《別了,司徒雷登》曾長期入選新中國中學課本,因而也最廣為人知。這著名的「六評」一出爐,即宣告了建國後向蘇聯「一邊倒」的外交政策,也奠定了建國後在中共領導和宣傳下,全民性反美、仇美的政治情感和生活基調。
1985年11月12日,馬青雲(左)為第二次前來兵馬俑博物館參觀的基辛格博士(右)講解(馬青雲提供)
請記住𝖻𝖺𝗇𝗑𝗂𝖺𝖻𝖺.𝖼𝗈𝗆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面對國共兩黨實力翻盤和中國形勢的急轉直下,美、蘇兩大戰後強國採取了截然相反的態度。蘇聯於1949年10月立即承認了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而美國則極力否認新中國的合法地位,執意拉扯著已逃亡台灣的日趨沒落的蔣介石政府結伴前行。
韓戰爆發後,美國與台灣當局在政治、經濟、軍事上的聯繫日益加強,美台關係進入了所謂的「蜜月」時期。1953年1月,艾森豪出任新一屆美國總統,他任命了堅決反共的杜勒斯為國務卿,出於從遏制共產主義發展的戰略考慮,美國政府決定進一步密切美台關係。11月10日,時任美國副總統的尼克森訪問台灣,代表美國政府向蔣介石傳達美國的政策。3年之後的1956年7月,尼克森再度訪台。儘管仍為副總統的尼克森並不太喜歡蔣介石的性格和做派,但美國在戰略上還需要台灣,只是此時台灣今非昔比,所占的重量越來越輕罷了。
隨著中共與蘇聯「老大哥」反目成仇,中華人民共和國受到了來自美蘇兩個世界超級大國的打壓,面對「蘇修」與「美帝」棍棒加大炮的雙重威脅,中共領導人痛定思痛之後,做出了逐漸與美國和解的戰略性抉擇。在中美關係即將冰釋的前夜,英明的周恩來暗示中國的科學界,要做好與美國接觸的準備。他認為與美國打通關係,其意義不只體現在政治上,同時也體現在科技和經濟上,中國將會獲得高新的技術來補充自己的不足,以便更快地實現現代化。
此時的美國方面自1969年尼克森出任總統後,由於在越南戰爭中美軍陷入泥沼難以自拔,加上蘇聯擴張勢頭加快,對中國問題的態度也逐步有所改變,尼克森還透露了願意同中共接觸和會談的信息。1970年12月,毛澤東會見曾寫過《紅星照耀中國》的美國友好人士埃德加·斯諾時,表示歡迎尼克森總統訪華,並願意同他會談。
1971年4月10日,原在日本名古屋參加比賽的美國桌球隊,應邀來到北京。兩天後,中美桌球隊在北京進行了一場友誼賽。14日,周恩來親自出面接見了美國代表團成員,並說道:「請你們回去把中國人民的問候轉告美國人民,中美兩國人民過去往來是很頻繁的,以後中斷了很長的時間。你們這次來訪,打開了兩國人民友好往來的大門。」這次比賽,標誌著轟動一時的「桌球外交」由此開始。
同年7月9日,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博士秘密飛臨北京與周恩來會晤,商談尼克森訪華日期及準備工作,為尼克森進行預備性會談。在談到台灣問題時,基辛格說美國準備逐漸減少駐台的軍事力量,不支持「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不支持台灣獨立。美國將在聯合國支持恢復中國的席位,基辛格保證通過談判解決越南戰爭。會談中,周恩來著重談了中國對台灣問題的立場,闡明解放台灣是中國的內政,美國與蔣介石達成的條約無效。同時特別指出:美國朋友總是喜歡強調美國的體面、尊嚴,只有把你們所有軍事力量統統撤走,一個不剩,這就是最大的榮譽和光榮。會談結束,周恩來向毛澤東做了匯報。毛澤東說:猴子變人還沒變過來,還留著尾巴。台灣問題也留著尾巴,美國應當重新做人,等等。周恩來與基辛格商議起草了公告稿,毛澤東審閱後表示滿意。雙方商定尼克森在1972年春天訪問中國。基辛格臨行表示,訪問成果「超過了他原來的期望,圓滿地完成了他們的秘密使命」。
按照雙方達成的協議,中美政府同時向外界發布了令整個世界為之震動的公告。尼克森總統親自到電視台向美國人民宣讀了公告,公告明確提到尼克森總統將於1972年5月以前的適當時間訪問中國。
1972年2月21日,美國總統尼克森一行抵達中國。當他走下北京機場飛機舷梯並伸出那只有力的大手時,快步迎上來的周恩來對尼克森說:「你把手伸過了世界最遼闊的海洋來和我握手,中美兩國25年沒有交往了啊!」兩個小時後,在中南海一間普通的書房裡,尼克森、毛澤東兩位巨人的手又握到一起——中美關係由此揭開了新的一頁。
尼克森走下飛機舷梯,與前來迎接的周恩來在北京機場握手
28日,中美雙方在上海發表了聯合公報,指出「雙方同意,各國不論社會制度如何,都應根據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不侵犯別國、不干涉別國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的原則來處理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中美兩國關係走向正常化是符合所有國家的利益的」……中美雙方在上海聯合發表的公報,標誌著中美兩國在對抗了20多年之後,開始走向關係正常化,尼克森本人也因此被視為「中國人民的朋友」。
《人民日報》報導尼克森訪華與毛澤東接見的消息
中國人民是講情誼的。時隔4年整,即1976年2月21日,已經下野的尼克森以私人身份應邀訪華時仍受到了國家元首般的待遇。到機場迎接他的為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姚連蔚、外交部部長喬冠華、中國駐美聯絡處主任黃鎮,以及各界人士350多人。第二天,因年事已高而很少會見外賓的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破例接見尼克森,兩人進行了友好的交談。在會見之前,尼克森向主人贈送了一件由美國新澤西州波姆陶瓷藝術中心燒制的禮品——兩隻棲息於樹枝上的雛鷹,以示紀念。
尼克森此次雖然以私人身份訪華,但作為剛剛卸任的美國總統,其行為必然帶有官方色彩。2月25日,他在舉行的答謝宴會上曾做了這樣的致詞:「我們不得不說,當我們決定架設或者說開始架設這樣一條跨越鴻溝的橋樑(指中美兩國建交)的時候,這是一項很困難的工作,有人認為幾乎不可能。但如同毛主席所說,『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因此當我們想到他這些話時,當我們考慮這個問題時,我們就敢於攀登,我們就開始架設這座橋樑。我們在上海公報中提出了這座橋樑的藍圖,我們在這項巨大的工程中取得了一些進展。它還沒有完工,仍然有許多工作要做,但我們決心要把它完成。我們必須完成它,絕不能失敗……人們常常說,只有偉大的國家和偉大的人民才會面對偉大的挑戰,如果他們不能面對這樣的挑戰,他們就不是偉大的了。但是,我們是不會失敗的,中國和美國都不會失敗,因為我們相信我們擔負著使命,要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在建設一個新世界的過程中設法共同努力。在這個世界中,所有的國家不分大小,都有機會選擇自己獨立自主的生活,並在不必擔心任何侵略的情況下生活,這就是我們共同的目標。因此,在結束今晚祝酒的時候,我要說,我們已經開始架設一座巨大的橋樑,這座橋樑一頭在加利福尼亞,另一頭在北京的天安門。我們在架設這座橋樑的時候,將牢記這是一座建立在偉大的中國人民和偉大的美國人民之間的互相諒解、互相尊重和持久的友誼的橋樑。」尼克森此次訪華對中美兩國關係的發展再次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正是源於這樣的政治背景和深厚情誼,當尼克森於9年後的1985年再度踏上中國土地的時候,仍然被視為「中國人民的朋友」而受到各方面的尊敬與歡迎。
9月7日上午,尼克森一行20多輛車駛進秦俑館。儘管尼克森的這次來訪遠沒有早些時候正在總統任上的里根總統那樣氣派和威風,但場面布置和各方人士的熱情卻毫不遜色。此前秦俑館與有關方面考慮到尼克森本人的特殊性,在諸多方面都做了周密的部署,但意想不到的事還是發生了。
尼克森的轎車一進入館前的廣場,就被中國聞知的遊客圍住,使他無法走出車門。負責警衛的公安人員和武警官兵迅速擠進人群,將車門拉開,尼克森才得以走了出來。
兵馬俑博物館前觀眾歡迎尼克森的場面(楊異同攝影並提供)
「總統好!」有人在人群中高呼起來,尼克森愣了一下,沒有聽懂對方的語言,但他從人們透出的熱烈、激動、敬慕的眼神中,立刻意識到這是中國人對自己的親切問候。他原本有些嚴肅的面龐立即布滿了笑容,瀟灑地舉起右手揮動著,喊出了同樣令多數中國遊客聽不懂的問候:「Ladies and gentlemen!」(各位女士、先生們好!)
人群越來越靠近尼克森,機警的公安人員和武警戰士迅速排成人牆,堵住人群,給尼克森閃出一條狹窄的通道。尼克森揮動手臂,在工作人員的護送下來到接待室。
「非常抱歉,剛才的秩序有些混亂,請總統先生諒解。因為您曾經為中美建交做出過巨大貢獻,中國人民一直對您十分尊敬和感激,在中國,就是普通的百姓也熟悉總統先生的大名並懷有深深的敬愛之情。」中方陪同人員向尼克森做著解釋,以免引起誤會。
尼克森顯然被剛才的場面和陪同人員的解釋所感動,他稍微抬起右手,微笑中透著真誠地說道:「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我表示深深的感謝,請代我向廣場的人民問候。」
尼克森預定在接待室的時間一閃即過,由保衛人員護送,走進一號兵馬俑展廳。
面對整齊威武、博大壯觀的兵馬俑軍陣,尼克森臉上的笑容消失殆盡,閃亮的眸子靜靜地注視著坑中的一切。突然,他轉向身邊專門為他講解的馬青雲問道:「美國有哪些總統來看過兵馬俑?」
「第1位是副總統蒙代爾,時間是1979年8月;第2位是總統卡特,時間是1981年8月;第3位是里根總統,時間是1984年4月;您是第4位光臨秦俑館的總統。」馬青雲流利地回答。
尼克森輕輕點頭:「這的確是個神秘而又吸引人的地方啊!」他的聲音很小,似乎是在說給自己聽。腳步很輕很慢,似乎怕驚動這支地下伏兵而殺將上來,使自己遭到不測。他的面龐沒有笑容,神態嚴肅而沉重,內心分明被這威嚴的軍陣氣勢所震撼。
「十幾年前,我來到北京,當我第一次登上八達嶺長城的時候,我就曾說過那是一座偉大的建築,人類文明的奇蹟,地球的標誌。今天見到了秦代兵馬俑軍陣,它給我的感受和長城是一樣的。」尼克森仍在自言自語,聲音小得難以令人聽清。
其實,他對登長城的感受只是說出了表面的一部分,而潛藏在背後的含義則是:「美利堅合眾國面對的是一個世界歷史上最有潛力的對手,因此必須做出一切努力同中國搞好關係。」
1972年2月,尼克森夫婦(左)與國務卿威廉·羅傑斯在長城
透過尼克森那雙深沉、凝重和略帶驚覺的眼神可以窺測到,面前的兵馬俑軍陣給他的震撼要比長城給予他的感受更為沉重和豐富。
按有關方面的規定,尼克森的參觀程序,一切按此前接待里根總統的規格和方式進行,只是由於遊客不斷地向這位美國前總統高聲問候,接待人員不得不幾次停止講解,尼克森也幾次停止觀看,40分鐘的預定時間悄然流逝。
尼克森來到接待室與博物館接待人員做最後道別,工作人員遞過特製的留言簿,請他簽名留言。尼克森滿懷激動之情,寫出了或許在心中醞釀了幾十年的深刻感受:
我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參觀中國的過去,也有機會看到中國的現在,而且意識到未來中國的潛在力量。中國是一個神秘的地方,來一百次也不能對它全面了解。
尼克森謝過博物館工作人員,走出接待室,廣場上的遊客仍沒有散去,他們已在這裡等候了40多分鐘。
尼克森又陷於人群的包圍圈。廣場上的遊客越聚越多,形成了人的海洋。尼克森像一隻孤獨的小船在無際的海洋中顛簸、漂蕩。
「總統好!」人群又開始高呼起來。
尼克森揮動著右手,緊跟保衛人員前行,尋找自己的轎車。
恰在這時,一個美國旅遊團來到秦俑館廣場,幾十名男女遊客見到尼克森,也向人群擠去,尼克森面前又出現了令他熟悉而親切的鄉音:「President Mr.Nixon!」(尼克森總統!)
尼克森被保衛人員簇擁進轎車,人群潮水樣擁堵在車的周圍,車已無法開動。黑頭髮、黃皮膚,白皮膚、黃頭髮,不同的種族發出了相同的聲音:
「President Mr.Nixon!」(尼克森總統!)
保衛人員不停地驅趕推動人群,轎車緩緩啟動,尼克森此時難以控制自己的感情,突然推開車門鑽出半個身子向人群招手致意。此時的他清楚地看到,在歡呼的人群中有人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1972年,當尼克森總統和毛澤東主席進行了歷史性的握手後,在返回美國的專機里,尼克森曾為飛機著陸華盛頓之後,美國兩黨和公眾對自己的訪華行動所採取的態度而煩躁得臉色發青,差點昏倒在座艙內……
但是,具有長遠政治眼光和超人智慧的尼克森總統的得力助手基辛格博士,曾說了這樣一句話:「未來將比現在更公正地對您此行做出評價。」
歷史證實了基辛格當年的論斷。隨著時間的流逝,尼克森為世界和平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已被後人重新認識。
尼克森在中國秦俑館的一幕,便是對這位歷史偉人功績的生動而形象的評述。
當然,秦俑博物館之行,使尼克森對中國這個神秘的地方多了一層了解的同時,也使他的政治眼光和外交智慧得到了飛躍式的提升,並能夠更加熟練地運用孫子兵法分析風雲變幻的世界形勢。他在自己撰寫的著作《真正的戰爭》中,一方面引用《孫子兵法》中的「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和「兵貴勝,不貴久」等警言,以此來檢討美國在越南發動的曠日持久而難以取勝的戰爭;另一方面,他主張在激烈動盪的國際競爭中,更要運用《孫子兵法》所說的「以正合,以奇勝」的策略。尼克森對此的解釋是:「正」即平常的、直接的力量;「奇」乃異常的、間接的力量。「正」與「奇」兩者應互相補充,相得益彰,同時運用「正」與「奇」兩者乃是「制勝之道」。其具體實施方案是,「以正合」,就是用美國的軍事力量去對付蘇聯的軍事力量,這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步,而下一步「以奇勝」,則是一個「更加複雜、更加微妙、更需要下功夫和費時日的步驟」。尼克森在後來的另一部著作《不戰而勝》中,更是大量運用《孫子兵法》的戰略思想分析和展望國際形勢,論述如何以巧妙的策略,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令世人所看到的一個事實是,自越戰之後,美國在對外用兵策略中,基本遵循了這條原則,除非萬不得已,才採取《孫子兵法》所謂「攻城為下」的策略,動用大兵與重裝武器攻堅奪壘,開始真刀真槍地爭奪搏殺。即便如此,在具體的戰術中,仍沒有忘記「正」與「奇」的巧妙配合,輕而取勝的海灣戰爭、轟炸南聯盟、摧毀塔利班集團、活捉薩達姆等等,便是活生生的事例與歷史明證。
1972年2月,尼克森(左)與基辛格飛回美國途中在空軍一號機艙內交談